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轰轰烈烈开始“严打” 社会重疾需勇敢面对-搜狐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9:38:02
  一场轰轰烈烈的严打整治行动,正在全国各地展开。社会治安的恶化,社会矛盾的激化,让更多的人寄望于这样一次运动式的“严打”。

  可是,一场有期限的“严打”究竟可以改变什么?面对荆棘丛生的现实,我们还是要再一次忍不住追问:我们的社会究竟怎么了?

  自从5月21日《国际先驱导报》第一次发出这声疑问开始,来自网络和读者中的强烈反响就扑面而来。该是怎样深刻的共鸣,才能让那组长达近1.5万字的报道赢得了那么多读者和网民的肯定?又该是怎样的迷茫,才使得你对此心有戚戚?

  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病而不知,更可怕的是病而回避。

  我们不是蔡桓公,所以,我们都不要,也不应失语。

  【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赵菲菲 发自北京

  教育:保住这块净土

  今天的中国的教育,钱的味道已经浓得令人窒息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这是网上广为流传的一个帖子:《小升初:请从四岁开始准备!》。文章说,要想小升初时占据优势,就必须在幼升小时进入名校。要满足名校的苛刻入学条件,必须在孩子三岁左右时忙着迁户口、买房子;其次,年满三岁就要开始学英语,为小学英语考证打下基础;还有,为了以特长生的身份备战小升初,很多艺术类课程从三四岁就得开始学习。文章还介绍了重点中学的入学途径,包括共建、关系、大派位、小派位(推优)、点招。

  这个让人心跳加速、头皮发麻的帖子表明:小升初是一场战争。

  其实何止小升初,从孩子孕育那一刻起,直到大学毕业找工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一直在继续。难怪越来越多的适龄夫妇选择不要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和平的爱好者。反过来,每一对选择要孩子的夫妇也称得上勇士,因为这场战争事实上是家长的肉搏。

  在这样的的气氛下,孩子得到的只有一个概念:考试很重要,上重点很重要——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重点单位,重点岗位……一定要上重点,这是人生的重点。这条重点之路很窄,容不了几个人,要想过去,只有用狠劲儿,对自己狠,对别人也要狠。说白了就是要杀出一条血路。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念书就是新时代的长征。

  努力、奋斗、拼搏、力争上游……这些东西听起来很好,但仔细琢磨却很可怕。举个简单的例子:按照正常情况,小学一年级的同班同学都学会了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你如果会二年级的,你就是上游。但大家都想争上游,所以大家都学了二年级的数学(事实上是大家在读幼儿园期间就学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现在你得学会三年级的才能算上游。但大家都想争上游,有些人已经学会了三年级数学,这样一来,四年级数学才意味着上游……

  杨东平教授看到初二的平面几何出现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竞赛题里后非常激动,发表博文《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但应该被“打倒”的,只有奥数吗?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聪明的中国人2000多年前就明白“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就像郑渊洁说的,假如家长对孩子寿命预估较短,只有区区十几年,那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为百米赛的关键就在起跑。如果家长对孩子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马拉松比赛,那就得保存体力,争取做笑到最后的那个。

  我们也许打不倒“万恶的奥数”,也无力改变应试制度,但我们可以坐下来想一想,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安分守己的?自食其力的?出人头地的?知足长乐的?希望他们成为哪样的人,就怎么培养他们。孩子给了家长新的机会,但不是去重新比赛的机会,而是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学习、重新成长的机会。家长和孩子不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而是相互教育、共同成长的关系。

  然而,道理归道理,实际归实际。像韩寒那样自动退学、像郑渊洁那样自己编书在家教孩子常人连想都不敢想。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舍不得孩子打不了狼——这几乎已经不是比喻:为得到解题能力、英语水平、甚至琴棋书画十八般武艺,剥夺他们的玩耍、自由和童年;为所谓日后的轻松,从小就给他们压上重担。但孩子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家长给他们买名牌、开生日派对、吃大餐、出国旅游……

  在这一切一切的背后是什么?用一个侦探的话说:循着钱的味道去找准没错。 今天的中国的教育,钱的味道已经浓得令人窒息。孩子的痛苦和快乐都要拿钱买——现在的痛苦是为以后的快乐。“教育的目的”这个最本质的问题已经没人再提。家长忙不迭地把孩子变成学习的工具,他们日后顺理成章地变成工作的工具,生活的工具,钱的工具。这不是培养,而是扼杀。真正的赢家是各级各类打着“教育”和“培训”等旗号的赢利机构:他们就像军火商,战争打得越惨烈赚得就越多。

  更可怕的是,有些幼儿园、学校、甚至教委等非赢利机构也参与这场混战,上面喊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下边做着种种令人发指的事情。

  今年六一节,福建的一些幼儿园“号召”孩子们捐款,说是为儿童节给他们买礼物。老师还鼓励孩子们多捐,而且张榜公示捐款数额,每个孩子一入园就能看到。没有捐款的孩子的名字也写在上面,数额一项空着。再有定力的家长恐怕也受不了这一招。

  《中国青年报》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武汉某些中学对填报外校的优秀学生实施“捧杀”、“棒杀”、“扼杀”三步曲。先说孩子有潜力,承诺考本校高中可进重点班;如果不奏效就改口说孩子自觉性差,成绩不稳定,考不上外校,不如安下心来考本校;再不行就每天上课时约孩子谈话,对孩子施加压力,增加课堂提问和批评,挫伤自尊心。家长怀疑,有些区为了避免暴露优秀生源,在阅卷时故意压低本区学生成绩。

  央广“中国之声”近日报道,江西某公立重点中学违规开办高考复读班,挤占在校生的教室,以至于在校高三毕业班多达88人在一间教室里上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县教委领导声称学校搞经营的事情要问工商局,他们不管。

  在《南方日报》公布的广东省检察反贪部门2009年“十大精品案件”中,“教育局长被查、近百名校长自首”赫然在目。英德市教育局原局长赖来新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收受校服供应商、建筑商贿赂,总计66.5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近百名校长主动向办案人员坦白接受回扣等问题,大多被免于处罚。

  和其他领域的腐败相比,教育腐败的涉案金额可能微不足道,但影响的深远却无与伦比。身教胜于言传。这样的环境和气氛下,所有动听的口号和语言都像空气一样消散了。美国哲学家梭罗说,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品格,好比果实上的粉霜一样,是只能轻手轻脚,才能得以保全的。纯真的孩子不就是我们“最优美的品格”吗?他们的身体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的心灵同样需要“轻手轻脚”的呵护。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绝望。如果连学校这最后一块“净土”也不再干净,我们的未来还能在哪里立足?

  文化:摆正和猫的关系

  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方显灵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文化现在是个极其灵活的东西,像一张万能牌,跟谁都能配。内衣文化、衬衫文化、裤子文化、袜子文化、包子文化、粥文化、咸菜文化、地产文化、汽车文化、厕所文化……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基本上没有不能“文化”的。

  这些“文化”还算耳熟能详,有些“文化”则有点出人意料。比如,河南周口邓城最近搞了个“猪蹄文化节”,当地官网做了详尽报道,并配发图片若干。一张图片显示:在一座“古建筑”的墙根底下摆着几张长条桌,桌上放着不锈钢托盘,托盘里,红澄澄油光光的硕大猪蹄堆得好似小山。上方挂两个横幅:一个是“邓城猪蹄文化节活动月启动仪式”,另一个是“邓城叶来猪蹄老店”。另一张照片是个特写:一大眼睛双眼皮儿的光头男子,戴着透明塑料手套的手里捏着基本啃干净的猪蹄骨头,唇带油光,似笑非笑。

  去年十一黄金周,北京超市发举办“鸡肉文化节”。超市负责人说,鸡在中国文化中被看作吉利的象征,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文化节期间,该超市销售特价鸡肉产品价值70多万元,同时带动生鲜速冻类食品销售大幅增长。此外,北京有甲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业务以甲鱼批发为主,直供酒店和超市)。江苏省扬州邗江区杭集镇(中国85%的牙刷在这里生产)有“牙刷博物馆”(杭集中学最近组织学业生参观,目的是“让青少年进一步了解牙刷发展史,了解杭集人创业的艰辛,了解牙刷文化,从而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热情,更好地为杭集的经济建设服务”。)。

  总而言之:文化服务于经济。用粗糙点儿的语言:文化就是为了卖。会卖,是懂文化。

  文化不等于阳春白雪,不食人间烟火。文化和猪蹄也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特指精神财富。猪蹄、鸡肉、甲鱼、牙刷什么的都属于物质财富,说白了就是吃的用的,跟精神财富多少有点儿距离。现在,被大张旗鼓地“文化”了以后,猪蹄们挤进了精神财富的圈子。啃着猪蹄,产生了历史感;嚼着鸡肉,体会到安乐吉祥……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精神和物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当代文化的精髓。

  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广告文化”。开上某款车,你就能理会哲学家所说的真谛;喝上某种奶茶,你就品尝到爱情的甜蜜;用上某款电脑,你就是最有创新精神的人;穿上某个牌子的服装,你的人生就充满了可能性……

  “节日文化”也是一样。无论是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样的纪念日,春节、清明或中秋一类传统的庆祝日或祭祀日,还是跟国际接轨接过来的情人节、万圣节和圣诞节,不掏钱买点什么就等于没有过节。不管是纪念、思念、怀念,还是爱情、亲情、友情,各种念想和情感都要以消费的方式得到体现。最便宜的,发条短信也得一毛钱(对电信公司可是上亿个一毛)。

  还有愈演愈烈的名人故里之争。山西两地争抢尧帝故里,湖南陕西争抢炎帝故乡,河南湖北争抢花木兰,浙江萧山、诸暨和绍兴争抢西施。从曹操刘备赵云到李白女娲西门庆,不管是现实还是小说,无论历史还是神话,只要能吸引眼球,吸引投资,换来人民币,拉动GDP,就把他们纳入“文化产业”。网友总结为: 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方显灵。

  千变万化的“文化”背后是资本,是商人,是策划,是利润。消费者以为自己是上帝,以为自己有无穷无尽的选择。这恐怕是一种错觉。事实上,消费者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消费。无论物质还是精神,都要通过消费来实现。消费的多与少和高与低决定他们的物质世界,也决定他们的精神世界。人们关注的也只剩下由形形色色的消费武装起来的形象。就像一位哲人说的,我们认识的衣服裤子很多,但认识的人却很少。

  文化需求是人性的一部分,物质和精神也常常相辅相成。跟饿了三天的人谈文化纯属瞎掰,猪蹄才是正道。对于今天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应当怀有感恩之心,谁愿意回到全国人民一色儿蓝、买什么都凭票的年代?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赢利机构都是好猫,抓到好多好多老鼠。我们要注意的只是摆正跟猫的关系。猫是我们养的,是宠物,我们不要最后变成猫的宠物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