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黔:“中国式滞胀”真来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8:03:20

王黔:“中国式滞胀”真来了吗?

2010年06月09日 08:43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财新传媒杂志订阅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并不会发生“滞胀”,而是增速逐渐回归“正常状态”

  【背景】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过度使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这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增长,但由于监管力度不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过度投资甚至狂热投机反而引发通货膨胀预期高居不下。

  而从今年开始,尽管一季度GDP依旧保持了12%以上的增速,但紧缩性政策的实施对过热的经济泼了一瓢凉水,国内外各机构纷纷调低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的阴影随之而来。

  早在3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的外方代表时,曾表示,中国的失业人口(包括农村)有2亿。同时,尽管官方公布的CPI(消费物价指数)一直“表现温和”。但居民实际感受则与之相去甚远。

  中国老百姓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伴随着房价的快速上涨,水、油、电、粮食、蔬菜等日常消费品价格水涨船高。一方面是经济增长放缓,一方面通胀预期却稳步上升。“中国式滞胀”,真的来了吗?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王黔预计,中国将会在三季度首次加息,而在2010年,中国将有两次27个基点的加息,未来12个月可能有三次同样幅度的加息。但她认为,此举“并不意味过度收缩”,“只是使去年释放出来的过剩的流动性回归正常”。

  对于所谓“中国式滞胀”,王黔认为“无须过度担忧”。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高达12.2%(经季节性调整后环比折年率)。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接下来的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必然要从“两位数”降至“一位数”,维持在9%左右。

  尽管全年GDP增长率将达到10.8%,较2009年8.7%的增长率明显升高,但由于投资放缓,消费稳定,出口恢复,今年经济增长“反而更趋于平衡”。虽然目前国内还处于“负利率”时期,为通胀形成提供了空间。但王黔坦言“几乎不用担心中国的通胀风险”。

  她表示,目前紧缩性政策的效果已经初显,中国的经济政策将以“灵活性”和“针对性”为主要特点。尽管增速明显放缓,但并不会出现“硬着陆”。相反,估计后三个季度的增长不会低于8%,可以说中国经济正在“软着陆”。

  王黔认为,未来三个月或将出现政策“观望期”“空窗期”,不仅要观望国际环境是否继续恶化,中国政府也要评估此前经济政策的后续影响。在观望期之后,货币环境很可能继续正常化。

  对于近来坊间热炒的“中国式滞胀”观点,也即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会低于6%,而通货膨胀则会超过5%”,王黔认为,目前看,这种可能性很小。她预计,未来五年,中国经济仍能维持8%至9%左右的增速,而通货膨胀大约将控制在4%至5%左右。

  如果这种预测实现,这不能称为“滞胀”,反而是“经济增长的正常状态”。而过去十年的高速增长才是“非正常的”。这是因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相对健康、平稳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国内房地产业飞速发展。而低通胀的“奇迹”,主要是人为压低了要素价格,这包括水、电、油、气等资源产品、劳动力、土地以及货币等要素价格。显然,这将难以为继。

  王黔指出,尽管从2008年开始,世界各国都在大谈“去杠杆化”,但实际上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银行的“去杠杆化”进程都未完成,所做的只不过是将私人资产转移到了政府。因此,未来各国政府必须要“去杠杆化”。这一进程会压制经济增长。

  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正处于“周期性反弹”过程中,接下来由于各种周期性结构性的因素影响——包括高居不下的失业率,以及谈之色变的财政紧缩等,“全球性疲软”将成为现实。

  此外,各国着力推行的银行监管也会成为压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银行的资产回报率下降,只能提高金融服务的价格。这就意味着,所有经济活动的成本都将上升,经济增长效率将出现较大的损失。

  这对中国而言,意味着出口未必能像过去那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从中国国内来看,尽管城市化会带动住房市场增长,但应当认识到,中国房地产很难恢复到过去十年“猛打猛冲”的发展势头。

  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存在诸多中期通货膨胀压力。因此此后五至十年内,中国应 “习惯一个‘正常的经济增长状态’”,即经济增速稳定在8%至9%,通胀水平则控制在4%至5%左右。这较之过去十年并不高,但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中国已经是最好的了”。■

  (财新记者 刘志洁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