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Google的敌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4:39:28
两年前,美国记者马特·汤姆森和罗宾·斯隆在“2014年大事迹”中首次以Google zon(谷歌地平线)一词来形容野心勃勃的Google。在这篇幻想中的事件表下,10年后的Google将以分钟为单位重新构建起一个“完全个人化的信息世界”,从新闻、娱乐、博客、购物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能与网络紧密融合的服务和细节,将无一避免的由Google zon所统治。尽管离想像中的Google zon成形还有长达7年的不确定时间,但贪婪的触角已延伸到传统媒体、软件、电信等领域的Google已开始显露出可怕的一面。用户对它的依赖性与日俱增,全球56%的搜索都由它来完成。Google过于强大的结果是,它的敌人几乎遍布每个相关领域,从IBM到微软、从Sun到沃尔玛。当然,成为Google敌人的滋味的确不怎么好受,只要看到Google最新的广告词“我们活在Google世界里”,它们都会如坐针毡。
设计的底线
“技术+艺术”是苹果公司成功的秘密,也是众多设计者为之奋斗一生的动力。每个人评价产品设计都有着自己的标准,也许产品本身并不值钱,但好的设计和创新永远是无价的。Provina公司CEO格雷格·斯纳尔亲手设计的可在PC上无线控制的WinePod家用酒具;英国Quietre volution公司设计的婉如艺术品的风力发电装置QR5;Blue Map为柯达设计的双镜头广角卡片机;Horizon公司科学怪人塔莱斯·范克伍兹设计的氢能源电池;Mitac公司设计的MioDigi WalkerH610;Fog Screen的新媒体展示介质水幕墙……,能让一款很俗的产品再度焕发青春,在看上去似乎早已末路的地方找到新的灵感源泉,这就是所谓设计的底线。随便说说可不行,要知道裁判都是像负责搜索产品和用户体验的Google副总裁玛丽丝·迈尔、Frog Design高级副总裁马克·罗斯顿等可是一个个真正识货的高手。
全球化“怪蛋”
跨国公司的成长史最早可追溯到1135年的圣殿骑士团时代,从那时候开始,当地人就恶评它们是“来自富国的贪婪野兽”。在全球化大潮下,一批来自第三世界的新兴跨国公司也开始了贪婪的环球之旅:Ranbaxy与辉瑞制药,海尔与惠而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丰田和三星的崛起就迫使西方跨国巨头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在汽车和消费电子的全球市场上重新定位。调查结果显示,新公司并不比老公司差多少,就像Infosys绝对比IBM更灵活,但后者并不在意,在印度有50000名雇员的情况还要雄心勃勃的进一步要扩大。孤独的通用电气曾经倡导的“通用人第一,印度人、中国人和美国人第二”。口号在全球化面前已经成为了一大笑话,它可以忘记了,蒸蒸日上的联想集团在决定任命美国人就任新加坡总部的首席执行官的同时,董事局的主席则还是中国人。原有的规则已面目全非。
粘糊的投资项目
Biodiesel新能源公司CEO马丁·托拜厄斯每隔几分钟就会忍不住上网查一下植物油的价格,因为公司的2.2亿美元在两个月前全部投资在了这个项目。仅植物油的价格在需求量并未明显增大的前提下三月份上涨了30%,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让一大群硅谷投资客改变了路线,托拜厄斯曾经是微软公司高层,但在他的眼中,那一桶桶又脏又黑的粘粘的东西要比Vista更有前途。托拜厄斯可不会傻去投资风险巨大的期货,他买来的植物油不是用来吃的,而用来烧的。到2017年,市场上生物燃料的数量要达到3500加仑,先知先觉Biodiesel在大家还不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就建立自己的生物炼油工厂。Biodiesel不过是粘糊投资项目中的一个典型,除了植物油,还有更粘糊的海藻,由于这种能源既可以作燃料又能用来生产化妆品,就引来动辄数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互联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