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富先跑 大量精英分子们正在爱着外国 - 新华博客 - News 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51:48

先富先跑  大量精英分子们正在爱着外国

 

中国出现第三拨移民高潮 中坚阶层集体流失(图)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2010060408:14

 

 

各种数据表明,自上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两拨移民潮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三拨移民高潮在进入新世纪的十年中已成愈发汹涌之势。不同于第一拨混杂偷渡客的底层劳工和第二拨国门初启之时的"洋插队",新世纪移民潮的主力由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组成。高端群体、庞大数量和趋势化发展构成了不容忽视和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是否正在经历社会中坚阶层的集体流失?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移民国,目前约有3500万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北京买房,不如移民?

 

中国社科院《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

 

20104月北京车展上,一则移民广告打得相当煽情:在北京买房?不如移民吧!

 

这条广告背后心照不宣的潜台词是:在二套房购买门槛提至史上最高,北京二环以内一手房价每平方米均价仍死守3万元时,仍未从金融危机中恢复的美国,已开始推行EB-5类签证,吸引各国有钱人入籍,最低投资50万美元(约人民币342),即有资格申请美国绿卡。“理论上,居住二环以内的北京人民都具备了移民美国的条件。”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齐立新说。

 

美国国务院最新公布资料显示:200810月—20099月的上一联邦财政年度获批的EB-5类签证移民总数,已从2008财年的1443人升至4218人,其中七成左右主要来自中国。齐立新说,投资移民成功率高的国家分别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其规定投资门槛分别为40万加元(235万人民币)80万澳元(454万人民币)150万新元(962万人民币)

 

加拿大移民局数据显示:2009年,加国投资移民全球目标人数为2055人,中国大陆的名额占了1000名左右。以投资起步价40万加元(235万人民币)计算,仅2009年,即使只按“门槛标准”计算,从中国流向加拿大的财富至少23.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座世博会中国馆。

 

事实上的财富转移远远高于以上粗糙的估算。2001年申请移民加拿大时,马舒(化名)办理的是技术移民,尽管彼时身为广州某公司高管的他资产已达上千万。“投资移民门槛很高,不是说你口袋有三百多万就能移民加国了,还必须雇用一定数量的当地雇员,每年有一定销售和利润额度。”

 

在相对少数的投资移民之外,技术移民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群体。齐立新告诉记者,近十年申请各国技术移民的数量与投资移民相比,大约为201

 

这意味着,每天都有近60名教育背景良好、工作体面、收入颇丰的中国中产精英同时向加拿大移民局递交移民申请。

 

 “分数有可能达标的人才基本素质为硕士以上学历、精通英语,3-5年以上工作经验,”马舒说,“就是中国的中坚分子。”

 

马舒只是庞大的“中坚分子”群体中的一个。据统计,2009年度,中国移民加拿大共2.5万人;移民美国约6.5万人;2008年度移民澳大利亚约1.6万人。

 

在加、美、澳三大主流目的地之外,香港、新加坡和异军突起的中北美小国也同时在吸纳大量中国大陆移民。

 

2007年,中国社科院发布《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的同时,中国流失的精英数量也居世界之首。

 

他们在寻求什么?

 

优质的教育,健康的环境,安全的食品,规范的法律,甚至身份的象征,都对移民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寻求安全感、为孩子谋求优质教育,是所有受访者移民的前两条理由。其中一名受访者是身家数亿的温州商人。2009年,他开始将中东的生意转移至美国,通过投资一座中美贸易城,投资移民。他坦言越来越不喜欢每周有四天时间得在外应酬、打点各路官员、 朋友,向往“公私分明的生活方式,把更多时间留给老婆和孩子”。

 

在他的圈子里,移民甚至成为身份量级的标识。他们将之称为“抄捷径”,即用过去20年里迅速积累的财富,支付转型期的中国所付的或忽略的代价:规范的法律、孩子的教育、高福利、低征税点、低遗产征税、健康的空气、安全的食品、免签多国护照的便利等。

 

他的同龄人中,许多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父辈、亲友偷渡欧洲,有的为了入籍还加入法国外籍军团,“现在轮到我想出去了,”他说,“但已经跟他们那批移民不一样,我们有了更多选择。”

 

另一个低调得近乎隐秘的移民群体常人无法轻易接近。公开资料显示:加拿大的多伦多和魁北克是华人富豪移民的首选地。而在澳大利亚,华人富豪的首选地是悉尼与墨尔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已经明确将吸引华人富豪作为移民政策的重要考量依据。而对于这些新富阶层来说,财产的安全则是他们最大的需求。

 

新加坡在过去几年也成为国内富豪青睐的理想之地。2008年新加坡取消了遗产税,令该国对国内富豪的吸引力加大。与加拿大不同的是,新加坡对移民没有居住时间的限制,因此许多获得新加坡绿卡的中国富豪仍可以持续在国内经营企业,这点也对国内业务存续的企业家具有很大吸引力。许多国内富豪都在新加坡乌节路(属于商务中心)购买公寓房,或者是圣淘沙购买别墅,形成新的生活圈。

 

“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

 

他们中的大多数需要褪去在国内“成功人士”的光环,回归到普通平淡的生活。但他们更多着眼于自己子女的未来。

 

在技术移民的世界里,他们首先得适应谋生的艰辛与社会地位的落差。各国在制定技术移民政策时,都将本国急缺的人才类型作为优先考虑对象,如澳大利亚、加拿大青睐IT工程师和会计师。

 

但由于两国各大公司只认可本国及北美的工作履历,大多数来自中国的技术移民都无缘从事原先的职业。

 

刚到加拿大时,马舒的谋职底线是“先当个经理,也是可以的”。

 

三个多月后,他终于在一家电讯公司谋到销售国际长途电话的工作。这名快40岁的新手,每天都要和小年轻一起竞争业绩,每拉到一个顾客,奖励2加元,如果足够勤奋,一个月能拿到800加元(折合人民币5191.28)

 

受过高等教育,在国内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教养良好,地位体面,收入可观,这是中国技术移民的共性。相比二十出头即赴美读MASTERPHD,毕业后留美工作的留学型移民,他们移民时年龄已在3040岁,选择余地与竞争力都较小。

 

马舒身边的移民同胞,有的曾是大学老师,有的曾任公司主管,有的是技术骨干,到加拿大后,他们成了卡车司机、超市货柜员、收银员;一名好友,在一家公司做技术,表现颇受认可,却十年未受提拔;另一名好友,在四十岁时,重返大学,现在正读大一。

 

和普通大众想象中不同,大量技术移民在国外的生活虽然平稳却远不如国内光鲜。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他们中的大多数需要褪去在国内“成功人士”的光环,回归到普通平淡的生活。但他们更多着眼于自己子女的未来,他们普遍希望下一代能够在异国延续自己在国内的成功。“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一位已经移民加拿大近10年的技术移民如此总结。本版据《南方周末》

 

观察:如何面对精英移民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一个成熟的社会应当思考的,是如何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如果因为担心人才外流而限制人口流动,那就是背离世界大趋势的因噎废食之举了。

 

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国际移民,其中不乏作为社会中坚的精英阶层,通过留学、技术移民或投资移民等方式移居海外,大多前往欧美澳加等西方发达国家。

 

人们不禁产生疑问:这些高素质人才往往都是耗费了本地社会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的资源才培育出的精英,恰是当下稀缺的人力资本,如此轻易就流失海外,中国怎么办?其实,早在我们遇到这个问题之前,亚洲的不少后发国家和地区,如印度、新加坡和台湾,都曾经历社会中坚阶层大流失。

 

与台湾曾经走过的发展轨迹十分相似,今天的中国大陆不仅面临产业结构提升,而且也在大幅扩张高等教育的覆盖率。这些都为海外华人华裔专才回流提供了多元的就业机会。尽管目前实际回流人数还很有限,不过,乘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势头,尤其是经历了2008年底的金融海啸之后,“回国”已经越来越普遍地成为留学生及专业人士的备选项。

 

在移民研究的社会学领域,目前主流观点也是强调全球化时代跨国网络所建构出的跨国社会空间,以及由此带来的跨国社会资本积累,社会资本与货币资本之间的转换。人才外流不再只是人们眼中的资源流失,“人才获益”、“人才流转”、“软实力”等概念已逐渐取代了“人才流失”。

 

今天,我们周围其实早有众多经验可资借鉴。我们可以学习印度,强化故土与海外侨社的联系,因为海外网络就是社会资本;我们也可以学习新加坡和香港,全面打造国际都市以吸引跨国财团,透过企业入驻带来整个海外精英团队……总之,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一个成熟的社会应当思考的,是如何增强自身的吸引力,让现有居民不愿离开,令海外精英趋之若鹜;如果因为担心人才外流而限制人口流动,那就是背离世界大趋势的因噎废食之举了

 

来源:http://news.sohu.com/20100604/n272560302.shtml

 

周光召:今天的科技界民主氛围太少,远不如毛泽东时代

 

2007120611:45来源:科学时报

 

编者按:“两弹一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奇迹,它的成功得益于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宽松民主的研究氛围。面对日益改善的科技条件,今天的老科学家却开始怀念和呼唤那个曾经逝去的年代。中国科技界目前最大的弊病是什么?它将会对中国科技未来的发展产生怎样消极的影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科院前院长周光召接受了专访。

  

现在,反倒经常出现两种不开放的情况:一是缺乏学术民主的氛围,往往是院士或领导一讲话,就再没有人敢讲话了;二是实行不必要的封锁,大家都生怕自己的想法被别人知道了。部门之间、学科之间的协作和交流越来越少了,更不用说激烈的争论。

 

几十年来,我们一会儿强调基础研究,一会儿强调应用研究,而且常常矫枉过正。

 

研制核武器是科学家报效祖国的一种方式

 

 “那个时候,没有上下级的概念,没有干部、群众的区别,没有知识分子和工人、军人的区别,大家都是一条心:要把核武器做出来。”

 

记者:说到科技创新,总会提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的“两弹一星”工程,作为亲历者,您认为,在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中国科学家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周光召:解放之初,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氛围,吸引了数万名知识分子从海外归来——这些人的回国,不仅仅是因为向往新中国,也是被当时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所吸引。而且,除了周恩来、聂荣臻、陈毅等领导人真心实意地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外,中国政府还对核武器研制进行了战略部署。所以,当我们回顾中国核武器研制的成就时,不可以忘掉这段历史。正是当时整个社会尊重科学和知识的氛围,培养出了一大批新中国自己的技术骨干——参加“两弹一星”研制的一大批人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自己就是在1954年毕业,走上科研道路,加入这一队伍,逐渐成熟起来的。……

 

来源:http://it.sohu.com/20071206/n253840406.shtml

 

调查显示:清华北大七成毕业生去美国留学

 

2008年09月02日

 

今年,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第一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表明,尽管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已经出现“回流”趋势,留学归国人员数量持续增长,但流出明显大于流入,“人才流失”现象仍然比较严重,高层次科技人力资源稀缺现象依然存在。 

 

报告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有70余万具有高等学历的人员出国留学,但是学成回国的人员不到1/32/3以上的人选择留在国外发展。有关调查显示,1985年以来,清华北大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七成以上去了美国。

 

另外,跨国企业在华研发机构带来的“内流失”等问题已成为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流向值得关注的新趋势。报告称,一些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中的中国研发人员和技术专家虽然在国内工作,但从其服务对象看,研究成果或贡献的归属不能合理计入中国的统计范畴,因此,这类人员不能合理地纳入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的范畴。目前已有来自14个国家的4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华建立了研发机构。一些在华跨国企业已成为海归人士和国内名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

 

来源:http://edu.sina.com.cn/gaokao/2008-09-02/1022161826.shtml

 

本人短评:

 

为人作嫁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原来是纷纷回国报效,现在是个个外出自保。

 

留不住人材,难道仅是生活条件与待遇的问题?原来钱学森、邓稼先等爱国他们不知道艰苦吗?没有了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彷徨无依,只能沦落到有奶就是娘、有钱就是爹的地步,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没有了凝聚力、向心力,国家和民族算老几?从而也就没有了团结力、战斗力!这决非是“吃不到葡萄就说其是酸的”问题。国家政府的职责是什么?那就是强有力的组织、协调、保障。放任自流等于自我拆台进而殃及到多数普通老百姓的长远福祉。

 

如此状况想要国家强大、人民富裕,难啊!套用时髦语句“深层次原因”不解决,就会永远在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打转而不能自拔。

 

本人反对文章最后一句“如果因为担心人才外流而限制人口流动,那就是背离世界大趋势的因噎废食之举了。”,外强中干地打肿脸充胖子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地拿什么“大趋势”来误导读者实属买办行径。北师大等免费学校的前提是什么??已有前例可循,为何不能转用在清华、北大等国内尖子学校上?有约在先,若报考清华、北大等此在学校毕业后可以签约出国学习培训但必须按期履约回国报效,否则按合同收取2000%(特色道路上借鉴天价药的利润率用于索赔收归国库乃是情理之中、无可厚非)的违约金(基数按此类学校的每个学生的培养成本计算),一次性交齐不得分期缓缴,因为国家有限的教育资金和国内最好的教育资源浪费在不爱国的人身上是民族的耻辱。

 

我国著名水利专家、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老人,一次在与同学们谈话中尖锐地指出:美国在为中国培养有汪精卫思想的人。

 

至于其它问题如为洗钱或逃脱罪责导致的出国,这里不再赘述解决方法。

 

最后,酸涩地调侃一句:走吧,走得越远越好,免得将来被强制大量食用转基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