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君:打造财富的钥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2:38:33
人民日报
最初,刘韧将写好的《张静君在哭》放到我的邮箱里时,我就颤了一下,立刻将那文章读完。现在,你如果到新浪、雅虎上搜索“张静君”的相关网页,重复出现最多的也便是刘韧写的这篇《张静君在哭》了。于是,一段时间里,包括去年10月在嘉里中心与张静君见面的前一分钟,我仍然在脑子里闪现出刘韧所描写的几个镜头:轿车飞驰在广州至汕头高速公路,丈夫在前面开车,张静君木然坐在后面,一句话都不想说;张静君正在带回一颗遍体鳞伤的心;张静君在问自己,怎么那么不争气?怎么要在书记局长告诉她将她免职时当面哭泣?……当坐下来之后,仔细端详她,笑容掩不住她一脸的自信。
去年过春节的那段日子,我是从网上看到张静君被撤职的消息的。那消息的导语大概这样写的:据报道,与买卖163.net有关的广州市电信局数据分局张静君局长被免职,云云。记得有些作者这样评价“买卖163.net风波”:“在我看来,把163.net卖了个5000万元的好价钱,到头来还是被当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工作失误的‘罪人’被免职,这终究还是个体制问题。”“不要说张静君可能是一个好官员,至少她是互联网界的一个人才。她有本事收罗并放手让那些年轻的互联网奇才把163.net搞得有声有色并且有巨额利润,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是中国网络界屈指可数的。然而最终还是以一些我认为只是借口的理由被人排挤掉了。这真是网络界的一个损失,也反映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还任重而道远。”这样的事不能不令人扼腕长叹。163.net毕竟倾注了她太多心血,电信公司刻下她18年的历程。5000万元的转让事件,冲破诸多政策和规矩的界限,引来被迫辞职的结局。“冒险总要付出代价”,张静君早已在心理上了断了“令人扼腕长叹”事件带来的悲伤。当我与她面对面时,这段让她“哭”过的风波已成过去。昔日的创始人、广州电信数字分局局长如今已是时代财富顾问公司董事长的张静君,自从去年6月她的“时代财富”开张以来,她已经成为中国IT行业顶尖级的咨询顾问了。所以在这次采访中,我告诉她,你的“辛酸经历”大家都已经知道,我最想了解的是你现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
我们的优势:在互联网行业里得天独厚
张静君带我到从事互联网通讯技术开发的亚洲通公司,说她接了他们的单子在做。从事互联网通讯技术开发的亚洲通公司邝伟忠总裁告诉我,选择和张静君她们的公司合作是因为她们对中国的电讯行业太了解了,她们有技术,有电讯行政部门的管理生涯,很多方面她们最合适。
做网络咨询,国内特别是北京早有人做,张静君并不是第一人。名人中张树新也表示过其公司一要培养中国的IT经理人,二要成为IT业高级顾问。张静君说,对外企来说,他们都知道麦肯锡、普华永道这样实力雄厚的国际咨询公司,而这些企业已经把业务重点倾向网络咨询,他们大多已到中国来设立分公司。而张静君有自己的定位:“他们有他们的优势,我们有我们的优势,在这一个行业里没有谁比我们更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网络,中国的体制,中国的政策,中国的人。”
的确,张静君创业,有她独到的优势。
身为首席顾问的张静君,当过广州数据通信局局长,有18年的电信运营经历,创办过163.net、广州视窗,具有丰富的电信网络及ISP、ICP运营管理的积累。杨震霆也是互联网界的知名人物,制作、策划、推广过163.net、广州视窗、壹号电子商务网、上网指南等网站。其他顾问都是有丰富的理论或实践经验的资深专业人士,实际操作过多个著名网站,在网站的创办、发展、壮大、运营、融资等方面绝非纸上谈兵,流于理论。
我要让客户知道,他们凭什么找我
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是广州市政府主管城市规划的行政职能部门。负责编制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详细规划,掌握着大量权威地理数据库。在国内“政府上网”的浪潮中,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也已经有了自己的网站———www.gzupb.gov.cn。但原有网站信息不丰富,只有介绍部门职能和简单的广州规划现状介绍,并没有实质性的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特别是与规划行业息息相关的房产类企业用户的需求。规划局的领导看准了自己的优势和其中的市场,但自认为自己对建网站不是内行,于是选择了时代财富。
接广州城市规划局这个单子,一家网页制作公司出两万元,张静君的报价是20多万元。
张静君:我们提供的不单是最好的网站建设方案,还提供全程的跟踪服务,让员工带着客户走完全程。我要让客户知道,他们凭什么来找我。
单子接下来了,4名员工忙着分析国内外相关网站,几乎查遍香港、*的规划站点,按内容设计、网站架构等标准逐个评分,很快拿出系统化的策划方案。张静君带着资料亲自上门洽谈,分析报告,阐述效果,这个项目很快正式接手。
北大天正是由3个北大学子创办的一个科技公司。2000年11月,经过一年的开发,北大天正开发了一个“POPost”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有很多应用,其中一个应用是与众不同的电子邮件系统“POPostMail”。经过介绍,我们知道“POPostMail”可以取代目前的E-Mail,这是一个存在巨大风险的市场推广,因为现在的E-Mail在全球有超过6亿的用户。北大天正也意识到,技术领先不等于市场领先,技术上有很大的先进性,但在市场上一败涂地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于是他们想找一个在互联网上品牌推广最有经验的公司为他们制定市场推广策略,经过比较,他们选择了时代财富公司。
经过调研,张静君觉得,要在市场上推广这样一个不兼容的“新产品”,首先得在产品的核心概念、产品形象、市场定位上有一个鲜明的形象,假如面对网友,要两个小时才能明白产品的作用,实在是太可怕了。经过仔细的考虑,他们把北大天正的“POPostMail”定义为“第二代电子邮件”,这样定义,首先人们一看就知道这个产品是一个电子邮件系统,作用是收发电子邮件,不会莫名其妙,不知道是做什么的;第二,人们一看就知道它是“第二代”的,和第一代有显著的区别,而不是第一代的无关紧要的改良。
有了产品的核心概念,他们开始面对原来的E-Mail用户做了个5万个样本数的调查,详细了解了网民对这个新产品的看法,之后又为客户制定了详细的市场推广方案。制定了市场推广方案后,他们在2000年12月23日召开产品发布会。会后两天之内就有5000多个注册用户,收到良好的效果。此次合作,顾客非常满意,张静君为客户的产品找到了准确的定位,为获得用户,打开市场铺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宣传、推广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北大天正的总裁黄斌说:“原先我们以为顾问公司交了报告就算了,没想到他们还亲自做很多细节的东西,很操心,把我们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
让客户在一个细分的行业内成为第5名
张静君:我们一有丰富的网络操作经验,我们建网站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来的;二是我们注重“实战”,我们懂得根据业务情形设计在中国开展互联网事业所需要的商业模型,帮他们怎么做成一个好网站。我们要帮助客户在一个细分的行业内成为第5名。
张静君总结自己有三大优势:一是品牌。短时间里建立的良好品碑,“我们的客户百分之百慕名而来,搞营销的都知道,找上门来的客户比出去推销的,成功概率高几倍”;二是理论。咨询业需要积淀,需要钻研,深度的理论背景能改变咨询的质量。她专门成立了课题组,请来具有网络、金融、市场和传统企业等不同经验的人做研究,探讨“成功并购的要素”、“风险投资的新方向”等专题。公司每个月印一本小刊物,几十页的《时代财富Internet展望》,大伙都能借此充电;三是经验。“IT行业,经验也许永远是过时的,但经验所提供的方法可供借鉴,我们的文档整理非常专业,每个案例留下的收获和教训都被大家分享。”
张静君描述了她从网站的定位开始做策划,制定所需投入、步骤,甚至在人员匮乏时帮助找人、培养人,最终一步步完成目标的过程。从业务的构成看,张静君把重点聚焦在网站策划和网站技术设计与营运上面,包括融资在内,她们可以参与实际操作。实际操作起来就更细了:从网站定位、市场调查、分析竞争对手、投资与成本预算、人员预算到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与维护顾问、系统安全测试、网站内容风格模板设计、网站资料收集乃至网页制作啦网站推广策划啦参与融资谈判啦,“操作,是我们的强项。”张静君说。
操作,是我们的强项。
我特别追问她:你现在的客户有哪些,你们是怎么操作这些客户的业务的。张静君笑了。她后来发给我E-mail,让我慢慢看。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她们的几个客户:
她的公司在成立后短短几个月,即成功地为顾客策划了多个网站,推广了多个项目,其中有广东发展银行的网上银行策划、设计、市场推广;有上面提到的广州市规划局和北京北大天正的网站定位、策划、推广;有广州市诚铭网络工程有限公司(www.gmcc.net)广东省移动局网站的策划、设计;有广之旅电脑开发有限公司、贝塔斯曼的融资、投资顾问;有新飞网的ICP顾问服务;还有亚洲通的市场策划、媒体宣传等等。在张静君的信件中,她详细描述了几个“单子”的操作过程。比如,2000年7月份,广东发展银行找到张静君,要求时代财富对原来网站作彻底的改造。我们来看看这个单子是怎么操作的吧:
业务分析:广东发展银行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组建的中国第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5亿元,总部在广州,在全国各地有分行。在2000年12月之前,广东发展银行也有自己的网站www.gdb.com.cn,不过功能单一,界面简陋,客户对它非常不满意。顾客描述自己的网站,是一个典型的“落后的国企网站”。
发现:国内银行网站普遍存在网页不够美观,功能分布安排不够人性化等缺点。只要广发银行从这两个主要方面入手,并结合国外同行网站的优秀成果,必能突围而出。
策划主线:突出功能,以人为本。首先开始网站结构表设计,力求网站结构简洁明了,向导明确,让用户以最快的速度做到他要做的。设计的功能链接最多不超过三层。
工程流程:在客户的反馈过程不断修改最终定案;制定网站结构表;页面风格设计,这是关系到广发银行的门面问题,既要体现到广发银行的形象又能突出网站的特点,设计时我们在配合广发蓝主色调的基础上,运用明黄做第二主色调再用其它较淡的色彩做搭配,令整个版面网络整体合一,视觉感染力凸现,让人第一眼看后就留下深刻的印象;模版制作。
张静君特别提到,为了方便与客户交流,她们派驻工作人员在广发上班,为让每个阶段她们都能按质按量地提前完成任务。在项目完成后,广发银行的负责人员这样评价她们:“你们的员工非常敬业,水平很高,效率一流。你们的设计跳出了银行的框框,从银行客户的心理考虑而不是从银行的习惯模式来设计,这是我们最需要的。”
我是被逼出来的
张静君开办时代财富顾问公司从4月份筹备,到6月6日正式开张,前后只用了两个月时间。
张静君:我是被逼出来的,那个阶段压力太大了,NASDAQ股市跌落,外部环境不好,创业面临资金、员工和客户的多种困难。没有钱,就从亲戚朋友那里筹,大哥汇来准备买车的钱,弟弟把打算买房结婚的钱拿给我,一个私人建筑装修公司的老板将刚到的工程款直接打到我的账号里。我和Carboy(杨震霆)约定,筹足100万,谁出的多,谁就当董事长。我们很幸运,款终于到位了。
张静君当时登出招聘广告,大意说,创始人曾经做过“IT业的黄埔军校”,今天重新扬帆起航。原先在飞华公司的下属,不约而同看出了名堂,纷纷上门求职。张静君坚信,人是最重要的,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让8分能力的人做10—12分的事情,公司的价值就能不断提高。
她有三个称呼:张总、张局和张姐。以前在电信公司当局长,现在当董事长,包括Carboy的不少老部下,习惯叫她“张局”,虽然这个称谓带着太多的历史,但她不介意。
反正公司办起来了,人气也起来了。尽管这时候互联网不再只受追捧,甚至不时地袭来阵阵的“倒春寒”,张静君依然故我,按照自己的意愿让公司运营起来,让公司在互联网业界初显身手。
我的逆反心理作怪
其实,张静君由创办163.net到后来被革职再到后来办时代财富,也不完全是“被逼”的。去年10月23日,张静君在她的《北京散思》中写道:北京有太多的梦想家。北京,在IT时代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北京的IT人非常敬业,常常可以看到技术开发人员在新创办的.com公司办公室通宵达旦工作的情景,让人联想起硅谷无眠夜。但北京有太多太多的“领导”了。你在北京,似乎到处遇到当官的,而且架子一个比一个大。连写字楼的保安也有“领导”的款,当你向其咨询一点小问题时,他那种感觉就像在“指点江山”,非让你不停地点头,承认自己的确幼稚无比。也许是我的逆反心理作怪吧。当我脱了一层皮般地逃出了中国电信,我在心里对国有单位、甚至对大机构都有一份恐惧感。北京的人文环境让人不禁有“重蹈恶梦”的心境。
好一个“逆反心理”,好一个“对大机构的恐惧感”。无论如何,“时代财富”还算不错的开局,已使张逐渐走出“163.net事件”的阴影。
在另一篇文章里,张静君这样写道:这次是为一个有意投资某个ISP的外国投资公司做一份投资建议书。时间要求很紧,但我知道我能做。因为这是我真正的“专业”,我在电信局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所练成的功力、以及所铺下的关系链,使我做起ISP的有关方案如鱼得水,甚至有点自得其乐。
因此,从“缘份”的角度来看,张静君做互联网高级顾问,还真是如鱼得水。
深知一线人员的辛苦
1978年,15岁的张静君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系,不上北大、清华是害怕出远门,选择计算机是受科幻小说影响。
1982年,19岁的张静君将同学都送走,一个人拎着背包到广州电信局报到。作为最底层的技术人员,张静君在电报分局自动转报机房值了4年机。这期间,张静君有成就感,也有挫折感。成就感来自很多张奖状,挫折感来自老的技术权威,这些人没感到“小张”的压力之前,会帮“小张进步”,感到“小张进步”太快的压力之后,则会利用一切机会贬低她。张静君不是遭挤压就放弃的人,为了看技术资料,她自学日语,有段时间她的日语水平可以当翻译。她和同伴的技术成果为国家节省几百万美元,但此时她也学会了怎样向技术权威们让步,将自己的名字署在最后不就行了?就这么容易。
1986年,张静君被调至广州电信局机关,用2.9万元一台的IBM8086PC开发广州电信用户资料、计费、114、电信地下管道管理等计算机管理系统。这么大的系统只有张静君等5个人在干,干得很苦,有时为调试一个计费系统,她要一个星期不回家,每晚睡一两个小时。此时,张静君依然是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所以,“最熟悉计算机底层的技术,最知道一线技术人员的心态”。因为,她就是一线技术人员。
1991年,张静君当上了科技处项目科长,负责整个广州电信计算机信息化的项目管理工作。从自己干到管理近100个工程师一起干,张静君将事情做大了,但两三年之后,她也发现自己在技术上落伍了,但这没妨碍,1996年9月,33岁的张静君当上数据分局局长。张静君的路似乎走顺了。
让网站走上商业化
1996年10月,张静君在Internet上看到了马云在杭州做的中国大黄页,她眼前一亮,觉察到这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马上就学,马上领人到处敲企业的门,给人介绍什么是Internet,说服企业一定要在Internet上有个窗口,否则,就会落伍。敲100个用户的门不见得能拿到一个单,张静君们第一次经历了被人拒绝的挫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电信那种自傲的心理被打破了。
1995年9月,张静君被叫到领导办公室,领导对她说,派你到数据分局当副局长,先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没等张静君答复,调令已经下来了。这大约就是那种令人愉快的强制。
而到了这个时候,张静君仍不太明白Internet是怎么回事,只是将它看作区别于电话、DDN等网络的另外一个电信网络而已,所以,一开始建的只是接入平台,没想到要建信息站点。1995年底广州Internet开通的时候,还没有计费功能,张静君当时想的最多的是赶快将计费系统开发出来,将电信花在Internet基础建设的投资尽快收回来。这种心态一直延续到1996年6月张静君接到由英国打来的一个电话,在英国留学的朋友告诉张静君,劳斯莱斯一个工程师要来中国,在Internet查广州,查不到,就说:“怎么广州不是一个城市,广州没有酒店,在Internet上没有登记的酒店,就不能称为酒店。”此番言语让张静君感到有愧于广州,有愧于广州的Internet。广州视窗www.gznet.com从此诞生。
张静君:网络的事情,起初有很多东西似懂非懂。不懂的,做了就会明白。现在对互联网的了解,就从那时候开始。
1996年,张静君接手广州数据通讯局所属的三产企业———飞华公司,觉得这里面有商机,也就是在那时候,张静君觉得自己除了做好一个技术人员、一个电信官员,自己还有做企业家的素质。张静君先任飞华总经理,后任飞华董事长。
张静君如此投入飞华,还因为飞华的增值服务可以使广州数据分局在Internet上有优势,“如果仅仅是ISP接入服务,广州数据分局和其它省市的数据分局又有什么分别?”
广州视窗一开始没想商业化,只是觉得应该为广州在Internet上开一个窗口,后来想商业化了,又有点矫枉过正,觉得非得收钱,而且非得收很多钱不可。广州视窗为企业在Internet上开一个窗口要收3万到5万元,这看起来是暴利,其实并收不了多少个。“这种模式看起来还是不对,马云后来不做中国黄页了,去做阿里巴巴,也说明了这种模式不对。飞华的成功大家都看得到,飞华走过的弯路大家不见得知道。”
1996年,飞华公司赢利近100万元,年终给数据局员工发了几百元福利,剩下的钱全留在了飞华,再发展。在飞华所得的利润里面,数据局员工比飞华员工拿得多。此时,张静君为数据局局长兼飞华总经理,她不从飞华拿工资。
经营免费邮箱怎么样?
1997年底,丁磊对张静君说,咱们一起经营一个像hotmail那样的免费邮箱怎么样?你们拿电信的资源投入,网易投设备和软件,一定能赚钱。丁磊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建议书写明了过了试用期,每个邮箱每个月收10元钱,赢利模式非常清楚。张静君注的第一个邮箱也是hotmail,对丁磊的建议,她心动了。但丁磊的建议在电信局里面通不过,无论张静君怎么样费口舌,怎样站在丁磊的角度和局里面打交道,电信局还是不同意。张静君前后打了12个报告都没有结果,最后,张静君决定由飞华投资,一共119万,5台服务器和丁磊的软件,做容量30万的免费邮箱。这是飞华最大的一笔投资。
张静君没日没夜地和丁磊砍了两个月价,最后用几十万元人民币买下了网易的免费邮箱软件。“前面,我们帮他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这一单是这一单。”“他很厉害的,他会让我觉得,他做不成了,要将这套软件卖给我,他挺委屈,很痛苦。”
这边是丁磊的委屈,这边是飞华的质疑———为什么电信局不做,你要做?“我衡量了163.net的风险,觉得是飞华公司能够负得起的风险。”张静君当时说服同事的理由是:“一年发展30万户,通过他们的电话费和上网费,电信局所得到的收入是1000多万,这1000多万是中国电信收的,不是飞华公司收的,但毕竟是在为中国电信做贡献。”张静君抢着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她知道丁磊正在和263谈判。1998年3月16日,比263.net早一个月,163.net免费邮局开通,抢到了第一的概念。
王志东后来称,163.net开了个坏头,不仅免费,而且还支持POP3,致使后面做的公司都不可能收费,而且,不能减少功能。张静君反驳,不这样,163有今天吗?
韶华付与谁?
从1999年3月开始,张静君就开始向上面打报告要求电信投资,诸多原因,一直没有批下来。
张静君们只好想出路。起初,张静君没想卖163.net,想通过融资的方式,将资金引进来,将163.net做下去,但是,1999年9月,吴基传部长重申了外资不能进入互联网的政策,使张静君们的计划彻底泡汤了。身为电信的人总要率先响应吴部长的号召吧。这之前,163.net已经谈了好几家外资的风险投资,163.net当时的市场预期很好,名声也很好,任何来谈的都很有兴趣,张静君在挑他们。但是,到了9月以后,他们的钱又都不能要了,而在国内根本就找不到一家肯出如此多资金投一个根本不知道怎么赚钱的项目,怎么办?
又不能拖下去,飞华7个董事开会讨论,决定卖163.net。卖之前,飞华请广州资产评估公司对163.net进行了资产评估,评估价是800多万元。“最终卖了5000万,可能是因为我们不太会要价,但我们觉得这个价钱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养不好它,管不好它,放它一条生路,将它交给别人有什么不好?”
1999年11月16日,张静君在合同上签字,以5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将163.net卖给了深圳新飞网,新飞网是一个以一群留学生名义注册的内资公司,他们都是中国人。
1999年12月15日中午12点,新飞网5000万元打到飞华账上,163.net由飞华版权所有改为新飞网版权所有。
张静君们轻视了163.net的影响力,版权页一改,立刻有很多人通过不同的渠道来打听消息。“各种各样的渠道,各种各样的观点,不一定是局长的观点,不一定是我的观点,后来,都有点混了,乱七八糟讲不清。”
张静君:当你处在一个旋涡深处的时候,你是说不清楚的,你的每一句话,别人都可以将它演绎成另外一个版本,直到完全变味为止。后来,媒体的各种猜测,全都是猜测,我对媒体一句都没讲,我知道我讲的每一句话,别人就可以拿去发挥,我没有办法解释,我只能选择沉默。
为什么要沉默?因为“是否国有资产流失”谁也扛不起,那压力太大了,况且张静君还是电信局的干部,不能独自对外发言。张静君回忆当时的情景:还能怎么说,难道说“我卖163.net赚了”,那不等于说买方亏死了?所有媒体打电话来一概不理,等候电信局宣传部去说,谁知电信局就是不说,不说卖得对也不说卖得不对,而且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说“我支持张静君(的决定)”,谁想把头伸进“国有资产流失”这顶帽子去?而新飞这边更是不能说,因为这时已经有媒体在说“电信局是否要收回163”了,他们宁愿得罪媒体也不想得罪电信局,也极力保持沉默。
媒体看你越是不说,越要逼你说,怎么能够错过这千载难逢的炒作题材,于是愈演愈烈,什么“5000万元卖了163飞华涉嫌国有资产流失”“163买卖交易疑点重重”等等,篇篇都对张静君极其不利。明明原意是想163.net发展得更好,为飞华筹集(应该是赚取)一笔资金,怎么成了千古罪人了?而且看那些报道,就算卖了1亿,也会有人说是“国有资产流失”,你为什么不卖两亿?于是忍不住冒着老板的压力向媒体澄清,你告诉他这回事,他说,不是吧?是不是另有秘密啊?是不是还有一些没告诉我?搞得你哭笑不得。不过也陆续有一些支持张静君的报道出现,像《南方周末》的“到底是哪个坐标出了问题”?文中说:如何界定“国有资产流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事情。企业赢利了,如飞华,净赢利约4500万元,怎么可以仅仅因它的主管部门未得到事先告知,就断定是,而且戴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大帽子?难道按计划时期的正确办法,请示、报批、评审、确认后,但坐失了商机,国有资产未能升值,甚至贬值,就不是“国有资产流失”?还有《南风窗》、《财经》杂志在采访我后都发表长篇评价,支持张静君的做法,舆论终于不再是一边倒,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当然由于张静君和“神秘买家”的不能出面,这种声音还不能成为主流。终于在舆论的压力下,电信局把张静君撤了。
后来刘韧误问张静君:卖163.net,你能得到什么?张静君回答:我一分钱都没得到,这其实很不公平,怎么说也是我打下的江山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现在看来,换取了一身的自由和轻松。值!
我希望你加盟
1997年7月份的一个星期天,还在车行上班的杨震霆,接到丁磊的电话:“你过来,我介绍张静君给你认识”,杨震霆便开车过去天河城五楼,在丁磊的介绍下认识了张静君,她正带着她的六岁小孩在游戏机室玩。可能是带着小孩的缘故,杨震霆觉得张静君比较像家庭主妇,倒不像心目中的“局长”。因为游戏机室很吵,见面聊了没两句话,杨震霆就离开了。
1997年8月,飞华公司在广州视窗登了一个招聘广告,于是杨震霆通过BBS找到张静君,说想应聘“市场拓展主任”。张静君很吃惊,因为她知道杨震霆在汽车公司有不错的收入,而且在网上因为“完全上网手册”已经小有名气,她再三劝他三思。“你的工作,我认为一定要慎重考虑,千万别操之过急。毕竟这一着应是人生的一大转折……而不仅仅是一时的兴趣。”但见他态度坚决,张静君待说待她回去和分局领导商量一下,并说明如果他真的跳槽过了飞华公司,以后的结果自己要负责。
当张静君出差回来后,她想对杨震霆的“应聘”就应该有个答复了。“我希望你加盟飞华”,而不是说“我接受你来飞华”,她对杨震霆说:“我想,坦率地说,虽然你在INTERNET上颇出名,但毕竟你原来并没有真正从事这一行的市场经验,所以,如果你接受我的加盟邀请,你应该作好思想准备,你的职位不可能一步到位。你会有上升空间,但要以成绩、实力来证明你不愧于这种职位”。
杨震霆:现在回想起来,还真庆幸自己有一点眼光,因为当时还有另外一家ISP的老总想要我过去做“总经理”。我终于可以从事Internet行业了!一方面是高兴,一方面也有不可名状的压力。从张静君的来信中我知道,我将要去的绝对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可以随便混日子吃皇粮的国营单位,但这正是我喜欢的单位,此外,我还要面对一个全新的行业,全新的单位,一切都要从头来过,我喜欢这样的挑战。
这种“加盟”的提法,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是深得人心的。杨震霆从此将精力全都扑在飞华的业务上。现在,当张静君创办了“时代财富”,她仍以“加盟”的号角来凝聚一批热爱互联网的有志青年。
财星档案
张静君
中国互联网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163电子邮局(163.net)的创始人:该网站在1998年3月创办,是中国注册用户数最多的网站,目前注册用户数已超过690万。163电子邮局一直以来被多个权威机构评为中国十佳网站的前五名。
张静君还在1996年8月创办了国内知名网站广州视窗(gznet.com),该网站被评为“’99中国(张静君:综合门户类)十佳网站”;CNNIC1999年中读者投票网站评比第十一名,1999年底评比第十六名;1999年第二届中关村电脑节用户评选十大知名网站。
张静君曾被评为“’98最有商业价值的网络人物”;创办了《网络纵横》杂志(月刊),目前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兼职教授,广州日报大洋网顾问。
张静君15岁就读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进入广州市电信局,1996年—1999年任广州市电信局数据分局局长。现任广州市时代财富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转自:http://www.jingjun.com/040110035045562/articles/0401100522491564817.aspx?z=2846&m=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