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醒豁四川方言的含义/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00:39
(火巴)——普通话为软烂。如,牛肉炖得(火巴)。如今(火巴)字已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但电脑还打不出来。

    稀溜(火巴)——很软烂。如,你咋个把鸡炖得“稀溜(火巴)”,弄得怪死难吃。

    巴适——通常是指好。如,吃巴适没得?

安逸——指舒服。如,吃完饭后,主人家问:吃安逸没得?

    打牙祭——吃肉。如,今天黑了打牙祭。

    拈闪闪——吃肥肉。此话出处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新闻电影中有西哈努克亲王吃宴席的镜头,筷子上的肉一闪一闪的。具有冷幽默感的成都人对此称为“拈闪闪”。

    杀角——完了。据流沙河老先生解释:这是四川木匠做家俱时,最后“杀角”,表示做完工了。如,吃了两个小时了,还没吃“杀角”?

    非烫——很烫。四川方言有意思,外地人不懂也在此。非,即是不,而四川话却是很的意思。包括还有“非冷”。如,汤还非烫,咋个喝嘛。

    冰欠——很冷。另外还有完了的意思,甚至有死的含义。如,1.当妈的摸了一下娃娃的手,说:冰欠的一双手,喊你多穿点衣服你不穿,冷到了哇?!2.这一下把王二娃惨了,差点整冰欠。

    瓤——很难翻译成普通话。意思是把馅“瓤”进一个物体中。如把肉馅“瓤”进豆腐里,成瓤豆腐。瓤是名词,在这里是名词动用,标准的四川话。

    打伙——一起来做的意思。如,我们大家都凑点钱,打伙把这笔生意做了。

    搭伙——一有依附的意思;二是专指到食堂吃饭。如,我在伙食团“搭伙”。

    四川人对一些物体的称谓:

    蟋蟀——灶鸡子

    蜻蜓——丁丁猫儿

    蚯蚓——曲鳝儿

    青蛙——青切猫儿

    癞哈蟆——癞疙宝

    手肘——倒拐子

    膝盖——磕(客)西头儿

    板车——架架车

    独轮车——鸡公车

    说话——开腔

    吹牛——扯把子     经典正宗 基本通用的(欢迎订正):  

切(剋):去

表(biao1声):bu yao不要的合音(类似于:甭,不用)。

瘟伤:很烦(笨)的人

方脑壳:傻

理抹:梳理和抹干净的意思,引申为管教(过问)某人某事。

戳锅漏:干事尽犯错的人(常常失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种)

理扯火:指某人办事不认真,态度不踏实,只是嘴上说得好听罢了。

贾素芬:女性名字,和理扯火意思相近,特指言行不一至的年轻女性。

有盐有味:听起来味道不错哦。引申为某人或某事十分有趣或有意思,引人入胜。

弯弯/豁皮:泛指乡下进城的民工。因长时间弯腰劳动故得此名。此称因有损四川市民形象之嫌,列入公共场合从业人员禁此使用之列。

黄辣丁(俚语):四川街头的交通协管,因主要为老年人且统一着黄色工作装故得此名。  

巴适\安逸:最家常的四川方言,指舒服得不得了的意思。

经事:经得起用,结实、耐用的意思

瓜兮兮\哈戳戳:傻瓜的意思

瓜的翻山:同上

瓜眉(mi2声)日眼:同上

宝器:同上

忒(te1声)宝:同上

神戳戳:同上类似,但有“神经病”的意思

胎神:同上,名词

老练:干事有经验

耙(火巴,一个字不晓得咋个打)耳朵:怕老婆的人

闷墩儿:矮胖的人

背时:倒霉

洗白:玩儿完了

抵拢倒拐:一直往前走,到尽头然后转弯

噻话多:废话多

打燃火:生气

付你两耳屎:打你耳光

搞球不懂:不懂的意思

不摆了:无话可说(褒贬均可,看语境)

铲铲:语气助词

赞花儿:爱出风头的人

刹各/完瓜了:做完了

相因:便宜

黑区麻沽:很黑

打牙祭:出去吃好的,满足食欲

撇脱:容易省事

扎起:助威

要你娃死得棒硬:要你死得很惨

咋个的么:怎么回事

扯筋/各(角)孽:起纠纷

粉子:美女

锤子:(男性有关)骂人的话

挨球:不好

冲磕子:吹牛

晃兮糊兮的:胡来

憋憋:肯定

那几副颜色:那几个人(戏)

按(an3)起/猫起麻起:隐瞒真相

翘根:死了(贬)

憋遭:肯定要挨

讨口子:乞丐

偷油婆:蟑螂

跑的脱,马老壳:跑不掉了,死定了

叮叮猫:蜻蜓

提劲:装威风

边花儿:有一支眼瞎的人(不礼貌)

逮猫儿:找小姐

茅厕(读SI):厕所

绞家:有不正当关系的男女

牙尖:爱打小报告的行为的形容词

麻肉:很恶心,起鸡皮疙瘩

妖精十八怪:很风骚(贬)

臊皮:捣乱

豁:骗

警防:小心

洗脑壳:教训(洗刷)别人

泡灯影儿、干心儿:很瘦

梭老二:蛇,基本不用了

钩子:屁股

打的喔宣宣的:打架打得很激烈

当当(dang4声):坑,陷阱,水塘

挖连:小气

水:干事不尽心

青勾子:年轻人

求莫名堂:没事吃饱了撑着

蛋求腾/莫搞:没有价值,枉自、没意思。

窑裤:底裤

榻榻:地方

日怪:很怪(不雅)

笋子炒肉:父母用竹条打孩子的屁股

给是哈:是嘛(云贵川渝通用)

虾趴:烂人

官方媒体认同赏析:用四川话翻译徐志摩《再别康桥》。
    原版:《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云彩。”
 
四川话翻译诠释《再别康桥》

             轻飘飘地我梭起走啰,就好比我轻飘飘地拱起来;
             我轻飘飘地甩哈(四声,一下)手杆,离开啰西边那堆云坨坨儿。
.
             那河沟头黄呼呼的柳树,是太阳落山时候的新媳妇儿;
             映在旋涡儿头的乖影子,在我胸口里面拽(zhuai)来拽去。
.
             稀泥巴高头的野葱葱,油腻腻的在河底下疯叉叉地扳(摇动的意思);
             在康河耙(pa)融融的水泡儿里面,我巴不得是一堆绿青苔。
.
             在榆树阴凉地方的湿洼洼,不是从泥沙沙头浸出来的清水;
             是天高头那根“杠”,捏烂啰滚进烂草堆,埋起来的五颜六色的梦。
.
             到处睃(suo)?拿一根长竹竿,朝比绿叶子还绿的地方乱哆(戳);
             装满一木船星星儿的光亮,在明晃晃的坝坝头干吼。
.
             不过我不能够干吼,阴倒梭起走才是散伙的喇叭调子;
             推屎耙也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出,不开腔就是今天半夜的康桥。
.
             轻飘飘地我梭起走喽,就好比我轻飘飘地梭起来;
             我把袖子挽得邦紧,不拿跑一滴滴(阴平)儿云坨坨儿。

川南十八怪,县县有土音,唯独我们乐山没得,有都是点吧点。

乐山方言:

先别  
先前、刚才。如:先别你老公急匆匆地来找你,好像有啥子急事。又如:唉,小刘到哪儿去了呢?先别还在这儿的嘛。

没警各得
  不小心、未留神。如:他刚才没警各得把桌上的茶杯弄翻了,倒得满地都是水。又如:他昨天没警各得摔了一跤,把脚扭伤了,现在还躺在床上呢。

净落咡
  扣除一切折扣的所得。有时也指净重。如:这趟生意我净落口耳得了500元钱。又如:这只鸡好肥哟!净落口耳都有4斤多。

色贴
  收拾、打扫。如:张婆婆很讲卫生,这个院坝一天到黑被她色贴得干净得很。

洗刷
  训斥、讽刺。如:你不要紧倒洗刷我,我做错了事改了就是。

堆垛
  人的个头或物的体积。如:你千万别惹陈娃叻,凭他那个堆垛,你都肯定打不赢人家。又如:这堆烂泥巴,看堆垛起码有300斤,你一个人休想挑得起!

倒饭
  作呕或出洋相。如:看他作古正经的样子,纪委找他一谈话,他娃还不是马上倒饭。

挑起不打倒栽中
  彼此近似、十分相象、无甚差异、不相上下。如:李木敦跟赵闷敦两个都是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人,可以说是挑起不打倒中。

丙呀嘣
  象声词,声音大且杂乱。如:你安静一点好不好,老是在那儿整得丙呀嘣的,吵得人心慌。

一搂气
  快捷、迅速,耗时短。如:为了赶在下班前把这些工作处理完,上午我一搂气完成了三份材料。又如:由于中午工作忙没赶上吃饭,晚饭时他一搂气吃了四碗饭。

闲兴
  正当其时。如:他闲兴在气头上,你还去惹他干啥子嘛?又如:那个东西整烂了他闲兴找不到怪的,你却在那儿幸灾乐祸,他不怪你怪哪个嘛?

紧便
  随便、任凭。如:这次出发的时间紧便你,我是随时都可以走的。又如:反正态度我是已经给他表明了的,要怎么处理,紧便他好了。

妖精十怪
  过于注重打扮,妖里妖气。如:你看你成天就晓得打扮,妖精十怪的,哪像个学生的样子!又如:跟你说过这个东西只能摆在家里看,你妖精十怪的偏要拿来耍,这下整烂了你心头就安逸了嘛!

早得不十三
  时间早、等待期长。如:他女儿刚上小学三年级,上大学还早得不十三。又如:她今年才30岁,离退休还早得不十三。

作古正经
  认认真真、专心致志。如:你要看书就作古正经地看,不要在那儿东晃西晃的好不好。又如:他这个人假得很,随时都造起一副作古正经的样子,你根本别想挨拢他。

白二白子
  无缘无故、不知缘由。如:哪个惹倒你了吗?白二白子的你发啥子火嘛!又如:他的脾气相当怪,经常白二白子的不安逸这个不安逸那个。

巴心不得
  心里热切盼望,结果正合心意。如:其实他早就不想在这家公司干了,这次能有机会跳槽到别的公司他硬是巴心不得。又如:在这儿成天干的是重活累活不说,收入还少得可怜,我硬巴心不得早点离开这儿。

磨皮肇痒
  心里发慌、静不下心、浑身不自在、没事找事。如:你这个人才怪耶,啥都不要你干,让你在这儿好好休息,你还要磨皮肇痒的嗦。又如:算了,你最好不要叫他来,他来呆不了几分钟就会磨皮肇痒的 

上古和中古时期,四川境内的语言或方言状况如何,前人没有给我们留下系统的论著,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仅仅是一些零星的记载。但从西汉最大的辞赋作家司马相如和扬雄都是四川人这一点来看,至少当时四川的一部分地区和四川的文化教育都已相当通行北方的“通语”。《文选·左思〈蜀都赋〉》刘逵注引《地理志》说,秦来巴蜀以后,“蜀人始通中国(按指中原地区),言语颇与华同”。这个记载是可信的。史籍多有秦移中原之民入川的记载。

我国现存第一部汉语方言词汇著作是西汉末年扬雄的《方言》。《方言》有16条涉及到当时的四川话,其表述方式是“秦晋梁益之间”、“梁益之间”、“蜀汉”,这不是专指巴蜀,而是与其他地方尤其是与陕西汉中并举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词语在今天的四川话中已基本不使用,相反倒是《方言》所记载的其他地方的词,有些在今天的四川话中仍然通行。例如,《方言》卷一:“自关而西秦晋梁益之间,凡物长谓之寻”,卷四:“襦,西南蜀汉谓之曲领,或谓之襦”,这些词今天的四川话都不说了。又,卷一:“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直接提到巴蜀名物风俗方言的有39处。清代学者段玉裁为《说文解字》作注,段曾在四川作官,所以他的注文又引用了一些四川方言和名物作为《说文解字》的印证或解释。

此外,汉人注儒家经书,晋郭璞注《尔雅》,成书于南朝梁代的《玉篇》,唐代僧人玄应和慧琳分别编撰的《一切经音义》,宋代的《广韵》、《集韵》,对四川方言语词都有零星记载。例如:郭璞注:“树小似桅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蜀人名之苦荼。”《玉篇·土部》:“坝,蜀人谓平川曰坝。”这些尽管分量不多,但对于我们探寻四川方言的历史还是很有裨益的。至于唐以后的文人笔记、诗文自注中,也有相当可观却又相当零碎的四川方言资料。

零星记载四川方言的历史,到了明末清初李实那里,终于结束。李实(1598—1676年),明末四川遂宁人(其祖籍是湖北麻城),1643年中进士,同年为长洲令(在今苏州市)兼摄吴县令,明亡即隐居长洲。所著《蜀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断域为书”的方言词汇著作,共收录语词562条,其中大部分至今还活在四川人口中,有注意的词语454条。从四川人口变迁的情况来看,《蜀语》所收录的应该是明末的四川方言词语,所反映的亦应该是明末遂宁的语音状况。

清末民初,张慎仪著《蜀方言》,收录见于记载而当时仍然行用的四川方言语词785条。傅崇矩著《成都通览》,收录了大量的成都方言资料。唐枢著《蜀籁》,是四川方言熟语集。这些著作,都有助于探讨四川方言的历史和现状。

对研究十九世纪后期成都语音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一本书,是1900年出版的英国传教士Adam Grainger(钟秀芝)编著的《西蜀方言》。此书专收口语中常用词语,供传教士学习,以便深入群众传播教义。该书共收字头3786个(包含异体字112个),无字词191个,用例13484条(包含成语401条)。释义举例都以口语为准,不收文言词、外来词。钟氏除就语言事实加以著录外,无所论述。其所记的音是十九世纪后期的成都话,其所记词语几乎全部与今日成都话相同。

本世纪四十和五十年代,学者们对四川方言开展了两次比较全面的规模空前的普查。1941年秋和1946年春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几位先生,对四川方言进行了一次全国普查,共调查182处,以县为单位134县。他们当中的杨时逢历时八年之久,于1984年在台湾整理出了240万字的《四川方言调查报告》。1956年,四川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学院的部分语言学者执行教育部和高教部关于开展方言调查的指示,对四川汉族地区的150个县(市)进行了调查,四川大学的几位先生执笔整理出版了《四川方言音系》(1960年)。

这两次普查,遍及今天四川省的160个县市,重点在对四川官话语音的普查。董同和1948年发表的《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是对四川的客方言的调查。甄尚灵1958年发表的《成都语音的初步研究》,则是普查之后在点上的深入研究。

本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四川方言的研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对官话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全面研究,取得一大批重要成果的同时,开展了对四川方言的源流的探讨和对四川官话以外的汉语方言岛的调查研究。甄尚灵《四川方言代词初探》、《遂宁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西蜀方言〉与成都语音》,扬欣安《四川方言语法初探》,崔荣昌《四川方言的形成》、《四川湘语记略》,王文虎、张一舟、周家筠编著的《四川方言词典》,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外,八十年代后期陆续出版的新编地方志,在方言的记录和研究方面也有相当可观的成绩。

根据最新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汉语方言分十区:西南官话区四川话属西南官话区。西南官话分为十二个片,四川省有82个县市属成渝片,有67个县市属灌赤片,秀山县属黔北片。灌赤片中,泸州、宜宾、乐山、西昌等47县市属岷江小片,雅安、石棉等8县市为雅绵小片,内江、自贡等12县市属仁富小片。

四川的客家话主要在沱江流域,散布在成都市(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金堂、广汉、什邡、彭县、温江、双流、新津、仁寿、简阳、乐至、安岳、威远、资中、内江、荣昌、隆昌、富顺、泸县、合江、宜宾、仪陇、巴中、通江、广安、西昌、三台、绵竹、德阳、梓潼等30多个县市,仅成都市郊至今讲客家话的人口就近50万。

四川境内的湘方言,颁在江油、安县、绵阳、绵竹、三台、德阳、广汉、中江、金堂、

简阳、仁寿、乐至、安岳、资阳、资中、威远、内江、隆昌、宜宾、南溪、纳溪、合江、古蔺、雅安、荣昌、永川、大足、潼南、遂宁、蓬溪、仪陇、南部、西充、营山、蓬安、广安、邻水、达县、开江、开县、梁平、犍为、天全、什邡等40多个县市。综上所述,两千年来对四川方言的记录和研究,一直是不绝如缕。李实作《蜀语》,开创了以地域为断面研究方言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