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风光摄影前期之--曝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18:54

漫谈风光摄影前期之——曝光

由于本人是驴色友,摄影水平极单薄,欢迎提出批评意见。同时不要咬文嚼字,明白我的意思就好!

目的:
当你已经熟悉了摄影一般拍摄,一般情况下曝光都没什么问题,但发现有些人拍得总是清爽艳丽,就很想搞清楚其前期到底做到了什么,顶多能怎样!
强化前期的认识,决定我在风光摄影的前后期的方向和思路;
如果你打算玩玩胶片,本内容应该大大减少您的废片率。

【不少朋友反映本文深涩,在此提醒一下:这是个人希望终极解决前期问题的总结,而非摄影入门的经验!
入门看《轻松几步ABC,让你的口袋DC更出彩》更合适,直到觉得自己已较熟练但仍难以企及那种清爽艳丽时,这里可能给你启发——我就曾为这困惑很长的时间。】

第一部份 熟悉记录特性决定记录的影调关系

纯前期来说,个人认为风光最大的难关就是测光。
1、风光的动态一般远大于记录的动态,且元素的受光量不受控。曝光是一种妥协、平衡,再进一步说是筛选(好东西);
2、曝光没有标准,它会造成不同的调子,不同的调子为不同的创作意图服务;
当我按下快门脑袋中不仅是一张构图,还是一张预想的影调图!

由于数码摄影技术是延续着胶片标准,所以不得不从胶片的经历开始,然后大伙再分享数码经验就简单了。

一、影调关系查密度曲线即可

找RDPIII胶片的密度曲线:



可见RDPIII从中性灰(一般就是点测光值)+3EV仍不失细节
从中性灰约-5EV仍有一定的层次,即仍基本为直线的区域

但是很多胶片色友容易忽略的在于:
从图中看从-2.5EV开始,即图中密度>2.5时,三基色已经分离,就是暗部偏色。
从图中看出RDP3密度>2.5时,绿色密度高,所以偏红
即RDP3暗调偏红,或许就是所谓人像胶片的技术特性了。
(我在用RVP拍风光时也对胶片暗部调子还不错时即开始偏色比较恼火,所以应该予以控制或在实践中加以利用。)

DSLR的朋友也可以找找自己DSLR机身的密度曲线,对自己机器的直接出片有更深刻的了解,前期注意利用了为减少后期损失提供帮助。

二、本人的测光法——多点评价
对所摄画面中需要细节的各个地方都要作点测,高亮的(包括可以放弃的)、次高亮的、中间调的、次暗调的、暗调的(包括可以放弃的)都点测,不是灰点要还作对色彩判断加以补偿。
在掌握胶片(或DSLR机身)的记录动态后,根据自己需要记录光比的范围上渐变灰,然后在脑海中就知道用什么曝光量呈现出什么影调,根据自己意图选择脑海中的影调决定了片子的曝光值
即使非复杂光比下出意图中的严格调子也很重要,这个测光方法几乎百发百中。我都承认这个做法即使在胶片时代也比较偏激,熟练了就很快。

发张100VS大光比实验片子,点测值是现场录音后加上的,不一定准确,但明白意思就好:

三、点测值去查密度曲线表
不同的胶片有不同的特性,就象不同的机身。找到100VS的密度曲线,图中发黑的红绿蓝曲线是柯达100VS。


其实把图中的点测值去查密度曲线表,就象我们中学时查LOG表一样简单:

曝光一:F4 & 1/125",看看现场的情况,其中EV的横坐标点可参考上一楼的曲线图位置
天空:处于+4.5EV,查曲线图发现已经是右下角无数据(失效),在周围密度无任何变化,一片白色
夕光晕:处于+4EV,查得还是右下角线末端,基本惨白
高楼:处于+2.5EV,查曲线发现可以有高亮的细节表现
高楼下的树:处于-0.5EV,画面中不亮不暗的调子
近处树的亮部:处于-1EV
近处树的主体:处于-1.5EV,查表得(注意是绿色)偏暗一点的调子完全表现得出来
于是就有那张片子了:高楼亮丽有细节,树木绿色色彩又能尽可能地表现出来,天空?被放弃了!

其实我们是心中要调子,然决定曝光量。但为说明方便,继续从曝光组合推调子,加深理解吧:

曝光二:定在F4 & 1/320",片子又会呈现什么样调子呢?我脑海中出现这样的图像
天空:处于+3EV,基本是最亮的,有一点点细节,假上面有白云,云就白透了而且仅比天空白一点点。这是在广州,由于没有白云,所以天空不是最白的一片白!意义不大
夕光晕:处于+2.5EV,红色有比较亮地能表现出来
高楼:处于+1EV,表现亮一些的调子,层次很丰富,上面有玻璃窗明暗会有很好的表现
近处树的亮部:处于-2.5EV,有细节
近处树的主体:处于-4EV,查表得由于蓝绿线仍有很好的斜率,还有细节,继续看看那曲线中高密度在-2.5EV飞出来的不安份的红色曲线,有人已经大叫“偏红的树!”对,就是偏色……不过由于风光中有大量的紫外线参与曝光(更蓝),加上又提前飞出来的绿色,此消彼长,暗色彩又趋于平衡了——VS风光胶片就是这样计算出来的,不是起个名称的。

好,看来F4 & 1/320"正确的曝光!等等,我前面不是说了没有正确的曝光吗?要注意-4EV由于密度(横坐标)过高了一般地数码化可能读不出来了!所以这个调子的片观看非常合适,但数码化后,由于读不出更暗的调子,所以一般情况下做成数码文件树是一片死黑。若你想的是那样的调子而贴上网则是失败的调子。假如本人拍片不为上网的(很多当今还在用胶片的影友是不为上网而妥协的),就按这个来曝吧。
但为会出大伙都看得到的例图,我选择了曝光一的影调,数码化后刚刚还好表达我的脑海中的片子![b]看官注意了:请校准你的显示器[b]

假如天空是蓝天白云,曝光二的蓝天读数是+3EV,有细节呀,天空还过得去……提示:死掉!!!!!!!!!!!!!!!
假设出来的场景,我也凭自己的经验继续想象,我脑海中出现:
蓝天:+3EV还过得去
白云极亮部:+6EV,死白
白云亮部:+5.5EV,死白
白云中部:+5EV,死白
白云暗部:+4~4.5EV,透白
哇,蓝天白云下这样场景没法拍?!是的,没法拍。
渐变灰登场啦~~~~~~~同样是曝光二,在假设的环境下2档或3档的渐变灰,把天空EV压下来就OK了,具体选几档的要看你对蓝天白云的真正读数咯。

好了,码字一大堆,我尽量地回避理论贴近实战地分享,谬误海去了,理解意思就是了。

四、入射式测光、反射式测光、18%灰、不同色彩的补偿……不如动动手!

我想办法挠开这些入门困挠的概念,数码时代了:晚上拿起你的相机,设成A档优先F4(夜了),对着你房间四处点测,各个位置就出现不同的秒数。嗯,我猜:4衣柜、8电脑桌面、15白纸、 30……、 60……、 125……、 250显示屏、500灯……这是N分之1秒的快门值。翻一倍就是1个EV,翻不成倍数的是非整个的EV。

这里先上自己每接手一台DSLR就优先会测的的相机直出光比图,见附图(就不必求别人测的密度曲线了)。假设这些都在所拍画面内,你开始决定,嗯,就30吧。好F4&1/30"。我又开始查“表”了,比例一的表好查多啦!

4的是-3EV,图中-3EV的调子;8的是-2EV,图中-2EV调子……125的是嗯图中的+2EV,500的是图中的+4EV。然后你在电脑中建个空图,把对应那灰块复制到图中应有的位置,大小合适,先不谈色彩,这就是我心中的那幅影调图啦。按下快门后也八九不离十了! 现定另一个曝光组合,嗯125动手试试,够简单了吧?

DSLR其实还可以用直方图、曝光溢出检查。为什么还谈这些呢,我想熟悉调子图后,当我在现场游走时,现场的光比形成的画面不断地出现在自己的脑海中。突然对脑海中的调子很满意,我决定下手了。而不是拍了之后,检查是不是这样,是不是那样,存在什么问题——前面已经说了这并不是我个人的猎色的顺序。

五、例子2
好了,胶片其实跟数码是一样的。可以这样技术训练:假如你的DSLR就是100VS那样的动态曲线,现场测得这样的点测值,你希望什么画面,会如何决定曝光?
(由于参数是录音加上的,不完全准,但不影响技术分析)

例二让我们看看机器智能测光有多智能:
机器智能(矩阵)曝光选定为:F5.6 & 1/30"
户外植物:+2EV,明亮的细节
户外植物下部:+1EV,很丰富的亮绿色
桌面台布:中间调子,浅红色的白布,算是偏暗一点的表现
书包:-0.5EV,最丰富
菜:-0.5EV,也是最丰富
人脸:-1EV,应该是偏暗一点肤色
黑衣服:没有测,应该在-3EV左右,正确体现
椅背:没有测(没用长焦测),应该也在-3EV左右,完全失去色彩
由此可见:机身智能的建议是能记录高亮植物,主画面的桌和菜,肤色不正常但也在密度曲线的直线区色彩正常。

它正确吗?前面说了,要看你的意图是什么。很遗憾,通常在风光大光比情况下,每个人的意图都不一样,机器智能中庸的建议只是方案之一。
最大的问题是我希望:人的肤色表现良好,背景那亮丽的植物也要重点考虑。
若以人为本,我的经验在人脸的小光比下,给人脸+1EV比较合适(多少其实还看各人的意图),曝光量选定 F5.6 & 1/8"
户外植物:+4EV,透白了基本不绿了
户外植物下部:+3EV,明亮绿色,就象例中植物最高亮的效果
桌面台布:+2EV,浅红色的白布比较正确地表现
书包:+2.5EV,白书包,有细节
菜:+2.5EV,注意这个点测对于菜来说是一个面的平均,所以豆无细节了
人脸:+1EV,主肤色正常,大逆光光轮廓会很亮
黑衣服:没有测,应该在-1EV左右,细节丰富
椅背:没有测(没用长焦测),应该也在-1EV左右,暗点的色彩

嗯我们发现两个曝光策略对高光和暗调都有它的各自的好处,坏处是受现场受光的制约(风光几乎都如此,无法补救)
如果能把亮调压两档,用渐变灰、摇黑卡等。但所选的样例高光不是画面整片而是局部(我故意的选这样的实验环境),所以前期我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这在风光中极常见的。
如果能把暗调提两档,用闪灯。但如何让闪灯让主要表达的暗调提1或2EV,而不是3EV,控制手法是闪灯的专题。

六、例3:我自己下渐变最极端的一次拍摄过程
100VS(按底片PS上网),高原正午烈日,下CPL
我希望有圆的太阳,透亮的经幡,只记得光比不记得光圈快门组合数了。
草地绿色打算放在0EV,好吧,以此为参照来考虑吧
经幡透亮红色,我想放在+1EV,可相对草地在-1~0EV
太阳旁边打算放在+3EV,这样可以描出轮廓,可相对草地在+8EV
满足我要求经幡与太阳边缘的光比用最近的3个数算出达8-3-(-1)=6EV光比。

我只带2#(2档)、3#(3档)渐变灰,最多叠在一起成为5档渐变灰。
由于仅此手段,如这张太阳出不来我认为就没有出片的意义了,所以必需放在+3EV,这样形成经幡在<0EV,不透亮,还是不得这样做,放弃了经幡的透亮色彩!

主因:只要下6档的渐变就好很多啦。另据说渐变镜的“灰”会改变色温的,如两张叠在一起色温就偏离得很历害。

七、例DSLR:多少EV与影像的关系
查表法很简单吧?不想再一步步分析了。

我做的实验是不全面的,但基本都针对风光那种大光比的环境。上述经验象做个仪器实验一样(采样-结果)简单而直接地把感光元件特性解剖了一遍,应该器材想怎么样倒捣蛋也逃不过手心。这里回避了大量的银盐和测光概念,有心就去搜索学习吧。
1、色彩。要正确还原所见之色彩,是要作补偿的(偏移)网上很多。胶片时代有要求不同的胶片都要拍不同的色块,DSLR拍片不差钱,不同色调不同深浅点测后拍成文件,拿来对比和加深认识,不要道听途说;
2、实战中可以减化通常我关注高光、主调、暗调:
例一:我关注天空、高楼和近树;例二:我关注户外值物、人、桌、阴暗;例三:我关注太阳、大楼亮部、大楼暗部、前景衬托的树
形成调子后开始取舍
3、风光的高光是太阳、白云;风光的暗调地面的树木、
4、实战中还可以再减化:“高光点测加3档,暗部点测减3档”如果我的两天啰嗦有效的话……超简单吧?那要恭喜你了,这句话是中国某风光大师测光之大大经验哦!
5、取舍看似无奈,实为利器。因为调子不达标而放弃其实不可弃,摄影放弃美的现实还少吗?!同时,你却可以用它取舍掉画面中你不喜欢的元素,从而突出了肉眼发现不了的主题——进入了另一个全新的梦幻!
6、千万小心色彩(注意不是EV值)的溢出!多发生在DSLR上,请大伙尽快检查。我要找图,不能空说……
7、这里全部属“反射式测光法”的范畴。若大伙有心去应用“入射式测光法”及“18%灰板法”等,建议要实践再严谨深刻点……切记小心为上!

熟悉机身记录特性,习惯机身的感光记录特性去重新看待周边的事物,寻找发现合适的结果:即现场影调+机身记录特性=你要的结果,
你的片子还一概不尽人意?还一定要习惯性地拉拉对比才出片吗?

八、DSLR的动态曲线

有关DSLR的实战法提前已经谈及。关于那个测试图:网上不好搜,所以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做自己机器曝光测试图表——况且自己的总是比别人的好,不是吗?

我制作时关注几个问题:
灰色物体就行,即感觉不偏红不偏蓝也不偏绿就可以了,因为你要的是亮度数据
环境:入射光不要偏色
色彩空间:色彩管理是个一个大专题……个人以为:用JPG拍的要小心为上用sRGB为妥,高档机若能下载色彩空间的首选Bruce RGB
不同色彩:对明暗也可以做做类似的实验,主要小心明度与亮度不同造成的效果(抱谦我实在找不到更简单的说法挠开这两个概念)
温度:据说CCD因温度不同而偏色,没实践过留个心眼吧

以前从网上找的是佳能450D在ISO 100时的特性曲线。版权是人家的,引用:“其中黑色曲线是平均亮度曲线。橙色是绝对噪声曲线(为了方便观看,我们把它放大了20倍),红色曲线是相对噪声曲线。”

DSLR与胶片不同特点吧:
1、直线性极好,见图。不象胶片那样上面(极暗)弯一下,下面(高光)弯一下
2、直线高光突然截止(=255嘛),若某一基色飞出去就形成偏色;极暗的直线基本是在噪点中隐没,多少算隐没受主观接受程度影响极限值
3、三基色重叠很好
4、如果后期的话,记录宽容度还可以加大
5、高档机身可以下载记录曲线,从而改变记录特性,但要注意不管什么曲线也是死的曲线

影调曝光说到底,就是根据设备记录特性,查表翻译出结果就行了。 以为用“翻译”的思路,就直接了当地解决了复杂光线下精确控制曝光的高阶课题。

第二部分 DSLR拍出正确的色彩

就风光论坛而言风光大场景,画面中的光线不受控,且人类对影调关系比色彩关系敏感多得多,所以曝光我重中之重是从影调关系入手。
很多朋友会关心:会不会因照顾影调关系而无法呈现正确的色彩呢?事实上从不少悦目的片子我发觉到并没有拍出正确色彩,DSLR问题较多,且不被朋友们重视!趁着放假我继续。另外本人对所谓“正确的色彩”一直持保留意见的(后面展开会说到),暂且顺大伙的需求分析吧……

事实上在早前为了直击我们关心的影调问题,我在3楼对色彩关系只是简单带过:
“对所摄画面中需要细节的各个地方都要作点测,高亮的(包括可以放弃的)、次高亮的、中间调的、次暗调的、暗调的(包括可以放弃的)都点测,不是灰点要还作对色彩判断(补偿)。” 到了例三的DSLR,我已经首要地强调色彩问题。

一、什么叫“正确色彩”

先回顾我自己得出“DSLR与胶片不同特点”。
DSLR与胶片不同特点吧:
1、直线性极好,见图。不象胶片那样上面(极暗)弯一下,下面(高光)弯一下
2、直线高光突然截止(=255嘛),若某一基色飞出去就形成偏色;极暗的直线基本是在噪点中隐没,多少算隐没受主观接受程度影响极限值
3、三基色重叠很好
4、如果后期的话,记录宽容度还可以加大
5、高档机身可以下载记录曲线,从而改变记录特性,但要注意这个曲线也是死的曲线

就单前期而言各点可以沿伸成:
1、高光时DSLR相对胶片而言,则无法体现更丰富的细节(如白雪)
2、由于DSLR在高光部位溢出太直接了当了,偏色的现象会更明显,也更容易犯错
3、不管用什么调子,色彩并不会变化
4、后期跑题了
5、也算后期吧?

开始主题前决定:什么叫“正确色彩”,这在光学原理和色彩管理论著中有太多的内容。我想了很久去回避概念,还是从实践中分析问题为好。

嗯,第3点的沿伸是不是有点问题!~~~~~~不急,实例早就有啦,且看前面的第1例:左下边大面积的绿色是否拍出树木原本正确的绿色色彩?
“黑绿色,树不应该是那样的黑绿色……”

我用150w破幻灯机放大拍摄局部的,若在灯箱上树木的色彩那是相当的明快。看同样的影片的绿色跟之前全图所见之绿色完全不同吧?怎么回事?

使得不管用什么调子,色彩并不会变化,我认为原因是“1、在密度直线区域;3、三基色重叠很好”。 在全图数码化后造成的误判。
至于数码文件,我们也容易受亮度影响得出明暗色彩不同的结论,给接下来设备操作方针藏下不良后果。

二、色彩加减档的法则与正确的曝光

机身点测不同色彩的补偿值:

三、例5:正确的曝光?
由于我分享的是自己的曝光控制手法,要按什么标准来控?我就按上述反射式测光原则来控吧。

为了说明问题,我做了很简单的实验。保留Exif

上图:标准曝光,F8 1"就是法则中色彩基本算是被正确表现。故原图保留该标准的Exif信息

下图:我关注的是魔方两个侧面,在构图上也适当的表达这样的意图——经常我要拍的是山的侧面,不是吗?
故这时那标准曝光是不满足我的要求,我测了侧面,控制成F8 3.2",色彩基本算是被正确表现。

场景没变,曝光变了。哪个曝光对?错?
我目前认为两个都对,原因是不同想法的策略影响造成的。

下图对之处在于:若按法则分析,上图之魔方的黄和红是错误的色彩。

我提交的答案在这张相片中:

四、例6:DSLR色彩问题

试验片不带创作的主观因素,有利于技术分析。


大伙认为3个曝光策略,哪张属通常意义的“拍摄正确的色彩”呢?为什么?

我这样分析:
图a:主体有点状的红色溢出,若认为不影响主体的细节可以乎略它的话,则其亮调红、绿色被完整的记录,是被拍色彩的完整反映。注意花杆由于暗部色彩溢出,偏蓝了。
图b:主体有块状的红色溢出,但绿色未溢出,则主体的亮部失去一些细节,但其中溢出部分偏黄,是解决色彩以影调的中庸决定。
图c:主体大面积的红色溢出,直方图显示原本在绿色右边的红色信息被一刀斩断。则主体亮部细节已严重降低,RG溢出部分成为标准黄。这是不管被摄物体原本是什么颜色,首先保证明快黄调子的决定。同时花杆基本没偏色。

选择哪一个?要看你个人喜欢咯。

1、切不可教条地“黄色加2档”之类的书中法则,当然也包括我说的内容,一定要自己动手实拍!
2、一定要熟悉你手上那台光学工具的记录特性,才能让它为你光影作画的创作发挥最大的作用。

如果有心的朋友应该发现,我采用的例子全部都是超出设备记录宽容度的,其实这种情况风光太常见。例4棚拍尚且如此,风光摄影被摄元素光影之不理想可想而知!

假如实战中就出现这样的情况,而且我们又要图a的正确色彩,又要图c的正确调子,有什么办法呢?

假如实战中就出现这样的情况,风光很常见。例4中我们又要图a的正确色彩,又要图c的正确调子,为好的影调有什么办法呢?

其实这种情况在风光摄影很常见,不谈理论的话我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表述,只好说操作:
1、最简单和非标准的方法是从显示上改变:用更明亮更大寸数的显示器,显示色域更大的显示器。使各处层次更易辩识(片源数据也要足够),中亮的色彩都显示得很明亮,从观赏观感上得到明快的黄色。
2、我理想化地想:利用布光以强化对比,比如让花杆受光少1档,强化对比突出花的明亮——这好象已属艺术了
3、针对例4的案例,我尽了全力还有一个办法,但要等下面知识点的引出才容易说明

五、拍摄正确色彩的工业流程
其实当我看到要“拍摄正确色彩”时,我第一反应就是那个工业流程。

重弹我的“翻译”的曝光方法:即拍摄色板上的色彩,获得数据就可知道拍出的结果是怎样的了。但是,拍出的结果真的是正确的色彩吗?很简单(255,0,0)是红色,可……绝对地,它有多红,它有多饱和多淡?它是紫一点的还是黄一点的?什么才是绝对正确的红色?它又是多红,它的明度是怎样的?他其实是不是(200,0,0)?或本应(300,0,0)?晕了……

显然,人类应该定义自然界的绝对色彩(如什么样的红色),建立一个可见色彩的绝对坐标系,如国际光学组织定义的CIE L*a*b*坐标系
* 该坐标的含义很容易查资料;
* 只要理解了它是个可见色彩的绝对坐标系就可以了,任何色彩都在坐标中某个点;
* “不管用什么调子,色彩并不会变化”——以坐标中没有绝对亮度,只有相对亮度:从你可以感觉的0%一直到100%,即有50%亮度红色,而没有300Lux(光线绝对强度单位)的红色这一说。

然后定义照片中(255,0,0)所对应绝对坐标可见色彩,也就是(255,0,0)就是反映那样的红,是绝对的,不会改变的。如果你显示不了这种可见光的红,只是你显示器的事。
显然,人类要为照片的色彩RGB数据再“翻译”成可见色彩绝对的某个红色,为此再做一个对应表。即自然界某个红色,在我相机拍成(210,0,0),它定义的就是被拍的那个自然界的红色,全部数据和绝对色彩都做成表一一对应,不就达成准确的绝对的“拍摄正确色彩”了吗?由于是查表法,相片上的(×,×,×)的数据钉是钉,锚是锚;

如果前面我的曝光“翻译”已经深入人心的话,后面的这个绝对颜色翻译表好象也很容易解——恭喜!恭喜!你已经理解了色彩空间转换表了!~~~~~而这个背后就是色彩管理体系,这是个光学工业标准,摄影只能算该体系初步应用之一。不要以为那是研究者的东西与自己无关,你网上每时每刻都在用的sRGB就是绝对色彩空间转换表之一,还有Adobe RGB(简称aRGB)

例如:
颜色的RGB为(135,121,168)时,如果不告诉是哪个RGB,那么这是一个不确定的绝对颜色,
如果用sRGB来解释,对应的LAB为(53.46 13.06 -23.25),
如果用aRGB来解释,对应的LAB为(54.39 15.39 -23.58)的绝对颜色。

再来看看LAB(50.68 -28.58 -26.82)这个绝对可见光,
换算到aRGB的RGB值为(63 134 163),
换算到sRGB的RGB值为(-49 135 166),可见超出了sRGB定义的色域。

简单地说色彩管理的需求是自然界可见光经过输入-输出,包括中间(PS)修改,最终得到的还是那可见光,为此建立的一套工业流程,让那可见光走遍世界都方便还原。
色彩管理有关摄影的目标是:对窗外拍一张相,然后显示在窗旁边的墙上,要求人能观看到两个同样的窗外景色!
而所谓拍摄正确色彩的需求在这个摄影的色彩管理体系中又只能算其中一个小环节,体系要求不得割裂地处理这个输入环节,这是接下来实战要注意的背景。

由于有关摄影方面色彩管理内容不少又有点跑题,网上交流码字使概念比较混乱(误解常在嘛)。个人推荐这个贴子了,讲得很浅显,而且实例配合很全不易在概念上YY,又有实战案例的技术贴。其中 495楼就是DSLR拍摄绝对色彩 的实例!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64289
引用其实验片:

如果还找不到头绪,看来是因为挠不开基础理论,建议看书吧,不展开了。

六、例7: 色彩管理流程的拍摄

我假设大伙理解了色彩管理了。回到前面的问题:又要图a的正确色彩,又要图c的调子 —— 我尽力的办法是利用色彩管理流程

也不知道好不好用。

不讲理论,我只讲我的操作过程:
1、在同样环境下同样曝光下,情况下你相身记录的数据并没有跟现场的可见光精准地建立关系。故需 先建立机身在对应绝对色彩空间转换icc文件 (那个贴有实例)
2、我倾向于按图c的曝光量拍摄, 改一项机身设置:色彩空间是aRGB ,把上面概貌导入机身——高档专业机才有这个功能,这不知算不算前期呢?
3、这个文件要在 有色彩管理的广色域显示器观看 ,可以说在这样的曝光下(现场把眼睛眯到某个程度)例4的在上面显示的和你现场看到的色彩一模一样!
操作就这么简单,真的,大伙最好自己动手试试。
我认为前一例能成功的依据是发现图c的色彩空间其实没超出aRGB所能表述的绝对光空间(但aRGB可能还不足以表现肉眼的绝对光),且是DSLR可以记录的范围内。同时这个曝光基本用尽了输入输出设备的能力。

另一个方案是照顾较弱的显示色域:
按图a的曝光,得到图a的sRGB颜色,在sRGB显示器上正确呈现颜色。其原则是减少曝光量而采集到更窄的绝对色域,即你现场更眯着眼的效果。

我当然喜欢前一种前期手段。

由于前一例已经无法再补拍了,我就模仿图c的情况拍一张。 内附Exif
这是sRGB空间的照片数据,为亮丽明度黄色,出现大量溢出,使花的主体细节损失。

同样的曝光量,我是按Adobe RGB空间前期拍摄的照片,可见已经没有什么数据溢出了,信息记录较为完整。色彩定义在Adobe RGB。

而所谓拍摄正确色彩的需求在这个摄影的色彩管理体系中又只能算其中一个小环节,体系要求不得割裂地处理这个输入环节,这是接下来实战要注意的背景。
所以对显示输出要提出要求,注意针对该图片的观看要求:
1、首先要校准你的广色域显示器,严格说Adobe GAMMA是不达标的,建议用分光仪器来校,比如蜘蛛之类的设备
2、不要用IE观看,因为它全部认为是sRGB色彩空间的图片;FireFox有色彩管理,设置好后可以看;否则就下载观看。
3、在用你PS打开看时一般会出现对话框,请先择“使用嵌入文件代替工作空间”
4、可以在ACDSee 9以上或Pro中打开色彩管理选项,观赏之
假如我在这个曝光上也作了绝对色彩空间的较准对应,由于有了色彩管理这个工业标准,使得我的光影在在千里之外你的广色域显示器上得到现场最大程度的呈现!

对于不懂色彩管理的色友,或是非广色域的显示器怎么看?只能把这个文件的aRGB色彩空间转变成sRGB,向小色域转换过程中必然有损失,姑且选择相对比色吧。这样,窄的显示色彩空间苟且接近表现大的色彩空间的可见光。



前期拍摄注意:
1、拍风光我建议机身设置成Adobe RGB色彩空间,在广色显示器上观赏——如果我没记错,很多色友都关心DSLR机身这项色彩空间应该如何设,为什么——本例算是答案之一吧。
2、需要的色彩不要再在aRGB上出现数据损失了(过曝),那就没法子了,因为在这样的曝光下彻底超出机身的记录范围了
3、若用aRGB强烈建议不要用JPG拍摄,一般用RAW格式拍摄。因为JPG只有0~255个单色组合,散点在sRGB范围上可接受,但在大得多的aRGB RGB空间定义散点,使色彩分阶就很明显了。RAW建议转成48bit tiff处理输出。
4、如果你的作品要去打印输出什么的(我可没说要PS啊!),更要用aRGB拍摄

注意:我努力不谈概念,因为网上码字稍不慎就误导他人,概念性的问题请读书。翻书前提醒:老色鬼们很早有个公认,很多概念是外国的,而翻译的中文名五花八门没有标准,理解意思就好,喜欢咬文嚼字的议建议看英文书

七、例8:直击拍摄正确的色彩——拍摄确定的可见光还原可见光的偿试

实验目标:
利用业余简易的条件下,用色彩管理使相机拍摄绝对确定的可见色彩,且可以还原它。
* 对18%灰等曝光法则的深刻理解
* 展现了色彩管理数码相机校准的基本工作思路
* 深入了解手上相机在不同曝光产生不同色彩
* 为理解摄影后期PS的界限提供有力的参考。

请初学者不要被“绝对确定的”可见光吓倒,超简单的实验来而,按步骤放心地实践吧。

注意:
这很象器材测试的实验,操作非常简单,主要用于理解。
思考的内容是假设在理想化下的,不要在精度偏差上纠缠

基础:
相机“拍摄正确的色彩”应该是拍摄绝对确定的可见色彩,还原这个可见色彩才有意义。可见色彩可由LAB坐标系定义。
这里的色彩不是(255,0,0)或是(210,0,0)……等等漂在空中的计算机数据;
这里的色彩也不因色板反射着未知亮度的光源而难以确定亮度的色彩。

实验准备——全部材料你都很容易找到!
1台sRGB色域的显示器
注:最好不要太便宜的,用比较标准的sRGB显示器;有条件用校色仪校准会令实验更接近真实,在我的多台中选择校后最准的sRGB的那台显示器,并在有色彩管理的软件中显示。

你的DSLR,当然拉小DC来参加也很好。
三脚架
PhotoShop CS软件
Profile Maker 5.05b软件
ColorLab 2.77免费绿色软件
(软件网上很容易找到××)
实验过程其实很简单,一句话:就是把显示器显示的确定的可见光按曝光法则拍下来即可。

第1步:准备一套绝对的可见光:

从一开始,实验中的讲到的色和影均指绝对的可见光,这个概念一定要保持在心中!

按下图制作ColorChecker 24:图中为Lab可见光的数据,请在PS新建sRGB文件中色彩选择的Lab输入。
其中3行第6个蓝色在sRGB中输入不了这个蓝色Lab(50,-28,-29),因为现在建立的是绝对的可见光,该可见光已超出sRGB的色域之外(Adobe RGB则可以),所以PS自动提供最接近的是(51,-22,-28),我们姑且原谅它吧。

好了,你建立了一套ColorChecker 24的可见光,文件只是可见光的数据载体。它放到全世界windows XP的PC上,都可以还原确定的可见光了。
夜晚关灯,用有色彩管理的软件中显示出来,如ACDSee9以上或Pro或其他一大堆软件。注意LCD显示器的可视角的问题。

附ACDSee9的色彩管理选项:

第2步:从点测18%亮度相机设定F5.6 & 1/6秒曝光值

把图中最底行右边数起第3个LAB(52,0,0)放大到全屏,假设D80机身点测没有问题,曝光值对应就是绝对显示器的18%亮度,即LAB=(52.98,-1.42,-11.58)。
需要注意的是色彩管理中没有对光的强度定义绝对坐标,亮度上只是依设备自身的动态设定百分比0%~100%。我的显示器是对比度:700:1;亮度:300cd/㎡。如果你的也是这样的绝对亮度,你的EV值也是绝对的。

从设备角度来说:光源动态范围与记录设备的动态范围基本吻合
从摄影角度来说:根据亚当斯自然界10档曝光理论,本光源有6档左右的,基本落到相机记录宽容度范围内。
这是该实验可行的主要原因,也回避拍色板要求照度适中的布光工作。

第3步:设定手动白平衡
把图中最底行右边数起第3个LAB(52,0,0)放大到全屏,用相机对着它手动白平衡。

第4步:DSLR设定sRGB,用RAW+最好的JPG,倾斜相机……咔嚓!
倾斜相机是为了回避摩尔纹现象。相机的图像效果全部设置成标准(关掉机身PS)。

第5步:我用RAW设置
针对Nikon D80:色彩模式有问题。它对应的最接近是色彩模式Ia(请研读Nikon说明书),饱和度加得狠失真严重。我在NX中选择色彩模式I
摆正,裁切,转存.TIF(或JPG)文件

第6步:展现实验结果供分析
用PS以sRGB工作空打开它,同时打开电子色板,我们就可以吸管,比较
PS中我喜欢打开拾色器,点两边相同的色块,读HSB进行比较。H色相、S饱和、B亮度
经比较,拍摄结果呈现的B亮度不足下S饱和度已经很高——哦,淡雅的D200比较专业。
我们还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分析,以了解手上机器的个体特性。

关于更精确的比较色差见最后一步。

第7步:获得DSLR记录偏差,即生成设备概貌文件(PS中叫配置文件)
很简单,运行Profile Maker 5,进入Camera页面,
左上选择ColorChecker 24,左下选择我拍的那个图片,
右边点开始,马上生成了icc文件,我起名copylcd.icc表示翻拍LCD的校准数据。默认放在windows系统色彩管理的目录下

第8步:回到陕北延安!
这个步骤前面已经介绍过了:
用PS打开原来拍摄文件
编辑-设备配置文件-选择第7步生成的icc文件
确定之后,拍摄的文件“未PS”就与开头自己制作的文件高度一致——也就是说你亲手建立的可见光已经被你自己拍摄记录,并正确地呈现出来了!
实验建议将带有概貌的文件另存成新的文件,方便理解。

当你亲手完成实验,得到这样的结果后,每当摄影作品要发出来之前,你还会习惯性地对所谓“灰灰”的图片拉拉对比度?加加饱和?才算可以接受的?

第9步:为DSLR补充做全效果色谱
以F5.6 & 1/6秒在不同的补偿下拍摄
-4EV -3EV -2.5EV ……0 +0.5EV +1EV …… +4EV
最多不过20张,现场的色彩在相机上基本可能的结果都找出来了,相机还可能跳出你的手心吗?!
分析发现曝光的秒数在1/6和1/8秒之间更准

第10步:精确比较色差
本老PC认为精确比较色差交给计算机做更好。其实ProfileMaker里面就有比较色差的功能,只是拍摄信息需要一定的转换才能被软件读懂,故还要用到一个很小的绿色软件ColorLab倒乎一下。
1、生成拍摄信息:用记事本打开制作好的copylcd.icc文件,找到文件开始部分有一些RGB数据,这些就是拍摄色卡图像的基本RGB数据。把CREATED……至END_DATA这部分文字全部拷贝并粘贴到一个新的记事本文件中。注意要包括CREATED和END_DATA。
2、转换信息文件:可惜ProfileMaker还是读不懂这个信息文件,需要作转换:打开colorLAB软件,选择open,打开刚拷贝出RGB文件的记事本文件,选择colorLAB的filter菜单的mode,选择LAB,可将RGB数据直接转换为Lab数据,因ProfileMaker软件MeasureTool(测量工具)中的Comparing(比较),只能使用Lab数据,故必须转换。另存,将转换后的LAB数据另存为最终的记事本文件(我命名为copylcd24lab.txt)
3、 打开ProfileMaker软件MeasureTool(测量工具)中的Comparing(比较),在Reference和Sample中,分别放入色卡的原始数据和刚直接转换后的Lab记事本文件(copylcd24lab.txt),此比较就是色卡原始数据和直接拍摄的色卡原始颜色之间的色差比较,如下图:

4、 以看到:软件计算出中平均色差,最好的90%色差,最坏的10%色差,最大色差等,其值就是在色彩坐标系的距离。 可以点击保存报表(Save Report),将此比较保存成copylcd24rpt.txt文本文件。
其实比较的数值对我意义不大,反而是一目了然的比较图已经轻易地发现我在确定曝光值上、被摄体光比、记录和显示等方面造成的哪怕一丁点颜色偏差!

实验不足:个人感觉主要在
1、本实验最大的不足会在显示器显示的准确。由于业余显示器呈现的误差,使被最终的校准并非校准被摄的色彩,即会错上加错。所以用校色仪校准显示器后会好很多。
2、由于同色异谱的现象,该偿试所得概貌是显示器翻拍的,不宜用于自然光。即使在非严格下,若需校准户外下相机拍摄和正确取得机身特性,建议在相同摄影条件下(户外或影棚)拍色板取样。
3、至于拍摄反射体与拍摄发光体(屏幕),个人暂时没发现影响本实践的重大原则问题。

** 实验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