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南京师大国家级精品课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26:07
心理学史(课程描述)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心理学史的教学研究是我校心理学的强项和优势。1982年,经当时的国家高等教育部批准,我校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心理学史研究室,研究室的首任主任是我国心理学的一代宗师高觉敷先生。早在1978年,以心理学史为基础,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设立了硕士点,有了心理学史教学与研究的硕士授予权。1983年,又设立了博士点,具备了博士学位授权。1996年,在心理学史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了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史研究中心,聘请了国内、港台地区、日本、美国等高校的著名教授担任兼职研究员。2004年,开始筹建“心理学史教学与研究资源信息中心”。另外,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从1996年开始挂靠我校。专业委员会的前任主任是我校的杨鑫辉教授,现任主任是叶浩生教授。上述事实都说明了我校心理学史教学与研究的优势地位。
本课程是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组建南京师范学院以后最早开设的课程之一,主要是在教育系开设。当时由于具有本专业知识结构的老师不多,因此本课程主要是作为教育系本科生的一门选修课,开设时间为一年,每周2课时,共80课时。本课程在其开设之初主要是采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高觉敷先生自编的讲义和高老翻译的一些国外的著作。高老先生毕生致力于心理学史的研究,是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第一人。早在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他就在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开设与心理学史相关的课程,解放后一直在南京师范大学从事心理学史的研究与教学。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心理学获得了新生,同样心理学史也获得了新生。1979年,在当时教育部的主持下,由高觉敷先生牵头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编写中国第一本心理学史高等学校教材——《近代西方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的全国会议。该教材由高觉敷先生任主编,具体编写人员来自湖南师范学院、华南师范学院、吉林大学、四平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等。此后,在高觉敷先生的主持下,又相继编写了《中国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西方心理学新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在此期间高觉敷先生又相继翻译了一批国外的著作作为心理学史课程的补充,如《实验心理学史》、《现代心理学史》等。心理学史课程也成为心理学专业、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心理学史也是南京师范大学历史上最早招生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课程之一,1978年高觉敷先生招生了我国第一届西方心理学史专业硕士生,1986年这个专业又开始招生博士生。不过在当时,心理学史课程内容主要以西方心理学为研究重点。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心理学史课程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课程建设开始既注重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也注重苏俄心理学史和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心理学史课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心理学史课程的建设出现了一个高潮,相继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教材。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由叶浩生任主编,郭本禹、彭运石和杨韶刚任副主编的《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一书获得了全国同行的一致好评。该书不仅成为全国绝大多数院校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主要教材,同时还分别获得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年,由我校杨鑫辉教授任主编、叶浩生教授、郭本禹教授任副主编的《心理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5 卷本,200万字)出版,该书全面涵盖了中国心理学史、西方心理学史、苏俄心理学史的全部内容,是学习心理学史课程的重要参考书。此外,围绕着心理学史课程建设,还出版了《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叶浩生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叶浩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当代心理学新进展》(郭本禹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叶浩生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等高等学校教材。其次,这一时期心理学史课程的课时数也得到了增加。本课程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加大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了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课程设置上增加了中国心理学史和苏俄心理学史方面的内容。第三,这一时期大力引进了多名心理学高层次人才,壮大了本课程的研究力量,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良好文化素质、较高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
经历了以上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本课程形成了自己传统与现代紧密相结合的鲜明特色。本课程不仅受到省教育厅和全国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同时更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二、教学内容
从心理学史内容的结构上说,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哲学心理学思想(从古希腊、古罗马和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到1879年),这一部分主要论述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其重点在于理清心理学两大起源——哲学起源和科学起源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怎样共同促成了近代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在这一部分内容中,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和近代科学方法论是中心内容。
第二部分是科学心理学思想(从1879年到上世纪末),本部分内容在系统介绍意识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着重突出现代心理学两大思潮——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之间的争论。这部分内容不仅侧重于“心理学史”的勾勒,更注重突出理解在“史”背后所蕴藏的真实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第三部分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方面的新进展;其次是关于心理学的统合问题(包括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再次是心理学各理论流派的新进展。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一部分内容本身就是心理学史课程的新进展,它的出现不仅使得心理学史课程体系显得更充沛,同时也提升了心理学史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学史课程,不仅知道了心理学在过去做过了些什么、现在正在做些什么,而且还能预测到心理学将来会做些什么。
从地理位置来看,本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即西方心理学史、中国心理学史和苏俄心理学史。
首先,西方心理学史就是研究西方国家中作为主流心理学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而所谓的西方国家是指包括英国、法国、德国在内的西欧国家和加拿大、美国在内的北美国家。其中美国心理学的历史在西方心理学史的论著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原因是进入20世纪后,美国心理学逐步取得了领先地位,世界的心理学研究中心很快从德国转移到了美国。
其次,中国心理学史研究中国心理学存在和发展的历史,主要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和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古人对心理现象的思考就提出了六大对立的基本问题,即人贵论、身心论、性习论、知行论、性情论、理欲论,它们构成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范畴论。在具体的心理学思想中,中国古代心理学又涉及到人的心理的方方面面,比如教育心理学思想、释梦心理学思想、心理卫生思想、情欲心理学思想、性情心理学思想、军事心理学思想等,
再次,苏俄心理学,所谓苏俄心理学就是指苏联与俄罗斯的心理学,包括十月革命前俄国的、苏联时期的以及现在俄罗斯的心理学。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心理学存在着一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路线的激烈斗争,谢切诺夫(I.M.Sechenov)、巴甫洛夫(I.B. Pavlov)、兰格(N.N.Langer)等人是心理学中唯物主义路线的代表,其中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的实验方法研究大脑皮层的机能,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和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说,为前苏联以及世界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格罗特(Gelot)、切尔班诺夫(K.I.Chelpanov)是其主要代表。
三、教学条件
本课程一直重视对心理学史教材的建设,从目前来看教材建设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所编著的一系列教材不仅受到了本校学生的欢迎,同时许多已成为兄弟院校的教材。如早期高觉敷先生主编的《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中国心理学史》和上世纪末叶浩生教授主编的《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等已成为全国同类教材中的权威。
本课程不仅重视对教材的编写,同时也非常注重编写和翻译一些扩充性资料,特别是翻译一些国外心理学史的经典著作,如郭本禹教授主持翻译的《心理学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叶浩生教授翻译的《现代心理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等。这些资料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也有力地增强了学生学习心理学史的学力。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心理学史的感性经验,我们还花巨资建设了心理学史电视电影资料库、图片库。这些条件一方面使心理学史课程变得和蔼可亲,另一方面更提高了心理学史教学的效果。
为了创造良好的心理学史教学条件,本课程还制定了定期聘请国内外一些知名的专家来开设讲座的制度。围绕本课程,每个学期我们都要多次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和心理学家来给学生做各种专题报告,学生们对此反响热烈。现在我们已把此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保障条件,并形成了一种教学制度。
心理学史课程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教学条件,那就是它具有一支能力强、学识渊博、师德好且能吃苦的师资队伍。不管是在南京师范学院还是在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史课程一直就是教育系的一门骨干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优良传统已深深地扎根于心理学史课程的每一个教师。目前的这支心理学史课程队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而且这支队伍的配备也较合理,既有全国知名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又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者,他们不仅在科研上能力突出,而且在教学上更是行家里手。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的很大一部分信息主要来自于电脑网络,因此本课程也非常重视把网络条件作为教学的基本保障条件。目前本课程的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不仅为学生设立了免费的电脑机房,同时在办公室也为每个老师配备了电脑,一些专门教室的电脑也定期向学生开放。
从以上这些教学条件来看,本课程不仅具有了较好的硬件性保障条件,同时也具有了一流的软性保障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条件会提供一流的心理学史教学。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程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课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些传统的方法和手段是本课程的一大财富。从目前来说,本课程不仅有机地借鉴和保留了这些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同时还针对当前信息化社会的特征而创新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⑴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本课程在最初阶段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同时教师有针对性地分发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资料,这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为主,重在把学生引入门。但教师的讲授又不完全是一言堂,其中经常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开展课堂讨论。这种讨论有时候是由教师组织,但更多的时候则是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点评,这样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效果也很好。
⑵主题研究与专题讲座相结合,心理学史课程是一个包含着许多问题的课程,有些问题甚至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定论。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把这些问题作为一个专题来让学生进行研究,这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压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好学、勤钻研的习惯。每当我们组织学生进行这样的主题研究时,我们总会适时地邀请一些国内外有关的专家、学者来做这方面的讲座,从而给学生以有效的启迪,使学生不致独自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
⑶自学与论文写作相结合。我们在教学中非常注重让学生自学,心理学史课程是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真正适应心理学史课程和学习。我们在让学生去自学时,总是配之以一定的论文写作任务,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自学时能感受到一定的学习压力,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⑷学生主讲:心理学史课程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及其相关的意义,许多时候让学生走上讲台来讲解时,这个目的会更容易达到。学生在课堂主讲的形式目前已经成为我们心理学史课程教学中一种最常用的方法,过去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仅只是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它还能培养学生对心理学史课程的情感。
⑸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尽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近年来在心理学课程教学中新兴起的一种方法手段,但这种方法手段却极大地丰富了我们传统的方法手段。本课程制作了许多的多媒体课件,同时配之以幻灯、录像等把课程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历史事件等形象地展示出来,从而使传统单调的课堂里充满了现代的生机。
⑹课外辅导与课外指导:我们在具体教学中比较强调课外辅导和课外指导,这使我们的教学从课堂之内延伸到了课堂之外。本课程的所有成员都与其授课班级建立了固定的答疑和交流时间,并且有固定的场所。除此以外,我们还将所有任课老师的电子邮箱公布给学生,使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得到教师有效的帮助。
⑺灵活而又不失去科学性和严肃性的考核制度:考核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在学生的考核成绩中既有学生的平时成绩,也包含有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考试既有开卷也有闭卷,还有相关的论文作业等。同时我们还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评优和上研究生或博士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使学生通过考核也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并获得某种成就。
五、教学效果
本课程在学校和学院的领导关心下,在课程组全体成员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省内外和学校的一致好评。在学校方面,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多次盛赞心理学史课程“内容丰沛、信息量全面而时鲜,方法有效,学生兴趣浓厚。”吉林大学的心理学史老前辈车文博教授也多次在多个场合称南师大教科院的心理学史课程“把心理学漫长而又短暂的历史活生生地呈现给了学生,在国内居于领先的地位。”这些褒扬既是对我们心理学史课程的一种肯定,同时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我们提出的一种要求,这种要求必将促使我们更加努力去争取更大的进步。
对于一门课程的教学来说,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才最有发言权,学生才是教学的根本。本课程的教学在学校进行的多次学生测评中均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普遍反映心理学史课程内容实在,形式活泼,通过这一门课的学习,他们不只是学到了知识,还在能力、方法、科研和做人等方面得到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