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城市竞争力对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19:33
 四大城市竞争力对比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中国社会科学院3月25日在北京发表了《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蓝皮书从市场规模、经济增长、生产效率、资源节约、经济结构和生活水平六个方面,对两岸及港澳的两百个地级以上中国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产生综合竞争力排名前五位的城市: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和广州。

  上述五大城市中,在排名顺序上,香港高居榜首毫无争议。诚如专家所言,香港的竞争对手是伦敦、东京、纽约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在中国遥遥领先是常理之中的,就算上海,也只能是一个潜在对手而已。除了香港,紧随其后的四大城市代表着大陆的特大型城市及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领先城市,近年来的排名也是“挨着坐”,因此极具可比性。

  目前而言,上海、深圳、北京和广州仍是大陆最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城市,这些城市主要的特点是经济总量大,经济质量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股会环境等方面指标都处于领先位子。

  城市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城市其社会经济体系、结构比较协调、完整,特别是在总量、质量和流量指标方面均能获得较高的分值,没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加之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几乎在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方面均位居前列,所以在综合竞争力总体排序和评价中理所当然地名次靠前。

  但鉴于各项指标的评分都有一定的参数,因此上述四大城市的排名近年来虽然比较稳固,却也并非一成不变。例如,在2006年以及2005年的排名中,上海都在深圳之前,然而今年却被后者反超;又如,广州曾在2005年的排名中超过北京,但近两年来却一直被抛居其后。这些排名的变化,表明城市间的竞争导致指标评分的此消彼长,其中的比较颇值得分析。

北京:“天子脚下”的强大优势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尽管综合排名跌至第四,但值得关注的是,它在“品牌”、“旅游”和“科技”三项中的都居第一,表明它仍具有强大的竞争潜力。

  在各分项子品牌中,北京在“旅游品牌”、“原产地品牌”两项居第一位。蓝皮书还发现,即将于2008年举行的奥运会使北京增分不少,其品牌形象也更加突出。

  此外,北京是一个具有旅游优势的城市。来自国内外的旅游收入与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等三个指标北京居于四大城市之首,说明北京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北京另一个具有竞争力优势的领域就是科技。由于积聚了中央科技资源,北京无论是科技投入还是科技产出均具有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剔除中央在京科技资源的话,北京市的科技优势并不明显,因此对北京市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中央在京科技资源的优势为我所用,变科技优势为经济优势。

  蓝皮书的分析也说,城市品牌的前四位,同时也居2006年中国城市GDP的前两位,这一发现表明,在中国目前形势下,经济仍然是一个城市在公众心目中影响最大的因素。而对于北京来说,经济竞争力恰恰处于劣势。近几年来,北京一些传统的制造业正处于改造和提高之中,由于改造和提升的效果还没有立刻显现导致第二产业的效率不高,特别是企业效率太差,企业在公众心目中形象不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足等,也是北京城市竞争力表现较差的方面之一。

  此外,北京是一个在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方面处于劣势的城市,表现在管理效率较差,公信度较差等一些方面;环境保护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远远低于深圳、上海等城市。

上海:“经济龙头”需反思

  上海是中国与世界经济交互作用的枢纽和平台,金融、贸易、经济中心,被喻为“中国的经济龙头”,其综合竞争力在过去数年力一直荣衔中国内地诸城之冠,但今年却被深圳这座年轻的“鹏城”反超,“龙跃”不如“鹏飞”,值得反思。

  上海的资本竞争力位居首位,表明了其金融中心的城市地位,尤其是内外资金融机构众多,金融控制力强,金融服务多样性好,融资便利,资本获得性规模都较好。“营商”第一也说明企业管理竞争力比较强,尤其是管理技术和水平较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很好,经济效益也较好,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除此之外,上海在其它项目上难见优势,尽管经济目前在总量上比较强,但应该看到在质量方面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在科技实力(专利申请数、拥有科技人员数等)方面。据统计,深圳的每十万人专利申请数是上海的两倍多,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也是上海的两倍多,而上海在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方面近年来逐步下降。因此,很难保证以后在“科技”领域也被深圳所超。

  同时,上海在社会环境方面——主要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居住面积、空气质量等指标与其他城市也有较为明显的差距;在人才引进方面也需要改进。

 

深圳:人多地小的“鹏城之困”

  此次排名让人意外的是,深圳的综合竞争力击败上海和北京。从蓝皮书中可见,深圳的“品牌”、“旅游”及“宜居”三项指标均闯入“前三甲”。蓝皮书认为,城市宜居品牌是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某些城市而言,更是其品牌的核心识别部分,深圳无论是硬件——人居环境的改善,还是软件——宜居品牌管理和传播,都位居前列。

  旅游品牌方面,蓝皮书特别指出,深圳通过建造中国现代主题公园,培育现代娱乐文化,以旅游知名产品带动、创新旅游名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上海、北京、广州这些老牌的大城市比较,深圳更具有旅游规划的潜力。

  也有专家认为,深圳拥有良好的创业和创新的制度和文化氛围,这是深圳最核心的竞争力。初步形成的产业集群,民营高科技企业初具规模,这是深圳新成功的起点和竞争力不竭之源。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深圳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历史包袱较小。此外,政府拥有丰裕的财政收入,较强的财政能力,有利于政府实现其战略意图。

  但深圳也面临着城市的潜在威胁。土地资源稀缺与土地粗放经营同时并存,已经成为制约深圳城市竞争力的刚性因素。根据有关部门对深圳的地形、地质等多因素综合测评,可用建设地在大约15年后将用尽,因此,土地资源严重影响深圳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建设步伐,严重影响深圳的未来发展空间。

  此外,深圳人口膨胀过快,其规模在二十年间猛然增长了近二十倍,给深圳的土地承载力、淡水承载力、基础设施承载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深圳的庞大的人口结构中,流动人口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庞大的 匆匆“过民”人口,严重影响深圳的住宅消费、教育消费、医疗消费、文化消费、体育消费,制约了深圳消费力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广州:珠三角中心地位面临威胁

  长期以来,广州被视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作为经济开放较早的城市,良好的市场氛围和城市环境对各种要素有很强的吸引力,其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以及科技竞争力在以往都显得非常强,但近年来不仅日益感受到来自香港的压力,还受到了“邻居”深圳的“威胁”。

  如今,深圳冲到内地城市榜首,连续多年超越广州。广州虽然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五,比2006年前进了一位,却已经被深圳拉下两个身位,“背靠背”显然已成为历史。

  根据蓝皮书公布的调研结果,广州的细化指标,暗藏着隐忧。它在规模竞争力、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及营商品牌等项目上进入前十,但这些项目多跟历史有关,如广州是千年商都,营商气氛自然浓厚,同时作为省会城市,经济规模、经济基础也有历史沉淀,就是在人才上,广州也是得益于高校众多,而高校的存在,又是一种时间的沉积。

  除了以上需要“时间积累”的指标,广州在效益竞争力、结构竞争力、质量竞争力、科技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区位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等“新兴指标”上,均被抛在十名开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广州的发展后势令人担忧。而本次蓝皮书的预测结果,多少也和省社科院之前发布的《广东省区域竞争力评估分析报告》有着相同观点之处。

  专家指出,广州的未来发展面临一个重新定位和调整区域角色问题。改革开放前以及初期,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绝对的中心城市,但随着香港与珠三角经济联系的加强,广州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因此,是继续按照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发展,还是与香港在功能定位上合理分工,构成珠三角的“双心”,甚至将绝对的中心让位于香港,是广州不容回避的问题。

  如果处理得好,可能的情况是广州在珠三角的相对中心地位将有所下降,但通过与香港的有效互动,它的地位将上升。因此,为了应对这种转变,广州需要将软环境建设放到重要地位,以形成在更加广阔、更加开放环境下配置资源的能力。

 

附:2007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综合及各单项前十名城市

 

排序 综合  品牌  旅游  宜居 人才  科技 环境  资本  营商 1 香港 北京 北京  深圳  香港 北京  威海 上海 上海 2 深圳  上海 上海   北京  台北  上海 无锡  北京 广州 3 上海 深圳  深圳 厦门 北京 台北 青岛  香港 北京 4 北京  广州 广州   上海   上海   深圳   苏州  深圳  深圳 5 广州  杭州  杭州   杭州   高雄  香港   绍兴   台北  杭州 6 台北  苏州  苏州   苏州   广州   高雄   昆明   广州   无锡 7 无锡  厦门  南京   昆明   新竹   台中   烟台  天津   苏州 8 苏州  宁波  成都   大连   台中   天津   香港   台中   宁波 9 佛山  天津  宁波  宁波   武汉   基隆   厦门   高雄  厦门 10 澳门  南京 

西安  

绍兴   台南   西安   扬州   南京  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