中国的科学节在哪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11:50
中国的科学节在哪儿
作者: 李泳
2010-06-14 14:39:45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新闻
功利绊住了中国学术 松鼠会:让科学成为流行色 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梦想
标签
科学 科普 已有评论1条
发表评论
收藏
推荐给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科学还没有世界杯和奥运会,大概就是因为它封闭在专业的圈子里。科学家应该学一点骗子的精神和热情,公开站出来宣扬科学,让公众学会科学的信仰
这些天纽约有个“世界科学节”的活动,是全面向大众开放,与公众交流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科学节”似乎不像“世界日”有约定的日期,它大概源自一些科学年会,如英美科学促进会(BAAS和AAAS)的年会。不过,当年会从专家论坛走向公众时,会议就成了普通老百姓的节日。假如运动员都关了门比赛,自己为自己评分颁奖,那一定不会有奥运会和世界杯;科学还没有世界杯和奥运会,大概就是因为它封闭在专业的圈子里。
科学节的节目很多,著名的Templeton基金会赞助了三个“软科学”的:理解的极限,思维的未来,信仰与科学。在中国科学的节目单里(即使在专家的论坛上),大概看不到这样的节目。因为我们的科学传统一贯是功利的,而这些问题的思考,不论怎么讲,都不会有看得见的效益。
而这些问题,是大思想家都会思考的。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到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几乎都在回答第一个问题(人类理性的极限)。第二个问题(思维的未来)关联着一个更具体也更实际的问题:机器能思考吗?电脑能取代人脑吗?John L. Casti在小说《剑桥五重奏》中,就让5个大思想家坐到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所谓“五重奏”的主角是:倡导“第三文化”的斯诺、数学家图灵、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量子物理学家薛定谔和遗传学家霍尔丹。
第三个问题也是我们的科学不谈的,但当我们面临终极问题时,似乎不得不面对它。例如物理学追求起源时,就难免与它“纠结”。我们听爱因斯坦说过,“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他所谓宗教,是一种超脱,一种宗教式的感情,而不在于是否关联某个神圣的存在(上帝)。所谓有宗教感情的人,在他看来,就是“尽最大可能从私欲的镣铐中将自己解放出来,全神贯注在那些因其超越个人的价值而为他所坚持的思想、感觉和志向”。说得更具体些,他的信仰和宗教,就是自然律。对自然敬畏,对自然律充满宗教的感情,就是科学家的境界。我们没有创造高境界的科学,也许就是因为我们做科学的没有宗教感情,而只有利益驱动。科学家没有信仰,科学就会沦为工具。
我们也有科学组织的年会,如中国科协的年会,各专业学会的年会。那些会议,场面壮观,院士鸟集(借大科学家张衡《西京赋》的词儿:“瓌货方至,鸟集鳞萃”),官员影从,但在公众的影响似乎为零?它们几乎都是专家的论坛,是圈内人交朋友的地方。如果突破大大小小的圈子,让公众参与进来,了解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的活动,很多人就不会去听骗子的演讲和宣传了。如今骗子很多,骗术横行,就是利用了公众的好奇和迷茫。公众却听不到更科学的声音,就拿他们当科学了。我们的科学家,特别是权威的科学家们,应该学一点儿骗子的精神和热情,公开站出来宣扬科学,让公众学会科学的信仰。否则,他们只好去相信有信仰的非科学了。
(作者为中科院研究员)
上一页1下一页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做啥 分享到Myspace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鲜果 分享至微博
2 顶 我要打分:5/5 (共1票)责任编辑: 蔡军剑 网络编辑: 瓦特
 
评论(已有1条)
文明上网,登录发言热门评论 所有评论
0   wyb1919评论于1小时前
中国的协会,年会,其实更像一个交谊会,有的都是吹捧,没有学习的东西。本人拙见。
0   wyb1919评论于1小时前
中国的协会,年会,其实更像一个交谊会,有的都是吹捧,没有学习的东西。本人拙见。 相关文章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相关网摘 相关小组
【往事】为邓小平起草全国科学大会讲话稿始末 首位当选美国院士的中国女科学家 新出李约瑟传记评议 李约瑟:“一个热爱中国的人” 奥巴马正式提名朱棣文为能源部长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6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