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象与法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54:28
第一部分:谈易象
第二部分:论法相【13】
第三部分:象相之际
“法相”一词,三藏十二分教,几乎无一经不提
到。为什么?因为它正是凡夫同佛的分际:凡夫著相而
为相所转,佛能空相而相为佛转。我们也从两个方面来
阐释:明相和空相。
首先是明相。
熊十力先生在《佛家名相通释》中说:“相字有二
义。一体相,如说诸法实相,即实体之异语,亦云真
如;二相状,如法相之相,对法性而得名。此相字,即
相状之相,乃指色心诸行而名之也。故法相一词略当通
途所云现象。”这段话讲得很明白,法相一词,相当于
“色心诸行”,同现代语“现象”也差不多。
现象好理解,有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就是我人从
内到外的一切,囊括无遗。也许有人怀疑,真是这个意
思吗?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色心诸行”,看是不是同一
个概念。
“色心诸行”展开来讲就是“色受想行识”,佛教
认为这五事蕴结不散而成世界,所以又叫它们作“五
蕴”。
简单分述如下:
色,梵文是Rupa,《大乘五蕴论》称:“谓四
大种,及四大种所造。”四大种是佛教认为构成物质世界
的基础,即地、水、风、火。按《五蕴论》的意思,
“色”就是地水火风以及地水火风交织而成的种种现
象,其实也就是指物质世界。
受,梵文是Vedana,《大乘百法明门论忠
疏》曰:“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
业,能起合、离、二非欲故。”简单地讲,“受”就是
受到外界刺激而起的心理反应,相当于心理学上“情”
的方面。
想,梵文是Samjna,《俱舍论》卷一曰:
“想蕴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
亲、苦乐等相。”是指认识直接反应的影相,以及据此
能形成的种种名言概念,大致相当于感觉、知觉、表象
的范畴,在心理学上属“知”的方面。
行,梵文是Samskara,《杂集论》卷一
曰:“造作相是行相,由此行故令心造作。”“行”是
思的别名,指人的思虑、筹划、判断、意向、动机等等
思维活动,在心理学上属于“意”的方面。
识,梵文是Vijnana,《大乘广五蕴论》
曰:“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就是分别
心。前面讲受、想、行,涵盖了心理学的知、情、意,
但光有知情意并不是完整的精神世界,必须加入“识”
的运作,它一直参与受、想、行:这种环境舒适,那个
颜色不好看,这个计划无利可图……等等。正是由于
“识”的分别,才有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分析了色受想行识,就知道“色心诸行”这个词很
恰当,因为“受想行识”就是心的范畴,故省称“色
心”。“色”是外相,心是内相,无论外内,总是法
相。所以,“五蕴”、“色心诸行”、“现象”都可作
“法相”的代称,正如《大乘义章》卷二曰:“一切世
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
其次是空相。
空字有二义,一作形容词一作动词,这里的“空”
作动词用。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
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即法相,这句话
就是说相空。相为什么空?《心经》上讲是用般若观照
而得。我们能用般若观照得到么?能的,但如果等诸位
观照到,这篇文章就做不成了,所以只能先在理论上作
一番解析。
空是梵文Sunya的意译,许多人误解佛教,以
为佛教四大皆空过于消极,大多是因为没搞懂空的意
思。佛教的空不是指什么也没有,而是说一切现象没有
质的规定性和独立实体。释迦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将世
界万物归为“因缘”二字,说“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
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一切的东西都脱不了
这四句话,大而天地宇宙,小而微尘细菌,没有一样是
凭空自己产生的,它总要依赖别的东西或条件而生、而
发展、而灭亡,自己分毫作不了主,依照佛教的观点就
叫作众缘合和,也叫作因缘相续,或叫作"空"。所以
《中论 观四谛品》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而王骧陆上师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分段贯释》中说得
更清楚:“所言空者,非有无之谓空也,惟以缘会而
有,其体本空,其用不无,以无自性故空,以假合故
空。”万物不是没有,而是因为我们看到它不自由,生
不能自生,死不能自死,总要凭籍着别的东西,故而说
是空。就这个意义上讲,外而世界,内而身心(总称法
相),都是因缘所生,都是空。这个空不是没有,是自
己作不了主!
《心经》接下来又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
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五句话是
《心经》的心要,讲了四层意思。
“色不异空”,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因缘相续空,教
未修行的人不要执著于相。世界啊、肉体啊,都是不可
依赖的。因为都是缘生缘灭,终必坏灭,哪里有一物可
得呢?领悟到这一点,贪嗔痴的念头就会慢慢减少.
“空不异色”,是对修行者说的。修行者知道因缘
相续是空,可能会把一切都扔掉,而以"空"作为根
本,这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不仅什么也干不成,而且这
个“空”实际上己经成了“有”。这和未修行人执着
“有”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对菩萨说的。菩萨不
执空也不执色,难行能行,普度众生。但菩萨虽然色空
平等,还有"色"有"空",经文说色和空没有差别,
是不二的,就是要破菩萨的二见。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总括上文而言,色受想行
识,就是法相,都应该照上面所说的去解去行。不妨
说:“相不异空,空不异相,相即是空,空即是相”,
诸相现前,俱与空不异,俱即是空,了无分别,这是有
异于前面讲的“因缘相续空”的“当体即空”。
因缘相续空是观因缘流转而得,是分析来的,所以
又叫“析法成空”,是小乘境界。当体即空是色空无碍
的大乘观点,理解起来很难,而实践于行动就更难(这
要靠修证功夫,一点儿作不来假),因为它不仅空有,
还要空空;不仅要对境不动,还要对境起用。比如说见
到一个杯子,“我知道那是空的,不可得”,别转头不
管;见到一个人掉进大海,“我知道那是空的,没关
系”,掉转头走路。这就不是当体即空,因为还在空上
没跑出来。杯子可以喝水,喝完水就放下给别人用;人
掉进海里就救他,救完了也放下,不要在心里盘算会有
多少功德。孟子讲“心为物役”,这个“物”,不妨用
“相”字来替代,就是说心被相所奴役,为境所转。注
意,这个相是通指空、有而言的。为什么会被相牵着
跑?就是因为不懂得当体即空,不执有即执空,认为这
个相能对我如何如何,或者我能对这个相如何如何,能
所对立,哪里还能够不被境转呢?
有个公案说得很好。两个和尚过水塘,见到一个女
孩子过不去,小和尚就将那女孩子抱过水塘去了。走了
一段路,大和尚说:“你怎么能抱女孩子呢?”小和尚
说:“你怎么还把她抱在心里?”小和尚是真正实践了
当体即空.佛、菩萨要度尽众生,怎么可以不渡一个小
女子过水塘呢?做不到这一点,道理说得再好也没有
用,都是妄念分别。因为众缘合和虽是空,但是真空不
碍妙有,否则死执在空上,不仅什么也干不了,而且说
这个是空,那个是不空,本身就是空不了,根本谈不上
当体即空。所以《大智度论》上讲三种相,最末一个是
“无相相”,众缘合和是空是无,知道这个道理却死抓
不放,把无相也当作一个相,是为"无相相"。我们说
空相,是要空一切相,包括空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