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会成功515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32:54
做个名利双收的好人,真好!_做好人会成功
时下与人交往,好像别人都是“潜伏者”,随时会伤害自己,得留一万个心眼防着,阴谋、中庸、厚黑等灰色做人哲学盛行不衰。好像做个真诚的人、做个阳光的人、做个好人,就会沦为别人的垫脚石,只会令自己吃亏?瑞典的艾因霍恩教授在其畅销书《做好人会成功》中通过大量事实粉碎了这一假象,告诉我们——与人为善才是成功的最大秘诀!
人们总是把好人与和稀泥的老好人混为一谈,实际上伪装善良、没办法说不、行为愚蠢等这些都是“老好人、假好人”的标签。如何把好事做得既利人又利己,赢得稳固长青的人脉,进而走向成功,这才是做好人、做真好人的学问。
例如,面对道德两难问题,假好人往往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真好人却善于运用五种“工具”做出正确的决断:“道德和法律”指导人们的基本行为,“理性”让人们进行分析,避免制造伤害,“良知”是内在的指南针,让人们明辨善恶,“同理心”使人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身边人的忠告”能阻止人们重蹈覆辙。
再如,如何化解冲突取得双赢,如何指出别人的错误而双方皆大欢喜,如何付出一分力量去帮助别人,而别人却愿意用十分力量来回报你,等等,对周围的人好,就能得到一切,而对旁人不好,则会损失许多。因为慷慨良善的人不会被他人视为威胁,彼此就会放下敌意、好好合作,结果人人得益。好人其实已经踏上了成功之道。
艾因霍恩教授是瑞典著名职业道德及领袖能力培训大师,他将西方“人”与东方“仁”巧妙结合起来,打破了成功只能从金钱、利益方面出发的观点,向大家揭示了做好人的学问,以及如何通过做好人迈向成功。
该书已被翻译成16种语言,畅销1000余万册,成为“风靡全球的好人成功学”,无数人从中受益良多。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这些建议可以应用在我们的职场生活、社交生活与内在生活中。如果我们真的想要自己的一生有所成就,就该慢慢了解这些方法。”
做最长远的赢家(1)_做好人会成功
那天早上我一到门诊部,就意识到气氛紧张。“发生什么事了?”我问柜台职员。她神情忧虑,看了我一眼,便说:“昨天晚上你的一位病人去世了,候命医生不久之前还在这里,跟每一个肯听他讲的人说,他鼓励死者家属向纪律委员会投诉你,不然他就会自己投诉。死者家属显然对你非常不满。”
我马上知道是哪位病人。前一天有一位年约75岁,神采奕奕,眼神流露好奇的女士来门诊部找过我。她儿子跟她一起来。我之前没见过她,而她来是做第二次癌症化疗的。她患有一种淋巴瘤,有时候也被称为淋巴癌,这种疾病若不治疗,便有致命危险,但只要加以治疗,我们大概可以治愈一半左右的病人。她做过第一次化疗后心脏出了问题,所以入院接受观察,但她现在觉得自己身体状况不错,已准备好进行下一次疗程。我们谈了很久,其间我除了说明许多其他事情之外,还跟她解释她的心脏在新疗程中会面临的风险,还有这也是她痊愈的唯一机会。她回答说,她知道会有风险,但还是希望能继续治疗。我建议她做完化疗那晚住院,她婉拒了,说做完她就离开,搬到儿子家里住,她觉得这样的观察应该够了。我没有坚持己见。
诊疗结束后我们一起站在门口,她面带微笑地望着我,说:“唉,你真是位非常好的医生,候诊室人满为患,还肯花时间跟老太太说话。”
“别客气——很高兴认识你。”我回答,一边想着如果我利用午餐时间继续应诊,我刚好能及时开始下午诊疗了。
当天晚上她因为心脏问题被送了进来,候命医生让她住进病房。几个小时后她在床上去世了。
治疗癌症的时候,病人去世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这种事情总是令我难过,但这次有点不一样。病人是因为我做错决定而去世,使我觉得非常难过。我回想整件事的经过,认为这项治疗是正确的决定,因为病人在清楚风险的情况下仍抱着积极的态度,但我实在应该坚持要她住院的。我当时为什么没有坚持呢?
这些念头在我脑海中萦绕不去,我跑去打电话给这位女士的儿子。电话接通了,我说我是他母亲的医生,然后准备听他连珠炮发的斥责,但他的反应实在令我吃惊,他说:“我很高兴你打电话来。我要感谢你这样照顾我母亲。”他告诉我那夜发生的事情,还有他和其他亲友的感受。我们就这样讲了一会儿,讲到她母亲及已经发生的事。
然后我告诉他,有人批评我治疗他母亲的方式,现在我自己觉得当初应该坚持让她住院,但他的回答出乎我意料之外。他说:“但你当时的确坚持过,你坚持她应该住院,可是我妈拒绝了。我记得是这样,如果有人投诉你,我作证时也会这么说。”他对我的支持以及对事实的澄清,都使我觉得非常诧异,最后我强调说,如果日后他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我,欢迎随时打电话给我。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有件事应该让你知道,史戴芬,妈妈说他不喜欢那位候命医生,但你对她实在很好,因此我不会做任何可能伤害你的事。”谈完电话后,我在电话旁边坐了好一会儿,思考他所说的话。我和他母亲的对话,我并没有记错,她儿子知道我没有坚持让她住院,但他选择保护我。
结果我也没有被投诉——主任医生认为我没有犯任何形式上的错误,倒是候命医生本来应该请心脏科医生检查病人,但他没有这样做。但如果死者家属投诉我,我就要面对国家卫生与福利部反反复复的研讯过程,还要经历许多不确定的情况。但我免除了这一切麻烦,只因为别人觉得我是个好人。
做最长远的赢家(2)_做好人会成功
之前遇到不少机会,让我经常思考“好人”这个观念。就像许多人一样,小时候人家常告诉我“那样对人不是很好”或者“要对你妹妹好一点”。不过说到成年人的时候,“好人”这个词却会出现在不同的情况,像瑞典俗谚说的:“对啦,他人很好,但田里的母牛也一样啊。”或者是:“她唯一的优点就是个好人。”再听听这一句:“呃,我想她还算是个好人吧。”
那么,“做好人”这个观念又怎么样呢?这个到底是正面还是负面的特质呢?“做好人”到底有没有好处?从成年人的角度来讲,“做好人”这个观念,似乎总是使人联想到幼稚或不成熟。“好人”会被认为是有点“落伍”或软弱,或是指不敢提反对意见的人。成年人如果是个“好人”,别人会把他当做懦弱。不过如果是小孩的话,做好孩子可就无所谓。
那么“善良”这个词呢?对我来说这个词就像对人好的同义词。“一个善良的人”是我们几乎听都没听过的用语,除非是用在已去世的人身上。要是有人被形容为善良的人,通常都带有讽刺意味。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像“好人”还有“善良”这样的词语,为什么会带着负面意义呢?每次我听到那种贬低的语调都会感到惊讶,也不由得纳闷,说这话的人,到底知不知道谁比较了解生命之中重要的地方。我们对“好人”的看法必须在观念上来一次大革命。
对我来说,“好人”就是按着道德观念过生活的人。一个“好人”,意识里总记得要持续关怀他人。就我看来,这似乎是一种好得不得了的特质。而好人一点也不笨。相反的,好人非常有智慧,因为他们有意识或是不自觉地已经了解到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因为我们对其他人所做的事,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对周围的人好,就能得到一切,而对旁人不好,则会损失许多。好人其实已经踏上了成功之道。事实上,我相信,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能获得什么样的成就,最重要的单一决定因素,就是做一个好人。所以就算不为其他任何理由成为好人,也该为了自己做个好人——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有成功的人生。又或者像美国作家詹姆斯?弗里曼?克拉克(James Freeman Clarke)曾正式表达过的:“记得做好事,就会发现幸福追着你跑。”
有趣的是,这不只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团体、组织与社会。如果我们研究人类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有时似乎不是这么回事。我的看法是,那些善良、培育性的团体才是长远的赢家。
做好人不一定容易做到。比方说,放任别人恣意而为,就不是好人的所为,尤其是在他们根本不对,而那些行为更可能产生负面后果的时候。做好人也不是没有骨气,不是让旁人剥削你,更不是自愿去做一些违背自己天性的事情。
做好人是一种必须耗费洞察力来掌控的特质。而在特殊状况下,还可能必须坚持某些短期内会令他人觉得不好的事。这也是我选择撰写做好人的学问部分的原因。能够以由衷、积极与善良的方式做好人,真是一门学问。
人人都面临两难选择(1)_做好人会成功
面对道德两难
几年前,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小公司工作。除了创办公司的老板以外,总共只有6个员工。营业主管跟老板合作几乎20年了。他们彼此非常了解,彼此的家人也经常见面。
当时营业主管已经60多岁,越来越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尤其是信息科技方面。他出错越来越多,有时根本搞不清楚情况。老板当然非常关心这种情形,其他同事也越来越经常劝他处理此事。老板不忍心在老同事兼老朋友快退休时辞退他,最后选择聘请一位助理,他实际上接手这位营业主管许多工作。就在那时,经营气候变差,公司的营业额开始下滑。聘请一位额外员工的开支,也就是说实际上是两个人做一个人的工作,使这家公司雪上加霜,最后破产收场,所有员工都失业了。
这是面临道德两难时决策错误的好例子吗?如果老板能狠心辞退这位老朋友,也许能够挽救公司。那么六个人都能保住饭碗,而不是七个人通通失业,公司垮掉。从这么简单的数学观念来看,答案似乎很明显。
但道德不见得只是简单的数学问题。要事后孔明很容易,但老板根本不知道公司会破产。他假设公司能负担多请一名员工的费用,偏偏情况并非如此,而这个愿望到底有多实际,也难以判断。如果他的做法成功了,说不定我们会赞扬这位老板关照老朋友兼老同事呢。
换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可能会认为辞退营业主管才有正面效果。也许他讨厌这份工作,但觉得为了不让老板和公司失望,自己应该撑下去。也许他早就怀疑自己不再适合做这份工作,他会觉得能离开公司是种解脱。事情发生后我们也许能说,在这个例子里最好的办法就是辞退他,以保住其他人的工作。
但这样做真能挽救公司吗?也许这家公司无论如何都会破产。那么辞退他只不过是不必要的举动,还使这位忠心的老员工情感上受到伤害。
最后的答案是,做决策时没有明确的答案。这也是道德两难的典型状况。有时这是可能性的计算问题——如果我这样做,结果可能如何?那样做又如何呢?有时这是遵循规范与规则的问题,有时又是违反规范与原则的问题,有时这代表着必须在对某些人造成负面后果,以及对某些人产生正面影响之间权衡轻重。这也可能代表着关系到他*益时,该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有多重要。
解决两难问题的5种工具
第一种工具是人类已发展出的一系列道德原则、规范、规矩与法律,它们指导着我们的行为。这些原则的功能好比导引的明灯。我们关心人的价值,意思是所有人都有相等价值。此外,我们关心生命的价值,意思是我们应该保护生命,而且只要我们有能力,都应该努力维持生命。独立自主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权为自己的生命做决定。团结一致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团结并与那些拥有得较少的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
这些原则偶尔也会互相冲突。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堕胎问题。一方面,生命价值的原则表明胚胎有生存的价值,值得保护,这种价值随着怀孕过程日渐增加。另一方面,自主原则却表明一个人有权为影响自己生命的事情做决定,在这个例子里,那人就是未来的母亲。瑞典国会议员解决这个两难的方法,是允许怀孕18周之前的堕胎行为;在英国,只有怀孕24周之前的堕胎行为是合法的。
人人都面临两难选择(2)_做好人会成功
第二种工具是理性,理性让我们能进行分析,并评估如何尽可能成就最大的善,以避免制造伤害。人类分析行为后果的能力,比其他物种的发展要好很多,而这种特质也能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持续发展。
举个假设的例子:公司里同时在进行两项募捐。其中一项是为了一位患白内障、视力逐渐恶化的同事。你同事的情况尚未恶化到有资格取得全民医疗保险的保障,必须自费进行手术。有人请你为手术费捐出100英镑。另一项是为非洲人一种致盲的眼疾募捐,有人请你捐出100英镑,这样就足以挽救两个人的视力。你认为自己总共只负担得起100英镑。你会怎样做?当然我们不能单凭理智解决这个两难情况,但理智有助于我们作出最后的结论。
第三种工具是我们的良知,良知的作用就像是内在的指南针,告诉我们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在火车的例子里,当必须决定要不要亲手害死一个人来救五个人时,必然经历内心挣扎,与良知剧烈缠斗。
良知的作用就像情感指示器,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些对与错的感觉,大部分都已经由我们身处的社会逐渐灌输给我们了。我们所建构的内在价值,通常也会符合我们的社会价值。如果我们互换社会,或是社会价值改变,我们的良知对于对与错的理解,就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我们在特定情况下,违背了良知,就可能会导致我们不再把所做的行为视为错误。我们也因此压抑了良知。
第四种工具是同理心,换句话说,也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对于周围的世界,每个人的看法、需求以至期望也不一样。如果我们把大家的标准通通当成一样,那每次都一定会出错,因为每个人都不相同。要知道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人,就一定要先了解那个人的需求。这就是同理心发挥作用的时候。
同理心和行善没有直接关系,但它是了解别人想法与反应的能力。我们能应用这份洞察力去行善或不行善。同情心是跟某人一起感受,或者替某人感受,而同理心则是我们就好像住在别人心里。还有另一种方式可以表达两者的差异:同情心的目的是关心别人的福利,而同理心的主要目的则是明白及谅解。为人设身处地着想的能力因人而异,但我们在人生路上都有机会发展这种能力。
第五种工具就是我们身边的人,我们可以聆听他们的忠告,征询他们的意见。可惜在人类社会中,这是一项很少派得上用场的资源,因为普遍的看法是,我们应该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去麻烦别人。这种想法当然有问题,因为向别人请教时,双方都能得益。向人请教者能得到忠告,更有机会把想法传达给其他人。受咨询的对象通常会感到荣幸,还能得到回馈:与别人交换想法时,得到了成长与发展的机会。向人请教,表示我们信任他们,并且对他们有信心。因此,向人请教其实是一种赞赏。
假好人的罪与罚_做好人会成功
没办法说不
我们有个朋友的女儿嫁了个酒鬼。朋友的女儿是个和蔼可亲、体贴周到的人,但她丈夫却常对她拳脚相加。我们的朋友非常担心她女儿,还有她女儿的孩子。她常转述她们的对话给我听,告诉我们她想游说女儿离开丈夫,但得到的答复总是一样:她丈夫没有她就没办法过日子,而且维系家庭是很重要的。有一天朋友打电话来,她几乎发了狂。那个男人在酒后盛怒之下杀了她女儿。
她女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却恰恰相反。她死了,丈夫要坐牢,孩子则失去双亲。
我们常常利用做好人作为借口,掩饰一些消极甚至是毁灭性的行为。这成了一个由善良构成的挡箭牌,让我们可以拿来挡在前面。我不知道她女儿不肯离开丈夫的真正原因,也许真的像她自己讲的一样,也许她的决定受到怕改变、缺乏安全感、寂寞或自毁倾向等因素影响。假好人加上以上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致命的后果。
真正的好人,意味着有勇气站起来捍卫正确的事,并且大胆挑战错误或邪恶。有时我们可以在政治上看到假好人导致的可怕后果。
……
另一个例子则是1994年发生在卢旺达的集体屠杀,胡图族平民一视同仁地杀害了将近100万(最新的官方数据是93万人)图西族人与温和的胡图族人。受害者还可能是加害者的邻居或亲戚,而这些谋杀使用的武器通常是斧头与开山刀。无论男女老少,都遭到“平凡人”残酷无情的屠杀。民众窜逃到教堂,还有其他许多地方,却发现没有地方能保护他们。就算神父未曾参与杀戮,也只是消极地站在一边。当这一切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世上其他国家却袖手旁观。
不表明任何立场,有时候就跟罪行本身一样,都是一个大罪过。当他人受苦时,我们都应该有勇气为正确的事情挺身而出。引述历史学家鲍尔(Yehuda Bauer)的话说:“我们都是潜在的受害者,潜在的罪犯,潜在的旁观者。”
行为愚蠢
……
姆贝基继曼德拉之后担任南非总统,当时,这个国家正处于健康医疗灾难的边缘。有越来越多人因艾滋病而病倒,而且有很大一部分人口都感染了会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真正需要的是大规模的信息推广计划,能治疗HIV反应呈阳性的孕妇的药物,以免把病毒传染给她们的孩子,还有遏止卖淫泛滥的措施等等。
结果姆贝基做了什么?他宣称没有证据能证明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相反地还认为这种疾病跟贫穷有关。他甚至在好几个场合中,强调不打算堕落到去相信那些只有薄弱科学证据的艾滋病成因理论。他还继续宣称,若服用那些可以减缓病情与防止疾病扩散的药物,会有非特定的风险。他的说法,使得这些药物在南非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就在这段时间里,数百万人民遭到了这种致命病毒的感染,其中还有许多儿童。为了姆贝基个人对艾滋病与HIV的理论,南非国民必须付出代价,甚至到了现在都还在持续付出代价,而他的理论充其量不过是一种隐藏得很拙劣的愚蠢罢了。
如何善待身边的人,也是一种智商。我们都有发展得相当不错的道德智商,而在生命过程中,也实在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止我们发展这种能力。就我看来,“善良”绝不会跟愚蠢有关,只会跟优秀判断力有关。
软弱不能跟好人这个概念混淆。无法说不,无法防卫自己和周围的人等行为帮不了任何人,最终结果也会是负面的。若是没有足够能力去分析行为的后果,也不是好人的表现,抱着其他目的做假好人,这不只是考虑不周,也会很冒险。
……
真好人的愿与行(1)_做好人会成功
将好心付诸行动
……
有位大家都知道她有点刻薄的朋友,带着一份小得可怜的礼物来参加你的生日会,更令人失望的是这份礼物你早就有了。她看见了你眼中的失望,马上说她本来计划要买个很好的东西,可惜她唯一有时间去的那家店里没得卖。然后她笑着说:“不过重要的是心意啦。”
“重要的是心意”,每次我听到这种话都很吃惊。人会抗拒帮助别人,然后再解释说,自己本来打算要做点好事,可是半路杀出了程咬金。不管是会议延期、因打赌输掉本来用在家庭的钱、教养小孩的方法出了问题或是没时间去买生日礼物,都是一样的。别相信这种借口!因为重要的不是心意,而是有没有做出来。如果做的是好事,那么事情背后的原因就只是次要的。
别把不可能的要求揽到自己身上。我们应该想办法做好事,而不必为了偶尔蹦跳出来的坏念头有罪恶感。有坏念头固然对我们没好处,但还有更糟的,那就是坏行为。到最后真正重要的,还是我们的行为。归根究底,善良的人就是为别人做好事的人。就像美国诗人洛厄尔(JRLowell)所说的:“世上所有的美丽思绪,也比不上一个美好的行为。”
所以让我们把“重要的是心意”放逐到愚昧及陈腔滥调的储藏室吧——所谓的陈腔滥调,也就是那些乍看之下似乎睿智、深思熟虑,但思考之后却发现其实很不明智的话语。
……
每天我们都会做出对他人有影响的决定,也从来不会知道,自己的行为通常引起什么后果。这个理由是否足够让我们双手一摊,说我们做了什么其实无所谓,只是因为反正无论如何后果都是无法想象的吗?不是,绝对不是。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结论:我们应尽可能行善,要抱持希望,希望自己的作为能产生积极影响,并持续下去。希腊寓言家伊索2500多年前写下的话,到了今天还是一样实在:“勿以善小而不为。”
勇于为他人挺身而出
我母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拘留在华沙的集中营里。几乎所有的犹太人,都会从那里被送到灭绝营杀害。有一次我母亲和外婆被带到所谓的“乌姆斯纳广场”,她们会从那里被转送到毒气室。我母亲的哥哥路德克曾告诉过她们,如果她们发现自己正在排队等着上火车,就应该尽量站得越远越好。她们等了很久,终于接近火车的时候,路德克突然出现在人龙旁边。他偷了一辆脚踏车,戴着一顶警察帽,官腔十足地说:“这两个可以走了。”德国兵不确定该怎么办,不过队伍里的骚动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而路德克就抓着自己的妹妹和母亲往出口走。一到出口,他再一次说要释放她们,然后他们就一起回到了集中营。后来路德克设法把她们弄出集中营,自己也逃了出来。我母亲和她哥哥受一个家庭庇护,直到华沙解放,终于熬过了战争。
路德克向来不愿意谈战争,也不愿意谈他展现的英雄气概。我记得当我大儿子出生的时候,我向路德克道谢,因为他不只救了我母亲,更救了我和我的孩子。路德克笑了,但什么都没说。我母亲认为,路德克不愿意谈战争与自己的努力,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做得不够。
我舅舅可能不只是想着自己,因此才比较有机会劫后余生。他选择为自己的家庭负起责任,也顺利地一并救出我母亲。我相信路德克并没有想到自己能选择要不要这么做,但他的确有过选择的机会,而他决定照顾其他人。有时候,好的道德抉择也需要勇气。
真好人的愿与行(2)_做好人会成功
另外一个跟大屠杀有关,表现出极大勇气的例子,是瑞典外交官沃伦柏格(Raoul Wallenberg)。他把瑞典护照发给要被送到集中营的犹太人,拯救了几千条人命,自己却冒着极大的危险。沃伦柏格在大战末期失踪,根据报导,他死在苏联的监狱里。沃伦柏格的行为不只是直接拯救了许多条人命,他的行为也同样提醒着我们,一个人可以成就多大的善。他更是一个典范,鼓励人在别人陷入危机时要有勇气做正确的事情。
1930年,当希特勒开始改良德国战争军备的时候,丘吉尔是国会议员。他看清形势,并展开一个密集行动,让大众知悉希特勒的计划,并确保英国对极可能随之而来的战争做好武装准备。丘吉尔在国会里被公然嘲笑了好几年,还有人叫他好战分子。1940年,大战爆发,丘吉尔被委任为首相,对抵御德国贡献良多。
为了达到行善的目的,我们有时需要选择一条别人都认为是错误的道路。有时候,为了让人们相信能造福许多人的理由,我们可能会遭到嘲笑,甚至遭到*。
有时违反规范去做正确的事
……
“诚实为最上策”,这句话是老生常谈了。这个规范提醒我们,不管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我们都应该对周围的人诚实,也要对我们自己诚实。但这真的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吗?还是说,诚实是个相对性的规范?
精神分析学家依格拉(Ludvig Igra)在他的书(《关切与敌意之间的那条细线》,The Thin Line Between Care and Malice)中谈及他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依格拉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他父母暂时把他交给一位家在波兰塔特拉山区的女人照顾。城里发生了*,开始有人挨家挨户搜查犹太小孩,加以杀害。那个女人发誓说依格拉是信仰基督教的波兰小孩,终于成功把那个男人劝离开房子。依格拉说,他因此得救——因为一个人道的谎言而得救。
这是一个用谎言来表达善意的例子。但是不是只有在危险情况下,我们才有权说谎呢?倒也不完全是这样。有个小女孩来找你,给你看一幅图画,还骄傲地告诉你画的是猫。你会告诉她那看起来比较像正在爆炸的电冰箱吗?
你的亲密好友想知道你觉得她的新大衣如何,它简直好像来自恐怖片里的东西,你会告诉她真相吗?
你跟几个朋友一起吃晚饭,你好不容易才吃完那块硬得像老牛皮的肉,他们问你觉得好不好吃,你会怎么说?
测验显示,平常人一天要说许多次谎。有一项调查显示,回答问题的女性中有94%的人说她们会习惯性说谎(这份调查不包括男性)。她们常说谎的是自己的体重(51%),有21%的人会谎报自己的收入。显然各种不同形式的谎言颇为常见,而这倒也无妨,因为诚实不一定永远是做好人的同义词。
我们都遇过那种会趾高气扬地说“我总是照自己的本意说话”或“我向来只说实话”的人。这种言论是个警号。因为那些选择永远诚实的人,就是放弃了他们身为人类的责任。他们让自己的日子比较好过,因为他们有固定的规范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他们周围的世界却对说实话的人毫无防备。悲哀的是,人生并没有这么简单地让我们在所有情况中都应该实话实说。不管是对我们还是对旁人来说,诚实都是值得奋斗的理想,但说实话这件事,要是落在某个存心不良的人手上,就有可能变成武器。
真好人的愿与行(3)_做好人会成功
以上所说的种种,或许能解释各种情况下发生的公民抗命——当我们相信社会里有某件事情出了差错,我们就有权依照自己的良心行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种较高层次的道德体系,需要更大的责任感与良好的判断力。1980年,我在美国担任客座研究人员,当时某些捍卫动物权益的激进人士闯入了那个研究机构的动物系,把所有找得到的动物都放走了。问题是,那个研究中心正在进行一些关于狂犬病的研究,而那些激进分子也放走了染病的狗。
只有经历过道德方面的重大磨难之后,我们才能对抗社会规范。我们之所以有法律、规则与标准,是因为一个社会若没有这些就无法存在。原则上说,人类应该要遵守这些规范。但有时候,道德体系会把比这些规范更高的要求加在我们身上。一个好人有时也会被强迫借着“做错事”来做正确的事。
……
善待自己
我们一定也要对自己好,这是事实。至少也要像我们关心他人一样,好好照顾我们自己。因为如果我们不照顾自己,让自己累坏了,就不能去照顾身旁的人了。
但这样想也会有危险。我记得20多年前,跟一位我很熟的女士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她说她终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她花了太多时间与精力去帮忙及支持周围的人,现在她已经撑不下去了。从现在开始,她要多为自己想。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我从没见过比这位女士更以自我为中心,更不爱帮别人忙的人了。
从那时开始,我就听到许多人说他们花了太多精力照顾别人,所以从现在开始他们要照顾自己。我变得比较会质疑,因为这里有一种模式浮现——这些人通常都是那种很少关心旁人幸福与福祉的人。
有时候,会有人告诉我其他的人说他们“对人太好了”,他们应该开始用照顾自己来代替照顾别人。我认为,这个“代替”是一个许多人都会掉进去的陷阱,并不是要以对自己好“来代替”对别人好。对自己好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对其他人好。对自己好和照顾他人并不会互相冲突。
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处于觉得被人利用的情况。我们相信别人对我们的要求太多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我们该怎么处理像这样的情况呢?我认为我们应该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做多久就做多久,直到到达极限,被利用的感觉占了上风,与别人的关系也变了质为止。当我们陷在这种情况里的时候,应该小心选择处理方式,不要让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受到伤害。
我们不能忘记照顾自己。我们也是人,本来就应该好好照顾自己,也该被别人照顾。但对自己好,并不代表就要对身旁的人比较差;或是对别人好,也不代表要对自己比较差。其实恰恰相反,我相信真正对我们自己慷慨,以及对他人慷慨的行为,不但不会偷走能量,反而还能产生更多能量。
真好人有想做好事的渴望,并且把这种渴望付诸实践。做好人的动机也许不同,说不定还是自我中心的,但只要有为他人着想,这行为本身就是好的。到头来,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心意,而是行为。
讨论善良,最后却说善良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样或许有点愚钝。毕竟我们都相信人性本善。所以问题是:真正的善良,也就是动机完全没有一点自私的善良,究竟是否存在?没错,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真心诚意”善良的人,他们通常就生活在“非常普通的人”中间。他们散发出来的善良不难被注意到。当然我们永远不能肯定,在黑暗的时候,他们会不会抢劫银行或者向领养老金的老人家动粗,不过这似乎很不可能发生。这些有光辉灵魂的人确实存在。他们应该要被当做受保护的动物看待,不只是因为他们这么不平凡,更是因为人类需要他们。
有时候,道德也需要勇气。有时候,善良要求我们去做的事,别人不见得就好。但如果终极结果是为了求善,那么善良就一定要搭配洞察力。的确,为了尽力做到善良,我们就必须背负重任,但这是一种值得承担的挑战。回归事情本质,我们都希望按照自己的理想来过日子,而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做个善良的好人。
错失良机(1)_做好人会成功
我不懂体谅别人
……
人面对不同情况会有不同反应,同一个社会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求及期望,而最重要的是,来自不同文化与不同社会的人,会以不同方式去体会同样的情景。
多年以前,我们为一群研究生举办了癌症课程。课程中包含有病人的示范——是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对话。到了休息时间,有两位外国籍医生走过来,问我们是不是总会告诉病人他们得了癌症。我们告诉他们的确如此,他们显得非常震惊,说道:“可是这样你不就提早判他们死刑了吗?我们觉得你这样没道德!”来自其他国家的医生,选择不告诉病人他们得了癌症,而告诉他们得了另一种比较没那么糟的疾病,这或许是因为他们不想毁了病人的生活之乐,甚至是他们的求生意志。因为旁人预期他们一旦知道自己得了恶名昭彰的难缠疾病,就会立刻丧失求生意志,但我们却会觉得这种想法很另类。
我们都倾向相信应用在我们自己文化上的道德体系,就是唯一正确的规则。事情当然并非如此。因为道德通常并不一定会跟事实相关,我们一定要对此抱持开明的态度。我们是谁,怎能说自己永远是对,而别人都是错呢?
1980年末,我在医院认识了一位女士,她几个月前从罗马尼亚逃出来,正在瑞典寻求政治庇护。她把8岁大的女儿留在罗马尼亚,但希望在瑞典留了几年后,能够再跟她团聚。她告诉我说自己的胸腔曾经发炎,在罗马尼亚的时候已经做过了放射线治疗与化疗,现在她希望继续在瑞典治疗,因为她觉得病情恶化了。她的医生要她到肿瘤科来。我帮她检查时,发现诊断结果跟她告诉我的完全不同——是已经扩散到胸部的乳腺癌。我马上明白这个病是治不好了,她很可能会因此丧命。几经考虑之后我告诉她,她得了癌症。她心慌意乱,但第二天她就坐上了飞往罗马尼亚的班机,回到女儿身边。她走之前写了封信给我,感谢我告诉她实情,并对于之前的医生隐瞒正确诊断感到非常生气。她要是早知道,就绝对不会离开女儿,把这几个月的时间浪费在异国。
这些案例描述了相同的现象——就是人会以不同的方式体验不同的情况。至于我们该怎么反应,并没有固定、快速的法则——我们只能面对每次新的遭遇,运用我们的同理心思维能力。如果不了解别人的思考模式,要为别人做正确的事就不是那么容易。而且我们不能认为要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会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我们想要发展自己善良的那一面,发展同理心就是方法之一。不管今天我们的同理心能力有多好或有多糟糕,只要我们认定同理心很重要,便总有机会加以发展。
我不想多管闲事
我和我妹妹小时候有保姆——父母都有全职工作,白天不在家。有一个保姆会打我们。直到邻居告诉我妈,说她听到我们住所里有打骂的声音,我们的苦难才告结束。我母亲问那位邻居这种事情有多久了,她很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她已经听到好一段时间了,可是又不想多管闲事,毕竟这不是她自己的事。她希望我母亲不会因她现在才插手而留下坏印象。
跟我小时候相比,现在大众已经普遍了解虐待儿童是一种恶行,但这个例子还是说明了一个常见的现象。如果我们的同事心情不好,那是不是我们的事?我们应该打电话给刚痛失亲友的朋友,还是该说服自己相信她宁愿自己静一静?如果我们看到有人当街打自己的小孩,该不该多管闲事呢?人太习惯告诉自己事不关己,己不劳心。
错失良机(2)_做好人会成功
我的许多癌症病人和他们的亲属,都有类似的故事可说。诊疗结果是癌症的消息一旦散布到亲朋好友之间,就会有人愿意帮忙和支持。但也有人从此销声匿迹。根据许多病人的描述,这种态度还有另外一种变化形式,就是如果不期而遇,有些人还会刻意避开。“我看到他们故意看别的地方,假装没有看到我的样子”——这句话我听了好多次了。
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不做按常理看来再明白不过的事——让人家知道你们愿意帮忙——他们通常会回答说,自己不想“多管闲事”或者“咄咄逼人”。他们的行为也许还有其他理由,比方说像是害怕疾病和死亡,或对自己该怎么做没有把握,但最常用的借口(多多少少心里有数),就是他们不想打扰或者管得太多。
我们的社会有一种内在的规范,就是每个人都应该独力支撑,我们不应该彼此打扰,管好自己分内的事就行了。这个想法当然有缺点,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极为依赖他人的社会里——比过去的时代彼此依赖更多,在那个时代,规模较小的团体多多少少能自给自足。我们有理由相信及承认我们必须依赖别人,或接受我们的协助,并且在别人需要我们的时候伸出援手。
下次,当你考虑该不该多管闲事的时候,请扪心自问:如果这不是我的事,那是谁的事?作为人类的一分子,这又是谁的责任?
我们内在的攻击性
……
曾经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聊天,他母亲病得很重,天天都打电话给他,叫他忙东忙西的。有时他勉强照办,不过他也常常拒绝。我问他为什么不肯帮忙,结果他的脸孔因愤怒而扭曲,咆哮着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很需要她,但她从来不在乎要帮我忙。我妈总是把她自己的需求摆在我的需求前面。她现在需要我了,就高高兴兴地提醒我。既然她从来不帮我忙,我又为什么要帮她的忙?”他生气地看着我。我回答说:“也许你最不希望的,就是变得跟你妈一样。”
人类天生就有好斗的一面,这是一项进化优势,也是我们这个物种能生存到现在的原因之一。但这种特质也会伤害我们,不仅对人类全体有害,也对个人有害。这种特质让我们能抵御有威胁的动物,捕猎食物,并且制造有益的竞争,这种竞争能加速我们的发展,却也是人性的一大诅咒。除了战争、心胸狭隘、暴力与谋杀以外,这种特质也代表我们会对他人,有时甚至是不认识的人感到愤怒、憎恨、烦躁与蔑视。看看星期一早上繁忙时间,驾驶者对彼此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了。
有时我们选择不对其他人友善,是因为对他们怀有敌意。我们可能对他们失望,不喜欢他们,被他们搞得很烦,觉得他们不喜欢我们等等。我们常归咎于别人,认为自己之所以有这些感受,都是别人的错。但事实是我们抗拒行善的机会,因为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失望、烦躁或憎恶等感受。我们选择不做好事,并不是任何人的决定,也不是任何人的错。
叫某人不要再生气并不容易,愤怒是一种我们无法直接掌控的情绪。不过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选择不要随着这种情绪行事。
我自己就是一个曾经有内在攻击冲动,到现在偶然也还会发作的好例子。人家都说我是个难搞的小孩,小时候在学校也常常跟人家打架。我脾气阴晴不定,如果觉得别人惹到我,一定很快回嘴。多年下来我学会了控制这种冲动。耐人寻味的是,当我学会不要随着攻击冲动行事时,攻击冲动也跟着减少了。
我当然不是说我们永远不能生气。就像在家庭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么亲密,有时候,我们无可避免地一定会表现出愤怒与挫折。针对情侣关系的研究显示,情侣若是起了冲突,原则上会采取三种行为:选择完全避免对峙、抱持倾听与响应的态度和靠吵架发泄愤怒。结果,第三种倒不一定是情侣关系中最糟糕的那一种。正好相反,不吵架的时候,他们可能会非常甜蜜。对于人类的最近亲——猿类的研究显示,团体中的冲突之后,接下来的可能就是温和的和解场面。最重要的或许不是吵架这个事实,而是我们如何面对,以及有没有能力在事后进行积极的补偿。
侵略性是人类性格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我们的责任是以建设性的方法控制及疏导这种侵略性。我们还必须留意一个事实,几乎在所有例子里都一样,若任由侵略性爆发而不加以控制,就会伤害到我们自己。
是否让侵略性的情感变成阻挠我们行善的阻力,决定权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所以不管我们觉得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有多么糟糕,不管那些人是我们的父母、同事或是一起搭车的乘客,一切全取决于我们自己,不是选择成为被情绪控制的无助受害者,而是要掌握自己的生命。我们永远不必为自己感受到的某种情绪而负责,但如果把那种情绪付诸行动,也许就真的要负上责任了。
心里有个太阳_做好人会成功
人类渴望善待他人
……
如果别人对我们好,那么我们也会变得乐于助人、慷慨大方,这已经由一项关于打公用电话的实验突显出来了。在半数情况中,会有一个铜板遗留在退币孔中。不知名的参与者离开电话亭的时候——他们可能拿到硬币,也可能没有——有个女人经过,掉了一个装着纸张的资料夹。结果在退币孔找到硬币的人中,几乎10个里面有9个会帮忙捡纸,而没有发现硬币的人中,只有少数(4%)会帮忙。
另外还有一项研究是关于图书馆里的学生,如果有人请他们吃饼干,他们通常会比较乐意帮忙别的学生。显然,我们并不需要得到很大的物质回报才会积极对待周围的人。
在另一项有趣的研究中,有一些家庭拿到了免费的办公室文具,其他家庭则没有。然后研究人员打电话给这些家庭,解释说他们打错了电话,但是已没有钱再打,所以请接电话的人帮忙打个电话给修车厂去拖吊坏车,结果是拿到了免费文具的人比较愿意帮忙。最后,另一个比较深入的研究明确显示了一件我们可能早该猜到的事情:在餐厅里用晚餐的客人,晴天时给的小费比阴天时给的多。
不过,如果别人对我们好,我们就会比较愿意帮忙他人的这个事实,并不只局限于礼物。有一项实验是让参与者做一个测验,然后——不管实际结果如何——告诉他们成绩很好或是很差。然后参与者会接受两种不同的测验。第一种测验中,研究人员会离开房间,而房间里有一个慈善捐款箱。结果那些听到自己表现很好的人比较可能会捐钱。在第二个测验中,研究人员抱着一大堆书回来,还把书掉在地上。那些听说自己表现很好的人比较可能帮忙把书捡起来。
这个实验显示,如果别人对我们好,我们也会对周围的人好。不管对我们好的是其他人,还是一台机器,似乎都不会造成任何差别。结果是我们对别人越好,别人也对我们越好。而且最好的是,他们不只是对我们好,也会对旁人更和善。而那些人也会跟着对身旁的人更和善,如此类推。我们的善行就像池塘中的涟漪一般,向外扩散。我们并非无能为力,我们可以为身旁的人做很多事情,同时也是为我们自己。到头来那可能是真的——一个人真的可以改变全世界。
……
想别人如何待我,我就如何待人
……
我们已经看到,科学研究显示我们有遗传而来的道德能力,让我们的生存机会提高,而且我们也会因为善良而有收获。除此之外,还有宗教的教诲,我们会因为行为合乎道德而获益。不过还有一些传说轶事的观察,以及合乎逻辑的结论,显示我们会因善良得胜。我也把这些论点一起放在这个章节里。
根据某种观点,善良的意思是总是考虑别人,永远不会想到自己,甚至应该把他人的福祉放在自己的福祉之上。这种人的确存在,但很不常见。大部分的好人(还有好事)都是受到各种自我中心的动机驱使。
到底是哪些自私理由会驱使人做好事,并避免做坏事呢?以下是几种看法。
1希望能获得别人感谢。
2避免冲突。
3觉得自己是好人(受这种动机驱策的人,通常都具有认为自己是坏人的内在认知,这常常是在小时候被灌输的)。
4变得受欢迎。
5跟别人合作愉快。
6免得良心不安。
7获得赞美。
8免得周围的人对我们有不好的看法。
9赢取朋友。
10避免因触犯法律而受罚。
11受不了看到别人痛苦。
12觉得被需要。
13照顾我们的后代,因为就某方面来说他们是我们的一部分。
14避免“我们的罪过缠住自己”。
15跟较高的权力保持良好关系。
16希望来世有较好的生命形式。
这些动机可以区分为四大类:
1源于自我形象的。
2影响我们与身边的人的关系的。
3影响我们与社会的关系的。
4影响我们与上层力量的。
我们是群体社交的生物,因此有需要在某种环境里发挥作用,在这种环境里,我们的形象在我们心里,并且在周围所有人的心里都是积极正面的。为什么消防员会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别人?护士为什么会细心照顾病人?理想主义者为什么会写文章想把世界变得更美好?为什么人会照顾伤心的朋友?政客为什么要推动福利改革?
也许他们都是受到渴望实现理想的动力驱策?也许他们是为了谋生?也许他们是好奇?也许他们渴望别人注意?也许他们希望被需要?也许他们渴望权力?原因其实不太重要,只要能使所有人得益就好。
有时我们也会做出一些完全不含自私动机的行为,纯粹是针对他人的需求——这大致是事实。但我就是看不出来,跟那些含有私心计算成分的行为相比,这一种会“比较好”。就我看来,当善良与同情心相遇的时候,就算善行的出发点通常是自私的,却一点都不会减损善行的美。
……
成功的定义(1)_做好人会成功
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成功
……
图尔(John Kennedy Toole)花了好几年时间,想尽办法让他的书《笨伯联盟》(A Confederacy of Dunces)出版。因为他办不到,结果在32岁就自杀身亡。他的母亲继续努力设法使此书出版,终于成功了。当这本书终于在作者死后11年出版时,极为成功。这本书赢得了美国最有名望的文学奖——普利策奖,并被翻译成18种语言。图尔死了很久之后,才得到非凡的成就,如今更被推崇为伟大的文学天才。谁想得到,当初他的书被视为失败的文学作品,却竟然能这么成功?大概多亏了图尔的母亲吧。
当初看来成功的,也可能最后变成以失败收场。公元前279年,皮洛士王(King Pyrrhus)在阿斯库伦(Asculum)打败了罗马军队,赢得胜利。当他几乎把整支队伍都失陷在战场上时,他说了这句名言:“再多一次这样的胜利,我们就输定了。”皮洛士被迫放弃,也放弃了意大利本土。
有许多战争的例子,也许某一方在一开始看来是成功的,但后来形势逆转,当初的胜利者不但失去了新领土,甚至连他们出发打仗前所拥有的一切都失去了。拿破仑与希特勒就是两个著名的例子,他们都已经被视为世界霸主了,却眼睁睁地看着当初的胜利变成失败。
在这个科学的世界里,新假设可能需要花费许多年才能广为大众接受,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诺贝尔奖得主都已经头发灰白,有的还得拄拐杖。
塞迈尔维斯(Ignaz Semmelweis)是19世纪中叶在维也纳工作的一位匈牙利医生。当时,有许多刚分娩的产妇死于产褥热,塞迈尔维斯注意到,医生照料的产妇,死亡率比助产士所照料的产妇高。有位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割伤了手,后来病了,并且死于类似产褥热的症状,塞迈尔维斯因此得出结论,产褥热的原因是医生从尸体上得到了某种危险的物质,并因此带到女性身上(后来发现是细菌)。他提出一条规定,医生在接生之前一定要先用氯溶液洗手。
塞迈尔维斯的论点碰到了强大的阻力,并遭到社会上的强烈反对,他的精神状态出了问题,并于1865年死于精神病院。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死因是由于他手指头上的细菌感染。塞迈尔维斯从未能经历自己的工作成果在他死后多年所获得的肯定,而如今,他的贡献被视为医学上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塞迈尔维斯就是一个死后才成功的例子。
……
成功的标准
表面成功与内在成功
我住的地方每年都会帮小朋友举办运动会。有好几百位家长都会把握这个机会,好好欣赏自己小孩的各种运动天分,给他们加油打气。有一次我站在60米短跑的终点线,看着一个我跟他父母不是很熟的孩子,以第二名成绩冲过终点线。小男孩的爸爸迎上前去,我本来以为会听到他恭喜自己的儿子,没想到我却听到了以下的对话:“可惜你没有赢,不过明年还是可以再试试看。”男孩虽然还在微笑,但笑容已经有点僵硬,他回答说:“但是我跑了第二名呀,那也很棒啊!”他父亲说:“参加的唯一原因就是为了要赢。”这时,孩子的笑容完全消失了。
表面上的成功,讲的是周围的人怎么看我们。衡量我们的,是别人的衡量标准,通常都是家人或社会,根据各种不同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内在的成功则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这只有我们自己的衡量标准才算数,而我们的成功则跟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有关。这也是我们的心有决定权的地方。
成功的定义(2)_做好人会成功
这个孩子得了第二名,并没有辜负他自己对成功的解释,但这个内在定义,却无情地抵触了由父亲所代表的外在世界对成功的看法。
……
这让我想到一个故事,有个男人跟妻子和九个孩子住在只有一个房间的小房子里。他去找智者,请他给一些智慧之言,因为他们的情况实在令人无法忍受,太挤了。“我的建议是把山羊带进房子,跟你们住在一起。”智者说。这个不快乐的男人以为自己听错了,但智者跟他确定,他们应该把山羊带进屋子,并请他过一个星期再来。当这个男人再来的时候,智者问他情况如何,他回答说:“像地狱一样。山羊很臭,会撞人,而且占掉好大空间,糟透了!”“很好。”智者说,“你现在可以把山羊放出去了,你会觉得自己好像住在天堂里。”
我们的生活里可能有很多地方就像这样的情况。我们是经过比较来判断自己过得如何。这也是为什么,户外一样是15摄氏度,可是在9月会令人觉得冷,但在4月却令人觉得暖。
我们认为自己怎样才算成功,也可能是自信心的问题。如果我们有很强烈的自信心,那么我们对自己的成就总不会感到惊喜,至少不会像身旁的人那样惊讶。如果我们对自己没什么信心,我们就会觉得某个成就令人激赏,而身旁的人却可能觉得这算不上什么,只是普普通通罢了。
我们自信心的基础来自几个不同因素,基因扮演了相当的角色,但我们的教养同样重要,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弗洛伊德说:“一个男人,假如他童年时毋庸置疑是母亲最钟爱的孩子,他一辈子都能保持胜利者的感觉,这种对成功的信心,往往能带来真正的成功。”如果我们相信自己无往不利,就能增加手边事情的成功机率。
不管跟我们周遭世界对成功的认知是否相关,带着内在成功感的生活可能会有正面影响。但这种感觉,也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变成某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有一些人,在身边其他人眼中也许不是那么成功,但他们自己却相信别人以为他们很成功,这些人同样也会有内在的成功感。当他们对自己的内在看法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变得很明显时,这就称为自我形象浮夸,也就是自大狂。这种自我膨胀的情况,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他们身边的人都可能有危险,而且这在罪犯之间并不少见。
缺乏自信同样也可能是把双刃剑,那也许代表所有成功都是惊喜。但我们若缺乏自信,也可能会愚弄我们,让我们以为自己成就的任何事都毫无价值。
缺乏自信心还可能以另一种形式影响到我们。希望能成就更多,随时能得到新事物的渴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也许这样能驱使我们前进,希望能向别人证明我们的确非常好。这是祝福还是诅咒?如何掌握这种特征,全操纵在你我自己的手上。
问题在于如何找出良好的平衡。我们不能只是匆匆度过人生,而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却不曾享受、珍惜。决定杯子到底是半满还是半空的是我们自己。到头来,由我们自己决定对所拥有的东西觉得满足还是不满足。
1914年12月,爱迪生的实验室惨遭烧毁,连带烧掉了他和同事正在努力研究的许多模型。甚至连建筑物本身的保险都赔不起。看过这片颓垣败瓦之后,爱迪生说:“我们所有的错误都烧光了。谢天谢地我们可以从头开始了。”
成功由自己界定
“成功”到底是什么意思?就算我们能同意成功的特定标准,还是会被迫下结论说,每一个人都一定要找出成功对自己的定义。对于生命中哪些事情重要,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们都有不同的看法,而我们会通过与这些个人哲学的关系来定义这个词。我自己对于成功的看法是:“成功是一种主观的经验,只能在我们自己心里界定。”
在很大程度上,打从我蹒跚学步开始,我的成功目标就已经展开在眼前。我会变成肿瘤科医生和癌症专家,我会变成主任医生和教授,然后我要当上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医院的系主任。我怀抱着这些事业目标,奋斗了好多年。我成为护理癌症病人的专家,我成了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副教授,最后领导一个大型研究团队。每件事情都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直到我在1990年中期碰上生命危机。因为这个危机,我对生命中哪些事情比较重要的看法也有了改变。
当时,因为有了这些经验,我决定要写一本关于神的书,我了解到,这将会是我研究生涯的结束。我想当教授和系主任的希望是无法实现了,因为写一本书会占用我大部分的时间(我也觉得,研究圈子大概会把我当成“疯子”,因为我写了一本关于神的书)。我的研究团队中有许多聪明的同事,我必须把很大部分的责任转移给他们,如果我能够写成这本书,也要把荣耀归给他们。考虑了大概一分钟以后,我决定事情非这样不可。我觉得,有比事业、当上教授与系主任更重要的事。我别无选择——我要写这本书。
三年后,当《隐蔽的上帝》(The Concealed God)出版时,我环顾四周,看看这些年来发生了什么事。我看到的事情令我惊讶。之前的研究从没有像过去三年这么顺利。我的同事们证明他们是比我更优秀的研究人员,在支持、建议与鼓励下,他们做得非常出色。接下来的一年,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我竟然被委任为教授与系主任。
我完成了自己所有的成功目标,而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当这些目标对我来讲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时,它们却实现了。也许这就像在黑暗中看东西。如果你对准它看,其实是看不清楚的,你会发现,稍微偏一点会看得更清楚。
……
做好人会成功_做好人会成功
对他人慷慨会得到回报
……
但是,我们对于那些尚未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慷慨,但又想向他们学习的人,又该怎样做呢?这个嘛,我们应该实话实说。“我觉得你的……真是太厉害了,可以教我怎样做吗?”这样,大多数的人都会乐于分享知识。
不要羞于模仿别人,去请教别人做事的方法,试试用他们的方式思考。向别人学习,请教别人的时候也要慷慨大方。让自己模仿,让自己感到好奇——这甚至是件好事。
有一种慷慨,是特别难发展的:看到别人成功,也能大方地为他们高兴。也许我们会拿自己跟他人相比,希望他们失败,这样我们就能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糟糕。这可能跟工作、学业或运动有关——有时我们就是不希望人家比我们更成功。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学习用不同方式思考。我们也应该用不同方式来思考,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大方地为别人的成功感到高兴,是不会有任何收获的。刚好相反,我们身旁的人通常都能感受到我们的羡慕,不管我们多努力地把这种感情隐藏在对他们失败的怜悯底下(通常还有隐藏得很拙劣的幸灾乐祸),而生硬拘谨地祝贺他们的成就。千万别忘记,我们身旁的人,通常都拥有比我们想象中更为灵敏的情绪触角。
此外,如果我们真的能为他人的成就感到高兴,那就有更多事情可以让我们感到高兴,而不是只能为自己的成就高兴。
我们为什么要慷慨?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那些西方野心家(通常我们就是)一样,只要各取所需,不必在意别人死活?用一个比较极端的说法,我们难道就不能踩着尸体前进,以追求更伟大的成就?
就像应该公平对待他人的所有道德原因一样,或许比其他原因更能鼓励我们慷慨大方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对身旁的人慷慨大方,就会有收获。
对我们身边的人慷慨,怎么可能令我们有更成功的人生?原因之一在于慷慨的人不会令身边的人觉得他或她是个威胁。当人感觉不到任何竞争的时候,自己就会停止竞争,开始合作,这样就能令所有人得益。
另一个理由是,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人慷慨大方,他们也会慷慨回报。正如先前已经谈过的,有研究显示,我们会倾向对那些本身就慷慨的人大方。就算他们慷慨的对象是别人,也会激起我们对他们慷慨的欲望。你的付出,会以某种方式回归到你身上。作家奥特曼(Mark Ortman)曾说:“善良是一种很难送出去的东西,因为它通常会跑回来。”而难送出去的不只是善良,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慷慨。
对别人慷慨的第三个理由,是我们能乐在其中。我们的大脑已经设定好,只要为别人做好事,就会带给我们满足感。而许多人都会同意,送出一份令人感激的礼物,比自己收到一份精致礼物更好玩。
第四个理由比较难下定论。在冥冥中似乎有一项自然法则,确保慷慨与好心能获得回报。也许这并不是那么奇怪。《马可福音》说:“在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做众人的仆人;而谁愿为首,就必做众人的奴隶。”我们当然不必当彼此的奴隶,也不必贬低自己,但这些话还是包含了一项事实,也就是如果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别人的生活好过一些,那么身为个体的我们也能成长。如果我们能学会为别人的成功高兴,这种态度就足以让我们从自己完成的事情中得到肯定。我们总能以某种方式得到回馈。这就是善良的最佳形式之一——服务别人,而同时我们也服务了自己。
慷慨是表达善良的极佳方式。我已经描述过几种可以慷慨的方式,还有许多其他方式。慷慨可以利人利己,这永远都是会赢的组合。所以就大方点吧,特别是为了你自己。而且别忘了,到最后重要的不是我们为什么要为他人做好事,而是我们做了好事。
关心他人可提升自己
1930年,奥地利医生史皮哲(René Spitz)曾拜访一个孤儿院,他看到孩子很多,工作人员却很少,也就是说,孩子几乎得不到什么关注。他们都干干净净,也都有得吃,但缺乏与人接触。几乎所有小孩都冷漠而且发育不良,更有些日益消瘦,甚至死亡,却没有人了解他们患了什么疾病。不过奇怪的是,有一个孩子倒是不断成长,并且发育良好。
于是史皮哲深入研究原因。结果是有位清洁女工会趁着孩子睡着时打扫宿舍,等她打扫干净后,她总会坐在最靠近门边的床上,把那张床上的孩子抱起来,亲热地搂一搂。只是抱一会儿——不过是每个晚上。那张床躺着的就是那个发育正常的孩子。史皮哲以孤儿院中的孩子为对象,写了几篇很有趣的研究文章。他指出,与那些能从周遭世界中得到关注的孩子相比,那些没有情感接触的孩子会发展得异常缓慢,经常很早就夭折了。但这个特别的故事是不是完全真实,我们并不清楚。不过无论如何,这说明了一个事实:就算仅是看见了其他人,也能为他们做很多。
为了要成长,成为成熟而有责任感的个人,孩子就一定要得到关注及爱抚。有得吃、有得穿是不够的。没有爱,小孩就会枯萎,不论生理心理都一样。如果我们小时候受到的关注不够,长大后,就会有感情残缺的危险。
为了成长与发展而需要得到关注的,并不是只有小孩。成人也同样适用。如果没有人看见我们,我们的内心就会萎缩。而如果没有人倾听我们,我们就不会发展天生的潜能。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说:“精神分析的本质,就是一种爱的治疗法。”当然情况就是如此——我们只要看得见其他人,就能治疗他们。
……
付出多一点可踏上成功(1)_做好人会成功
我们在生活中都背负着许多责任,只是口头说我们需要负责任,这不能帮助我们了解更多。在这里,我指的是那些比普通情况略为多一点的其他责任。那是关于超乎期待,关于“多一点付出”。
几年前我们一家去意大利度假,住的是一间经营得很好的旅馆,有件事让我们特别开心。孩子带了一皮箱的布偶玩具同行,整趟旅程都得拖着走。有一天,我们在海滩玩了一整天,当我们回到房间时,发现清洁人员来过了。他们做了一件超越了平常所谓义务的事情。他们将动物玩具放在床上围成一个圆圈,看起来像在一起聚会。孩子很开心,我们大人也很开心。
第二天我们回旅馆时,孩子冲进房间,他们没有失望。清洁人员再次彻底打扫了房间,然后将动物放在地板上排成一排,看起来像扮火车行走。有一只动物不见了,原来它在浴室里,爪子里还拿着一枝牙刷。
这些清洁人员做了些什么?他们当然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得令人满意。然后,他们还多付出了几个百分点的心思,这只需要多花一点时间和努力,却使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这个自发性的行为不只带来许多欢乐,也带来了巨额的小费——而且记住,为了自私的理由去做好事,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这正是所谓的多一点付出。
担任了几十年主任之后,我学到的事情之一,就是同事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的人在接获任务时,不能做到令人满意。这类的同事并不太多,大部分的人能把事情做得不错,通常是相当好。然后还有一小部分的人,当他们接到任务时,不但能做得很好,还会继续多付出几个百分点的努力。这类人就已经踏上了成功之道。
那么,我们需要每周多加五小时的班,才能成功吗?不是,我们不应该把每件事情都揽在身上,有时我们也有权说不。但如果是分内的事,就应该把它做好。不管是关系到工作、家庭或朋友,我们都应该为该承担的部分负起责任,然后多做一点点。
每个人的行为都有意义,并且就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会向外扩散。因此,我们的行为影响到的不只是最直接、最亲近的人,还会影响无数人。也正因如此,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责任也非常重大。而能够决定是不是要尽到这些责任的,就是我们自己。
成功就是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
人不是简单而静止的,不是无法改变,也并非死死板板。人就像水晶一样,哪一面被照亮,我们就据此展示个性的不同方面。每个人的弓上都靠着一千根弦,而什么时候该怎样演奏,就由我们自己决定。这表示我们可以说“我总是做自己”,并且真的就是这个意思,但同时也能依据所面对的情况,展现出非常不同的行为。
这也因此代表我们不需要改变个性,而比较像我们希望选择自己个性中最灿烂夺目的那一面。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而在这方面,我们有无穷的力量。
重点是必须先确认通常很容易忘掉的几件小事情。
 我们永远都是所面对的问题的一部分。
 我们有很大能力帮助解决问题。
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个人也将得到成长。
如果我们希望人生可以有所不同,那么我们就必须为此负起责任,没有任何人可以替我们做到这一点。而如果我们发现前面有障碍,就必须自己判断那究竟是真正的障碍,抑或只是我们缺乏勇气的借口。
付出多一点可踏上成功(2)_做好人会成功
要如何才能开始这个过程呢?第一步就是要下定决心改变。不只是在我们的脑海里下决定,也要在我们的心里下决定。下一步就是停下来,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们一定要能自我反思。以下举几个可能的问题为例。
 能自己把事情做得正确吗?
 我对待他人的方式正确吗?
 我做的是正确的事吗?
 我为什么要做这些事?
 我觉得哪些事情是重要而有意义的?
不时花一些时间来想一想我们在哪里?我们是谁?还有我们要朝什么方向前进?这是很重要的。在特尔菲(Delphi)的神殿门楣上有一排金色的铭文:Gnothi Seauton——也就是“了解你自己”。无论是世俗的目标,还是非世俗的目标,内在发展的先决条件就是自觉。
要检验我们的生命是否走对了方向,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做一两个心理测验。第一个心理测验是:如果我已经75岁了,回顾这一生,我是否满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就已经走上了成功之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该是好好想想的时候了。
第二个心理测验是:如果我只剩下一年的生命,我会做什么?如果我们决定多多少少会把目前的事情继续下去,那么我们就在正确的道路上。要不然,我们可能就得好好把事情彻底再思考一次。
在这个反思中,我们不一定总是能得到清晰的答案,但这倒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过程本身。这样,路线同样也是目标。
自我反思是通往成功之路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必须停下脚步,扪心自问是否已经朝着心中重要的目标前进。我们经常感觉到事情不应如此,但为了种种理由,却不敢改变感觉,或有时只是去走感觉熟悉的路线。
……
如果我们努力去做自己感觉重要的事,有时候就可能会体验到一种被“带着走”的感觉。我们会感到心里有种力量,而自己根本不知道这力量的存在。人有时会说到从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执行任务或处理某种困难状况,但在最需要的时候,去执行的力量就在那里。探讨这股力量从何而来,并不是这本书的目的,更何况我也没有肯定的答案。就让我们总结一下,当有需要而目标是善的时候,人就会有非常大的力量。而为了这特别的意义与方向感,我们值得为之奋斗。
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一个人来说有意义的事,并不一定会是大众认为很伟大、很了不起的事,也许只是感觉为他人所做的事情重不重要的问题。这可以是我们觉得照顾自己的小孩很重要,可以是帮助需要协助的朋友或者是栽种一棵树。
……
我17岁时开始抽烟。我父母都是癌症专家,对此当然很不高兴,但我无所谓,因为我就是决心要抽烟!等我抽了大概3年之后,我觉得口腔后方有个小肿块。过了几个星期,我去找我父亲,请他帮我看一看,并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他看看我的口腔,然后双眼直视我,郑重地对我说:“史戴芬,你有癌前病变。”
我立刻戒烟,此后口腔里再也没有肿块问题。而直到今天我都还在纳闷,那天我父亲到底在我嘴里看见了什么。不管怎样,他帮我戒了烟。有时候,结果就是手段的正当理由。
我父亲还成功利用了外在影响力,在我身上创造出内在动机。到最后,是内在动机真正驱策我们勇往直前,去表现得特别好或做出重要决策。其他人没办法直接刺激我们做这些事,但他们可以影响我们,让这部特殊的内在动力发电机可以激活。
但我们也不一定总是需要跟别人一起反思,有时候我们只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独处。在现在生活的这个共同社会中,我们不常有时间留给自己去反思,去好好面对自己,并扪心自问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及要到哪里去等问题。这不是个容易承担的责任,但正如特兰斯特罗默所写的:“森林中央有一片林间空地,只有迷了路的人才找得到它。”
……
在南非,有一个特别的语词“乌邦图”(ubuntu)。这个语词很难翻译成西方语言,却关系到身为人类的根本核心。诺贝尔奖得主图图主教(De*ond Tutu)曾在他的书《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No Future Without Forgiveness)中写下了这段关于“乌邦图”的话:“一个有乌邦图的人,会欢迎别人、好客、温暖而慷慨,并且乐意与人分享。这样的人心胸开阔,随时愿意帮忙,愿意敞开自己的弱点,也能肯定别人,看到别人有能力或表现好,也不会觉得受到威胁,因为他们有相当的自信,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属于一个更伟大的整体。”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曾听过比这对“善”更好的描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