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一种未明的动物》:一本被遗忘的力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09:13
马小星的这本《龙:一种未明的动物》 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早有为它写点什么的打算。屈指算来已经六七年光景,仍然未能下笔。
原因有二。一则以为如此佳作无需再多罗嗦;二则数年以前该书就已经很难寻的得,竟无机会再读。单凭印象难免误导读者。谁知新世纪六个年头下来,该书也未有再版的意思,实在有些令人费解。
一本 书出版之后寂寞到如此地步,实在有些匪夷所思。想来可能是一那位作者一则并非学术体制中人,严格说来不能算是学者吧,自然没有师长同僚乃至于门徒为之鼓 噪;二则出版时间稍早,书界包装之风尚未成型,缺乏媒体造作也就难有眼球效应。加之本书观点以及路数和学界主流格格不入,自然也就无人问津。
尽管如此,多年下来本书的内容一直留在我脑海中,甚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凸显处其写作思路的可贵。尤其是耳濡目染着周遭太多不着边际貌似公允的议论。“龙”这个话题,越来越成为信口开河,哗众取宠的大杂烩,虽学界泰斗往往亦不能免。
由于原书不在手上,只能凭记忆说说大致的内容。通过多年前一桩东北黑龙目击事件的调查,马氏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龙是否可能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生物?作出这种猜测的理由是:
作为古来文献中经常出现的生物形象,龙有着相对一致习性的描写,如深藏,涉水、飞腾; 古代文献,特别是先秦以前的文献几乎一直将其作为真实的生物描述,并非神仙鬼怪之类; 十二生肖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常见的动物形象,龙似乎也没有理由例外。
马氏并没有停留于发挥敷衍假说,而是根据这些猜想,开始其考证。他查证了大量古今资料,特别是大批的方志,笔记等等。列出古今大量关于龙的目击描述,从而一个关于龙的描述结构浮现了。
多雨之日,空中坠龙; 龙困于陆地,大众搭棚浇水活之; 雨水但兴,龙腾而去。
由这个故事叙述模式,作者考察了其生物原型。论证了这种生物不可能是已知的某些生物,如蛇、鳄鱼等。就此,作者的结论是:龙应该是一种古老的生物,由于其特殊的生活习性,随着自然环境变迁越来越希见,成为了一种未明的动物。
民国以来,以“古史辩”为代表的史学观点一般认为,龙是多种动物形象想象组合的图腾符号。其理论基础的为现代西方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几乎已经成为 学界通说。近年所谓新观点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取舍而已。(映象中最近的一个似乎是何新80年代的著作。)作为学术研究,组合说的优势在于,解释力强,弱点 在于几乎没有任何实证手段和本来意义上的文献支撑。几乎成为一种无法证实亦无法证伪的戏论。马氏此书的思路是从具体到一般,从田野调查到文献考证,其方法 可证实、可复制、其结论可证伪。无论其结论正确与否,都是一种良好的研究范式的例子。在如是框架下,进一步进行文献考证和田野调查,将不难获得更加圆满的 解释。可惜,数年下来,该书犹如泥牛入海,无声无息。书本身也成绝版,一册难求。令人不解。《龙:一种未明的动物》,就此成为了一本被遗忘的力作。
附录一:马小星:《龙:一种未明的动物》目录
引言 关于“龙棚”的传说
最能引起我兴趣并使我沉浸其中的,乃是一个很少被人想到的古怪问题:“这个故事在生物学上有什么依据吗?”
第一章 云遮雾障 龙归何处
数千年的文化积累,使龙的形象变得越来越庞大,也越来越模糊了 然而,即使我们将讹传、误认冒用等各种因素充分估计在内,仍无法彻底排除龙作为一种动物的现实可能性
第二章 被遗忘的历史记载
历经两千多年风雨剥蚀而依然保存下来的这些记载,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个目标――一种在自然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却被现代学术界所忽视的珍稀动物
第三章 来 自松嫩平原的目击报告
令人惊讶的是,直至1944年,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某处江滩,还有数百名群众亲眼目睹了这一罕见的巨型动物,并且依照古来流传的方式,重演了一幕救助“黑龙”的动人场景
第四章 在神话与现实之间
古代文化以龙为喻,并非凿空乱道,而是言有所据。不论民间艺术家们给龙添上了多么奇异的色彩,它的基本形象及生态特征,依然没有脱离隐藏在背后的那个生物原型
第五章 千古悠悠说“豢龙”
在远古的某一时期,龙曾经是可以豢养的,并且还出现过以豢龙为专业的家族。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古代豢龙师的经验,难道真的就灰飞烟灭、不存片鳞了吗?
第六章 龙、蛇 、蛟 、鳄异同辨
龙、蛇、蛟、鳄,分别是四种动物,不可混为一谈蛇、鳄是现存的动物,实物俱在一目了然;龙、蛟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动物,后来渐趋绝迹,今已名存实亡
第七章 鱼性未泯的古老动物
龙之形象“与鳄鱼为近”,但并不等于就是鳄鱼我们搜索的目光,曾经长时间停留在现代爬行类的身上,却没有意识到龙很可能是一种跟原始鱼类有着最直接联系的古代两栖动物
第八章 龙无尺水 无以升天
古代人民要求控制降水量的强烈愿望,为什么不寄托于其它动物,偏偏要投注到这种被称之为“龙”的动物身上呢?会不会是跟这种动物本身的特殊习性有关呢?
第九章 今人不见古时月
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古代居民实际接触到的珍禽异兽,其种类之繁多,历史之古老,可能远远超出于我们的估计。“有其名而无其物者”,未必都是出于古人的假想
第十章 从环境到政治的“指示生物”
古人对于“四灵”的崇拜和宣传,最初跟生态保护的意识有密切关联。这种朴素的动物崇拜,后来被纳入了政治伦理化的歧途,生物界的珍品被改造成了政治界的“神物”
结 语 一个半醒半睡的梦
某些动物的客观存在是一回事,将这些动物赋予何种人造的意义则是另一回事 如果说古代社会有关龙的种种传言带有梦幻色彩,那也只是“一个半醒半睡的梦”
附录一:我写作《黑龙》一文的缘起
附录二:为了寻访“黑龙”的目击者
附录三:走访在肇源的土地上
附录四:风去风来走风华
附录二:马小星:《龙:一种未明的动物》节选
无论上述的种种解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有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显然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且是在不需要更多证明的条件下就接 受的――龙仅仅出自于华夏族先民们的虚构。然而,当我带着这样一个经由现代科学浇铸而成的观念,去审视古代历史上的诸多现象时,仍不免感到疑云重重。
1987年,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的一处墓葬中,发现了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蚌龙置于墓主人尸骨的右侧,龙昂首,曲颈,弓身,前爪扒, 后爪蹬,状似腾飞。蚌虎位于尸骨的左侧,虎首微低,张口露齿,虎尾下垂,四肢交递,状如行走。龙为鳞虫之长,虎是百兽之王。在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历来 以龙虎并举象征着威武和权力。这一文化特征,竟可以追溯到六千年以前,确属前所未有的大发现。值得注意的是,蚌龙的形态同后代常见的画龙非常相似,也是马 首、鼍身、鹰爪,而蚌虎的形貌则跟现实生活中的老虎完全相同,并无任何夸张之处。这就不能不使人深长思之:既然左侧的蚌虎是对一种动物的真实模拟,那么, 有什么根据断言右侧的蚌龙仅仅是一种作为崇拜物的抽象的图腾呢?
从古文字(甲骨文、金文)的造型来看,“龙”字显然是一个像形字,是对某种动物的粗线条描画。尽管同类字形之间略有差异,但基本形状还是清楚的,龙应当是 一种身体较长、能像蛇那样弯曲扭动、后面拖着一条长尾巴的爬虫类动物,它的头部比较大,头上有角,身上时或还画有鳞片和背鳍。有些古文的“龙”字,看上去 像一条蜥蜴。研究表明,古文字中有关动物的名词,几乎都是像形字,都是反映古人当时所看到的真实动物,比如虎、豹、熊、兕、象、马、鹿、羊、狐、鼠、鸡、 兔、燕、翟、龟、蛇、蝎、蛙、鼋、鼍等,莫不如此。如果说龙的形象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那么,作为象形文字的“龙”又该如何解释呢?倘若将“龙”字看作 是一个罕见的例外,那么,这个例外在理论上有充分的依据吗?
大约完成于西周初年的古筮书《周易》,其中有一组爻辞,以龙作为取象之辞,简略地描述了龙“在田”、“在渊”、“在天”的各种动态。《周易》的取象之辞, 乃是采取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显示较为抽象的休咎征兆及取舍标准,简言之,即化抽象为形象也。我统计了一下,《周易》中除龙而外,还涉及到十六种动 物,都是当时生活中实有的动物。为什么偏偏只有龙成了虚拟的动物?春秋时代一位号称博学的史官蔡墨就说过:“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要不是当时的人还能 经常见到龙,谁又能够如此具体地描绘出它的各种动态来呢?假如仅仅是少数几个人头脑中虚构出来的意象,那又怎么可能用作筮书中的取象之辞,怎么可能在其他 人的心中唤起同样的联想来呢?
以十二种动物配合十二地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戊犬、亥猪),后来又发展为用来记称人的生岁,这一习俗在我国 民间起源甚早。根据现有的文献记录,至迟不过汉代,十二属的格局已成定型。在东汉人王充的《论衡?物势篇》及《言毒篇》中,十二属的配合情况跟今天的完全 一样。也许很少有人会想到此中有什么蹊跷之处,但疑窦是客观存在的:假如龙果真是古人想象中的产物,那么,大千世界,物种可谓繁矣,为什么在十一种实实在 在的有根有据的动物之间,偏偏要插入一种纯属虚构的荒诞不经的怪物呢?既然龙是早期氏族社会使用过的图腾标志,既然龙后来又演变为封建帝王统治万民的神权 象征,那么,在十二属性的排列顺序中,为什么丝毫也看不出龙的这种至高无上的特殊地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