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祸的学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41:45

  历朝历代成功者都会面临这样的难题:成功之后如何避祸。
  张良辅佐刘邦得天下后,辞官隐退。诸葛亮帮刘备实现三分天下居其一的理想,不忍放弃未竟事业,就得六出祁山,制造战事,使后主刘禅对他有新的需求,也使自己牢牢控制兵权。是故刘禅虽荒淫无能,孔明还能累死任上,逃过杀身之祸。
  孔明的学生姜维就没有老师这等好运气了。
  老师与先主刘备相见时,刘备如丧家之犬居无定所,孔明三分天下的理论点拨了刘关张等武夫,呕心沥血与大家一道创业建国,虽功高但不事张扬,虽才高而不忘勤勉,功才他人不可及,虽有杨仪、魏延之辈想挑战孔明权威,终不致酿成大祸。
  姜维与孔明相比,在蜀汉的地位相差甚远。姜维27岁时兵败降蜀,被孔明看中,即请后主封姜为侯。孔明尽授平生所学,姜同学也很争气,此后领兵征外敌,平内乱,屡建小功,官越升越大。
  孔明病故后,后主两次加封他为大将军,统领蜀国军事。
  姜维军事才能确实过人,但面对政治这门比军事更为博大精深的专门学问,姜维就显出其知识短板了。
  孔明一死,蜀汉内乱,魏延、杨仪先后从蜀国政治高层被抹去。费祎、蒋琬内为相,姜维外为将。姜提出大力北伐,费祎就拖后腿道:吾等不如丞相亦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原,况吾等乎?
  孔明在世,宦官不敢乱政。孔明故去,宦官黄皓欲以他人替代姜维。姜愤而奏请后主杀黄皓,后主当然不准外臣的此类奏请。人家黄皓是后主身边的人,天天帮领导找美女,设酒局,领导会杀这样的亲信吗?
  姜维无奈,只好奏请皇帝允其带兵屯田,减轻国家负担,领导准奏;带兵伐魏,扩大领导的势力,领导准奏。于是姜维比老师更热衷于开战,老师六出祁山,姜维十一伐中原。
  姜维手握重兵,不治私产,每年的俸禄全部花光。但屡年征战,国贫兵疲。魏想统一全国,在先征蜀还是先伐吴的决策之际,首选打弱敌蜀国。蜀汉为一将避祸付出高昂代价。
  后主降魏,姜维不得不降。可老姜真不是省油的灯。约钟会杀灭蜀之将邓艾,又使计约钟会反魏,老钟动心了,但魏兵和已降魏的蜀兵不干,计败,钟会、姜维被杀。
  姜维死后,后主刘禅被封安乐公,继续安乐。
  姜维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