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引用病误例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48:14
●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    岳海翔
引用是公文写作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恰当地引用,能够使用行文的目的更加明确,观点更为突出,理据更为充分,从而增强行文的说服力和论证性。如果引用失当,就会有损于公文的表述效果。公文中最常见的引用病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引用不规范
例如有一份通知的开头是:“根据市委[2004[6号文件的要求,从今年10月份起,将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以人为本创大业’的活动”。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此文的引用没有载明标题,因而是不规范的。公文中如涉及对有关法律名称的引用,必须注意写其全称或规范性简称,不能随意苟简。例如××冷气机厂制作的一份〈〈行政起诉状〉〉中写道:“综上所述,我们对××区工商局××行罚字[2003]第46号裁决表示不服,根据行诉法第39条规定,特提起诉讼,请依法公正裁判。”例中的“行诉法”即属引用不当,应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或“我国《行政诉讼法》”。
(二)引用不正确
例如××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机关文件中几个问题的通知》,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央关于不要一切由秘书代劳的指示中指出,起草文件应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状况作系统的调查研究,用心体察下级和社会各阶层的情绪、呼声和要求,及时了解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此例中引用的中央文件名称不够准确,正确的应是“《中共中央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书代劳的指示》”(1981年5月7日)。此文件标题较长,但在引用时绝不能因其长而滥行省略,以免影响其准确性。
(三)引用不得体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
其一是所引内容与上下文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凑,甚或属于赘疣,给人以生硬、不协调之感。例如有一篇题为《在改革中探索发展县办工业的新路子》的调查报告,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市十个县办工业是在原来手工业社的基础上,在大跃进和大办农业时期,围绕为农业服务这个中心,用土法上马、因陋就简的方法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碍人的前进,只要奋斗,加以坚持,困难就赶跑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县办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此例中所引毛泽东同志的指示,目的在于说明该市十个县办工业克服困难、艰苦创业的斗争精神,但与上下文意不连贯,引用是多余的。将它删掉,上下文意反而显得更加顺畅。
其二是引用有损公文的庄严风络。例如《中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严肃处理××贪污问题的通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本应以身作则,克已奉公,用人民给的权力,忠实地为人民创业造福。而××却相反,他无视党纪国法,采用多种手段,与人合伙贪污人民币××万元,真可谓‘电线杆上绑鸡毛——掸(胆)子不小’。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完全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起码条件”。此外中所引歇后语与通报文体的性质要求不相协调,有损于通报的庄重性和严肃性。因此,应以删略为宜。
(四)引用无序
公文中涉及对有关公文或经典著作的版次、卷次、页数,法律、法规条款项目等的引用,一定要注意讲究顺序。引用有关公文或文件,应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即“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不能前后倒置。但有些公文却不如此,例如《××省税务局关于××县灯泡厂申请免税的批复》,其中开头部分为:“你局(08)××税字第5号《××灯泡厂申请免税问题的请示》收悉……”文中引用应将发文字号移到标题之后且用括号括起来,方为妥当。
又如《中共××市委关于深入开展整党活动的通知》中有这样一段话:“各单位要把这次整党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邓小平同志指出:‘要通过整党,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每个党员、每个党员干部,每个党组织,都要对照党章进行检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作出达到和坚持党章规定的合格标准的努力计划,并保证其实现’。(《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9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此例中对引文出处的顺序标注不合规范,应改为“《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39页)。
再如一份《行政起诉状》,其结尾部分写道:“原告对××分局的第06号申诉裁决书表示不服,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二项及其他有关规定,特提起诉讼”。此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引用××分局文书的字号和标题顺序颠倒,应予更正;二是所引法律条款混乱无序。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下设两款,其中第一款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的范围,亦即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此款又列有八项内容。因此,此例所引“条”下直接写“项”,而疏略是第××款,序位颠倒。应改为:“……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及其他有关规定,特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