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大家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配乐掬水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5:17:17
上善若水大家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配乐掬水
源芝    发表于2010年05月17日 分类:心灵感悟

文字来源 石头,朔风傲梅,楚歌清扬,龙吟四海,花园娘娘,玉儿等多人
         (一)              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水遇不同境地,显各异风采;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遭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细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 “智者”的智慧当如“乐水”之灵感,时间如流水,我们要珍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百姓如江水,为官要慎笃,《孔子家语》云:“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可以覆舟。”水是美丽动人的,《红楼梦》中言,“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台湾民歌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荷塘月色》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水也是多愁善感的,清新飘逸的仙湖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时,词中高手如李煜更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动流”之叹。水是交友的榜样,“君子之交淡如水”;水也是处世的辨证,“水至清则无鱼……” 水中有哲理。        (二)             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江海之所以能为五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五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以其无次易之也。”水,是位辨证哲人。“上善”的智慧当如“若水”之柔中有刚,刚柔一体。水,貌似柔,实则强;水虽柔,但可克刚。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载歌载舞可使角角棱棱的石头日臻完美成鹅卵石。柔软的水,加压能把巨岩击碎,能把成吨的钢材像揉面团般煅压。 “上善”的智慧当“若水”之随机应变。水,常态为液体,降温至零度就凝固为固体;升温至百度则化为气体——聚于低空则为雾,升到高空则成云,凝结下落则或为雨、或为雪、或为雹、或为霰……借助日光月光,还呈现为霓虹华晕。水以不变呈万态,“大道似水”。《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是啊,水积不厚深就无力行大船,人若学问修养不高深又怎么能担当重任。“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水自有水流之道,只要顺此道而游,并不需要自己的意志——顺其自然。 水中有道意。        (三)             禅语曰:“善心如水”。 水利万象万物,“善心”备焉。水凭渗透性强而滋润生物;水靠浮力大而可行舟船;水凭流动不息而改善环境,让地球充满生机;水可降温,水可去污;水可驱动机器,水可以发电生能……水的作用无数,水之善心无边。 “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文化。“流水不腐”莫不是暗示人要想身心健康就得常运动?“饮水思源”;岂不是暗示人们不要忘本?“顺水推舟”是昭示人们要善于顺情吧?“高山流水”是知音,“行云流水”为妙境。让我们“如鱼得水”。领略人生的“山青水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充满善意。“水止则能照”蓝天、草木、万物;“水静柔而动刚”,水绝不怨天尤人,只怀一颗善心平常心。人生处世当如水,善待一切,灵活、善变,不妄求环境适应自己,而善使自己适应环境。人在世上不顺多,当学水之能潜、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适境而生,适境而居。让心永远呈现如“宁静的森林池水”……
水,以一种流动形态存在,是物种起源的摇篮,却又是如此简单。是的,它很简单,再普通不过的微观粒子,无处不在,轻盈透明。但它并不因为简单就失去了重要性,恰恰相反,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正是由于无处不在的水,人类才能过着安乐、舒适的生活。而水的流淌,也关系到了整个民族的命脉与历史,黄河两岸,尼罗河边,印度河畔,都各自哺育了一个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民族。水,就是这样,看似柔弱,实则坚韧,聚点滴成波涛,汇大湖而成四海。所以,当它流进殷末周起的中华历史时,有了一个被称为“睡在羊背上的人”,在他那本影响后世甚广的《道德经》中写道: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仅此一句话,便叫人体会到水的意境:简单,深远,丰富,坚韧。水一样的纯净,水一样的澄明,水一样的大智若愚,水一样的源远流长?这样的人必是心性至善至深之人,他能在 ­喧闹中开辟出自己的一席田地,他能在纷扰乱世中找到自己的归隐,他能在流言蜚语中静下自己的耳根,这样的人必是与山为邻,为水为友,出仕则心神俱孤,但仍然超然物外,淡泊宁静。  我想世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秉承了水的坚韧与灵性,在尘世中静守一份自己的净土,待人接物永远笑脸谦和,偶遇知音则被挖掘惊世才情,来时干干净净,走时了无牵挂,只留下水流过的痕迹——那思想的光辉与伟岸的人性。     上善若水,简单,却那么难! ­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坚强。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水是柔弱渺小的,柔弱渺小得似乎有些逆来顺受。它遇石则绕、遇堤则停、入渠而顺,它永远都只卑下的向着低处顺势流去,好像不懂表现、不懂逆反。然而,它也并非无能,更非甘愿受人摆布。它只是在沉默中积蓄力量,当它的承载超出它的极限,你会看到,它将无所畏惧地释放出它惊人的力量。它能在瞬息之间冲坝毁堤,将山川夷为平地,也能以弱小之身凭着坚定的毅力滴穿磐石,无所不能,纵是任何坚强的东西都无法阻挡它力量的爆发。

水是无形的,但水又是有形的,它能因物随形。苏轼说:“万物皆有形,惟有水随物赋形”。水能遇冷成冰、遇热成汽,它在方则方、入圆则圆,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自如的应对与变通而不伤毫发。

水又是宽容的。水之容,不嫌一滴一池,不论清澈浑浊,从不挑剔,皆平常之心,以大度能容之胸怀,接纳相融于一体,并以它顽强的精神,一路遇阻则分、遇孔则入,凭着万折持必东的意志,逐渐形成滔滔湖泊、浩浩江河,最终汇入海洋形成汹涌澎湃、深不可测的浩瀚之势。向人们充分诠释着海纳百川的深刻含义,让人望尘莫及,令人敬而生畏。它顺应天时,夏散冬凝,潮起潮落遵循自然应期而动,与自然万物共生共荣、和谐发展。因此古人有联云“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为天”。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为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同样的观点还见于《荀子·宥坐》,它记载了孔子答弟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在此处,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备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这里涉及到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畴。这其中的观点与道家有显而易见的区别,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

正如余秋雨在《都江堰》中所言“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看似没有造型,却能作为滋润万物的救星而被殷殷期盼。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一切成功的治水方案都是因为人领悟了水,应顺了水,听从了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出现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便是道。”

上善若水。重温着先贤的教诲,体悟着其中蕴含的平凡智慧与博大精深。习水之善,行人之道,于至柔之中体现至刚、至净、能容、能大;于悠然、恬静、淡然中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实乃水之魅力,也是为人之至高境界了……

水乃万物之源!“习水之善,行人之道,于至柔之中体现至刚、至净、能容、能大;于悠然、恬静、淡然中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实乃水之魅力,也是为人之至高境界了…… ”  
水中有哲理
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水遇不同境地,显各异风采;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遭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细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
“智者”的智慧当如“乐水”之灵感,时间如流水,我们要珍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百姓如江水,为官要慎笃,《孔子家语》云:“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可以覆舟。”水是美丽动人的,《红楼梦》中言,“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台湾民歌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荷塘月色》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水也是多愁善感的,清新飘逸的仙湖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时,词中高手如李煜更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叹。水是交友的榜样,“君子之交淡如水”;水也是处世的辨证,“水至清则无鱼……”

水中有道意
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江海之所以能为五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五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以其无次易之也。”水,是位辨证哲人。“上善”的智慧当如“若水”之柔中有刚,刚柔一体。水,貌似柔,实则强;水虽柔,但可克刚。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载歌载舞可使角角棱棱的石头日臻完美成鹅卵石。柔软的水,加压能把巨岩击碎,能把成吨的钢材像揉面团般锻压。
“上善”的智慧当“若水”之随机应变。水,常态为液体,降温至零度就凝固为固体;升温至百度则化为气体——聚于低空则为雾,升到高空则成云,凝结下落则或为雨、或为雪、或为雹、或为霰……借助日光月光,还呈现为霓虹华晕。水以不变呈万态,“大道似水”。《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是啊,水积不厚深就无力行大船,人若学问修养不高深又怎么能担当重任。“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水自有水流之道,只要顺此道而游,并不需要自己的意志——顺其自然。

水中有禅味
禅语曰:“善心如水”
水利万象万物,“善心”备焉。水凭渗透性强而滋润生物;水靠浮力大而可行舟船;水凭流动不息而改善环境,让地球充满生机;水可降温,水可去污;水可驱动机器,水可以发电生能……水的作用无数,水之善心无边。
“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文化。“流水不腐”莫不是暗示人要想身心健康就得常运动?“饮水思源”岂不是暗示人们不要忘本?“顺水推舟”是昭示人们要善于顺情吧?“高山流水”是知音,“行云流水”为妙境。让我们“如鱼得水”。领略人生的“山青水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充满善意。“水止则能照”蓝天、草木、万物;“水静柔而动刚”,水绝不怨天尤人,只怀一颗善心平常心。人生处世当如水,善待一切,灵活、善变,不妄求环境适应自己,而善使自己适应环境。人在世上不顺多,当学水之能潜、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适境而生,适境而居。让心永远呈现如“宁静的森林池水”……  :
“一块坚硬的顽石,可能没有力量动得了它.但水却可以冲走它,包围它.我们做生意、做人都追求水的品质,可以迂回,以退为进,以静制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它把具有丰富哲学内容和政治内容的思想都归之于一个最高范畴——“道”之下。当我们力求把握老子之“道”的精髓和特点时,发现其影响至深的哲学精见竟是水性的化身。老子多处以水或与水有关的物象来比况、阐发“道”的精深和妙用,甚至水还一度被老子推崇为“道”的象征(认为水“几于道”)。有人说:老子的哲学就是水性哲学。信哉此言!如果我们把水作为老子文化思想框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记,从这个角度回溯老子的文化思想,则更能把握老子之“道”的真切底蕴和内涵。老子由水的品格娓娓道来,讲了一连串人生哲学的行为准则,这无疑对我们的立身处世具有十分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启迪作用。关于水还是古代贤哲老子和孔子的言论较深远和精辟。所以,他们把水比作上善。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水有五则:
一、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
二、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
三、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
四、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水。
五、汪洋大海,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或化而为雾,又或凝结成一面如晶莹明镜的冰,不论其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关于咏水的诗词: 有物名曰水,
至柔有大能。山泉露头角,立志向海行。坎坷等闲过,奔流步不停。执著不执著,无往而不胜。巨石阻前路,转头绕道行。悬崖临绝壁,呼啸跳涧中。遇沙渗地下,暗行
不逞能。骄阳似火蒸,变云学龙腾。聚团化作雨,遇冷凝作冰。春融入江河,滔滔仍向东。万难终归海,浩瀚波涛涌。世人叹伟大,一笑又升空。转身归山去,泉声常叮咚.水性柔顺,明能照物,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老子弘扬水的精神,其实是在宣扬一种处世哲学,做人要与水一样,有极大的可塑性。水性柔而能变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盆中是杯盆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上善若水今译:上善的人好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净,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怨咎。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佛家解释说:月如佛性,千江如众生,江不分大小,有江就有月,人不分贵贱,有人就有佛性,佛性自在人心,就如月照江水,无所不在,佛性无所不在,道亦无所在……
水——真正的风景在于:
为政之道,应不忘"拯救黎民于水火" 做官之道,应抱定"君子不饮盗泉之水"
交友之道,应恪守"君子之交淡如水"
修身之道,应牢记"流水不腐,户枢不蠢" 水容纳污垢,但神奇的自净功能使其能永葆纯洁。水有三态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必汇入汪洋大海。“上善若水,厚德载
物”,就是阐述说多做好事,善事日积月累就象滴水汇成江河湖海而升华为高尚的品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拥戴,恪守道德准则的团体就会健康发展
善心若水,水绝不怨天尤人,只怀一颗平常心善待一切,不妄求环境适应自己,而善于使自己适应环境,不管它被装在任何容器,都会与容器处于和谐统一。 水无色无味无形无法,可以包容一切,又可以被一切包容。而又在永恒的变动中一直保持其善性。水性不二。
时间亦如流水,要懂得珍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其实生命也是一条不断流动的大河,什么也一样,我们不能渴求它的稳定性,只有理解和热爱这种流动才能获得成长和人生的永恒。
坦荡荡 浩浩然 似无为无意 又无所不能  既不争亦不弃 洁万物而自清 显身于无垠 遁形于无限 山贵在仁焉 水贵在智也
逍遥的遁形 不想停留也没有阻隔 不管是天之涯还是地之角 路过的地方 全是洒脱般的空灵 就这样在路上不知疲倦的前行  为的是想去那更广阔的地方  将自己溶化在期待的海洋
“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这是水最清新的境界 。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水最豪放的境界。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水最惆怅的境界。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这是水最唯美的境界。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是孔子以水喻世的慨叹
“智者乐水 仁者爱山 ”同样爱水的大哲学家老子对水的境界的描写只用了四个字---“上善若水 ”
“ 水善利而不争 ”体现了老子的核心思想---无为。这是水中蕴涵的道,也就是它的境界。
水不仅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还有身居其下的气度;不仅有冲破困难的勇气,还有甘于平凡的宁静。
水永远都是玲珑剔透的,从来不带任何虚假,即使有杂质,他也会很快的内化掉。
水犹如此,人何以堪?
水所蕴含的道也是人之道。不需言语,只需神悟。

【 掬 水 】佛曲古筝礼赞系列
风潮唱片公司出品
发行日期:2003.07.30
',1)">
',2)">

【专辑介绍】
东方禅意与西方新世纪最令人惊艳的结合,畅销全球,古筝新世纪意象。 古筝的音色清丽如水,飘然若云,总是给人一种清透心扉的淡雅之美。古筝再加上空灵味十足的合成器音色更显得气韵缥缈,超凡脱俗,灵气逼人。
《掬水》收录近年最受欢迎的古筝创编曲,不仅充满清扬淡雅的新世纪意象,更沁透着一片悠然禅意,倾听这意境深远的旋律,宛如为生命注入一股灵性的活水,也找到了一片自在无忧的清凉处境。
【云水禅心】的音乐真的很美,幽弦慢拨,时而悠扬如流水潺潺,时而轻顿如飞云飘拂,总能给心予安稳、静谧,似乎那咫尺之外的红尘纷扰,都可以与已无关,尽情地沉浸于与世无争的境界。其实,云水间本是没有“禅”字,只因人们寄予它,就有了“禅”的心境;因思,也便就有了“禅”的意境。于是,云水间就有了禅心,有心就可参悟,继而顿悟。于是,什么都可以看开了。如水人生,单纯见底;云海烟波,飘拂于心。听一曲“云水禅心”真的很好。

素材网络东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