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使用手册 (武国忠)第5章第5节至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43:10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 (武国忠)(3)上
2009-11-23 11:08
5.人生无处不太极——10个手指就可以祛病强身
……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
我的老师胡海牙先生也是武当太极拳的高手。在传授我太极拳的训练方法时,他拿出一本手抄本的《太极拳经》,指着其中一句话“欲练太极先操手,操手须练指掌拳”,对我说:“这句话很重要,是练太极拳的起手心法,练拳的基础。”很多练太极的人注重在套路的练习上,简单地比画一下姿势。实际上这是缺少内涵的太极操,不能领略到真正的太极功夫。练功最忌有形无质,架势再怎么虎虎生风,若缺少正确的心法也是枉然。
太极单操手是武当太极独特的训练方法,由诸多单操手组合而成,不强调套路的训练。练习单操就可以收到养生防身的效果。指掌拳就是练习太极功夫的入门心法,里面蕴涵着深刻的中医道理。
人的十指其实是针灸学上的10个穴位,叫井穴,锻炼它有提神、醒脑、开窍的作用。在临床上一般遇到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病人,就会先在他的10个手指上放血,血放出来,血压自然就降下去了;遇到高热不退的病人,也要在10个手指上放血,能很快起到退热止血的作用。
阳虚的人手脚都会发凉,这是人体末梢循环降低阳气不达四末的表现。锻炼自己的手指,会帮助我们升发阳气、巩固脾阳,使阳气内外得到宣通。因此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动作,它有固守阳气、气血流通、周身和畅三大功效,对身体非常有益。
十指连心、心灵手巧,说的都是手与心的关系。心主神,通过锻炼手指也会作用于心。太极拳的老谱里有一句话,叫“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什么叫“以心行气”呢?练习者做每一个动作,都要用心去做,不要漫无目的。单操可以说是达到以心行气太极修炼要诀的捷径。
指掌拳的练习方法很简单,就是两只手的手掌互相摔打拍击。手臂好像是一条鞭子,手指就是鞭子的末梢,拍打时模仿鞭子的甩劲儿。用左手手指摔打右手的掌心,手指的正反两面各摔打一次;反过来再用右手手指摔打左手掌心,也是手指的正反两面各摔一次。拍打的时候,手指正反两面各拍击一次掌心算是一个小节,两手互拍一个小节为一组。天天坚持锻炼,每次打上七七四十九组,重复十遍。
少年练习有助于开发左右脑,增长智力,小孩子玩的拍巴掌游戏也是这个道理。成年人练习还能激发细胞活力,排除体内垃圾,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指掌拳锻炼的是梢节功夫,手指练得能像鞭子一样,一两年下来,不但身体可以变得很强壮,遇到坏人袭击的时候,挥手之间还能起到克敌制胜的效果。
手巧才能心灵,天天操练我们的10个手指,不但能养生防身,还能增加智慧,这才是人生的太极之道啊。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太极指掌拳单操做完后会很舒服,但一定要再搓搓手,老师的经验是,摔多少次,搓多少次,刚柔并济,这样会使双手更加柔润灵巧。
6.以人补人是养生最温暖的捷径
你可以不懂经络,不懂穴位,只需要在父母腿上、脚上轻轻捶一捶、捏一捏,老人会比什么时候都舒服!他们体内的沧桑和劳损会慢慢地被我们的活力和能量化解,疾病失去了温床,只剩下健康的晴空!
最近几年,推拿、按摩、点穴、导引等保健养生方法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可是总有人有这样的疑惑:我的手法不到位,还有疗效吗?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有!
想起一个掌故,宋美龄女士晚年,非常热衷按摩。她每天要享受四个小时的按摩。她的按摩师曾试着用按摩棒、按摩车为她按摩,她觉得不舒服,非得让按摩师直接用手,她才感觉舒适。她尤其爱按摩背部和腿部.只要按摩师的手往她背上一放,她就会感觉很舒适,不管哪个部位,也不管按摩师有没有认真运用手法。
实际上,通经络、活气血只是推拿、按摩的作用之一。它们的真正力量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能量交流、传递。手和穴位是人与人之间能量传输的接触点,好比插头和插座,经络则好比电线,是能量传导的路径。通过按摩,按摩者的能量可以迅速传入被按摩者体内,这是“以人补人”的直接方式。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人老腿先衰,人气不能充分下降到双腿,所以,在腿上按摩,一方面能疏通腿部的经络气血,导气下行,另一方面也能借助按摩者的能量传导,激活双腿的活力。前者是次要的,后者才是主要的。所以.即使是同样的按摩,宋美龄喜欢按摩师直接用手按摩,而拒绝用按摩棒或按摩车。人能补人,效果最好;以物补人,效果就要小得多了。
就像歌里唱的:“常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其实、这就是最好的孝敬父母的方法了。父母在家里为什么会寂寞?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牵挂孩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正在老去,渴望感受到自己的年轻亲人的气场,接受来自他们的能量。作为儿女,只要能经常回家看看,父母的身体就会好三分,如果能经常为父母按摩按摩,用我们身体里年轻鲜活的能量去激活父母衰老的身体,那他们肯定能像宋美龄那样活到一百多岁了。而且.他们会比宋美龄还幸福。因为,蒋经国、蒋纬国不可能经常给母亲按摩的,她需要雇按摩师。按摩师与宋美龄之间毕竟还隔着一层,其补养之功哪有亲人、儿女那么大呢?父母用乳汁和血汗把我们抚养大,当他们老了的时候,我们也当用自己年轻的能量和活力去补养他们,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健康,却可以使父母健康、快乐、长寿。这才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好礼物啊!这种礼物是买不到的,也是别人不能替代的。你可以不懂经络,不懂穴位,只需要在父母背部、腿上、脚上轻轻捶一捶、捏一捏,老人会比什么时候都舒服!他们体内的沧桑和劳损会慢慢地被我们的活力和能量化解,疾病失去了温床,只剩下健康的晴空!
给孩子按摩也能传导我们的能量。医生为病人推拿、针灸,其中也有一个能量的传递。所以,我认识的很多针灸推拿医师,都有练功、练武术的习惯,他们要练好自身的正气,去驱散病人的病邪。包括我本人,也是如此。
当然,有人会问:我自己给自己按摩、推拿,是不是就不存在能量的传导呢?不是的,依然存在。我们难道就不能自己把能量传给自己,平日里,我们的能量都处在一种向外耗散的状态,当我们静下心来,让外驰的心神回到自身,轻轻地、用心地在自己身上推一推,按一按,一种看不见的能量,从自身出发,回到自身,就这样来来回回,身心便处在一种圆融的境界中了。这时,我们不会产生任何恼人、烦人、气人的念头,甚至那些不恼人、烦人、气人的念头此时也不会来打搅,头脑里干干净净,仿佛一片澄澈的天空。这是滋养心田的游鱼之乐,有着不可言传的空灵和舒适感。这就是自己补自己、自己养自己的功夫。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其实以人补人的方法,含辛茹苦地将自己拉扯大的父母最需要。这也是孝顺的一种表达方式,最简单的方式或许就是满足父母的期望。孝敬不单单是给钱的问题,要多一份关爱,才能让老人感到幸福。多花点时间陪陪他们,给他们捶捶肩按按背,让他们不至于感到孤独,父母才能体会到你的关爱之心。
7.滋补先后天,远离糖尿病的根本手段
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一次参加宴会,有位客人吃饭前,拿出注射器在肚皮上扎了一针,注射胰岛素,这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西医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一旦患上就会被扣上一顶终身服药、不可治愈的帽子,为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中医把糖尿病称为消渴病,为什么叫“‘消渴病”呢?因为脾肾功能不好,不能产生足够的津液,中医把津液称做“琼浆、片露”。《黄帝内经》里说:“脾为涎,肾为唾”,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而津液就是源于人的这两个根本.是由人体精气上升而形成的,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像自然界的雨露一样,升降循环,滋润着人的五脏六腑。脏腑得不到灌溉和滋润,虚火上升,人会经常感到口干口渴。
我跟老师学医的时候.他很形象地作了一个比喻,胃和胰脏好比一对邻居,邻里之间是不能跨过界的。长期暴饮暴食,胃的重量增大就会挤压胰脏,侵占胰脏的位置,进而影响胰脏的正常分泌,这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胃相当于一个口袋,先把吃的东西装进去,通过研磨运化输入小肠,慢慢把食物转化成能量。油腻的东西、高蛋白的食物都是不易消化的,吃得多了,就会滞留在胃里。胃里面的食物不能完全燃烧、消化的时候它的重量就落在了胰脏上,长时间的压迫会导致胰脏功能的失常。胰脏是分泌胰岛素的,可以帮助人消化、吸收、燃烧食物.这个时候胰脏被压住了,应该分泌胰岛素的时候不分泌,不应该分泌的时候乱分泌.导致整个分泌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我们看到了,胃和糖尿病的关系很大,其实它和肾也有很大的关系。
按照道家的观点,脾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胰脏。脾主土,肾主水,土克水.是正常的生克制化。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临床上反而见到很多虚症。俗话说:“饱暖生闲事。”房事过度,会导致肾水的大量消耗,造成肾虚。如果水少了,土的制化功能就无用了,反过来,土得不到水的滋润又变成燥了,虚火自然就上来了,自身的机能亢进引起口干口渴,多饥善食,就形成消渴了。
糖尿病在临床上预防主要有三点:
1、饮食有节,不能暴饮暴食。少吃膏粱厚味、油腻寒凉的食物,减轻胃腑的负担。同时可以配合食疗,比如多吃南瓜、山药甚至可以天天拿来当饭菜吃,能起到健脾的作用。
2、要适当增加运动量,升发脾阳之气。
3.节制房事,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避免伤精耗气。
经过近些年的临床,我发现只要管好胃和肾,就能预防和远离糖尿病,2型糖尿病甚至可以停掉降糖药物.恢复正常。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有两种“药”糖尿病人可以多吃,一是山药,二是南瓜。
山药外皮入脾胃.内肉入肺,味甘淡,有补气的作用。它在道家医学里有一个很好的名字,叫“气死小人参”,是非常好的东西,蒸熟后带皮吃。
南瓜色黄,直接入脾。按照道家医学来说,是直接入我们胰脏的,能够保护胰脏、预防糖尿病也是非常好的东西,最好和皮一起吃。南瓜在蔬菜里自身的防腐功能是最好的,隔的时间最长,放一年多也不会腐烂,里面还不会干。
8.控制好身体的大气压,高血压患者就可以不必终身服药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高血压是我们现代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病,很多人甚至才三十几岁,体检就发现血压偏高了;按照西方医学的理论,得了高血压是要终身服药的。然而,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是药三分毒,什么药我们都不主张长期使用。
临床上,经常看到有的患者来就诊时。面色发红、说话声音洪亮、铿锵有力、脾气大、容易发怒,一量血压,一百六、一百七甚至更高,这种症状的高血压,我们称之为肝阳上亢型。它的治疗方法是用一些常规滋阴潜阳的药把血压降下来。
另外一种人跟它恰恰相反.来的时候有气无力、脸色晦暗、发青、发灰、没有光泽,他也是血压高,这种症状的高血压,我们称之为肝肾阳虚型。治疗这种类型的高血压的时候,一般中医就会用温补肾阳的方法来治疗。
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摸索,我认为治疗高血压还有另外的思路,血压高其实是人体的气压高,中府、云门(如图)这两大穴是降血压最方便最高效的人体大药。
为什么揉中府、云门这两个穴就能轻而易举地把升高的血压降下来呢?
我们每次量血压的时候,不管是传统的汞柱式血压计,还是现代比较先进的戴在手上的血压计,都有一个气囊进行充气,如果没有气压,是量不出血压的。所以不妨回顾一下,人身上的气血是如何运行的。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是人体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按照气血运行的规律来说,“气行则血行”,气的推动和牵引才可以带动血的运行。气是无形的,血是有形的,血压升高的时候,准确地说是无形的气压首先升高了。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高血压的问题,还得首先解决气的问题。
那么我们身上哪个部位是主人的一身之气的呢?答案是肺。《素问·五脏生成篇》中就有“诸气者,皆属于肺”的记载,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也有“天气通于肺”一说。肺有节律地一呼一吸,是维持和调节全身气机正常升降出入的重要因素。
有高血压的朋友不妨摁一下中府和云门这两个穴位,如果存在压痛感,基本上就可以断定是由肺的功能失调引起的,不管是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还是肝肾阳虚型高血压,起手都应从肺经上去治疗。
冬季的时候,北方地区家里都有暖气,暖气不热的时候,有经验的人家都知道,这是暖气片里滞留了大量的气体,阻止了热水的循环。暖气片在设计上都会在末端设置一个跑风口,就是为了调节暖气片里的气压。通过调节铜螺丝的松紧,把这个跑风口拧开,废气“嘈”的一下就出来了,再一摸暖气片,瞬间就热起来了。
调节高血压和调节暖气片是相通的。人体的“跑风口”就在中府、云门两个穴位区域。中府是肺经的起始穴,主人一身之气。如果这个区域有压痛,说明淤滞在这里的气压很大,不把这个人体的跑风口打开,血液运行就受到阻碍,血压就会居高不下。
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血压高的患者就可以自己在家进行有效调理了。中府、云门的取穴很方便,中府在胸壁前之外上部位,在第三、四肋骨之间。云门在锁骨下部之外端,也就是胸大肌之上缘与锁骨的凹陷之处。如果这两个穴位有一压就痛的反应,就可以用手法进行点揉治疗。
有时一些肺热的患者,按摩中府、云门一段时间以后,会有一个现象,就是轻度地流鼻血,这对身体有没有影响呢?古人讲究“热迫血行”,我们通过刺激这个穴位,正是把他淤积在体内的热邪赶出来,血压和应地就会降下来,所以轻微流鼻血是不要紧的.是身体康复的信号。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中医强调从整体上去辨证治疗,临床上还有一个穴位也可以帮助我们把血压降下来,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这个穴位是在内踝上三寸,就是两到三指这个距离,叫三阴交(如图),它可以通调肝脾肾,经常按摩,对脾肾阳虚的高血压患者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在临床上发现一些患者,袜子口正好勒在三阴交上,很紧,勒出一个圈。如果长期穿这种紧口袜,男性会造成肝肾阳虚不足,女性会导致月经不调。所以说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和健康息息相关.哪怕小小的一双袜子,穿得不对也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9.祛除过敏性鼻炎病根,远离鼻炎的烦恼
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黄帝内经·素问·咳论》
得过过敏性鼻炎的朋友都知道,这种病最大的苦恼就在于:如果你治吧,症状就会缓解。但是一旦不治疗很快又会复发;如果用了激素类的药物,则是越治疗效果越差;如果不治又可能引发可怕的并发症,如哮喘、鼻甲增大引起呼吸不畅等,十分令人烦恼。
在西方医学里,他们将过敏性鼻炎归入免疫系统疾病,称为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与遗传密切相关。认为过敏性鼻炎是无法根治的。其实不然。
我们可以回想一个小细节,鼻子过敏后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就是打喷嚏!喷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正是我们体内的肺脏和脾脏气机虚弱的反映,中医理论认为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病机为肺脾气虚,元阳虚衰,无力抵御外邪的侵袭,所以鼻子才会失去往日的温煦与贴心,喷嚏一个接着一个。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治疗鼻子过敏就一点也不难了。
记得有一次、一位女士听别人介绍来我的门诊看病,忧心忡忡地说:“武大夫,只要天气一冷,我的鼻子就不舒服,医院诊断我是过敏性鼻炎,已经服用西药多年了,效果不是很理想,不想用西药治疗了,不知您对这种病有好办法吗?”
“您是不是经常感觉颈部发紧发僵?”我在对她进行整体诊断后问道。
“对对,总是后面脖子发紧。”
“您是不是喜欢晚上洗头,头发还没完全干就睡觉了?”
“嗯,我习惯晚上洗头,早上要上班,时间来不及。”
“您是不是脖子越不舒服,过敏性鼻炎症状就越重,脖子舒服了,过敏性鼻炎症状就减轻了?”
“啊,您怎么会知道的?以前从来没有人给我看病时将我的过敏性鼻炎与脖子发紧联系在一起呢。”小小的三个问题一针见血,让这位女士非常吃惊。
“这没有什么.有经验的中医都知道。”我笑了笑。
前面说过,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就在于肺脏和脾脏气机虚弱,肺主气,脾主血,气血是贯穿全身很重要的一个物质,所以说过敏实际上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可以发生于全身的任何一个部位(过敏性鼻炎仅仅是过敏性疾病中的一种)。中医恰恰是从人的整体入手,并对局部进行对症治疗,因此便能药到病除了。
根据这一特点,我在临床上按照辨因论治的原则,根据人体的不同体质.将过敏性鼻炎从总体上分为两类进行治疗。一类是寒性体质引发的寒性过敏性鼻炎,另一类是热性体质引发的热性过敏性鼻炎。
很显然,这位女士晚上经常洗头后没吹干就睡觉,属于受寒引起的寒性过敏性鼻炎.发病的原因是外感风寒,寒邪阻塞在颈部的风池穴和风府穴上,所以她就会感到脖子紧。由于风池穴和风府穴阻塞,导致机体的阳气不能上行,无法滋润肺脏,使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下降,从而引起肺脏虚弱,在外邪的侵袭下导致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等症状。很多患者感冒后诱发的过敏性鼻炎,往往也属于寒性过敏性鼻炎。
那么我们要怎么治呢?除了开具一些祛寒的药方外,更重要的是得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比如说,洗头后一定要将头发吹干,尤其是颈部,以
免头发上面的水汽滴在风池穴和风府穴周围,导致局部张开的毛孔感受外邪;此外,寒性体质所导致的鼻炎要尽量少吃寒性的水果与食物,如梨,黄瓜,李子等。
还有一种过敏性鼻炎是由于热性体质引起的,治法当然有所不同。
曾有一位先生,也是患有过敏性鼻炎多年。来门诊时,我对他进行整体诊断,发现他的中腕穴〔如图)有一个很强的压痛点,初步判断病因在胃腑。
“你对饮食有什么偏好吗?”我问他。
“没有呀。”他一脸不解。
“那你是不是爱吃羊肉和辛辣食品?”我继续问诊。
“是啊,我是见了肉就不要命,一顿也离不开肉。”两个小问题,就把他深藏多年的病根给诊断出来了。
在临床上我发现很多人之所以老是说鼻子不舒服,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鱼和肉吃多了。为什么呢?鱼生火,肉生痰啊,肉吃得太多就会引起肺胃之火偏盛,导致肺胃之邪火上行,总是不断地熏蒸鼻窍,这就是导致过敏性鼻炎的诱因之一。
对于热性体质引起的过敏性鼻炎,一般我会让病人服用岑连二陈汤与小承气汤合方,这两种药可以降肺胃之火,服药一两周,鼻子过敏的症状就能很快得以控制。另外,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那么慢性鼻炎一般就不会复发,或者减少复发的概率。
好在无论是寒性的过敏性鼻炎还是热性的过敏性鼻炎,中药的整体治疗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可让我愧疚的是,往往我治好一个病人,不出一个月他又找来了,为什么?就是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管不住自己的心。
我们总是向患者强调,要想治好疾病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明医真药好病人。倘若你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没有消除诱发疾病的因素,那么什么病都是很难根治的。做个好病人,其实也是做自己的好大夫,病可以说都是自己“惯”出来的,改掉不良习惯,这难道不是最高明的治病大法吗?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一般来说,过敏性鼻炎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是比较常见于中青年。而且发病的时候,它分为常年性与季节性两种,其中常年性的过敏性鼻炎不分季节,可以随时发作,长期反复发作不休。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为定期发作或季节性发作。如有的发作仅在一年中的某一个季节或节气,到一定的时间发作,也在一定的时间内消失。
除了积极配合中医进行治疗外,我建议有过敏性鼻炎的朋友还要在家进行如下护理,对病情的控制十分有好处。
1、过敏性鼻炎患者要经常进行运动如站养生桩,练习太极拳等。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为佳.以增加人体的抵抗力。
2、每次洗脸时要学会用冷水清洗鼻腔。具体方法为:先用手接少量凉水从鼻孔轻轻吸入冷水然后喷出,反复10次,以达到清洗鼻腔的目的。一般早晚一次,坚持一个月左右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3、经常按摩鼻部的迎香穴、印堂穴及脑后的风池穴与风府穴(如图)。按摩至微微发热为度。
4、最好不要使用空调冷气,使人体的汗腺充分发挥作用。扩张的汗腺会对肺窍的宣发和肃降起到很好的协调,以利于鼻炎的恢复。
10.便秘别找肠道的麻烦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
初冬的一次门诊,第一位病人刚进门就焦急地跟我说:“武大夫,我十多天没有大便了,现在腹胀难受,您看这可怎么办啊?”
诊断后,我给她开了一服中成药羚羊清肺丸,按说明服用。没过一会儿,她拿着药上楼找我问:“武大夫,您是不是开错药了?羚羊清肺丸是清肺热、治感冒的药,我现在是便秘,没感冒啊!”病人非常困惑。
“对,你的便秘就是要治肺。”
初诊时我发现这位病人有干咳、气粗、舌苔偏黄的体征,是典型的肺燥热症状。中医认为,肺和大肠是互为表里的,肺燥热就会耗伤大肠的津液,久之大肠津亏形成便秘。有经验的老中医治便秘往往从清肺热开始,此法谓之提壶揭盖法。肺主肃降,大肠是担任传导功能的.正常情况下,肺要肃降,肠道才能收到下传的命令,大便也才能正常地排出.若不排出,就会让粪便滞留肠内,形成便秘。同样,大肠不正常工作,也会引起肺部的问题,比如哮喘,还有口臭。
正常情况下,人一天一到两次大便,但两三天一次,甚至更长时间往往就会造成便秘,宿便长时间在体内排不出去就会导致肠道发生病变,还会引起其他疾病。
很多人认为,便秘是因为肠道出现问题了.治起来只管拿肠道开刀,其实这是很武断的,治标不治本。
当然,便秘也不全是肺的问题。还有以下几种原因也会造成便秘:
胃肠积热便秘型(又称热秘)
此种便秘中医认为是过食了辛辣味重或过服温补之品等导致阳盛灼阴;或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肠胃,耗伤津液;或湿热下注大肠,使肠道燥热,伤津而便秘。主要症状是屁臭、大便干结、小便赤黄、口唇生疮等,多发生于体实者。
可以按说明服用牛黄清胃丸,同时吃点萝卜。萝卜是通气的,把胃肠里的浊气排出去,大便也就通畅了。
脾肾虚寒便秘型(又称冷秘)
脾肾阳虚时,人体怕冷,腰膝酸软,四肢发凉,导致体内寒凝气滞,肠道传导无力,所以大便艰难。多见于老年人或久病未愈的人。
可遵医嘱服用附子理中丸。
津液不足便秘型(又称虚秘)
简单来说,由于中气虚弱造成的津液不足,从而导致的便秘叫做虚秘。
主要症状是便干、食少或面色苍白、指甲淡白、齿龈白或心慌气短、乏力困倦,此种便秘多见于老年人,体虚、失血过多或慢性贫血者。
可遵医嘱服用补中益气丸。
肝郁气滞便秘型(又称气秘)
肝主疏泄条达,肝郁气滞,气内滞而物不行,也会导致气秘。主要症状是腹胀、两胁胀、情志不舒、急躁易怒、唉声叹气、不思饮食、排出困难。常见于性格内向的人或更年期患者。
可遵医嘱服用舒肝丸或加味逍遥丸。
现在很多人普遍认为便秘是肠道出了问题,而去买清肠通便的泻药来服用,此类药物多是寒凉之品,久服伤人阳气。写作此文的目的,也是希望大家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自我诊断,只要找准了病因才能对症施治。盲目采用清肠洗肠的方法是治标不治本,长期下去,还会形成对药物的依赖,反而引起其他病变。
《论衡》中说:“要想长生,肠中常清;要想不死,肠无渣滓。”解除了便秘的困扰,保持了肠道的通畅,肠中常清,那么人人都能做个世间的长生不老仙。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治疗便秘还有一个导引法,《诸病源候论》记载,数日大便不下者,可以采用龟行气法。方法具体如下:仰卧床上,将被子盖到颈部。两手拉着被头,意念在腹部,用鼻深吸一口气,要细、慢、匀、长,然后闭气,并用被子盖住头部,头往被中缩,闭气到最大限度时,轻轻将头伸出被外,缓缓将气呼出反复数次,对便秘有奇效。
11.健康男人拒绝“将军肚”——公开消除“将军肚”的速效法
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黄帝内经·素问·痿论》
几个月前,我有一个学生从海外归来,携妻带子地来看望我。开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的大腹便便,与他出国前清秀瘦弱的样子很难联系起来,这让我小吃了一惊。这位学生自我解嘲地说:“还是娶了媳妇好啊,您看我结婚两三年啥事都不用操心,生活安逸,心宽体胖,哪像没有结婚前,天天惦记娶媳妇,怎么吃都长不胖。”他用宽厚的手撑摸着自己的大肚子一脸幸福地说,“这身材,才叫男人啊!”
“男子身体壮实能给女子安全感,像个男人,是有道理的,但浑身脂肪,还挺着个大肚子的这种‘壮实’就不仅不像个男人,而且长此下去就会成为一个病人。”我的一番话这回轮到我的学生吃惊了。
不是因为病理原因引起的大腹便便,我们都有一种说法,叫“将军肚”或“啤酒肚”。目前,国际上对将军肚的成因有好几种说法。有人说,将军肚是营养过剩导致的,也有人说是营养不均衡造成。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从中医角度来说,脾肾阳虚才是导致将军肚的罪魁祸首。
有很多人就不理解了,“将军肚”、“啤酒肚”分明就是肥胖造成的,怎么和人的内脏脾、肾扯上关系了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还是拿我一个学生“开一下涮”。他结婚前是孤家寡人,不近女色,体型虽瘦,但身体健康。有了老婆后,有一股新鲜劲在那,无形中房事过多,造成肾虚。而肾主水,脾主土,房事过多,水就少了,水带动克制不了土,加上现代人喜欢喝冰镇啤酒,啤酒性凉,直接入脾脏(翻译啤酒的人是天才,知道啤酒就是入脾的,一语道破天机),这时脾也就虚了。《黄帝内经》里讲“两虚相得,乃克其型”,讲的就是肾和脾都虚了,才会造成“将军肚”、“啤酒肚”。而肾脾一虚,肚子就大了,肚子大腹便便了就是身体虚弱的第一个硬指标。
脾肾双虚造成“将军肚”、“啤酒肚”也许还有人觉得太玄,不太懂。那我再作个简单的比喻。那就是肾和脾既是亲家,也是冤家。因为肾主水,脾主土。肾和脾的关系,就是土和水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要好,合在一块,你才可以捏出泥来。但水和土又是相克的,在讲到生克制化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克你的就不好,比如说金克木,在正常的情况下,金是为了让木来成材,比如我们的桌子、椅子、板凳,只要是木制的东西,它都要靠锯、刨子、凿子,全都要用金属的东西来克制它,才能让它成材。代表水的肾和代表土的脾,人健康时两者是相助相克的,但一旦哪一方先虚了,那么另一方随之也会虚了,就好比如肾和脾都是武功相当的成年人,两者时常试试功夫,这是既锻炼了身体也增加了武功技艺。但如果肾亏了,总是不想动,长此下去,肾的功能减退,此时的功力可能就不如一个6岁的孩童,试想当6岁的肾去找成年的脾比武,脾是没有兴趣的,长此下去,脾也懈怠了、荒废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当房事过多,水就少了,而土不来克制一下的话,水就自我膨胀了,土自身的能量消耗不掉了,它就开始虚了。这就是《黄帝内经》里为什么说肾、脾都虚才会造成“将军肚”、“啤酒肚”的原因。这个大肚子一出来,如果不及时保养身体,改掉坏习惯,可能随着大肚子带来的,还有其他大问题了。
以色列总统沙龙我们以前是经常在电视里看到,他出来的形象,就是挺着一个大肚子,这不是福气的表现,这个大肚子里,藏着诸多隐患,结果不出我所料,他现在中风了。原因在哪呢?
“将军肚”、“啤酒肚”首先会造成腹部肌肉松弛、腹部脂肪层过厚。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腹部脂肪分子很容易以游离脂肪酸的形式进入血液,并随血流直接进入肝脏。当肝脏游离脂肪酸分子过多时,会转成低密度脂蛋白,并随血液流往心脏、肺和动脉。其中,一部分低密度脂蛋白转化为有害的胆固醇,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栓死、中风、心脏病、肝肾衰竭、糖尿病等均为心脑血管疾病。
这里有个小窍门,来让你对自己身体的胆固醇做一个自我检测,方法就是男性腰围与臀围的比值高于0.9,表明体内可能有胆固醇过高的潜在危险。假如腰围等于或超过臀围,那么危险性就更大了。
拒绝将军肚的方法有很多,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比如睡好觉、多吃醋,少吃大蒜,吃荤食后别立即饮茶、补充维生素等别处都或多或少讲了一点,我这里只从一个中医医师的角度说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1.少喝或尽量不喝啤酒,特别是冰镇啤酒。
啤酒营养成份高,人体易吸收,经常大量饮啤酒的人,他的心肌组织中就会出现脂肪细胞,心室体积扩大、心肌肥厚、心脏增大,特别是冰镇过的啤酒,寒凉入脾,便会出现啤酒肚。已经有了啤酒肚的男子,只要坚持3个月不喝冰镇啤酒,啤酒肚会相行见消。
2.房事注意节制、有规律,不可太过。
这个不多说,房事节制才能为你打败将军肚助一臂之力。
3.最方便的有效食物——南瓜山药粥。
南瓜一定要削皮,山药却一定要带皮。这一个带皮一个不带皮,都是为了这些营养入脾胃,因为不同的吃法就养不同的器官,这个需要注意。
当然,除了南瓜山药粥之外,我们还可以吃一些红豆、黑豆、子米等,都对消除将军肚有好处。
4.最便宜的有效中成药——参苓白数(zhu)丸。
这个也不多说了,我是个中医大夫,免费给您开药了。
我的这个学生当时听完我的讲解后,有些郁闷地回家了,但成功就是坚持不懈,他发挥了他拜我为师时的坚持。不久后,他再次携妻契子地来看我了,但这次不同的是,他与三个月相比,并没有瘦,身体看起来反而更壮,只是以前打眼的大肚腩已经消失不见了。
我正感欣喜,忽然见他一拍头,狡黠地说:“老师,我有一个同学,结了婚,吃喝都没有禁忌,但他也没有大肚子呢,这是怎么回事啊?”
“那他就是个火型人,吃什么化什么,这就和人的体质有关,是特例了……”
“火型人真让人嫉妒啊!”
“都是两面的,有利就有弊,火型人能化,也不能有恃无恐地吃喝,吃喝无度还是会出问题。”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很多三四十岁的男人和我说,减肥十分不容易,尽管又是节食又是运动,折腾得够呛才好不容易减去一点体重。其实,控制体重的方法没有那么复杂,只要在吃饭的时候注意点就可以了。
你不妨在午饭和晚饭后半个小时内喝点果醋,一杯水的量,300毫升左右。果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促进消化,让过多摄入的食物尽快从体内分解排泄出去。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肚腩出现的概率,喝白醋也可以10毫升左右即可。
如果需要应酬,那么喝白酒不能超二两,啤酒一天不超过半瓶,因为饮酒会增加体重,酒中所含的热量是正常食物的很多倍,只要控制好饮酒范围,小肚子同样不会盯上你。
12.感冒不是小病——判断与治疗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窍门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署,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有些人认为:“感冒去医院治疗是七天治愈,不治也是七天能自愈。还不如不治呢!”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如果一周内感冒没有自愈,有可能引发其他并发性疾病,如咽喉炎、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慢性病,甚至引发其他重大疾病。感冒可以说是百病之源。
日常生活中、身体难免有点感冒不舒服。那么怎样快速地在一两天内把感冒治好呢?古人描述感冒为“一剂已”,一服汤药就可以把这个病拿下来了。在这里,我教给大家几个简单判别和处理感冒的方法。
一、风寒感冒——喝姜糖水(头痛鼻塞、流清鼻涕、不发热、后脑勺僵紧)
如果头痛鼻塞,还有一点流清鼻涕的症状,也不发热,这是因为风邪带着寒气侵袭到你的体内,属于风寒感冒。
当然,在临床上还有个更专业的判断方法。就是患者来了后搭脉,脉有浮相,然后问他:“你后脑勺是不是发僵发紧?”患者说:“你这个大夫好呀,还能摸出我颈椎有问题来。”其实这也是感冒的症状。人的脑后有个风府穴,这是人体最容易受到风寒的地方,所以才会僵硬紧绷。
风寒感冒起因通常是因为过度劳累,没休息好,加之受风或受凉。可以找中医开些辛温解表的中药,一两天就会治好。中医大家岳美中对风寒感冒的治疗常常使用《伤寒论》中的“桂枝汤”,将桂枝、白芍、大枣、生姜、炙甘草五味药熬在一起,就是一碗治风寒感冒的“酸辣汤”,喝完后,盖上被子一发汗,就舒服了。
如果天气骤然降温,穿的衣服单薄一点,或者突然被雨淋了,晚上回家有点着凉打喷嚏,有经验的老人马上就会告诉你煮一碗姜糖水趁热喝下,生姜入肺、脾、胃经,可祛湿利水,止呕祛痰,健胃进食,有发汗解表作用;红糖有益气缓中、健脾暖胃、化食止痛、活血化瘀、祛寒的功效。这一碗姜糖水,微辣之中带着甘甜,喝下去暖暖的,盖上被子发发汗,症状便解除了,十分舒服。
遗憾的是,这么好的方法,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相信了,好像感冒了吃感冒药是天经地义的事。
二、风热感冒——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发热、咳嗽、流鼻涕)
还有一种感冒叫风热感冒,风夹着热邪侵袭到体内造成的,身体处于一个热盛的状态,也流鼻涕,但流出来的鼻涕是很黄很黏稠的,这种情况就是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什么季节出现的比较多呢?有人觉得是夏天,其实不是,往往是秋季一直到立冬前。这个时段虽然气候渐凉,但人体内往往还留有热邪,感受风邪之后,就会得风热感冒。可以用辛凉解表之药来治疗,如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效果会很好。
三、暑湿感冒——藿香正气水(头部闷痛、四肢酸懒、食欲不振、呕吐腹泻)
如果夏季身体出现头部闷痛、四肢酸懒、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这不是风寒感冒,也不是风热感冒,中医称之为暑湿感冒,是夏天特有的,也叫中暑。
由于夏季暑湿之邪重,人体出汗多,毛孔舒张,再加上人们贪凉露宿或经常使用风扇、空调等,风寒、暑湿之邪会乘虚而入引起感冒。治疗暑湿感冒既要祛暑湿,还要疏解表邪。可以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或口服液等,两三天病情变成好转。
感冒是一种病,同时也是一种排毒现象。感冒的时候,是身体在提醒我们,该关注自己的健康了。有些人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自己,总是硬抗着,无论对自己还是家人都非常不好。感冒了就应该停下来休息一下。给身体一份关爱,身体会十倍百倍地回馈您。生命最可贵,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收获。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有一种方法可以预防惑胃,就是搓手。由于手拇指根部(医学上称为大鱼际)肌肉丰富,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占手掌很大面积。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每日搓搓,可以改善易感冒的体质。其方法是:对搓两手大鱼际,直到搓热为止。搓法是一只手固定,转另一只手的大鱼际,两手上下交替。两个大鱼际向相反方向对搓,搓一到两分钟,整个手掌便会发热,这样做可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身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人就不容易感冒了。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 (武国忠)(3)中
2009-11-23 11:09
第6章 有问题找厨房,食物是最好的药
有人一羊子都在苦苦寻求着包治万病的灵丹妙药。世上哪有这种好事呢?行医久了,我很能体谅病人的这种渴求健康的心情。其实,只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养生治病的妙药往往就在日用平常间。
1.“新食不见旧食”——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我有一位病人,以前是国家足球队的教练,快七十岁了,得了结肠癌,不过他很豁达,跟我在一起的时候,并不完全把注意力放在疾病上,而是更乐意谈一些养生方面的话题。在我所见到的癌症患者中,能有如此好的心态的人真是不多。
这位教练兴致勃勃地跟我说起他的祖母,老人家整整活了一百岁,到了一百岁的时候,身体还是很好,只是有一天,忽然觉得有点不舒服,家人打算送她去医院,于是赶紧找医疗本,医疗本还没找到呢,老人就安详地去世了。在座的所有人听了,都颇有感触。这不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相反,它会让人听了心里很欣慰。《黄帝内经》里说:“上古之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不说“死”,而说“去”。去,是很从容的、很主动的。我见过很多活过一百岁的老寿星,他们都说,人到了一百岁的时候,就不怕死了,就像人生的河流一路奔波,流到尽头,融进大海。大海是水的故乡,死亡也是人的老家。到了该回老家的时候,回老家是很惬意的事情。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那么怕死呢?因为他们还没有活够,就像一条河流还没有流到大海就中途干涸了,也像一个公司职员还没有完成手头工作的时候就到了下班时间,他意犹未尽,舍不得走。总之,活到一百岁,无疾而终,这样的人生其实很圆满。
我问这位教练:“您有没有注意过,你奶奶是如何养生的?”
“奶奶就像一般的老太太那样,安详、和蔼,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教练说,“唯一不同的是,她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泡一壶浓浓的茶喝下去。过一会儿再去上厕所,然后才吃早餐。我从小就见她这么做,从不间断,雷打不动。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她总是说:‘新食不见旧食。’”
好一个“新食不见旧食”!这就是老人长命百岁的秘诀!茶叶是消食的,早上起来的时候,胃里已经基本上没有食物了,再用点浓茶涮一涮,就更干净了,再解大便,肠胃里可以说基本上空了,这时候再吃早餐,新食物下肚,迎接它们的是干干净净的肠胃,消化得自然利索。消化好,肠胃干净的人,自然能够长命百岁。
其实,养生有法有术。这位教练的老奶奶养生之“法”,就是“新食不见旧食”,这个“法”是通过早上喝一壶浓茶清空肠胃这个“术”来实现的。“法”是不变的,而“术”却必须因人而异。我们要从别人的养生经验中学“法”而不能学“术”。早上起来喝一壶浓茶,利用浓茶消食,清除肠胃中残留的食物和粪便残渣,但这种方法只适合年纪稍大、肠胃比较好而且身体能量消耗不大的人,对于一般人来说就不行了:年轻人受了浓茶的刺激会格外兴奋,一过这个兴奋期就蔫了,上午下午都没了精神;肠胃不好的人空腹喝浓茶,肠胃马上就受不了;身体能量消耗大的人早上空腹喝了浓茶,会加大消耗,因为茶叶本身就是去人的脂肪、消耗人的能量的东西。所以,对于这位年轻人来说,要做到“新食不见旧食”,只要晚餐少吃或不吃,每天早上按时排大便,就差不多了,不需要喝浓茶,因为年轻人肠胃更有活力,完全有能力清除各种渣滓。
很多养生经验,都是因人而异的“养生之术”,它们不一定适合我们自己。我们要找出它们背后的“法”或“道”,再摸索和拟定出属于自己的养身之术。
想起那位教练的老奶奶,老人家从不说早上喝浓茶有多好,而是反复强调“新食不见旧食”,不强调“术”而强调“法”,真是一位有智慧的老人!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失恋、找工作难、被上司训斥一顿等,都可能让人郁闷,大多数人选择狂吃一顿来发泄,最容易超过胃的承受能力。这该怎么办呢?我发现,心情不好的时候按一按肚脐眼非常有效果。
肚脐在中医里叫“神阙’穴”。只要你将双手搓热,双手叠放于肚脐(可以隔着衣服),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揉转1分钟,便能心情豁然开朗,而且按摩膝部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也能缓解暴饮暴食带来的恶果了。脐部的按摩最好在饭后两个小时进行,使胃先得到休息,晚上睡觉前做效果最佳。
2.饮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随“脾”应变
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黄帝内经·素问·金遗真言论》
坐诊的时候,经常有人心急地问我:“武大夫,我每次吃饭后,胃都非常不舒服,说不上是哪种疼,胸口也会有点疼,怎么办?”恨不得我立即教他一个方法,马上做了就能好。对于我来说,这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了。自古以来,熟读兵法的人何其多也,可能带兵打仗百战百胜的将领又何其少也,而类似赵括、马谡那样只会纸上谈兵、照搬兵法的人则是随处可寻。
事实上,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身体不舒服的原因也不一样。比如说,同一样食物,你可能吃了养生,长精神增力气,别人吃了可能是“戕生”。什么是戕生呢?就是对他的身体造成伤害,变得无力、乏力,没有精神。如果你仅仅很模糊地问我胃疼了怎么办,吃不下东西怎么办,没有前因后果,我也只能告诉你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如果实在追问得紧,我倒是可以向你献一个我体验多年、行之有效的“灵丹妙方”,实乃存箱底的宝贝,只有四个字——随“脾”应变。
这四个字,说起来其实一点也不神秘,就是我该吃什么食物总会比别人提前一点知道,所以我的脾胃总是很难受伤。有的朋友会好奇了,武医生,莫非你会算卦?倒也不是,我只不过顺应了四时季节的变化。
春天主升发,所以青绿色的食物在春天要升发出来。那适合春天吃的食物有什么呢?最常见的是菠菜、水萝卜、芹菜,这些都是在春天大地升发时首先长出来的。在春季,多吃一些含叶绿素比较多的植物,能保证我们的体内阴液充足。同时,春天主风,容易使人口渴,饮食上也要以清淡为主。
夏天主心、主南方,呈现的是一派“火德”之象,它的颜色是红的。按照这个道理,自然界给了我们很多适合于这个节令的水果,草莓是红的,西瓜是红的,西红柿是红的,樱桃是红的。在这个红色“当道”的季节,越是天气很热,我们越要保证人体的水分不被很快地蒸发出去,吃这些食物是获取天然能量最好的滋补品。
顺便说一下,我有时候出去应酬吃饭,大冷天的餐厅的服务员常常摆上一盘西瓜之类的拼盘,美其名曰赠送,朋友让我尝尝,我总是婉言谢绝。告诉大家一点,尽量不要去吃这种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大棚里生产出来的水果。不是靠日月精华来长熟的,表面虽然呈现火德之象,但无火德之质,吃了对身体也没有什么益处。
快到秋天时,粉红的桃子下来了,桃子是很养人的。再往后苹果一也开始变红,到了八九月份,金黄色的梨开始上市了。可以看出,果实的颜色由深转浅,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所以说,跟着季节吃东西是很有好处的,既满足了口味又调养了脾胃。
北方地区有一个习惯,就是贴秋膘。人经过夏天后,脾胃比较虚弱,所以贴秋膘时可先补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类、蛋类,或者山药、莲子等,咱们把脾胃功能调理好了,然后再吃牛肉、狗肉等热性食物。
有的人喜欢一立秋就贴秋膘,我觉得不是很合适。比如说,现在是秋老虎,天气还很热,这个时候你再贴秋膘,人就容易上火,导致牙龈肿痛或大便干燥,眼睛泛红等。那什么时候吃肉进补呢?还是看天时。只要天气开始转凉了,就可以开始了。实际上,这个时间非常好辨别,我的经验是从9月份的中旬到10月初,这是贴秋膘的好时机。
冬天要怎么去调节饮食呢?这个不用多说了,吃点狗肉、羊肉补补身子,尤其是寒凉体质的人要多吃,热性体质的人则注意少吃点。但是吃肉是要讲究技巧的,不能贪吃。
比如2006年的冬天是一个暖冬,到了大寒的节气时,只下了一场雪,还很短。按理说,应该从小雪节气就开始下雪,把空气浮尘中的细菌杀死。入冬以后,在北方像涮羊肉、羊羯子等一些热性的食物比较流行。当时天气并不冷,如果大家还是在吃羊肉,可能会导致温病的发生。因为我们的运动量是不够的,还像往年那样吃羊肉,就会上火、生病。很多感冒在春节前后高发都跟这个饮食结构有关系。
冬天就应该吃以大白菜、萝卜为主的时令菜,尽量少用那些反时令的菜,比如红颜色的西红柿,就应该少食。冬天是一个藏精气的时候,饮食结构一定要合理地搭配。尤其是暖冬应该少进肉食、多吃青菜、多喝粥,用山药、红小豆去熬粥,还可以减少感冒的发生。
中医是非常讲究天人合一的,人秉天地四时之气而生,饮食上也应顺应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随“脾”应变是一条健康的饮食法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滋养我们的身体。使我们的生命力绵绵延长。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大家都知道,秋天吃梨好,可有的人吃了以后经常腹泻,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梨本身是甜润的,性偏寒,所以一些体质寒凉,或者肠胃偏寒的朋友,吃完梨以后,他会有点腹泻,这很正常,不用太过紧张。
但腹泻怎么办,老中医建议,吃完了梨以后,把这个梨核顺便也嚼了。有人会问,梨核怎么嚼呀?酸的!其实恰恰就是这种酸,起到一个收敛的作用。如果你平时吃一个梨会闹肚子,那好,请把梨核一起吃了,就不会闹肚子了。这在临床上屡试不爽。
3.香脆的面包干、烤焦的馒头片和锅巴也是养生的法宝
土湿受邪,脾病生焉。—《黄帝内经·素问·至直要大论》
许多不懂医的朋友容易拿病症与自己的身体状况对号入座,有时发觉体内有湿后,总是心急地向我讨教药到病除的神方,其实世间没有什么包治百病的神方,大家不妨光来听我说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老中医,每年春天都要回农村的老家探亲。回去以后三乡五里的街坊邻居,有个头痛脑热、不舒服的都请这位老先生来看病。
其中一个小孩是长期的胃病。从他七八岁开始老先生就一直给他治,小孩吃老先生的药很有效,连着治了两二年,但一直不能根治,到第四年的时候。这个小孩没有像往年一样来治病。老先生对这个小孩印象很深。于是问周围的人“那个小孩怎么今年没过来,胃病好了吗?”旁人告诉他说小孩的胃病好了。老先生问怎么好的呀?旁边的人都说不知道。
老先生知道这个小孩的病很难缠,不会轻而易举地一下子就好了,说:“你们把他给我找来,我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好的。”
邻居把这个小孩找来了见面之后,发现小孩面色红润,没有了往年的晦暗之色,老先生给他把了把脉,脉象平和,果然好了。老先生问:“每年吃药都没去根,怎么今年就彻底好了呢?”
您不知道,我有一个远房亲戚,他看我吃完您开的药之后,胃还疼,他就让我吃一种药,吃完后我这个胃舒服极了。”小孩说
老先生心里奇怪了:“他让你吃什么药呢?”
小孩嘿嘿一笑说“我告诉您,其实它不是药。”
老先生更奇怪了:“那是什么呢,”
小孩做了个鬼脸,说“我告诉您,他让我吃的是干馒头片!把馒头切成一片一片放到炉子上,烤成干馒头片天天吃,就好了。”
这个干馒头片治好胃病的事例让我深受启发。中医里有一个理论,叫“焦香者入脾。”烤馒头片其实就是焦香入脾、健脾化湿的最好的药。和烤焦的馒头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食物,还有香脆的面包干、锅巴,道理是一样的,也是祛湿佳品。锅巴在家可以做,香脆的面包干超市和面包房就有卖,如果体内有湿引起胃病的朋友既可以充饥又可以治病。
有人一辈子都在苦苦寻求着包治万病的灵丹妙药,世上哪有这种好事呢?行医久了,我很能体谅病人的这种渴求健康的心情。其实,只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养生治病的妙药往往就在日用平常间。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超市里有一种食品也叫“锅巴”,但这种“锅巴”大多数是油炸的,并不是文中提到的锅巴。油炸的锅巴吃多了反而助湿,要吃烤焦的锅巴4.人参杀人无过——补品的正确吃法
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而久,夭之由也。—《黄帝内经.素问.至直要大论》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可用于体虚欲脱,久病虚羸。它在人们的心中既是名贵药,又是大补药。很多医生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也喜欢选择人参、鹿茸、牛黄等一些价格昂贵的中药,以便药到病除。
前一阵子,我有一个朋友去了趟吉林,顺便给我带回几棵人参,看到这几棵人参,我不禁想起一句话:“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很多人都认为人参是大补元气的,怎么补也补不坏,多吃少吃无所谓。实际上,人参和其他中药一样,要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才能使用的,不能不问青红皂白,一通乱补,否则会适得其反。
我见到过几则关于人参伤人的报道。一个刚出生的早产婴儿,体质比较虚弱,父母认为人参补虚,给他灌了点人参泡的水,连续喝了几天,小孩流鼻血不止。还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因为常年有头痛头晕的现象,以为自己老了体虚,于是就用红参蒸鸡吃,希望能一下子把阳气调动起来,结果吃完以后当晚就不省人事,经医生检查确诊为“脑溢血”。中医里有句话叫“虚不受补”,身体虚弱的人最好不要一开始就用人参补。身体健康的小孩或年轻人也不要轻易用人参补,补过了反而不好,过犹不及嘛。
那么我们如何正确地吃人参呢?其实不管你是何种体质,选择哪种参,最重要的是先了解清楚人参的性味。中医认为,人参色白入肺,外形像人的身体,在药理上恰恰是以形补形、大补真阴的药物。
作为养生用,前人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喝“参附汤”。附子在中医里是一味回阳大药,可以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能逐风邪、寒邪、湿邪。人参与附子合用是一个阴阳双补的关系,这个补汤喝下去对身体是十分有益的。这个汤方很简单,就是把人参和附子按照1:1的比例一起炖。
那么,参附汤要怎么做呢?过去专门有炖人参的盅,现代人一般是用锅熬,就是直接在水里煮,这样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传统的隔水炖还是最好的方法,在锅里放一个篦子,上面放上一碗水,取人参附子各3g放进碗里,水量以没过药物为宜,炖两个小时左右即可。这样炖出来的参附汤,气和味就都溶入汤中,效果最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用人参泡酒,用酒的温燥之性提取了人参当中的至阴之精,同时也中和了酒的温燥。过去用黄酒泡,现在用低度的高粱酒泡人参也比较好,但每天不能喝得太多,一两即可。
知道人参怎么吃了,我们还要学会怎样买到真正的好人参。看人参的质量有一个小窍门,就是看它表皮的横纹的多少,横纹越多,质量越好。正宗的野山参,几乎每隔一两毫米就会有一圈横纹,现在人工种植的人参没有这么好的品质,一般说来,一厘米之内只要还能看见一两圈横纹就不错了,这样的参对于养生也足够了。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生晒参性微凉,味甘,有补气养阴、生津之功效。适用于体质虚弱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肝炎、肾炎等慢性疾病患者。
红参性温,味甘,香味较浓。适用于虚寒症、阳气不足、冬季畏寒、四肢寒冷、老人早衰、妇女内分泌紊乱者。
野山参产量稀少,价格昂贵,但功效特别强,具有强心、安神等作用。适用于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术后极度虚弱、垂危病人。
5.玉女煎——献血后调理身体不适的妙法
玉女煎的药方记法:“麦地石(拾)母牛.”就是麦冬、熟地、生石膏、知母、牛膝五味药.
说到献血,我是很感动的,每年都有很多人参与无偿献血,包括汶川大地震,很多无偿献血的英雄们说:“我看见病人家属着急用血的眼神就受不了,那是渴望生命的眼神,能救人一条命比什么都强!”这种精神非常值得人钦佩。
对于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来说,包括一些体质健康的中年人,适当献一些血是有好处的.按照西医的观点,献血可以使血液的黏稠度明显地降低,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黏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献血还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国外研究发现,在三年中,献血者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一半。此外,男性献血还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生率。《国际癌症》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概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调整体内铁含量,预防癌症。
但也有不少人告诉我,献血之后,感觉身体有点虚。那么献血之后要如何调理呢?我想这也是很多人困惑的问题。
血是阴性之物,献血之后不仅是阴液亏损,阳气也在无形中耗损了。献过血的朋友一般会出现疲倦感、瞌睡感,睡上一觉这些症状就会改善或消失。但献血后也不宜完全静养,还需要做适度的运动,调动身体的阳气。阳气升发后才能带动阴血运行,否则有可能造成血虚。
在中医里,有一个调理献血后身体虚的方子,叫做玉女煎。玉女煎是明代的大医学家张景岳创建的一个名方,方子组成如下:麦冬10g、知母10g、熟地20g、生石膏20g、牛膝30g。此药熬出来后颜色和血非常相似,所以有补血养阴的功效。
献血之后的人,按照中医的诊断,处于血虚的状态,易引起阴虚阳亢之症。玉女煎方中的石膏,性辛甘大寒,清虚火而不损阴。熟地黄性甘而微温,用来滋肾水之不足。两药合用清火壮水,虚实兼顾。知母性苦寒质润、滋清兼备,既可以助石膏清胃热止烦渴,又可以助熟地滋养肾阴;麦门冬性微苦甘寒,滋肾润胃燥,还可以清心除烦。牛膝导热引血下行,补肝肾,降虚火。这几位药合起来,正好把献血后的不适症状全部缓解了。
关于玉女煎还有一个小插曲。我在十几年前,第一次献血后,医生嘱咐回家静养。我很听话,回去后躺了三天,也没有运动,感觉口干舌燥,头重脚轻,脸还微微浮肿。当时正在医院实习,院里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中医,指导我们临床。我就把这些症状跟他说了,老先生给开的就是玉女煎这个方子,服用后第二天,症状就消失了,可见此方的神效。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如果受伤或女性妇科失血过多,也可以使用玉女煎,效果也很好。但脾虚、大便溏软的人不宜使用本方,因为玉女煎属于滋阴养血之剂,体寒的人服用反而会助寒。
6.太和汤——治疗扁桃体炎,减少复发的神仙汤
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我有一个朋友,刚刚换工作不久,工作上尽心尽力,加班加点,经常熬夜,有半年的时间连面都见不着。一次朋友聚会,大家喝上一点小酒助兴,只见他干举杯,不敢喝,出于职业的敏感,我问他:“怎么了,不舒服了?”他指着自己的喉咙说:“扁桃体化脓了,在吃消炎药,不敢喝酒啊!”
问他怎么生病的,他说自从换了新工作,每个月都是发了工资就先去医院输液,“真叫一个难受啊,烦死我了……你是中医,有没有什么高招帮帮我,要不去医院医生就得给我开刀了。”他很无奈。
看着他痛苦的样子,我半开玩笑地说:“那今天我给你开一个不用开刀就能治好病的神方吧。”
他赶紧点头:“既然有这么神奇的方,那赶紧告诉我吧!”
我告诉他的方法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当下次扁桃体发炎并伴随身体发热时,千万不能用任何消炎药和抗生素,只需白开水一杯,熬上5分钟,凉一下,成温水后频频饮入,慢慢咽下即可。这种简单得难以想象的方法,便是治疗扁桃体发炎,大大减少复发的神仙汤——“太和汤”。
你也许会说,我每次喉咙痛去医院看病,医生也会叫我多喝水,但照做后嗓子还是很疼很肿,也不怎么神奇呀!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水都能成为治病的妙药,纯正的太和汤是有玄机的。
当扁桃体发炎的时候,如果盲目地去输液或吃退烧药的话,那么这个病以后就会经常地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人会非常痛苦。我的经验是,成人一般不烧到38.5度以上就尽量不要吃退烧药。而应该让身体自然发热,启动机体的自动调节功能。因为人体发热本身就是正邪相争,正气向外推动邪气的过程。发烧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排毒的过程,而此时输液反而会导致大量的湿邪进入体内,影响了正气的升发。
早在四百多年前的《本草纲目》中,就把白开水称为太和汤,说它能“助阳气,行经络”,促“发汗”,是一味不可多得的清热祛湿良药。据《本草纲目》记载,太和汤是由水烧至沸腾而成,性甘平,无毒,这种水经火煮沸,得到很多阳气。
这个太和汤要怎么熬呢?水开的温度也有一定的讲究。开(沸腾)1分钟还是“生水”,这时水里的微生物还没有彻底杀死;开10分钟是“硬水”,水的硬度比较大,经常喝可诱导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和肾结石等疾病。只有开水沸腾5分钟左右,这时它的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就变成“甘露水”,这样的水才是治病救人的太和汤。如果不好判断时间怎么办?那就买个可以鸣叫的壶,听到鸣叫起,约等待5分钟关火就可以了。
喝的时候,要小口、缓慢地将太和汤咽下去,这样能使肠胃的阳气慢慢地升发上来,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有利于解除局部痒感,阻断咳嗽反射。另一方面,喉咙疼痛一般是上火的表现,所以人体经常有不同程度的脱水。而脱水可加重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的黏稠度,这时要多喝太和汤,能使黏稠的分泌物得以稀释,使之较容易被咳出来,也起到调节体温、清洁人体内环境的作用。
“一副养生平胃散,三分顺气太和汤。”当家人口渴喉咙疼痛的时候,亲手给他(她)递上一杯太和汤,既温暖脾胃祛除病痛,又温暖了心,这简单质朴的亲情,真的是让我们只羡人间不羡仙了。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当办公室天天有人在打喷嚏,你的喉咙感觉很难受,也许是感冒的信号,这时就要多喝太和汤,不仅会节约治病的成本,还可以预防流感。
7.减肥其实很简单——丹道中医让您轻松恢复窈窕身材有绝招
中医认为肥胖是一种病,大都是由体质阳虚、痰湿过重造成的,痰湿在中医里也叫水饮,胖人体内都有痰湿、所以减肥就要化痰湿.
说起减肥,可以说是很多爱美人士的心头之痛。什么运动减肥、节食减肥、吃药减肥、清肠排毒减肥、穴位减肥、按摩减肥,但遗憾的是,这些方法都不是很见效。甚至还有离奇的吃寄生虫减肥法,杀鸡取卵,得不偿失。
门诊时,有很多身体超重的人向我诉苦,说她们饱受多年减肥无效之苦,很苦恼,问我中医有没有什么减肥的特效方法。说起中医减肥,让我想起了前几年一个真实的事例。
一位朋友的母亲,因为身体肥胖疾病缠身,试了很多方法,多年的肥胖一直没有减下去。朋友是个孝子,这么多年一直在帮助母亲寻求减肥的良方。看到他愁眉不展的样子,我说,我有一个减肥妙招,不用吃药,百试百灵,可以让您母亲试一试。结果,一个月下来,体重掉下去十几斤。朋友的母亲很高兴,平生首次对中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推荐很多人用这个方法来减肥。其实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一味青荷叶泡水喝。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荷叶奉为瘦身的良药。荷叶性微温平,味辛,无毒,入心、肝、脾经。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除湿祛瘀,有利尿通便的作用。
有资料报道,荷叶中的生物碱有降血脂作用,临床上常用于肥胖症的治疗。服用荷叶后,在人体肠壁上形成一层脂肪隔离膜,能有效阻止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从根本上把体重减下来,还解决了减肥反弹的问题。
使用荷叶茶减肥,还有一些小窍门:一般去药店购买荷叶干品即可。有条件也可以自己采摘鲜荷叶,只要能开荷花的池塘,就证明那里的水基本上是没有被污染的,可以放心使用。荷叶茶不用煮。将干荷叶10g或鲜荷叶20g放在茶壶或大茶杯里,倒上开水焖五六分钟就可饮用了。这样泡出来的荷叶茶减肥效果才最好,只喝第一泡的茶汤,再泡减肥的效果就差多了。最好是在饭前空腹饮用。荷叶茶中也可以放陈皮(3g),有理气化痰之功。
喝茶期间不必节食。因为喝一段时间后,对食物的喜好自然就会发生变化,很多人不太爱吃荤腥油腻的食物了。
中医认为肥胖是一种病,大都是由体质阳虚痰湿过重造成的,痰湿在中医里也叫水饮,胖人体内都有痰湿,所以减肥就要化痰湿。像他父亲这样肥胖体质的人,主要是阳气虚弱,体内的水湿过多,脾阳的运化功能失常,产生脂肪堆积。生活中常有人抱怨说喝凉水都长肉,也是这个原因。
中医的减肥主要从腹部入手,因为肥胖一般从小腹开始,然后是腰部与臀部,这个现象在道家医学里面叫坎离异位,最典型的是结婚以后男女的发福。
减肥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上的调养,尽量不要吃寒凉助湿的食物。膏梁厚味也能助湿,太甜、太酸、太辣、太咸的食物都算是膏粱厚味,食用过多会戗伤人体阳气,痰湿过重,肥胖就找上门来了。
对于真正因肥胖给工作生活带来困扰的人,一杯清清荷叶茶,祛湿减肥去心火,是最安全有效的减肥良法,让有肥胖之苦的人既不用刻意节食也不用乱吃减肥药,尤其适合年轻女孩。但有些体型适中的女孩也想减肥,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健康才是真正的美。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湿症的产生与体质、生活的环境、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胖人多痰湿。”意即肥胖的人多属痰湿体质,易患湿症;环境阴暗潮湿、多雨季节或喜吃甜食、生冷、饮酒、肥甘厚腻食物等都易产生湿症。因此、在生活上要预防湿症的产生,就要从生活习惯的改变开始,少吃冰冷食物与甜食,少吃油腻、少饮酒,减少湿病之源;环境潮湿的注意开窗通风,晒被褥,
8.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
浆粥入胃,泄注止··…---《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
平时遇到的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武老师,您看根据我的体质,平时吃点什么对身体比较好呢?”问我的人,有患者,也有健健康康的人。对每一个问我的人,我都会量体裁衣,告诉他适合他的养生方案。但是,诺大的世界,我能够遇到的人总归只是少数,于是我想,把养生的道理传播给天下,才是最有利世间的选择。
一个生意场上春风得意的企业家,得了肾炎,辗转再三,来至我处就诊。临走之时,这位企业家的夫人跟我说:“武大夫,我家有的是燕窝、人参,需要吃什么、补什么,您尽管跟我说,我都能做得出来。”我笑着告诉她:“都不要吃,每天晚上就喝一些煮得烂烂的米粥吧。”
夫妻两人愕然。我笑着说:“看来你们二位对养生还是懂得太少啊,最养人的不是人参、燕窝,而是五谷。”
五谷最能养人。大家不要以为我们平日食用米饭、面食是因为它们富含淀粉,可以给我们提供能量。不错,它们是能给人体提供能量,但这只是一个因素。我们之所以以五谷为食,是因为人之精气,全赖谷物供养。谷物就是植物的种子,种子是用来萌发、发育成为新生命的,它蕴涵着最为旺盛的生机。我们摄取的不仅仅是它的能量,否则,只要用生产好的葡萄糖代替就行了,事实上,这可能吗?我们可以试试看,每天以适量的葡萄糖代替主食,保准没几天就疲惫不堪。每一种食物里的营养都是复杂的,现代营养学仍没有能完全分析透彻,而我们的祖先则运用他们的智慧悟到其中的玄机。
现在很多人因惧怕肥胖而不敢多吃富含淀粉之物,尤其是爱美的女士,为了减肥,只吃蔬菜、水果和蛋白质,自认为这样既不会长胖还不缺乏营养,实际上大错特错了。富含蛋白之物多属厚味,运化这样的东西往往给脾胃造成很大的负担;现代科学认为蔬菜富含微量元素以及纤维素,于是大家拼命地吃蔬菜,仿佛抓到了救命的稻草,却忘记了大多数蔬菜禀性寒凉。现在妇科疾病那么多,于此有很大的关系。《黄帝内经》里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个五菜、五果并不是不重要,但却不能作为饮食的主宰,舍弃五谷,反客为主。不食五谷,你体内就缺少了谷物所升发出来的精气,这怎么还说不缺营养呢?
大家应该都知道,病中的人都以食粥为主,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可以振作病者的胃气,脾胃这个后天之本鼓动起来,身体便能够快速地康复。
粥能够振作胃气,为什么呢?首先,粥为谷物,热量高、能量大,温暖脾胃,此其一;再者,粥习性温和,不寒不火,中和;其三,粥为清淡之物,没有复杂的物质成分,不会对脾胃带来额外的负担。早晨起来后,腹内既空又虚,食热粥一碗,可以很好地振作胃气,滋生津液,所以李时珍说“最为饮食之妙诀”。
所以,不要奢望那些高蛋白高营养的东西能给你带来多少福音。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体质娇弱的人,日常饮食多吃些粥,补益精气、滋养脏腑,多多益善。
煮一锅好粥也有一些小小的技巧:煮粥之前先将米洗好浸泡一会儿。煮粥用水要一次性添足,熬制过程中就不要再添水了。煮的时候先用大火,煮沸了就改用小火,这样才能够使水和米谷融溶。
我在本书中。给大家介绍过红豆薏米粥,主要是祛湿健脾.可以说是以药当饭,只希望大家多吃些粥,不要等疾病都来了,才知道去补去养。南宋大诗人陆游活至84岁高龄,他也是个极喜粥食的人。他在一首诗里写尽了食粥的妙处: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对于日常养生保健来说,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才算得上是最好的方法,吃粥养生就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大米粥,味甘性平,能补脾、养胃、除烦、止渴,尤其是烦热、口渴的热性病患者更宜食用。
小米粥则补中益气,对脾胃寒虚、中气不足和失眠诸病症有治疗作用。若将某些谷麦与蔬菜、鱼肉、药物共烹调,医疗作用则更为广泛。
粮、豆与其他植物籽实可以混熬:
红豆粥利小便、消水肿、治脚气;绿豆粥解热毒、止烦渴;玉米粥治反胃、利大肠。
与蔬菜混熬:
萝卜粥宽中下气;芹菜粥去伏热、利大小肠;韭菜粥温补脾胃。
与药物混熬:
茯苓粥清上实下,对上焦有热、脾虚患者最宜;酸枣仁粥治烦热、益胆气;松子仁粥润心肺、调大肠;薏仁米粥利尿、祛湿、清肺热、补脾胃、治脚气。
与肉类共熬:
羊肉粥温补脾胃;鸡肝、羊肝粥补肝虚明目;鸡汁粥治劳损;鸭子、鲤鱼汁粥消水肿。
熬粥最好用砂锅,不宜用铁锅和铝锅,特别是熬制一些有治疗作用的药粥时更是这样。
喝粥也有个最佳时间,一般三餐均可食用,但以晨起空腹食用最佳。年老体弱、消化功能不强的人,早晨喝粥尤为适宜。喝粥时不宜同食过分油腻、黏滞的食物,以免影响消化吸收。不论熬哪种粥,都不宜放碱,碱对营养物质破坏极大。
适当吃些薏米、冬瓜、苦瓜、红小豆类食物。另外,平时还应加强身体锻炼。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 (武国忠)(3)下
2009-11-23 11:11
第7章 中医的精髓教给你,你就是把大医带回了家
大家都知道现在看病难、看不起病,甚至看不好病,但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身体的CEO,只要能提前用心管理好自己的身体,那就是我们生活中最为经济有效的生存之道,无论是为了你自己,还是为了爱你的父母与家人.
1.药到病除的奥秘——用心力熬出中药的灵气
自古圣人之做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做汤液,故为而弗服也。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
明未清初有个大医学家叫傅青主,他是专门治疗女科疾病的高手。有一天,一个小伙子来找傅青主,说他前两天因为一点生活琐事和妻子吵了一架,然后妻子就不吃不喝躺在床上浑身疼。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看到妻子很痛苦,小伙子赶紧请傅青主来救救他妻子。
傅青主听完小伙子的诉说。马上给他开了一服药,什么药呢?傅青主告诉小伙子,让他在路边找两块比较光滑的石子,洗净熬上两个时辰,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四个小时。小伙子按傅青主的吩咐做了,回家后把石子洗净后放在药锅里慢慢地煞,可是熬到很晚很晚,两眼都发红了,药还没熬好。
他的妻子看到自己丈夫一心一意为自己熬药,熬得两眼通红也还在坚持,心里很感动,又想起他以前的好,忽然觉得身体不那么疼了,于是试着坐起来,慢慢地走到丈夫身边,和他一起熬药,直到把药熬好。第二天,妻子服下药后,身体竟然感觉不到一点疼痛了。
夫妻俩跑去感谢傅青主。傅青主听他们说完熬药的全过程后哈哈大笑:“其实这不是药是心。”原来,傅青主开的这服药,是想让妻子知道丈夫原来还是很疼爱自己的。妻子的心结一打开,愉快的心情瞬间打开了她全身的气机,病自然就好了。
人为什么会生病呢?除了外伤,更多的是心里的“内伤”。这个石头汤的故事其实就是丈夫用爱心感化了妻子的心。当我们去看望一个病人的时候,带给他的最好礼品,不一定是营养品和补品,一两句贴心的话,可能比吃药都见效。
可能有朋友会产生疑问了:您这个故事讲的是“心药”的作用,那和您现在要说的汤药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中医的汤药之所以有很好的疗效,除了有药物本身的药效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熬药的过程中心力的作用。不管是在灶上自己用砂锅熬药,还是用自动煎药壶,在熬的过程中都会用心守候,不时地揭开锅盖搅拌一下,这种全神贯注的心态在一瞬间已经把自己的心力注入到汤药之中了。其实这是一种吉祥如意的场态,倾注了熬药人的祝福,这样熬出来的汤药才会有灵性。
古人云:汤者荡也。荡有激荡之意,中医的汤药就是用水来冲荡体内的病邪,有涤荡体内毒素的作用。人体70%是体液,用汤药治病契合《易经》取类比象的道理,涤除体内湿邪、病邪。现代医学的输液从中医的角度讲,类似于中医的汤剂,只不过一个是滴注一个是口服。滴注时的西药,有时因药物偏凉反而会有助湿的副作用。汤药则没有这个问题。
中药最好拿回家自己熬,而不要在药店代煎。那么中医的汤药到底要怎么熬才好呢?熬药最好用砂锅,砂壶或搪瓷锅也可以,但一定不要用铁锅,用之前一定要把锅内的油脂洗净。将药放入锅中,加入冷水,水位要高于药品2~5厘米,浸泡半个小时后就可以开始熬了。先用武火把药煎开,然后再用文火熬20分钟到30分钟,此为头煎。二煎是武火药沸后再用文火熬15分钟即可。三煎药沸后10分钟即可。
在治疗上只需头两煎就够了。从传统道家医药学来讲,头煎取的是气,即药气,是无形的。二煎取的是质,即药的有效成分,是有形的。两煎混合在一起同时服用,才能起到最佳的治疗作用。但严格来说所有汤药都应该三煎,第三煎药色已淡,没有那么重的药味了,淡则入脾,达于四肢,有温补脾胃的作用。即便不喝也应该煎好后用来泡脚,有舒经活血的作用。现在中药资源浪费最大的就是汤药。过去的老先生熬药,都要熬到拿手一捏中药没有颜色了才算。
在临床上选择汤药调理疾病的时候,开完方后马上抓药服用这样效果是最好的。因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瞬息万变,如果抓了药放了三五天后再吃,那么病症有了变化就不对症了。所以古人讲对症下药,在某种意义上讲的也是时机相对,时机不对吃下药后反而会产生副作用。这点一定要切记!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熬药前加的水最好一次性给足,熬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再添水,这样会降低药效。
喝汤药时最好不要喝茶,治疗期间不要吃辛辣、油腻及发物、无鳞鱼(包括鳝鱼、泥鳅、黑鱼等,黏液多,导致湿,助病)等,并且需要节制房事。
2.治病不疗心,等于扔黄金——嗔怒是最大的心病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经有一句名言,他说人一定要戒晨嗔,尤其是怕早晨起来发怒,早晨起来乱发一通脾气,你不高兴你周围的人也会不高兴,会影响到他们一天的情绪。其实我们也应该戒夕嗔,就是晚上睡觉前不要生气,不要发脾气。如果带着满肚子的不高兴睡去,要么睡不着,要么睡着了也对身体有伤害。这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有脾气,我们都知道发脾气不好,既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但脾气来时我们往往又控制不好。那么,如何才能保持一份豁达的心境,少发脾气或不发脾气,在生活中获得一颗平常心呢?
根据我自己的总结,有两种方法可以避免嗔和怒的发生,达到养心静心的目的,哪两种方法呢?一是预料之中,二是预料之外。
什么叫预料之中?古人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际上“预”的功夫,应该在每天睡觉之前要把它做完。
如何预料到明天将有什么事是需要我面对的呢?凡事无非两种结果。要么是对要么是错,对了我们会心生欢喜,错了就会不高兴、心烦,开始发脾气。所以明天发生的事只有两种结果,一是你把明天的工作都安排得合理、有序,得到了领导的赞扬;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其中某一个环节会发生问题,遭到领导或上级的批评,这个我们事先也应该要想到,这就叫预料之中。预料之中,就是要做到心里有准备,有了准备,就不担心了,这个也叫有备而来。
第二点是最难做到的,叫预料之外。什么叫预料之外呢?预料之外简称意外,就是这个人的生活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事情,好事大家高兴,坏事大家感到震惊。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怎么去有效地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就要靠我们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加强个人的修养,遇事不急不躁,最终才能不怒。
戒嗔怒除了以上“预料之中”与“预料之外”两点外,还有一点,就是遇事首先要找自己的问题,这也是儒家很有智慧的修身之道:克己复礼。实际上,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前提都是你自己的问题,不能一出了事情就埋怨别人,这样不对,那样不对,自己好像很受委屈一样,结果问题不一定都出在别人身上,所以戒嗔怒首先要找自己的问题。第二是人与人的问题。人与人的问题是最复杂的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摆正,不能全是利益关系,或酒肉朋友,人与人之间还是要讲感情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情味”。当你困难时或发生意外一筹莫展之际,如果有朋友适时地帮你一把,这种喜悦与感激,是千金不换的人间真情啊!第三是人与物的关系。就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有人说,我平时早出晚归地上班时很少遇到下雨刮风的,怎么一到假期就刮风下雨的,我怎么那么倒霉啊,想出去逛逛街都去不了,烦!其实,这个时候是可以反过来想一想的,平时上班多累啊,放假了赶上刮风下雨不正好在家休息吗?当事情不遂我们的意愿时,不妨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去顺应自然的安排,那么脾气从何而来呢?
做好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准备,再加上克己复礼,在医家看来,就是治病疗心了。中医有句话叫“万病皆由心生”,还有一句话叫 “治病不疗心,等于扔黄金”,既然病是由“心”生出来的,那么我们也完全可以用“心”这味大药来驱赶疾病。而这个“心药”,就是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精神、祥和的心态。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如果长时间地发怒,怒气在心里发不出来,时间一长,它会形成一个郁阻点。这个郁阻的部位在哪儿呢?在我们的耳朵上,耳壳这个部位大家可以自己用手摸一摸。如果你长期心里发怒、委屈、郁闷、憋闷,使劲捏一捏两个耳壳的正中间,十有九个他都会有疼痛的感觉。哪怕是不疼,局部也会比其他部位厚一点,或者起个小包、小疙瘩。这也是我们在临床上诊断肝郁气滞的一个小窍门,非常灵便好用。
当你找到这个压痛点,每天揉一揉,就能逐渐心平气和了。如果你仍觉得这个气就是发不出来总想哭。那么,你就大哭一场,也可以把怒气和委屈发泄出来,因为肝的功能就是主发泄的。我们还可以用一些临床常用的疏肝理气的中成药来顺一顺气,但最主要的还是在情志这一方面进行调节,只有你自己才能打开自己的心结。
3.浊气伤人——住楼房要关好卫生间的门
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有一天接到一个电话,朋友介绍来一位姓章的病人,说是得了怪病,年纪大了不方便出来求诊,问我能否在方便的时候出诊,到家去给他看看。
看到章老先生的第一眼,我是有点吃惊的。只见他面色晦暗,表情呆板,老先生缓慢地说:“最近我的脖子上长了一个包,有杏核大,我年纪大了,经不起手术了,听朋友说您医术很高明,想请您看看……”
我仔细看了看他脖子上的包,说:“您长的这个包应该是个痰核,一般人不管它自己也会慢慢消退,我给您开一点化痰理气、活血化瘀的药调理一段时间吧。”
老先生听了我的话,心放了下来,说:“武大夫,您怎么治都可以,只要别开刀割就行!”一句话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就这样我用中药的方法给老先生治了几个疗程,他脖子上的包渐渐消去了。但在这段时间里,每次去他家,始终都有一股怪味被我闻到。心想住在这样的房间里,身体怎么能好呢。看着虚掩的卫生间门,我对老先生说:“卫生间的门要关好,不然厕所里的浊气也对身体健康不利。常年待在有浊气的房里,不仅会引发体内薄弱环节疾病的发生,还会出现气短、烦躁、易发怒等症状,甚至招致一些莫名其妙、难以治愈的怪病,经常待在这种环境里人也衰老得快。过去的人都住的是平房,没有这个问题,住楼房了,就一定要注意浊气的问题。”
章先生似乎没听明白,接着问:“我平时很注意卫生间通风的,空气清新剂天天都在用。”
我笑着反问他:“那你把卫生间的气通到哪去了呢?打开卫生间的门来通风也是不妥的,卫生间里的浊气全都跑到卧室、客厅里了。结果家里每个房间的空气都差了。久而久之,这股浊气在无形之中就伤害了我们体内的阳气。使用空气清新剂,只是改变了空气的味道,对空气质量是毫无改善的。”
这次出诊之后,我以后到患者家都会留意一下,不自觉地观察他们家的卫生间,结果发现大部分病人家里卫生间的门都没有关严实。从养生的角度来考虑,卫生间最好是有窗户、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没有窗户也要关上卫生间的门,多开排风扇。道理很简单,就是能让卫生间里的浊气更容易地排出,从而保持空气的清新。
现代都市地狭人稠,寸土寸金,很多家庭的卫生间是没有窗户的,甚至有些家庭为了节省空间,将其中的一间卫生间改成睡房,这对人体的健康是非常有害的。所以我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把卫生间的门关严实了,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这样“浊气”才不会在身体最脆弱的时候乘虚而入。改变生活中的小事,从点滴做起,这才是最踏实的养生之道。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房屋的居住其实还有很多养生的玄机在里面。再列举一二:
1、卫生间最好不要选用黑色等阴暗的色调,尤其是暗卫的格局,因为卫生间本来阴气就比较重了,黑色可能让卫生间阴气更为严重,损伤身体。
2、每天应该最少开一次窗,每次1分钟以上,促进新鲜空气流通.如果有破损的窗户要尽快修复,因为对居住者健康不利,风邪浊气容易滋生很多疾病。
4.形正气顺,病安从来——太师椅的秘密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我从小一直在平房里住,刚搬到新家时购置了很多新的家具,其中有一套很长的三人沙发,放在客厅里很气派。每天下班回来后,妻子和女儿就轮流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样子很惬意。她们不看的时候,我也体会了一下,躺在那看电视确实很舒服。
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妻子女儿都喊脖子不舒服,时不时的就得让我给她们用手法调整一次。我女儿还很得意地说:“幸亏我有一个做医生的老爸,如果上医院得多受罪啊。”
次数多了我发现这是个大问题,长时间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这种不良姿势导致颈部肌肉紧张,引起酸痛,造成了轻微的颈椎病。为了家人的健康,最终我下了决心,把沙发卖掉,换回来一套明式坐椅。
换了之后,妻子和女儿开始跟我急,嚷嚷坐着不舒服,又硬又不能躺着看电视了。我跟她们说,古人就是这么坐的,这叫形正气顺。让她们坚持一段时间,慢慢习惯以后就好了。果然,接下来的日子她们再也不喊脖子不舒服了。
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沙发,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沙发是最要不得的。你可以试试看,整个人都窝在沙发里看电视,几十分钟后腰也疼了,脖子也酸了,浑身特累。
为什么呢?古人有训:“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行如风。”老祖宗很聪明,早在几千年前就懂得我们现代医学研究的人体结构力学,要求人们要调身,要正身。如果你不注意调身,很容易引发许多疾病。比如说颈椎病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心悸、胃痛、腰痛等,都是因为“形不正则气不顺”,颈部的椎体失衡影响大脑供血造成的,甚至还会压迫全身神经,引起一些其他疾病。
要怎么解决沙发带给我们的困扰呢?我建议你在坐沙发的时候垫一个靠垫,最好是把沙发换成太师椅,不仅坐起来舒服,即便坐三四个小时也不累。古代的人很少有得颈椎病的,因为古人明白形正气顺的道理,在坐姿上也契合了天地之间气机运行的规律。
人体内的五脏六腑是挂在脊柱上的,实际上也是一个悬挂系统,如果身子老是歪着,那么五脏六腑就都偏离了自然的生理位置。脏腑的功能就会受到损伤。当人坐在太师椅上时,要顺应椅子的结构,必须坐直了才舒服,脊柱成一条线,脏器各安其位,全身气血流畅,意气浑然一体,自然就会气沉丹田。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大家最好买中式明清家具,为什么推荐传统的坐椅呢?这里面还藏着一个很深的道理。中式明清家具靠背是往前凸的,就是所谓的前弓,现在大多数沙发都是后弓,前后弓的区别,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变化影响截然不同。
大家可以回家找把前弓的椅子试一下,在上面坐直了,正好把小腹突出来了。练功也好,练书法也好,凡是练习传统的一些东西,它都需要你去练丹田气。那我们坐在太师椅上,就无须刻意修习了,仅凭这么一个简单的坐姿,正好让气沉到丹田这个位置,也就是小腹。在这种坐姿下,男人的将军肚、女人小腹部的赘肉就轻易不会出现了,对保持身材非常有益。
现在的人大多都处于无意识的紧张状态中,两肩是往前耸的,容易焦躁、发怒、疲倦。太师椅两边弧形的扶手正好架起了双臂,与我提倡的抱住健康养生桩有异曲同工之妙。
顺便开个玩笑,坐在太师椅上想发火也发不起来,因为“形正气顺”心情舒畅了。坐在太师椅上的人,时间久了,气息都趋向于中正淳和,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会变得很融洽。其实我们每天无须刻意像古人那样吐纳导引,常常坐在太师椅上就能收到修身养性的效果了,善莫大焉。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具体来说,我们坐在太师待的时候最好要做到含胸拔背,身子向后靠,贴在前凸的椅背上,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疲劳,收到了不是练功胜似练功的效果。
5.阳气充足的人最有气质
养生,不仅是要把身体养好,而且还要养出神采,养出气质。要养气质,还得从升发阳气入手。
近些年来,老照片成了人们收藏和欣赏的一个小小的热点。我也很喜欢看老照片,买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同时,我家里珍藏着很多照片,都是前二三十年甚至前四五十年的时候照的,无非是家人、亲戚、朋友普普通通的生活照。到了比较亲密的朋友家里,他们也往往拿出珍藏的相册给我看,跟我一起重温过去的时光。我发现,无论是老照片画册中的那些名人、伟人,还是我们寻常百姓家老照片上的普通人,脸上都有一种别样的气质!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单纯、执著和真诚,如果要搬到荧屏上去,绝对要顶级的演员才能演出来的。这种气质,好像正是今天我们身边的人所缺少的。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那些老照片都成了艺术品,他可以让现代人在其中寻找过去那些真诚的面庞,去感受那种久违的气质之美。
为什么今天的人脸上缺少那种气质呢?让我们转换一个视角来看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医生,我自认为自己的记忆力还是不错的,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无法解决,就是病人病好了以后我就再也不容易认出他。经常,在大街上,不经意间就有一个人热情地迎上来跟我打招呼。我问:“您是?”他会说:“哎呀,您不认识我啦?我上个月还在您那里治过病呢,现在好了,正想找个机会去谢谢您了,想不到在这里碰上了。”虽然是上个月治疗的病人,时间间隔不长,但我仍然记不起来。为什么?因为他在我那里看病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他的病容,那时一副阴气沉沉的样子,而现在,他的病好了,身体恢复了,阴气消退,阳气上升,精神抖擞,气质完全改变了。这么一变,我就对不上号了。我总是带着歉意也带着欣喜告诉这些曾经的病人:“不是我没把你放在心上哦,只是因为你病好后变得精神了,都让我认不出来了。”他们也会高兴地说:“对啊,我身边的亲戚朋友也都说我就像变了一个人!”
由于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得出一个结论:人的气质跟他的健康状况是有密切关系的,而通过给一个人养生,调整他的健康,就可以改变他的气质!于是,我在临床上大胆运用这一结论,医药和心药并用,一方面,用针用药,不择手段地治他的病,另一方面,我会用语言来鼓励病人,甚至在穿戴、着装上对他提出一些要求,比如,遇到不修边幅的,我会对他说:“你回去得把胡子刮一刮,把头发理一理,这样会更精神。”遇到修饰打扮太过的,尤其是一些女士,我也会建议她们不要让浓妆艳抹掩盖了自己天然淳朴的气质,要靠自己内在的健康和修养来为自己提升气质,使自己更加美丽。这样一来,疗效还真不错,很多人在复诊的时候,气质就提起来了,病愈的时间比预期疗程短很多。还有的病人告诉我,病好了以后,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什么事情都比以前顺利。我说:“那是当然,因为你的气质变了。”气质会影响一个人自己的心态,也会影响身边的人对他的态度。一个人气质变好了,周围的人会更喜欢他,更配合他;他自己也有充分的自信。内外和谐,心气顺畅,做起事情来当然顺利了。
现代社会,一切都在水涨船高:科技、文化高速发展,人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也在一步步提高,一个人,有知识、有财富、有事业、有美貌,还不够,要成为时代的亮点,还需要有气质。这是一个注重气质的年代,但很多人就输在这上面!气质取决于什么?答案有多种。从医学的角度讲,我认为,气质取决于一个人的阳气,一个人的气质全靠他体内的阳气升发出来。
正是因为这样一个阴盛阳虚的年代,人们从生理上阴盛阳虚,所以,那种气质始终没能升发出来。我们讲的养生,不仅是要把身体养好,而且还要养出神采,养出气质。要养气质,还得从升发阳气入手。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气质来自健康,气质来自内涵,气质也来自形体。这里介绍一个锻炼女孩形体有气质的小窍门,开始练时可以在两腋下夹两本不厚的书,保证走路时上臂不要摆动,注意肩膀不要晃来晃去的,练多了就可以把腋下的书撤掉,而放在头顶,走路时不必刻意走一字,坚持一个月必见成效。
6.不觅仙方觅睡方——丹道中医教你如何睡一个养生觉
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气淫于腑,则有余于外,不足于内;气淫于脏,则有余于内,不足于外。——《黄帝内经·灵枢·淫邪发梦篇》
家里有小孩的人都知道,婴儿不枕枕头也能睡得很香甜,这是因为婴儿的阳气旺盛,胸膈里没有郁滞之气,全身的气机运行通畅。人在成年之后,阳气日益受到损耗,身体里的浊气也逐渐增多,清阳之气常常受浊气阻隔升发不上来,所以头部需要一个枕头,胸隔里的浊气才易降下去,才能睡个好觉。我们一直用高枕无忧来形容无忧无虑的人生境界,但没有人知道多高的枕头才是高枕,更不明白这其中的玄机。古人对枕头是很有讲究的,叫做“神仙枕三寸”,三寸高的枕头对人体最有益处。现在流行西式的软枕,头部整个陷进枕头里,看上去挺舒服,实际上是不利于健康的。
在睡觉的姿势上,古人也有讲究,叫“侧龙卧虎仰摊尸”。第一种姿势是侧睡。在临床上,胃不和的时候,卧就不安。侧卧的时候,不管是左侧卧还是右侧卧,都是在养肝气,人一卧,血就归到肝里去了,血畅通后就睡着了。第二种姿势是卧睡,也就是趴着睡,和老虎的睡法一样。在道家的比喻里,龙就是肝,肺就是虎,一个主血,一个主气,卧睡的时候是养肺气,增强肺脏的机能。第三种姿势是摊尸睡,就是人仰面朝天躺在床上,无拘无束,这种睡法人最舒服。
当人肝气不足的时候喜欢侧卧,肺气不足的时候喜欢趴卧。而摊尸睡是最健康最自然的睡法。这种睡姿,后背跟床板密切地接触,五脏六腑处在一种很平静自然的状态,这样气血经脉流通很祥和。另外还有一个睡姿是常坐不卧。佛道两家有一定修行的高人,可以常坐不卧,也叫不倒丹,现代人一般做不到,我们也不提倡。
人睡着时,姿势是自动调节的,某一种姿势睡累了,人的潜意识就帮你自动翻个身。
临床保健上,我还有一个建议是“睡前莫食申后饭”。为了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晚饭选择在晚五点到晚七点之间为好。晚七点之后的饭就尽量少吃或不吃,以免睡觉时胃里的食物还消化不尽,影响睡眠质量。在冬天睡前最好泡泡脚,泡完脚还要搓搓脚,用手心对脚心搓三百次,起到水火既济的作用,既能养心又能安眠。或叫家人之间互相捏捏后背,使气血充起来,人舒服了,就能慢慢入睡了。
如果心静不下来,也是无法入睡的。在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窍门,就是把双手重叠放在小腹下关元穴附近,听自己的呼吸,呼吸要诀有四个字:细、慢、匀、长。慢慢地,小腹部就会发热,不去刻意追求,心静了自然就能出现。这是一种很简单的补元气的方法,元气足了,睡眠自然就好了。
失眠比较严重的,可能还需要加一个辅助的手法来解决。方法也很简单,我把这种方法叫“推心置腹法”,睡觉前半卧在床上,左手叠放在右手上,然后从胸口处开始往下推,沿身体中线也就是任脉运行方向,一直推到腹部,直至脐下。这样从心一直推到腹部,堆积在胸口的浊气就会顺着任脉向下散开,自然排出体外。每日推腹大约三千次为宜。通过一个简单的推腹动作,就能把逆行而上的浊气推散,浊气外散的时候有时会产生打嗝、排气的情况发生,是身体排毒的表现。浊气外散则清阳之气升发,推到一定次数,自然就会两眼发沉产生睡意。
推心置腹后的身体气血畅通,也增强了任督二脉的气机运行。临床上,很多慢性病、疑难病患者通过此法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人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是幸福人生的开始。 “陈抟一睡一千年,彭祖活了八百岁。”可见睡眠对人健康有着莫大的益处。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很多人晚上能很好地入睡,但是早上四五点多钟莫名地就会醒来,醒来后大脑很清醒,这时候可以起来看会儿书或锻炼锻炼身体,这样一天都会精力充沛,千万不要再睡“回笼觉”。中医认为“睡多神昏”,如果睡多了,反而会一整天觉得疲倦,精神不好。
7.梦是人体“病情预报机”
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事实上,梦不仅仅是意识在睡眠中的反应,也是我们身体健康状况的预报机。有很多梦境都是因为人体五脏六腑的气血运行不平衡而产生的。
《黄帝内经》除了讲针灸与医理外,有相当篇幅是讲到人的情志活动的,梦也是情志活动之一。其中《黄帝内经·灵枢经》专门有一章《淫邪发梦篇》是谈梦与健康的。为什么叫“淫邪发梦”?“淫”就是太过或者不及,邪就是不正之气,所以从这一篇的名字当中,我们就能够体会到,情志太过或者不及都会导致梦的产生。
梦预报疾病不神秘。在明显病症出现前,身体内部已有病理性改变。白天我们心思纷乱.难以觉察身体轻微不适,而晚上,敏感的潜意识注意到了这种不适,于是把它转化为梦境预告给我们。
恐惧的梦境
如果我们这几天血压升高,火气上来了,经常梦见什么呢?很可能是梦到惊心动魄、毛骨悚然的场面,或梦到登到高处又下不来,梦醒之后还心有余悸。这种情况暗示我们的身体有什么毛病呢?叫心阴不足。也就是说,心阳比较亢进,此时容易发生心室房颤、心悸、早搏等疾病。
愤怒的梦境
临床上如果长期生病,体质虚弱的人则会经常做一些愤怒的梦,如经常梦到跟人家打斗、愤愤不平、怒发冲冠,或是遭到凌辱等,心里的怒气出不来。这种情况一般又暗示了什么呢?这叫“肝阳上亢”,肝硬化、胆结石等疾病的患者一般都会有这种梦境,其中也包括一些把胆囊摘除的患者,也会经常梦见被别人追杀,或者是他追杀别人。
悲伤的梦境
还有一种梦境是什么呢?叫“离愁别怨,伤心凄楚”,也就是说,梦见自己与亲人、爱人生死离别,黯然泣下的场景。这种悲伤忧愁的梦境,在临床上它对人的身体警示作用又在哪呢?
中医里肺主“悲”,脾主“忧”,人一哭掉眼泪了,这是肺气在动,而忧愁和烦恼则是伤脾的。如果经常做这样的梦,尤其是梦见亲朋老友突然间溢然长逝,多半是由于心肺气虚或者是肝阴不足引起的。这会预示哪些疾病的发生呢?比如说肺结核、慢性肝损伤、老年抑郁症,还有瘾病患者。
思考的梦境
另外有一种是思虑过多的梦境,就是说平时我们遇到一件事情,百思不得其解,比如说经常梦见考试题解不开了,研究的设计方案也行不通了。这种病多属于脾胃不合,在人身上,它不预示什么太严重的病,如消化不良、胃溃疡等,严重一点的还见于胃下垂的患者。
争斗的梦境
还有一种是梦见争斗,在梦里边跟人家打斗,属于高血压,肝阳上亢、心阳上亢的情况比较多。有的时候梦见争斗过于激烈,在临床上会见到是一些胆道蛔虫,或者是虫疾等。
升腾的梦境
另外一种梦境是升腾,做梦老往高处去飞,飞得很高,一览众山小,或者梦见身生双翼在天空中遨游。中医认为是上实下虚。一般小孩在长个头的过程中,这样的梦会偏多一些,因为他是向上生长的。
下坠的梦境
跟升腾相反的是下坠的梦。梦见从高处一下子落下来了,从一个很高的悬崖上跌落下来了,从高楼上跳下来了,从高树上掉下来了。这种病跟上面的病是相反的,是“上虚下实”。一般临床常见的是肾病导致的水肿或心阳虚造成的心悸等。
性欲的梦境
这种梦是青春期常见的,性欲的梦境,就是春梦随着年龄的增加,第二性征的来临,很多青春期的人会有一些关于性的梦。尤其是年轻的男孩子,经常会梦见与年轻的美女交合,而且伴随着这种梦境的产生,还会有遗精的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男孩、女孩都会发生。
欢喜的梦境
最好的梦境是什么呢?就是梦见欢喜的事。比如说环境非常优美的梦,或者亲人团聚、取得功名的梦。遇到这种情况,它预示着什么呢?预示着身体里的气机相对平衡和缓。如果是久病之人,说明他的病要好了;如果是无病之人,可能这段时间会有好事发生。从这种角度来看,梦也是有一定的预示作用的,也有一定的预感能力。
梦游
有一种梦最严重、最可怕,是什么呢?梦游。我曾听过去的老人讲,梦游能游到什么程度呢?睡着睡着,起来丁零当啷穿衣服,穿上衣服干吗呢?去井边打水去了,把一缸子水打满了,脱下衣服接着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问,谁把这缸水打满了?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样的梦游是很危险的。当然,现在到井边打水的概率不多了。梦游预示着我们的身体出现什么问题呢?肝郁气滞,肝脏有问题了。有梦游经历的朋友,可以自己摸一摸自己的耳壳,应该会有增厚、结节压痛的现象,这时就要注意肝脏的保养了。
饥饿的梦境
梦见自己肚子饿了,饥肠辘辘,想找点吃的找不着,或者说看人家吃东西垂涎欲滴、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一般预示什么呢?叫脾弱胃强,就是能吃不能化。跟上司争斗的梦境也有类似的内容,一般患有胃溃疡、胃炎、虫疾的人,容易梦到争斗和觅食。如果有虫疾的话,虫子来帮助你消化来吸收,肯定总会有饥饿的感觉。早晨起来,可以配合看一下脸上和身上是不是有白斑,或者说再拨开我们的眼皮看一看,眼珠、白眼珠上有没有蓝颜色的虫斑,就可以诊断出来是不是体内有虫,这个是非常准确的。
如厕的梦境
还有一些人在生活中经常睡着睡着,做梦自己内急,去找厕所使劲找也找不着,这一种情况在病理的形成上,会有一些消化不良性的腹泻或者是结肠炎等。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什么呢?就是遗尿。遗尿这个病也是很常见的,做着梦找厕所找不着,突然间梦见找到一个厕所了,尿了,实际上没起来上厕所,而是已经尿到床上了。
梦吃
有的人有这种情况,睡觉以后经常做梦,而且在梦中说话、唱歌或哭笑,有时说梦话是连贯的言语,或成段的述说,个别人说梦话时别人插话,他却与人对答,有的说梦话发音并不清晰,或仅是不成文的只言片语。这种情形在中医里叫“梦吃”。说梦话的人严格地说来并不算一种病态,但是根据我的临床经验,经常说梦话的人多半心火过旺,肝火过热及精神紧张。临床症状表现是有口气、喉干舌燥,吃点清热的药便会好转。神经衰弱的人也会说梦话。经常晚上说梦话的人平时要加强锻炼,同时要注意休息,调节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就会慢慢好起来。
梦是窥探内心的一面镜子,又是另一种虚幻却又真实的人生体验。无论做什么梦,都应该学会自我释怀。梦只是人体五脏六腑一种气化的反映,它会通过我们的潜意识来警示我们,通过做梦,可以知道身体是一个什么状态。但并不是说我做这个梦,就一定要得这个病,它们之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梦,是一种虚拟的实境,我们也要从这个虚幻导出它的实体来,这恰恰也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神秘莫测的梦境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不同的梦境是否各自说明些什么、预兆着什么?数千年来,各个国家、民族的人们一直试图用各种学说来解开这个谜。显然,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生现象,它的形成原因也是极其复杂的。从《黄帝内经·素问》的论述中,人的身体状态,从阴阳脏气的盛衰,来说明一些梦的形成,无疑深刻地揭示了部分梦境产生的根源。人们若能正确地通过梦境检查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必将对养生发生重要的意义。
8.健康没有节约——谨此献给所有父母和深爱着父母的人们
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身体的CEO,只要能提前用心管理好自己的身体,那就是我们生活中最为经济有效的生存之道,无论是为了你自己,还是为了爱你的父母。
朋友小陈打来电话,声音沙哑地说他的母亲半年前做的直肠癌手术,现在又发现癌细胞转移了。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股酸涩之情涌上心头、往事又历历在目……
小陈的母亲很命苦,嫁到陈家不到二年丈夫就因病去世.她带着一岁多的儿子含辛茹苦,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有了小病小恙也不去看医生,省着钱供儿子读书。
好在小陈懂得母亲的艰辛,学习勤奋努力,名校毕业后买房买车,也将母亲接到新房子让她安享晚年。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老人总是心疼儿子工作辛苦,不想花他太多钱,加上多年保持着有病自己扛的习惯,即便身体有了不舒服的感觉,也习惯性地忍着不跟儿子说,总说身体好着呢。
直到儿子发现母亲身体越来越消瘦,而肚子却越来越大。一问才知母亲已经有二十多天拉不出大便了,他此时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强行将母亲送到医院,可一切都迟了---直肠癌!
小陈在听到医生给出的这个诊断结果时,铮铮七尺男儿竞也跑到医院的走廊尽头嚎啕大哭,他忽然“恨”起母亲来,他“恨”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他“恨”母亲的这种节约,他“恨”母亲不让自己好好地尽孝道,让她颐享天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理解小陈的心情。可对于一个儿子来说,有什么能比失去母亲更令他伤心的呢?
都说父母的爱是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最动人的爱,一点不为过。老人觉得看病贵,小病不用看,能替儿子节约一点,这样儿子就会少受点苦少受点累,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儿子的爱。可是从一个医生的角度看,我反对天下父母这样做!这种爱并没有给孩子带来多大的节约,而是更大的伤痛和遗憾!
我的女儿在听说了事情后虽然也很难过,但她同时不以为然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哪像老一辈那样,他们一般稍微不舒服就去看医生的…”
我摇摇头,目睹身边同事、朋友熟人的种种生活现状,我总会情不自禁想起一句话:年轻的时候人找病,年老的时候病找人。也许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可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那些上班族,很多人在自己不舒服的时候并不是去就诊,而是仍然坚持工作、加班而忽略了身体发出的信号。
什么是信号呢?很可能就是一两次不经意的头疼、眼涩、失眠、疲惫、耳鸣而已。也许你会和我辩驳,这毛病办公室同事都有,肯定不会是病,再说现在看病那么贵,自己又这么忙,于是拖着,于是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更加重了,于是有一天早上怎么也起不来了,于是真的病了。然而此时再上医院,也许就不是小病了,至少得治疗一段时间。
所以,我并不赞同那些带病坚持工作直到最后不得不留院治疗的人,为什么刚开始吃点药就可以好,却一直为了工作而拖到身体出现大问题呢?一个连身体都不爱的人难道会全身心爱他的事业?一个带病坚持工作的人工作效率又能有多高?哪怕收入再可观,不知道节约健康的人也是没节余的。
我一直相信,上天给我们每个人的健康都是相等的。很多沉迷于游戏的年轻人,他们可以彻夜不归,甚至几天几夜也不回家,饭桌上,我们高举酒杯,把酒一瓶一瓶往肚里灌,直到酒精在五脏六腑里肆虐,直到吐出黄水,元气大伤殊不知,生命的重量已经在一点一滴地消逝··
我写下这些文字,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明白,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节约。大家都知道现在看病难、看不起病,甚至看不好病,但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身体的CEO.只要能提前用心管理好自己的身体,那就是我们生活中最为经济有效的生存之道。无论是为了你自己,还是为了爱你的父母与家人。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有的朋友会问我,武医生,我的父母老是有病不愿意去医院,觉得贵,反而对各种医药广告感兴趣,赶上什么“学习班”,就去尝试,我要怎么劝说他们呢?
确实,很多老人对儿女买的营养品舍不得吃,总是留着,有病也不去医院,但你想过这是为什么吗,其实正是你对父母缺少关心了。
我和很多老年朋友聊天,发现他们对健康是十分关注的,但是获得养生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大多是广告。要想及早知道父母的身体情况,子女们最好多花时间陪陪父母,帮他们去去心病。定期带他们去医院检查身体。
附录1:身体自我体检手册
面色篇:从气色看出五脏荣衰.你也是治未病的上医
中医常讲“诸病于内必形于外”,疾病在发生的过程中其实是给了人体足够的时间去发现去及时就医的,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对自己、对家人的关心与留意了。现在我就我临床的一些就诊经验,告诉大家一些常见病“形于外”的判断方法。
肺病
肺为娇脏,易感觉外邪,发为咳喘。若病邪久留不去,留下宿根,则痰喘咳嗽,动辄犯。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两眉间发暗,为肺部久病。
2.右侧脸颊特别是颧骨处发红,为肺有热病,但是处未发将发之时。
3.肺初病者,特别是初受风邪,在面部表现为两眉上发白。
4.喘息鼻张者为肺病已久。
心病
心为一身之君主之官,主神明。
1.印堂发暗红,为心部久病。
2.上下两唇出现赤色为心病初期。
3.舌卷短、两颧出现界限分明的赤色为心病已久。
肝病
肝为一身气机条畅之枢组,主情志。
1.鼻梁中部发暗、发锈为肝部久病,换句话说就是情绪、气机不畅。
2.两目下发青,面色污浊,像总也洗不干净,为肝病初期。
3.左面颊特别是靠近鼻翼处出现暗红色,为肝未病将病之时。
4.两内眼角发青,小儿为外感初期,兼有消化不良,成人为肝已患病。
脾病
1.鼻头色暗黄,兼有丘疹,为脾胃病已久。
2.整个鼻梁色黄为脾病初期。
3.唇部色泽暗淡,脸部及四肢肌肉松懈下垂,为脾病渐进。
肾病
1.整个面色黧黑垢浊,下眼睑肿,色黑,为肾久病。
2.下巴暗红色,尤其是和整个面部相比较而言。
心与脉、面、舌等都有紧密的关系,中医早就有“心主身之血脉”的说法。心主血,血有营养作用,血在脉中运行,而心与血脉是密切联系的。心推动血在脉中回转,故心气的强弱、心血的多少,可从脉象上反映出来。如心血强盛,则脉多缓和有力、节律调匀;若心气虚或心血少,则脉象多细弱无力;心气不足、气来不匀时,则可出现脉律不整的结代脉。
面部血络丰富,常可反映心血的状况。在正常情况下,心气盛、血脉盈,则面色多红润光泽;心血亏虚时,面色淡白无华;心气衰、血流滞涩时,则面色多灰暗青紫、枯晦而无光泽。
又因“心开窍于舌”。故舌为心之苗,心之气血盛衰,可以舌的色泽、形态反映出来。当心气盛、心血足时,则舌质红润光泽,作用中灵活;心火旺,则舌尖红或糜烂疼痛;气血不足时,舌质常淡红;心血瘀滞时,则舌质多紫暗或有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