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生:通钢案击中资产重组要害(中国青年报 2009-7-2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49:53
 

通钢血案击中资产重组要害

周俊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29        资产重组,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一个常用手段。在资本市场上,资产重组更是深受市场炒手青睐的热门题材。然而,与资产重组的火爆相伴随,因之而产生的矛盾也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只是由于它通常发生于企业内部而被屏蔽掉。但是,日前发生于吉林通化钢铁公司的职工群殴重组方派驻经理陈国军致死一事,终于使这一矛盾以一种尖锐的形式暴露在世人面前。

    与目前资产重组流行的模式一样,通钢重组选择的也是“国退民进”的路径,民营企业身份的建龙集团参与了重组并掌控了国有企业通钢集团的实际控股权。新华社为此发布的新闻稿说,有关方案经过吉林省政府的多次讨论和慎重研究。从法理上说,吉林省政府作为通钢国有股的代表者,具有参与重组的资本性权利。但是,通观整篇报道,看到的只有吉林省政府活跃的身影,却没有看到通钢的职工在整个重组过程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他们处于“失踪”的状态,只是在这一事件的末尾忽然出场,并以极端的方式使重组宣告失败。

    在“资本为王”的时代,资产重组自然是在资本拥有者之间展开的博弈和交易,企业的职工只是企业的雇佣者,他们所能得到的只是股东给予的薪酬。但是,就我国的国有企业来说,情况却并非如此。我国的国有企业通常都有悠久的历史,职工长期在一个企业工作,在计划经济时代,他们的工资虽然比较低,但有住房、看病等福利保障。这种模式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自然有不足之处,一方面,国家难以包办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另一方面,这种国家包办模式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运作,职工的生活水平很难得到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模式已经基本上被抛弃,职工的社会福利不再由国家包办,但这势必要求提高职工工资,以弥补职工在这方面所遇到的缺失。然而,在我们经常看到的资产重组案例中,企业职工却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基本权利被架空。

    以重组后的通钢为例,该公司注册资本38.83亿元,其中,吉林省国资委持有46.64%的股权,建龙钢铁持有36.19%的股权,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14.6%的股权,通钢集团的管理层也持有2.57%的股权。通过这种股权安排,通钢集团近3万名员工成了企业的边缘人。尽管据吉林省政府的说法是,通钢重组后效益上升、成绩显著,但是据《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一位通钢中层员工的话说,自2005年通钢改制后,通钢职工的工资就没有涨过。

    通过对“通钢事件”这只麻雀的简单解剖,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视国有企业职工权益的重组,是罔顾历史的重组,也是不完善的重组。即使从“资本为王”的角度来分析,这种重组也有它的可质疑之处。当国有企业的股权开始明细化的时候,企业国有股的代表者应该也代表了企业职工的权益,而不仅仅代表面目不清的“国有资产”。但是,在目前的重组中,国有股代表者却更愿意与参与重组者坐到一条板凳上,他们可能也会向重组者争一些利益,但更多的却是他们的私人利益,他们甚至可以通过对国有资产的瓜分,来得到一部分企业的股权。而职工如果要主张自己的权利,得到的往往是下岗。即使上访,也往往无所收获。在“条条道路不通罗马”的情况下,暴力便成了最后的选择。

    “通钢事件”击中了目前我国资产重组的要害。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尚不完备的情况下,资产重组不能不考虑国有企业的现实状况,国企职工的基本权益必须得到切实的保障。我这样说并不是为群殴陈国军的人开脱罪责,可以相信,随着公安力量的介入,打死陈国军的凶手必将遭到法律的应有惩罚。但是,如果我们不愿意正视这一事件所透露出来的重组中的现实问题,依然堵塞底层职工的言路,依然在重组中阉割他们的基本利益,那么,悲剧不会就此终结。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7/29/content_2778916.htm                                                
                                                吉林官方称通钢事件为个别人鼓动所致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9年07月27日 22:20   


吉林省国资委新闻发言人称,建龙集团对通钢集团的增资扩股方案,符合国家法律规定

相关新闻:
通钢悲剧与国企改制陷阱
群体性事件求解
通钢总经理被殴致死 建龙重组通钢叫停
阜阳一老国企改制引纠纷 上访职工被指敲诈勒索遭刑拘
国企改革勿混淆利润与租金
海南农垦大改制
村民为何一“煽动”就“激动”?
 
  【《财经网》北京 通化专稿/记者 朱弢 欧阳洪亮】针对7月24日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化钢铁)总经理陈国君遭群殴致死事件,吉林省国资委新闻发言人王喜东称,此事系个别非在岗人员发起并鼓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员聚集所致,他还肯定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建龙集团)对通钢集团增资扩股符合国家法律规定。
  7月24日,通化钢铁厂区内发生严重群体性事件,上万名该公司职工参与。年近40岁的通化钢铁总经理陈国君在事件中遭群殴致死。当天夜间,吉林省国资委宣布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建龙集团)不再介入通化钢铁重组事宜后,群众抗议方始结束。  引发此次群体性事件直接原因,系吉林省国资委7月22日向通钢集团高层传达的增资扩股决定:建龙集团以10亿元现金和其持有的通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向通钢集团增资控股,持股66%,吉林省国资委直接持有通钢集团的股权降至34%。  王喜东在吉林省国资委7月27日17时许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建龙集团控股经营通钢集团方案“履行了相关审核、审批手续”,“方案的实施符合国家法律规定”。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股权调整方案不涉及职工安置和裁员问题,且已分层次召开多个座谈会,向大家宣传、解释实施方案的必要性。  通化钢铁一位高层告诉《财经》记者,建龙控股通钢集团的通知是在7月22日夜间才传达至通化钢铁副总经理以上干部的。7月23日,通化钢铁召开副处级以上干部大会,传达了上述消息。  在此之前,钢铁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出现全行业亏损,通钢集团经营更陷入困境,面临重大亏损。建龙提出增资并实施控股,否则选择分立退出。吉林省国资委今年3月与建龙集团已经初步达成分手意向,随后双方进行分手的具体方案谈判。谈判过程不详。至今年7月下旬,吉林省国资委与建龙集团达成新的协议,由建龙集团控股通钢集团。   王喜东称,7月24日,对于建龙集团控股具有抵触情绪的个别内退人员及退休人员,开始制造谣言,并鼓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员在办公区内聚集,人员一度达到千余人,冲击生产区,堵塞原料运输线,致使部分高炉休风,危及焦化等分厂正常生产。  王喜东称,有些人挑拨、煽动群众不满情绪,将矛盾集中在陈国君身上,对其进行围堵,将其打伤,并作为人质挟持。在此情况下,建龙集团提出立即终止执行增资扩股方案。此后,吉林省政府工作组考虑为尽快救出被扣押人质,避免酿成更大流血事件,同意终止实施建龙集团增资扩股通钢集团方案,并立即向职工宣布。  “但极少数人在焦化厂宿舍逐室搜找到陈国君后,对其进行殴打,并继续煽动不明真相人员,对宿舍及抢救道路进行封堵,不准医护人员进入宿舍对其进行救治,阻止公安干警对其救援。”  此后,吉林省紧急调动警力,强行进入焦化厂宿舍,将陈国君抢救出来。7月24日23时,陈国君因抢救无效死亡,目前其死亡原因调查正在进行中。  王喜东表示,目前,事态已经得到控制,职工群众情绪平稳,通化钢铁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  27日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没有安排记者提问。      

高管被殴死,底层话语沦丧酿悲剧

  李妍

  在似乎能焕发国有企业重生生机,曾经风起云涌的“国退民进”并购重组大潮中,谁也不会想到,那些总被认定为天生伴随着企业重组所带来的痛彻,竟会以如此惨烈的方式进行:7月24日,国内著名民企建龙集团重组通化钢铁集团时遭职工反对,委派的总经理陈国军被围殴致死。集团子公司通化钢铁停产11小时。当晚,吉林省政府宣布,建龙将永不参与通钢重组。

  这似乎是一起与普通“国退民进”并购案例别无二致的事件,至少在建龙集团宣布将再次入主通化钢铁之前依旧如此——2005年末,建龙集团正式收购原通钢集团,组建的新通钢集团形成了国有、民营、金融机构共同出资的产权结构。建龙集团的入主并没有受到通钢员工的欢迎。经济危机则直接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在钢铁行业低迷的情况下,通钢集团连续亏损,员工工资也减到每月人均300元。今年初,建龙宣布退出通钢。几月后,通钢扭亏为盈,建龙又宣布将再次入主通钢,并直接控股。

  表面看来,建龙集团的“出尔反尔”似乎是此事件的导火索。这或能一定程度解释此番激烈冲突发生的直接诱因,但其结局的惨烈却又不敢让人做如此简单猜想——据称,新任通钢集团总经理的陈国军24日18时被围殴致死,医务人员和警方数次向里冲,却均被人群堵在外面。

  如果仅是因企业在收购中表现出的“出尔反尔”,通钢员工为何又会表露出如此激愤难抑的情绪?如果在整个收购过程中,员工基本的生存权利没有受到剥夺,通钢职工又何至于做出将高管围殴致死后,仍不让医护人员和警方救护的行为?一位通钢集团的内部人士也许正道出了通钢员工们深切的担忧:“这次是控股,如果被建龙集团收购,担心会大范围裁员。”

  是啊,在这些不断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的企业重组行为中,伴随着资方的得利,企业员工的权利却总在如此的重组中不断被蚕食:300元的工资也许刚够吃饱,而一旦被裁员,则生存堪虞。正是在这样不断的权利剥夺中,员工愤懑的情绪终于借建龙再次入主一触即发。不可忽视的却是,为何民愤如此之大的建龙并购通钢,能够如履平地般进退自如?既然员工反对之声如此之盛,何以建龙再次入主还能顺利进行?从某种程度来说,建龙的并购模式更是当下“国退民进”中民企收购国企的典型缩影:在民企并购方、国资委达成协议的强势声音之下,作为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员工的话语权却逐渐沦丧,企业是否被并购他们从来无缘置喙。当这种损害达到顶点时,话语权严重沦丧、无处诉求的企业员工,只有通过这样声势浩大的群体行为,甚至以围殴高管的惨烈方式,来表达自己被压抑多时的权利诉求。

  如此通过群情暴发来打通权利诉求通道的方式,总在诸多群体事件中如影随形。尽管企业有工会,一些表达民情诉求的部门也现实存在,但他们的运转却似乎总是失灵。失去话语权的民众也只有以如此极端、牺牲性命的暴力方式,让自己振臂一呼的利益呼喊为人所听。这是企业和社会的悲剧,更是底层话语权集体沦丧的悲剧。

  可以想见的是,如果底层向上的权利诉求通道依旧不能畅通,如果不能切身体会无数并购案例中带给员工的深切痛彻,那通钢高管被围殴致死的悲剧将不会仅是一个激烈的个案,它更似一面镜子,照出了并购冲突的无数可能。

 

(责任编辑:黄珊)


随机文章:

吉林省国资委副主任通报通钢事件经过 2009-07-27《财经网》报道通钢事件经过 2009-07-27民企控股重组通钢引发总经理遭围殴致死事件 2009-07-27毕业于清华29岁的周森锋全票当选湖北省宜城市市长 受到赞扬也被质疑 2009-06-24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跳崖自杀 200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