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毛泽东麾下第一军事家和现代战争之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7:31:50
千古英雄谁敌手
即便在一般略通军事的人眼中,白起韩信岳飞三人也是中国古代最具知名度的将领。然而,谁又知道明清以后,谁又是我国现代最优秀的军事家呢?近五百年来,中国最杰出的将领,当推中共开国第一大将粟裕。目下,公认中共高级将领中最具军事才能的是通常所说的五虎大将: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上述排位是根据55年授衔时的坐次。四元帅一大将。不过谈到具体军事才能,恐怕次序正好要调过来。粟裕是湖南会同人,侗族。不要说我们,连他自己直到逝世都不知道自己不是汉族人。他恐怕算得上是侗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了。对于手下五虎大将的本事,毛泽东对粟裕的评价最高。1961年,毛泽东在武汉会见英国名将蒙哥马利元帅。谈及解放军的军事统帅时,认为粟裕最会打仗。认为从近代至今,只有粟裕在华东打的一些仗可以与二次大战中的某些仗相提并论。其它的仗怕是都不算数了。“这个仗是粟裕指挥的,本来不成熟呢,他们硬要吃下去。我的这些战友中,属这个粟裕最会打仗,他也是我们湖南的。”上面这段话是对老外讲的,而且对方又恰好是二战名将,军事行家,我认为是最能反映毛心中的真实想法的。师哲等著的《在毛主席身边》一书曾提到:毛对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件事,听众不同,场合不同,他会说出不同的评判。一般来讲毛对老外(又尤其是他与他较为投合的老外,如斯诺)讲话时,真实度最高,也最能反映他心中的想法,其次是对些著名党外人士,最后才是党内信众和黎民百姓。
当代白起
白起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统帅。为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中战功最为卓越者。他是中国战争史上三个最善于打歼灭战的军事统帅之一,另外两人是成吉思汗和粟裕。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国武安君,秦国眉(今陕西眉县东)人。自十六岁从军,白起一生指挥了许多重要战役。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攻楚三次,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地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白起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武安君,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165 万,六国闻白起胆寒。虽然,白起一生嗜杀,不免缺乏为将之“仁”,历代史家对此也是多有微辞;但作为统帅来说,白起绝对是一个世界级的顶尖名将。那么,谁是解放军中的白起呢?
粟裕一生指挥了黄桥战役、苏中战役(七战七捷)、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等经典的重大歼灭战,个个都是足以列名世界歼灭战史的精品。此外,粟裕还指挥了宿北战役、沙土集战役、济南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重大运动及攻城战。所以说如同毛泽东称刘伯承“当代孙武”,将粟裕称之为“当代白起”是绝对有过而无不及的。篇幅所限,下面只略讲几个战例,以求窥斑见豹。
苏中七战七捷:苏中七战七捷一般认为是粟裕军事指挥艺术中最能代表“上兵若水”这兵家最高境界的生花妙笔。在苏中七战七捷中,粟裕综合运用军事才能,不断保持胜利和扩大胜利,在运动中捕捉战机并伺机消灭国军有生力量,其作战不拘成法,有如行云流水,羚羊挂角。套用一句宗泽夸岳飞的话:“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苏中战役表现的战术之精奇,也许只有徐向前在晋中为期一个月的大规模运动歼敌战可比(连续性不停顿的歼敌,在运动中捕捉战机和创造战机,保持胜利和扩大胜利,粟裕徐向前是中共最杰出的代表)。
首战宣家堡和泰兴,他反常用兵,以反进攻战法,歼敌于将出未出之时;如南战斗,他舍近而趋远,飞兵百余里,拊敌侧背;海安战斗,以节节抗击之法,挫敌锋芒;李堡战斗,乘敌“祝捷”得意忘形之际,挥兵奇袭;丁堰、林梓战斗,则选敌弱点,剑指敌腹;尔后,攻黄(桥)救邵(伯),钻到敌人肚子里去打,把中国古代“围魏救赵”的战法成功地运用于战役作战实践之中,既有力地策应了邵伯方向的作战行动,又在运动中歼敌1.7万余人,打得敌人六神无主,不知所措。粟裕率兵3万,临12万大敌,在靠近敌人心脏的战略前沿地区与敌周旋一个半月,七战七捷,歼敌5万多人,在这战争史上是罕见的。
苏中战役的意义远不止歼灭了大批国民党军,对扭转南线战局起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是内战全面爆发后共产党军队第一个战胜美式装备国民党军的大规模歼灭战,带有战略侦察性质。它摸清了国民党军的情况,获得了战胜美式装备国民党军的宝贵经验,改变了毛泽东战争初期的外线作战方针,而发展为内线歼敌的方针。这一战略作用下面还要详细讲到。
孟良崮战役:毛泽东曾对粟裕说:“孟良崮一役,全歼74师,击毙敌酋张灵甫,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第二个就是我。”记得从电视上看过一个报道:当时国军的王牌74师师长张灵甫,有人问他认为共军中谁堪与敌,他脱口而出是粟裕。后来张果死于粟手。
东北林彪打不动国军精锐新一军新六军之时,粟裕却能全歼整编74师。在解放战争开始的时候,就部队装备来说,74师和新一军新六军不相上下。部队战斗力74师和新一军不相上下,比新六军高出许多。一支部队打了胜仗战斗力就会提高,打了败仗就会下降,在孟良崮战役前74师和华野交手互有胜败,战力维持在原水平。新一军在林彪夏季系列攻势后战斗力最高,达到历史的颠峰。不过这时东北来了草包陈诚。远征军时美国人口中的“东方隆美尔”孙立人被调离部队,部队编制被打乱,从此一蹶不振。
因此孟良崮战役不像一些人认为的来得那么简单。孟良崮之所以成功,第一74师被逼上山地筑不起工事。第二大量的重装备带不上去,水冷式机枪无水制冷战斗力削弱。第三身处绝地仅靠空投,弹药食品饮水不能得到有效补充。第四张灵甫与83师长李天霞有隙,国军对粟裕的围点打援非常忌惮。所以83师并没有派主力援军。这一切战机都是粟裕捕捉和创造出来的。
孟良崮之所以称为奇迹。是因为这是一次腹背受敌歼灭战。25师和83师一部相距74师不过几公里,在战斗打响后很快就能加入战斗。其他各路援军包括第五军第十一师到达战场的时间,最近一两天,最远不过几天的路程。当时的情形华野大军在里面围歼74师,外围国军各部包围着华野大军。其险恶程度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腹背受敌的围歼战孟良崮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中“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奇迹,将毛泽东与蒋介石同时放倒,足以列名世界歼灭战教科书。
粟裕另一经典歼灭战是孤军深入虎口拔牙的豫东战役。此战极为艺术,但讲起来就复杂了。
粟裕运筹豫东之战,着眼于中原战局这个大系统的整体。他把中原地区敌我双方的情况联系起来思考,把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联系起来思考,把中原战区的天时(正处于战略转折阶段)、地利(地域广阔、地势平坦、便于我大兵团机动作战)、人和(背靠山东和晋冀鲁豫解放区、中原新解放区已初具规模) 综合起来考察,并比较了在中原作战与渡江作战的利弊,得出集中兵力在中原作战较之渡江作战更为有利,迅速打开中原局面必须打大规模歼灭战,在中原打大规模歼灭战的条件基本成熟的结论。由此,形成了集中兵力大战中原的基本作战构想。在此基础上,粟裕进一步作了定性、定量分析,并依据中央的指令性要求,明确了近期在黄淮地区寻歼敌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旅的基本作战目标。粟裕对战役的筹划与指挥,用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充分体现了“恰当选优”的原则。在军事斗争中,“弃”和“取”的权衡与决断,充满了辩证法。学过一些系统论知识的人都知道,作战系统是两股活力量激烈对抗、急剧变化的动态系统,敌对双方的指挥员无不为最大限度地歼灭敌人,获取系统运筹的“最优值”而竭尽心力。然而,这个“最优值”在理论上虽然是存在的,但在现实中却难以办到。这就要求军事指挥员要善于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敢“弃”善“取”,把兵用活。在这方面,粟裕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豫东作战,起初以“钓大鱼”的办法寻歼敌整编第五军,同时粟裕也腹筹了先攻开封后歼援敌的方案。敌整编第五军是蒋介石的“王牌”部队,是中原战场上敌邱清泉兵团的主力,歼灭它可一举打开中原战局,这当然是一个 “最优值”。当我华野第三、第八纵队按预定计划由许昌地区向淮阳方向转移时,位于鲁西南地区的邱兵团果然被我吸引南下。我华野主力乘机从濮阳地区跨过黄河。这时,敌统帅部极为震惊,急令邱兵团主力和整编七十五师火速北返,以堵截我渡河部队。同时,敌又向鲁西南地区增调了3个整编师另一个旅,一时间,大军云集,且邱兵团主力整编第五军又猬集一团,不易分割。在敌来我往的交错机动中,歼灭整编第五军的条件尚不成熟,而先攻开封后歼援敌的战机却已出现。此时,我第三、第八纵队已进至通许、雎县、杞县之间,距开封仅一日行程。开封是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河南省会,守敌虽有3万余人,但指挥不统一,战斗力不强,且处境孤立,可以增援的主力集团都在100公里以外。相反,我华野主力兵团与中原野战军一部却相对靠拢,当其时,处其势,攻城则如探囊取物,打援则如撒网捕鱼。粟裕当机立断,毅然放弃对预期“最优值”的追求,转而力夺打开封歼援敌这个比较现实的“满意值”。在作战过程中,他又考虑到为下一步作战创造条件,同时有把握地包收本战役的胜利成果,再一次放弃对已在包围之中的敌整编七十二师残部予以全歼的这个“最优值”的追求,集中力量打击猖狂急进企图一逞的黄伯韬兵团,以先声夺人的气势,枪打出头鸟,震慑其余增援之敌,从而求得胜利转移的“满意值”。
豫东之战可以说是整个解放战争中的转折点,沉重打击了华东战场上国军以兵团规模作战的信心。此战改变了中原和华东战场的战略态势,为解放军进一步歼敌重兵集团,攻克敌坚固设防城市创造了经验。国民党“国防部”在其《中原会战经过及检讨》中说,此次豫东会战,共军表现特异的有三点,“敢集中主力作大规模之会战决战”,“敢攻袭大据点”,“对战场要点敢作顽强固守,反复争夺”。毛泽东得到战役胜利的消息后说,“解放战争最困难的山头已经翻过去了。”
粟裕毕生第一大歼灭战必然要数淮海战役。48年11月初,粟裕提出拟将南线敌军主力抑留于徐州及其周围逐步歼灭的建议,得到中央军委的同意,对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起到重大作用。粟裕实际上直接指挥华东野战军先后歼灭了国民党徐州“剿总”总部及其所属的黄伯韬、孙元良、邱清泉、李弥4个兵团共 44万人,帮助刘邓解决了黄维兵团。淮海战役可称世界军史上有数的大规模围歼战。60万对80万这样的大兵团作战,敌我兵力对我比军少于敌军的情况下,一般会打成击溃战。打成歼灭战很难。甚至当时国民都疑惑共产党是否能赢。然而粟裕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淮海名义上虽然有两大野战军共同作战,但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后实力太弱,时中野全军仅有75mm野炮两门,山炮四十二门,炮弹约两百发;迫击炮两百零七门,炮弹约两百五十发,每门炮平均只有一发炮弹。凭借如此少量的炮火根本无法压制住敌军火力,因而攻击难以奏效,无法达到迅速歼敌的目的。实际上只起到了一个阻援兵团的作用。吃黄维兵团根本吃不动,最后华野派出了4个纵队加特纵(炮纵)才搞定。
淮海战役有个名义上的总前委,但从发起到统一指挥都是粟裕所为,战场的大多数决策多出自粟裕。就连战争进行中部队的粮食供给困难,都是粟裕发现并亲自制定解决方案(这里还讲个插曲:粟裕在淮海,写出了和毛泽东《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一样齐名的《敦促杜聿明投降书》的难得杰作。读者不妨找来看看,看看粟大将的妙手文章)。
统计一下,第一次歼敌一个旅,第一次歼敌一个整编师,第一次歼敌一个兵团,第一次拿下一个省会,第一次拿下敌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全是粟裕所指挥。
比起白起让六国军队胆寒,粟裕的苏中战役之后,国军在华东战场一个旅不敢单独行动。鲁南战役后国军一个整编师不敢单独行动。孟良崮战役后,国军组成了9个整编师在一起的方阵。豫东战役后国军的兵团不敢北上援济。淮海战役知道粟裕南下后,黄伯韬兵团,李弥兵团两个兵团,急着往徐州跑。杜聿明三个兵团 30多万兵力面对粟裕选择了撤退。
粟裕指挥的黄桥战役、车桥战役、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重大战役,都震撼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把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许多高级将领打疼了、打怕了。用句武侠小说的话说,到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地步,没有任何敌人可以阻挡粟裕发起的攻势而逃脱被歼灭的命运。粟裕是近现代中国最杰出的歼灭战大师。
当代韩信
两汉最杰出的军事家当属韩信。和白起相比,韩信有着非常鲜明的统帅特点:就是灵活用兵,以少胜多。他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兵法上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灵活用兵。以多打少,谁都会打,以少胜多,才是最难打的,这也是林彪不如粟裕的地方。
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白起之后,岳飞之前,中国最为卓越的将领。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大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汉军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韩信还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旗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韩信的缺点不是在军事上,而是在政治上,韩信在政治上犯有严重的失误,几次关键时刻都优柔寡断,最终死于妇人之手,后人评价韩信“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实无虚言。
那么,谁是解放军中的韩信呢?
谁是解放军将领中的韩信,这可能是一个永远争论不完的话题。粟裕,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彭德怀五位解放军中的佼佼者,每个人都有忠实的拥戴支持者,都可以说上一大堆理由。我个人的选择是粟裕。我认为粟裕强于林彪彭德怀,但是不是强于徐向前刘伯承呢?还真是有些不好说,因为后两人都没有得到充分展示的机会。
比如刘伯承,作为中共军队里资深的苏俄海龟,其人军事理论修养是中共将帅中最好的,平生最擅长以最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胜利。要不是毛泽东强令其千里跃进大别山为兄弟野战军作出巨大的牺牲,解放战争中岂能让粟林独辉?不过,历史是没有假设的。刘伯承自己的评价是他不及粟裕(对豫东战役,刘曾说:这样的仗我是不敢下决心的。另外解放后刘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时,学员称刘是常胜将军,刘明确地对学员讲:“我不是常胜将军,真正的常胜将军是粟裕 ”)。我以为是真心推许,而不是谦虚之言。这点本文第二部分有详述。
再如我认为最难与粟裕分上下的徐向前。这是没机会发挥的典型。徐向前在红军时期,军威无敌,将一个几百个人的小队伍发展成当时最强大的一个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后来八路军解放军的最硬的底子都是红四的。东北林彪的三只老虎之39军,是徐向前手下第一悍将徐海东红二十五军团的老底子。红二十五军团是毛泽东初到陕北时红军最厉害的部队,远非毛泽东的中央红军可比。我一向认为徐向前是共军中最擅长于练兵治军的将领。徐向前训练部队,强调一股干劲,一股狠劲。“咬紧牙关挺住”,“坚持最后五分钟”是他关于治军的名言。徐向前手下陈赓大将评徐帅有一句话,“指挥有方,决心硬,带兵严。”四方面军出来的高级将领,最突出的特点是作风硬,战斗力强。粟裕平生最喜欢的也是手下清一色的原四方面军将领。
徐向前红军时期不但治军厉害,指挥更是“有方”。只是毛出于政治考虑,徐在川陕的业绩被淡化。实则红四打的仗丝毫不比五次围剿前的中央红军逊色。我们看一看数据便知:
第一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约4万——约10余万 歼1.2万
第二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3万——20万 歼3万
第三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3万余人——30万 歼3万
第四次反围剿 朱德、周恩来 约7万——近40万 歼万余人
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徐向前 近3万——不详 歼6万余人
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 徐向前 近8万——20万 歼8万人
看看吧,徐向前一个反六路围攻,歼灭敌军数目就有中央红军四次反围剿歼敌数目的总和!
要知道,红军时期朱德毛泽东徐向前三人是一个级数的,国民党其时的悬赏令就只有他们三人得到最高金额。徐当上红四总指挥后,主动出击外线发动四大战役,其战功不是当时朱毛,后来彭林堪比的。而且徐向前在红军时期,敢于而且善于打大规模歼灭战,在作战理念上应该说比当时单纯强调游击战的毛泽东朱德更为先进。对比林彪,徐向前对围点打援战术使用的巧妙比林彪后来在东北玩得好,打得也硬。对比三战四平和苏家埠,林徐两人在选择战场,兵力使用及做战决心上高下立现。以劣势兵力全歼三万多人的战果红军时代此战成果最大,毛泽东当时便没有这个本事。林彪即便后来也没有这个本事。他也就到了48年初打新五军时才一次歼了两个师2万多人,可他的条件又远不是徐当时面临的条件堪比的。
打阵地战,反六路围攻的艰难对比之下并不比中央苏区反五次围剿简单。老蒋在中央苏区周围投入的总兵力也就三十来万,像陈继棠他就不出力,何芸樵也不卖力,这些人是杂牌。而且攻中央苏区的蒋中央军主力部队不多,至少上一线拼命的没几支。四方面军在四川那可是要刘湘命的,他安川之战一打玩就倾力而为,20多万大军可是拼命攻了快八个月。有人贬川军战斗力,可就这支四方面军的手下败将不也在土城让毛泽东无可奈何而去吗?当初张国焘不听徐的话不肯大迂回兜击刘主力三个师,后来在另一侧反攻成功后又不听徐言不过嘉陵江,让人无可奈何。这也证明徐在多不利的指挥条件下做战,对比彭林二人解放战争时有这种困难吗?总之,徐的指挥环境与解放战争时的粟裕是类似的,其战功类型也与粟裕相近——徐红军时期战功最大,粟解放战争作用最大。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将他派到山西打仗,啃最硬的一块“骨头”阎锡山。刘邓“跃进大别山”带走了晋冀鲁豫的精华,只留给他六万地方武装加少许土匪。徐向前把这些军队改编起来,先打了几个试探性质的小仗,马上写了一篇详尽的报告,细细地分析了部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的训练方针。这篇报告我曾读到,说老实话我是被征服了。限于篇幅,就不引了。文章也易查到。读者可查查什么《徐向前军事文集》之类。徐向前在简短地训练了他的六万部队之后,攻破了临汾太原等国军最坚固的城防工事,歼灭了阎锡山强于中央军精锐且足以与桂系比肩的12万晋绥大军。要知道,白崇禧在中原可是刘伯承不敢去碰的。而临汾,又远非林彪打的四平长春可及。太原是阎锡山经营三十年的老巢,比粟裕打的济南还坚固。林彪当时打长春不力,毛泽东便寄去徐向前临汾攻坚的材料,希望林能借鉴。临汾战役打出个“临汾旅”,成为共和国军史上最大的荣誉授予单位;徐的晋中战役又是运动战的杰作,以不足六万人于临汾苦战后断然出击,运动做战一个多月,全歼阎军十万人,主力超过三万,也只有粟裕的苏中七战七捷之妙可比。太原战役,也成为共和国军史上最难攻坚、费时最久、伤亡最大的“三最”城市攻坚战。徐帅是唯一一个在红军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都打出了最高质量仗的中共战区级将领。但由于不是嫡系,长期以来一直只是毛泽东“限制使用”的高级军事领导人,虽有旷世帅才,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说实话,鼎定三晋虽是伟大的杰作,但毕竟只是兵团级的行动,不能与粟裕排山倒海的淮海相提并论。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报道,说是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前期,闲置陕北的徐向前屡屡向毛请战。毛泽东很关切地对徐说,“向前同志,你的首要任务是好好养病,至于仗,以后有得你打的。”“你是教书先生出身,还是去延安办抗大吧。”后来,毛泽东对徐海东的病也有批示:“海东同志,安心养病,天塌不管。”中国的病,就跟中国的中医一样,某些时候是有点玄的。徐向前身体不好是事实,但恐怕有的病也只是“奉旨”而养的吧。君不见,罗荣桓也是个老病号,然而毛泽东却硬要将其往前线上推,几次打报告回延安都不许。没办法,罗是毛泽东秋收起义的人,以后文家市决策,上井冈都是一直紧跟毛左右。如同曾庆红之于江主席,那是嫡系中的嫡系。与罗荣桓相比,林彪还只是井冈山的人,是从朱军长那里投向毛泽东怀抱的。战锦州的时候,林彪迟疑不决,是罗荣桓充当了毛泽东督军的角色。故而毛有悼罗诗: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大家都知道罗荣桓在辽沈的作用(毛诗为证),可是未必都清楚罗荣桓另一个在战略上几乎不逊于战锦的重大作用:经营山东。正如解放战争初期毛把眼光透向东北(具体部署是刘少奇的功劳,这个下文有详述),抗战初期毛把眼光投向了遥远的山东,这是毛大战略家的第一手神来之笔。山东沦陷之后,1939年初毛即派115师罗荣桓陈光部主力开赴山东微山湖地区(林彪由于被阎锡山部误伤,赴苏养病去也),主要人物有罗荣桓、陈光(名将,文革为林彪所害致死)、肖华(人品有问题,文革是为徐帅力保,后来对徐帅以怨报德)、陈士榘(华东掣肘粟裕的人物之一)、梁必业等。当时山东还有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即八路军山东纵队。山东纵队是在抗战爆发后由天福山起义等组成的武装,领导人为郭洪涛、黎玉、张经武等。较长时间内两支力量各自为阵很不协调,当时少奇同志从华中回延安高就军委副主席,毛专门委托他去山东协调解决(小时候看铁道游击队,最后有一章掩护过路,就是写的这段历史)。
1943年实行“一元化”领导,两支武装组成统一的山东军区,由罗荣桓任司令、政委和山东分局书记。到抗战结束时,山东根据地成为我党最大的一块根据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山东是解放战争新的战略支点,简称新支点。没有山东就谈不上后来的东北,毛有句话:“山东放了个罗荣桓,全盘就活了。”这也是一句名言。自古齐鲁多豪杰,山东的部队是东北的底子,很有战斗力。山东八路大部分主力开赴东北后,留下的部队连同北上的新四军合编为山东野战军,司令陈毅;留在华东华中的新四军编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即粟裕。后二部合编为华东野战军,老陈任司令兼政委。这就是华野的渊源。话题说回来,与徐刘不同,客观条件上即战功上只有林彪与粟裕真正可以一比,让我得出了林不如粟的结论。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成败论英雄,战绩定将帅。故而粟裕还是我们心中第一人。
那么作为解放军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他眼中的韩信是谁,这题目就要小许多。毛泽东公开对粟裕的评价就有如下几次:
1、前述与蒙哥马利算一次。
2、毛泽东正在指挥平津战役的时候,传来了淮海战役胜利结束的捷报,毛泽东闻报,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1948年他提出了3个纵队暂不过江是正确的。这样就保证了淮海战役在短时间里取得了彻底胜利。”后来刘伯承、邓小平到西柏坡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与他们交谈,又一次提到粟裕,称粟裕具有杰出的战略预见才能,预测杜聿明逃窜方向,是战史上精彩的一页。
3、还有毛泽东在1958年8月15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关于大会批判粟裕的所犯错误的部分讲话:“粟裕比较骄傲些,胜利多了,冲昏了头脑,韩信也是这样,说我带兵多多益善。你粟裕是不是这样呢?我看是有一点,同志们也是这样看的。淮海(一次)解决了三个兵团,老子天下第一……•”上面这段话是毛批粟裕时讲的,决不会有赞赏粟裕的原意,可是拿粟裕与韩信直接进行比较,又确实透露出毛潜意识中对粟的真实评价。
粟裕生于1907年,与林彪同年,还大林元帅几个月。把粟裕与林彪作一比较,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像。粟林同庚,都是1907年生人,都在将帅中年龄靠后而排名靠前,粟裕在大将中排名第一,年龄倒数第二;林彪在元帅中排名第三,年龄最小,这就等于两人以上将的年资做出了元帅的贡献。两人都出身于地主家庭,身材不高,敏于思而讷于言,不善人际交往,但都是公认的军事天才。粟林是解放战争中立功最大者,是真正率大军纵横捭阖的统帅。
在客观上,林彪手上有中共最精锐的野战军,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打败了国民党几乎所有名将,“三大战役占其二”,蒋介石称之为“战争的魔鬼”(传言:抗战时在苏联养病期间,斯大林曾向毛泽东提出以十五个精锐军交换林彪,但无考证,也不现实,最多为戏言。)。一般略通军事的人都认为林彪是中共将领的最杰出代表,就是因为这些。像我这里说粟裕徐向前最强,他们可能还不怎么知道这两人。他们也许会说是传奇上将许世友最厉害,也许会说是什么后来大出风头的 “三杨”最行,等等。故而要说明粟裕是韩信而林彪谈不上是韩信,必须将此二人作一个较为详尽的、实事求是的比较。这里我们借用田忌赛马的古事。这样评价起来清晰一些,有说服力一些。
首先,从马匹的档次上,粟裕的部队和林彪的部队作比较,就好比徐向前的部队与刘伯承、陈赓的部队作比较。
粟裕的华野,是林彪把主力部队带到东北去后,留下的非主力发展起来的。徐向前的18兵团,也是刘伯承和陈赓把主力带走,留下的非主力发展起来的。林彪的东野与粟裕的华野“血肉相连”,而刘伯承、陈赓的二野与徐向前18兵团“血肉相连”。
林彪的东北部队,主要是以华东部队发展起来的。当时去东北的,绝对是华东的骨干。绝对是八路军115师的老底子。比如说山东军区的1、2 师,后来发展成了彭德怀在朝鲜封的“万岁军”38军。山东军区的3师,后来发展成了旋风部队40军。山东军区的5、6师,后来发展成了塔山英雄41军。山东军区的7师,后来成为东北大名鼎鼎的43军的“攻坚老虎”128师。华中新四军战斗力最强的3师,是原八路军115师所属部队,是个“大块头”师,比山东军区的一个师大多了,后来发展成东北的39军,前身就是徐海东红二十五军团,其中包括东北最厉害的116师。另一部分则发展成了43军的另一个主力师 127师。
而这些部队走后,给粟裕留下了一个烂摊子,打过长征的主力红军上东北了。剩下的就是非主力。这些非主力发展成了华东野战军。
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如果与粟裕的华东野战军比较的话,就如同八路军115师与新四军相比。前者是主力红军,后者是由游击队发展而来。比“部队基础”的话,华野是绝对比不过东野的。林彪的东北野战军,继承了主力红军的衣钵,而粟裕的华东野战军,继承了“南方八省游击队”的衣钵。
其次,从“草料”上看,林彪到了东北,捡了苏方提供的70万关东军的装备,以及少量苏制武器,还有苏方帮助建的全国第一的兵工厂。粟裕靠什么?粟裕只有靠“以战养战”四个字。,以战养战作为寻求战争延续的最高境界,在冷兵器时代,已经不多见,在现在战争武器装备对后勤要求非常之高的条件下,是很难办到的。但粟裕却做到了。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一系列战役最具典型意义。华东野军以缴获补充武器以俘虏补充兵员。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且完全靠缴获成立了一支炮兵纵队。该炮纵在淮海战役帮助刘邓吃掉黄维兵团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国军在华东从以旅为编制行动,到以一个整编师为规模,华东战场上的国军出现过九个师集结在一起的方阵,最后淮海战役中的华东国军完全是以兵团为规模行动,由此可见粟裕给国军的压力。南麻临朐两个战役为什么对华野来说算作失败?损失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没有歼敌,武器弹药不能从缴获中补给。兵员不能通过俘虏补充。对靠战争补给的华野来说,这种无形的损失更大。如果放在东北根本不成为问题,四平攻坚战、德惠战役、农安战役林彪受的损失也不少,但背靠苏联的强大武器补充能力。东北的兵源没了还有朝鲜。因此不熟悉历史的人根本看不出来。
48年初粟裕发给中央电报中就提到目下部队大炮不少但炮弹极为紧缺。陷入了有枪炮无弹药的尴尬境地。粟裕在豫东战役中打开封的目的之一就是开封城内的弹药装备。淮海战役规模前所未有,实际弹药消耗差不多是辽沈平津两战的总和。靠豫东济南两次战役的缴获根本无力供给。于是才有大连到烟台的海上运输线。所以粟裕在战役结束后就说,战役取得胜利第一功是山东的民工(陈毅有“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之语),第二就是大连的炮弹。这其实也正是一个天才军事家的受后勤条件制约的无奈感叹吧。
而且,东北的粮业全国第一。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第一卷的资料显示东北1945年的粮谷产量是2000万吨,而山东省1946年的粮食产量是650万吨。大家应注意的是东北是粮谷,一般指大米和小麦等谷类,而山东是粮食,涵义就比粮谷宽得多了,因此东北的农作物产量还要包括居全国第一的大豆,及玉米等等,估且共计算作3000万吨。经济是战争的后盾,可以看出,东北的经济后盾是远比粟裕的华东雄厚。让上等马吃上等草料,让华野这群中等马吃中等草料。草料进一步拉大了华野和东野部队的差距。
第三,从场地上看。在蒋介石的棋盘上,华东、中原是第一位的。东北远离京沪,自古以来,决战多发生在中原。蒋介石看了不少古书,他眼里一直重视东北不够。他太想着徐蚌乃当年楚汉战争的主战场,反而忘了明清旧事。来看看蒋介石自己的说法:“我们在全国各剿匪区域中,应先划定匪军主力所在的区域为主战场,集中我们部队的力量,首先加以清剿,然后再及其余战场。”“在主战场决战的时期,其他支战场唯有忍痛一时,缩小防区,集中兵力,以期固守。”“匪军的主力集中在山东,同时山东地当冲要,交通便利,有海口运输,我们如能消灭山东境内共匪的主力,则其他战场的匪部就容易肃清了。”甚至到了淮海战役,他还把这次战役喻为淝水之战来教育蒋纬国要击败强秦,到那时尚未觉悟。蒋之失败,首先在于对东北的轻视。而且是整个解放战争中一直重视不够。以至于在三大战役前,我军280万人,国民党365万。可是在东北,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达103万人,国民党却只有55万人。
假如蒋介石非常重视东北的话,他大可以向东北增兵,毕竟当时全国总局势还是“敌强我弱”,并不是“无兵可调”。在国民党全军占很大优势的条件下,东北却成了“二打一”,可见蒋介石多么忽视东北。三大战役前,华东消灭敌人比东北多,成建制歼灭国民党整编师(相当于军)的仗更多。可华野消灭了这么多敌人,华东在三大战役前仍然是敌强我弱,可见蒋介石多么瞧得起华东和中原。国民党的“重点进攻”目标是山东和陕北,初中的教科书上都写得有。这样,从“场地 ”的角度,林彪的跑马场又好于粟裕的跑马场。假如国民党的首府不是南京,而是哈尔滨,那就是粟裕的跑马场要好于林彪的跑马场了。那“二打一”的可就是粟裕了。
第四,从对手上来看。东北国军新1军在之前的作战中伤亡惨重,到了辽沈战役前都没缓过劲来。原因就是蒋介石对东北重视不够,而且东北离大后方远,补给不便。于是新1、6军只得合编在一个兵团中,组成一个兵力10万人的小兵团。这么一个孤零零的廖耀湘兵团,竟然成了东北国民党赖以生存的王牌。而在淮海战役中,国民党赖以生存的王牌,则是杜聿明集团。杜聿明合三兵团之力,以30多万兵力集中作战哪!与东北的新1军相比,中原战场上国民党第5军在豫东战役中伤亡也很惨重,但由于第5军是在中原打仗,蒋介石极为重视,结果一个劲地补充,到了淮海战役的时候,它不仅完全恢复了元气,而且还组成了15万人的大兵团。至于另一个主力18军,则是组成了12万人的兵团,并且是蒋介石的“战略预备队”,在全国军队中享受着最好的待遇。待遇上的差距,使东北的国民党部队,在战斗力上逊色于中原部队。这样,就对手而言,东北国民党军只是“中等马”,吃的是中等草料。而中原国民党军是“上等马”,吃的是上等草料。据说在远征印缅的时候,新1、6军吃的是上等草料,可到了解放战争,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新1、6军二匹骏马饿成“瘦马”了!这就是被杜聿明带到东北去的结果。离“ 天子”远,“照顾”自然就不周。
这里还有我非常非常奇怪的一点,不得不插上一段(本段与粟裕没有直接关联,读者不感兴趣可以跳过)。如果猜测属实的话,辽沈战史都得改写,林彪的“打败国军几乎所有名将”还得划上一个问号。仔细看辽沈战史,有三分之一的仗几乎是“剿总”老总卫立煌帮着林彪打的。——他表露得非常弱智,以至于像帮着林彪获胜一样。可是要知道,卫立煌可绝对不是等闲之辈。
在老蒋嫡系中央军中领军的主要有所谓五虎上将(就是可和白崇禧阎锡山辈平起平坐的方面大员,也就是可以比照共军的粟林一个级数)——卫立煌(俊如)、刘峙(经扶)、顾祝同(墨三)、蒋鼎文(铭三)、陈诚(辞修)。远征军中大出风头及在辽沈淮海之间疲于奔命的杜聿明,在西北和彭老总玩蘑菇的胡宗南,都还够不上这个级数。当然五虎中刘峙和陈诚都是纸老虎。陈诚人称“草包”,在东北为林彪所败;刘峙人称“猪司令”,在淮海为粟裕所败。但卫立煌不一样,除卫之外,另四个均是浙江人,而且是穿过黄马褂子的(黄埔系)。而老蒋在用人上讲究“穿黄褂子的两浙人物”,与老毛讲究用根正苗红的“老井冈加两湖人物”如出一辙。而卫立煌是安徽人,又没进过黄埔军校,因此老蒋只是借重卫立煌会打仗,战事一结束就把兵权收走了。为此卫立煌从内战就和蒋介石结下了恩恩怨怨且愈演愈烈。
在十年内战中,卫立煌是蒋系将领中最能打仗的一个,他曾经在第三次围剿中进攻过江西苏区,在第四次围剿中和红四方面军打得难解难分,把个徐向前也缠得是焦头烂额。当红四方面军为了策应中央红军长征而撒出根据地之前,卫立煌率先领军突入鄂豫皖边区的军政中心金家寨,击破留守红军的防守,占领了金家寨。老蒋喜出望外,给了他巨额奖金,并将金家寨地区新成立了一个县,叫立煌县,在国民党时代,以人名命名县的,除了孙中山外,卫立煌是第二个。
到了抗战时期,卫立煌又成了国军几个战区方面大员中第一号悍将。这时与他有得一拼的是晋绥的阎锡山及其手下一号名将傅作义。他们正当日军锋锐,故而打得比白崇禧好看多了。当时卫是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冀察战区总司令,第十八集团军属他节制。近朱(德)者赤,他开始和八路军的朱德徐向前等称兄道弟的,一次他和徐向前等人聊天,谈内战时的情况,卫老总说打仗还是你们红军八路行,红军八路又数你徐老总最厉害,说在哪次哪次剿共时,差点就被“共匪”捉去了,徐向前说卫老总你也行,国军中就是你把我们打得最惨了,说完双方哈哈大笑。
其实,这时卫立煌身边心腹秘书中,已有我党的地下党员了,叫赵荣声(比较胡宗南身边的熊向晖)。这位地下党员在卫老总身边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也没有资料可以查。但是,辽沈中卫立煌表现反差之大似乎与此人存在天然的逻辑关系。还有一说,时在欧洲赋闲的卫老总在得到老蒋辽沈委令状之后,已秘密地通过汪德昭(一个科学家)收到我党的指示:“前次在巴黎发出的电报,已到目的地,对方有回信,谓可以利用目前的情况相机行事。”
你说,林彪在东北好不好打?后来呢,在沈阳解放前夕,蒋介石派机将卫立煌接回南京后追究其责任(还不知是他是不是故意的),把他软禁起来。经过一番折腾后,卫老总跑到香港当了寓公,后回祖国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常委民革常委,于1960年患病去世。
这段文字如果属实,那可真是庄严寓于诙谐之中,千古历史一台戏了。这样,林彪与粟裕的对手和跑马场更不可相提并论了。
林彪以“上等马”,上等草料,上等场地,跟国民党的“中等马”赛跑。粟裕以“中等马”,中等草料,中等场地,跟国民党的“上等马”赛跑。三年解放战争打下来,林彪所得“奖项”却不如粟裕凭“中等马”所得“奖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大辞典》所说,解放战争歼敌数:三野:国军245万。四野:国军180万。而且四野并不是第二。刘伯承那么瘦弱的部队歼敌数就占了第二位。可见,粟裕以自己远胜林彪的军事才能,克服了客观的劣势,取得了更大的战功,令林彪相形见拙。
当然,客观地说,解放战争中林彪打的追歼战是最好的。这并不是说粟裕只长于打围歼战,也不是说林彪就比徐向前强。只是他手中有毛泽东最精良的部队和装备,本人虽不是最顶尖的将才,毕竟也是一代名将,绝对不是聂荣臻陈毅等人可比的,骑上等马还跑不快,除非他是刘峙那样的猪头将军。四野出关后,兵临北平城下,巨炮如林(对比华北聂荣臻手下那些叫化子部队),这个阵势当时国共其他部队无一可比。平津之后,林彪把与晋绥军队齐名的桂系从东北追到海南,好似秋风扫落叶。这里插一段。国军中央系部队作战意志差,凝聚力差,指挥官差,但人多,装备好。解放军打他们总有俘虏和缴获。但桂系7军48军,傅作义35军,人数装备虽差一点,但其他方面都很强,解放军即使是优势情况下打这几个部队,也只能是拚消耗,还灭不了他们。所以毛泽东很有意思,解放战争初期干脆下令不打桂系部队。结果桂系7军48军在大别山,敢以一个师(少的时候才5000多人),横冲直撞,刘伯承就是不敢打(这里不单是老毛的战略问题,刘伯承一生打巧仗,没有徐向前那样硬)。
桂系部队直到林彪南下,实力完好无损!7军48军清一色是老兵,兵龄短的也有4-5年!这两个军,在林彪部队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仍四处主动攻击,以攻为守,到处设伏,还差点把林彪的王牌49军146师给灭了(这两个军才3万多人,林彪随便一个师就1.5万以上)。林彪吃7军48军的小亏不少,由此也是恨白崇禧恨到肉里去了。最后4个军追击7军48军,途中45军135师先插到7军48军中间,迟缓了他们的行动,其他部队蜂拥而上,一天就把7军48军给灭了。四野部队厉害,行军打仗都拼命。行军时不吃不睡,硬赶上7军48军,打得白崇禧老泪横流。7军48军一灭,大陆上就再也没有值得一提的国民党部队了。相比之下,中共其他将领打追歼战都比林彪差,不必讳言粟裕也没他漂亮。但关键的因素是林彪的部队战斗力强,运动速度快,总能出敌意料。加上部队作战勇猛,先追上的部队都敢追上就打,能一下子就把敌人打乱了。敌人稍微一慢,其他部队就立刻赶到,轻轻松松就能把敌人灭了。用一句当代大学生的话说,叫“有实力才有魅力”。如果我有那个实力,我或许比你还有魅力呢。
但是历史不能假设。还是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大决战。
辽沈战役时,林彪以百余万之众,完全能够打一场漂漂亮亮的歼灭战,但由于他的过分小心,使得一场歼灭战变成了击溃战,廖耀湘差点儿撤兵成功,只是由于一次小分队突袭了廖的总部,使廖惊惶失措,这才最终完成了歼灭战。毛泽东悼罗荣桓诗句“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就是说罗荣桓在战锦中代替自己起了对林彪的督促作用,故而辽沈毛泽东的因素很大。100万对50万,一看华北来人了,便说出那句经典名言:“我只准备了一桌饭,现在却来了两桌客人。”在长春与锦州之间还出现了军人最忌讳的长时间的僵局。毛泽东曾发电:“长春在四、五月间、七月间本来好打,你们又不敢打,现在攻锦部署业已完毕,却因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你们又不敢打锦州,又想回去打长春,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语气是少有的严厉。
而淮海战役截然不同,六十万对八十万,很少有人能够相信共产党能胜,更不用说是一次歼灭战了。然而情况就是这样,一个最多只能够完成击溃战的行动,硬是变成了一个大的歼灭战,国民党失去了最后最大的机动兵团,只有等待灭亡。粟裕以20多万兵力,敢对杜聿明的30多万兵力展开围追堵截。换了林彪,以这点兵力,根本不敢对杜聿明展开追歼。他非得手里有七、八十万军队,才敢对杜聿明的30多万展开围追。打廖耀湘就是以三、四十万打廖兵团十万。
归结一下粟林比较及谁是韩信的问题。韩信是中国军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统帅,而且是勇气过人的统帅。粟裕的勇气胜过林彪多倍。韩信背水之战是何等勇气!况且韩信多为以弱胜强,手中之兵非刘邦最精锐力量,这同粟裕相似。而林彪以强胜弱,手握精锐,这与韩信大不相同了。林彪在东北的时候,指挥作战不免显得有些优柔寡断,后世却都以“用兵谨慎”一语概之。评书里,诸葛亮“用兵谨慎”是出了名的,评书里把他吹成了最优秀的军事家。其实,单从军事上讲,诸葛亮是不行的,他不如曹操。历史上,曹操是毛泽东最佩服的军事家政治家。而用兵谨慎这个词,常被用来作为“优柔寡断”的掩饰之词。林彪在东北辽沈战役前打不开局面,还有三打四平最后关头不愿冒险进攻,选择撤退。粟裕在豫东、在孟良崮,打得何其紧张,败则全军覆没,而三打四平时林彪就没胆子放手一搏?所谓艺高人胆大。林彪手握的兵比粟裕多,但也不是说谁握的兵多,谁就打得漂亮;谁的兵少,谁就缚手缚脚,什么险都不敢冒了。宋义手握重兵,难作决策,结果被项羽杀了。险中取胜,危然后安,自古以来为军人所尚。只有诸葛亮那种军事上很平庸的人才会崇尚“此生唯谨慎”。
这里的谨慎与冒险,都是辩证的观点。林彪打仗,有他自己的特点。从东北横扫白崇禧到海南,当得上动如飞瀑四字,着实漂亮。但这是他有绝对把握时的杰作。但实际上战阵上对手很多时候不会给你“绝对把握”的机会。这也就是林彪在辽沈前期打不开局面的原因。真正高明的军事家不只是林彪一样耐心的猎人,更是像粟裕一样主动出击,示形以敌,在敌人的运动中寻求破绽,利用之,并壮大自己,继续扩大胜利的天才式的指挥员。林彪的特点是“稳,狠”。他稳稳地抓住机会,抓住了就不给敌人一丝一毫的机会。粟裕则是“险,狠”。细数粟裕的一系列经典战役,个个都是虎口拔牙的惊心动魄之作,非雄才大略不能为。像前述“孟良崮战役”,粟裕可说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真是胆大如斗,心细如发。这样的现代战争下的奇迹简直是世界战史上的艺术品。豫东战役,孤军深入,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弃“粮草先行”之古法,其兵锋之妙,难度之高,我已找不出语言形容。对粟裕,已经不能用简单的“智勇兼备”来评价。胆识勇气固是足堪韩信复生,智计筹策也早已臻入化境,进入天马行空,羚羊挂角的境界。这就是说,粟裕的勇,不是项羽的“匹夫之勇”(韩信评语),而是谋略家的大勇。我们来看看粟裕老部下迟浩田将军的文章:大勇若怯,精勤慎重,是粟裕在激烈和复杂的军事斗争中能够胜敌一筹的坚实基础。粟裕素以敢打大仗、硬仗和恶仗著称于世。他22年疆场征战,总是以少胜多,以弱搏强,摧坚挫锐,迭克劲敌,具有非凡的革命胆略。然而,这位戎马几十年,身经数百战的沙场宿将,在回顾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辉煌经历时,不言豪勇,却一再写下了“担子沉重”、“心情紧张”的文字。他在忆及当年黄桥决战前的心情时说:“成败的责任完全在我们,在敌众我寡的条件下,肩上的担子是很沉重的。”在忆及苏中战役时说:“面对即将进犯的敌人深感重担在肩。”在忆及宿北战役时说:“我协助陈毅同志指挥宿北战役深感责任重大,心情紧张”。在谈到沙土集战役时说:“此时,我深感责任重大。”说到受命经略豫东时的心情,“我深感自己的担子沉重,觉得这次是向中央立下了‘军令状’”,直到打下开封,“心情才踏实下来。”这些发人深省的记载,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粟裕为将大勇若怯、精勤慎重的可贵品格。两军对阵,不仅是兵力、火力、士气的较量,也是双方指挥员谋略水平和指挥艺术的较量,在一定情况下,胜负往往取决于指挥员的一念之间,担子不可谓不沉重,心情不能说不紧张。“担子沉重”和“心情紧张”的心理感受,正是粟裕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和对用兵打仗极其谨慎的表现。学习研究粟裕指挥过的许多战役,都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细细剖析,却没有丝毫侥幸取胜之处,其深邃的谋略造势思想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令人敬服。(迟浩田《粟大将军雄风长在指挥艺术历久常青——纪念粟裕逝世十周年》载1994年解放军报)
这就是说,与我们乍看之下粟裕的“冒险”,“放胆”相比,谨慎才是粟裕的真实指挥状态。在谨慎的前提下,来看这些战役,只能说这些仗已经进入了他必胜的算计之中。事实上,倘若只是勇气过人,侥幸得胜,是打不出“常胜”的业绩的。这样,我们就更能看出粟裕指挥艺术的高明。即便是我们这里与粟裕作比较的对像,一向高视阔步的林彪,每逢华野打了胜仗,也总是发电询之粟裕,问问是怎么回事。结果对粟裕赞不绝口,称其打的仗是“神仙打的仗”。林彪是名将,金口难得夸人一回。他自然知道粟裕打的仗之难度,且明白自己打仗之软肋,知道粟裕这些大手笔是自己做不出来的。刘伯承后来在淮海与粟裕共事,目睹了粟裕的大手笔,也是心悦诚服。故而后来对粟裕有“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评语(见下文)。我常想,如果林彪在华东,是否能像粟裕那样以弱击强,一步一步打开局面?粟裕在东北,是不是可以早一两年解决东北战事并提前入关?那么粟裕是不是就是“三大战役占其三”了?
然而,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我们只有说,以弱敌强,灵活用兵,大勇若怯,精勤慎重,当之无愧者,粟裕一人也。
当代岳飞
辽金西夏这一时期中,岳飞是最出色的统帅。一般人只从说岳全传中知道岳飞是个英雄,并不确切知道岳飞的军事才能。但对军事有一定了解的人便会知道,岳飞在古代名将中,军事才能和军事业绩是最为全面的。善于野战、城邑攻坚战、山地攻坚战、防御战、水战、以步制骑等。岳飞收复襄阳六郡之战、固石洞之战、洞庭湖之战、郾城之战尽皆令人叹为观止。名将宗泽称其:“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岳飞不但在战术上善于指挥,而且在战略上更为突出。当时南宋对金国采取的是防御战略,唯岳飞不受当时战略思想束缚,主张进攻战略,并组织多次成功的反击作战。这一时期的将领在战略、战术上都没有人能够达到岳飞的成就。
解放战争期间,我军的重大战略决策实际上有三:一为抗战胜利后的“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二是内战初期的南线“三军进击津浦路 ”、北线“三路四城”的作战方针;三为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阶段的“南下跃进”战略方针。至于49年以后,那是大势所趋。这三个大战略,粟裕对后两个的贡献极大。
先说“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此一大手笔实是中央代理主席刘少奇从提出构想到具体规划一手操办的。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都把眼光投向东北。由于《雅尔塔协定》,东北还是苏联替国民党暂时“看管”的地盘。毛泽东1945年8月28日上午赴重庆谈判,刘得到相关信息特别是苏军愿帮助我军的消息后,与中央政治局研究后作出这个战略决定,后报在重庆的毛批准,刘遂立即动员“抗大”学员开拔,大刀阔斧地实行其“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构想,接着便敢想敢干、敢做敢当地利用代理主席的机会,亲自布置、指挥了数十万大军空前绝后的一场由南而北的大转兵:江南的部队退至江北(额外的作用:在和谈中做了一个实际的姿态),江北的部队退至山东,山东的部队部分海陆并进,杀向东北,部分退至冀热辽,冀热辽的部队陆路入关。林彪原本奉毛泽东命,赴山东当司令,半途上被刘少奇的电报追上改任冀热辽司令,没走到任上又被直发东北,总领兵权,夺得先机。刘此举获得毛本人及全党的高度评价。还有一事:“皖南事变”令毛几乎失控,要和国民党彻底破裂,准备从各根据地抽15万精兵,向国民党进攻,占领兰州,打通苏联。这时毛早忘了自己“放手发动群众,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的大战略,要是真由着此刻老毛的牛脾气,恐怕也没有后来他上天安门了。毛怒气冲冲地向各根据地首脑打电报,不少首脑人物纷纷请战。这才是抗战中中共的真正危机。时任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的少奇给中央去电报,亲拟长文,痛陈利弊,说服中央:目前只能在政治上取攻势,在军事上取守势。斯大林也不同意此事,毛遂做罢。所以少奇决不是浪得虚名,照一般的看法靠“七大”喊万岁起家,用句小平的话就是“历史形成的”。
下面来看粟裕对第二个战略的贡献。内战开始后,按毛泽东的部署,北线计划又称三路四城计划。三路,指要占领平汉路的一段、正太路与同蒲路。四城,指要攻下石家庄、保定、太原和大同。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我军还缺乏攻城的经验,装备也差。三路四城计划是以攻取城市为主,所以这个决策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华北战局之不利,在全国五大块中是最为明显的。当然也跟华北无出色战将、军事指挥不力有关。华北当时主事者是聂荣臻,聂本是政工出生,长期当林彪的政委;而且,当时华北国军将帅是阎锡山手下第一号名将傅作义。此人在军事才能上与蒋介石中央军五虎上将之首卫立煌是一个级数。聂荣臻与贺龙联手发动的绥远战役,就是败在他手底(绥远是当时一个省,建国后撤了建制)。但是,我个人认为,“三路四城计划”的实施,即战略上的问题才是华北战局不利的根本原因。河北山西的问题还是毛泽东后来不得已派上徐向前才打开大好局面的。这点暂且不表。
那么南线又如何哪?南线计划,通常叫做三军进击津浦路,即晋冀鲁豫、山东、华中三支部队在津浦路两侧作战,第一个阶段以山东野战军打徐州到蚌埠之间;晋冀鲁豫野战军打陇海路的开封到徐州段,华中野战军打蚌埠到浦口之间,然后再视情况晋野、山野出到淮河以南作战。这个计划是进攻性质的,其目的在于争取大的胜利,迫使老蒋接受和平。如果说,我们后来采取的是把敌人引到解放区来打的积极防御方针,那么1946年6、7月间毛泽东考虑的是主动打出去,是进攻的方针。这实际上是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因为我军那时的力量还不足以打到外线去,特别在蒋军的心脏地带,敌人初期还是很强大的。与北线计划的实施相反,我军在南线几乎没有遭到重大失败。这并不是说明决策的正确,而在于南线出了一位近现代中国无以伦比的军事家,即粟裕将军。正由于他的及时补救,才改变了南线作战的结局。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南线计划制定后,粟裕就建议,根据他手上的兵力,到淮南作战(蚌埠到浦口段东西地区)有困难:一是淮南情况不熟,二是那里太穷,大兵团无法活动。相反粟在苏中活动了八年,情况非常熟悉,群众条件很好;同时苏中很富,人口多,所以建议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出击津浦路时,华中野战军第一步先在苏中打,第二步再转战淮南。毛泽东看到这个建议后,犹豫了,再三考虑后,告诉陈毅,你们先停一停,我们再考虑考虑。毛泽东在考虑原来的计划能不能完全执行。随后,又接到周恩来的情况通报,说蒋介石马上要发动全面进攻,不光进攻中原解放区,还要进攻其它解放区。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说,我们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在政治上更主动,同时还可以看出敌人的弱点。这正是战争初期要掌握的两个基本问题。政治上有利,可以赢得民心;看出敌人的弱点,因为蒋介石到底有多大本钱,特别是美械装备的部队,能不能消灭掉,我们心里没底。由于粟裕的进谏,南线计划就有所改变了。特别是苏中战役开始后,毛泽东逐步看到我军在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很多,对粟裕说,你们就在苏中打,苏中打了胜仗,对其他地区作战配合作用很大,其他计划先不考虑。就这样,毛泽东的看法已经变成哪里能打胜仗就在哪里打了。1946年7、8月份的苏中七战七捷,再加上其它地区内线作战的胜利,更使毛泽东认识到实行内线作战、积极防御更为有利,虽然要丢掉一些地方。但丢掉地方并不可怕,关键是消灭敌人。到10月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三个月总结》,已明确指出:过去三个月,已歼敌 25个旅,今后要继续按照现在的办法打下去,歼灭敌人第二个25个旅,“我军必能夺取战略上的主动,由防御转入进攻。”
如果说北线、南线计划的制定,是一时的失误,那么说南线计划的很快改变,真可以说是粟裕作为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军事家对中国革命胜利所作的重大战略贡献。当然也说明毛泽东善于从下面吸取合理的建议来修正、充实自己的决策,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这一点也是老蒋所不及的。这也可以说明毛泽东之所以是毛泽东,而不是别人。当然这是在战争年代。可以这么说,正由于粟裕的正确建议和苏中战役及刘邓的胜利使战略防御阶段的积极进击外线的歼敌方针开始变为在更广阔的地域里依托解放区的有利条件进行有效地消灭敌人的作战。南北两线积极防御战略的及时确立和执行,逐步缩小了敌我兵力对比上敌强我弱的差距,为我军尔后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来看粟裕对第三个战略的贡献。这里再引一次毛泽东对粟裕的评价:毛泽东正在指挥平津战役的时候,传来了淮海战役胜利结束的捷报,毛泽东闻报,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1948年他提出了3个纵队暂不过江是正确的。这样就保证了淮海战役在短时间里取得了彻底胜利。”毛泽东的意思里,主要评价的不是粟裕60万打80万的勇气和本事,而是粟裕作为“事前诸葛亮”的战略贡献。
事情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毛泽东“南下跃进”战略说起。初中教科书上有所谓“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把尖刀插向蒋介石心脏”,大家当还记得。实际上老毛还有一个“华野跃进闽浙赣”即“三个纵队过江”的浪漫主义决策。这才是老毛心中完整的“南下跃进”战略。亏得一个未遂,否则用句小平的话就是,“ 中国革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一段更长的时间”。
1947年,老蒋发动重点进攻,一个山东,一是陕北。按其说法,山东是我军事重心,陕北是我政治重心。取得这两处的胜利,距其全面胜利也就不远了。为保卫陕北(毛语“陕北极其困难”),毛泽东制定了刘邓挺进中原的所谓“跃进大别山”战略,即是毛泽东所谓“用自己的骨头煎油,炸蒋介石的肉”,把战火引伸到蒋管区。为保障刘邓的行动,又命华野七月分兵。本来,晋冀鲁豫野战军牵制了中原几十万大军,华野也粉碎了蒋军的重点进攻,但按毛泽东的战略一实施,大好局面差点崩盘。刘邓在中原简直成了武装大游行,并未建立所谓的中原解放区,且自身损兵折将,从出发前12万人降为不到6万人(与毛泽东所决策的王震部南下如一辙),从此元气大伤;华野“七月分兵”后,几仗不胜(因未能集中优势兵力),并丢掉了大半个山东根据地。但毛泽东并不吸取教训,为证明其决策的正确性,并解救中野即刘邓部,命粟裕率华野最精锐的一、四、六三个纵队南下江南,跃进闽浙赣,名为“把战火引向蒋介石的心脏地带”。又是粟裕力挽狂澜,斗胆直呈。
粟裕认为,第一,江南多水网地区和山区,活动起来不像在中原地区那么容易;第二,中原地区已经由我军经营了几个月,逐渐具备了打大仗的条件,江南则没有;第三,中原作战可以依托后方的支援,江南则远离后方,需要有一个很长的发动群众、经营地方的过程;第四,原来中原战场蒋军的有些精锐部队到江南后因受装备限制,发挥不了作用,因此不一定会跟着到江南。相反,中原形势也发生了有利于我们的变化,根据地已逐渐巩固,并开始打一些中等规模的战役,如洛阳战役等。所以粟裕认为毛泽东的这个决策是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当时南线战场的实际的。1948年4月18日,粟裕经过慎重考虑,发了一个电报给中央,建议暂时还是留在中原地区打仗,利于消灭敌人。
由于刘邓的支持(其从所谓的“挺进中原”中已吸取教训)及中央政治局的赞成,以及毛泽东的仔细斟酌,总之,最终毛泽东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刘伯承称之为中国革命胜利“第一功”、“永世难忘”。
谈粟裕这两个大的战略贡献的目的在于:与岳飞比较,当时南宋对金国采取的是防御战略,唯岳飞不受当时战略思想束缚,主张进攻战略,主张直捣黄龙,并组织多次成功的反击作战;当时全国战区级指挥员中,只有粟裕在两个重大关节上力陈己见,其在帮助毛泽东调整全国大战略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怎么说也不为过。中央五常委的核心是毛泽东,全国五大野战军的关键在华野。毛泽东与粟裕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了中国解放的命运和进程。让我们看看迟浩田的评价:战区指挥员具有战略头脑,是粟裕同志用兵如神的重要特色。粟裕同志是一位战区指挥员,而他思考问题的立足点,总是自觉地放在关照战略全局上。
在粟裕同志22年的作战生涯中,他长期在远离中央的相对独立的战略区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他执行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时,非常注重从战略全局上考虑利弊得失,看得很宽阔,想得很深远,因而能够更自觉、更自如地以积极有效的局部行动来服务、影响和推动全局。粟裕同志直接指挥或参与指挥的一系列著名战役,如苏中、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战役等等,几乎都是他从全局着眼主动提出建议或作战设想,经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批准后付诸实施的。这一连串的重大战役,构成了解放战争华东和中原战局的基本走势,以强劲明快的节奏实现了最高统帅部的战略意图。毛泽东同志指出:“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
粟裕同志擘画军事,不但能够很好地关照战区全局,而且能够把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战略全局,以大局为重,以战略利益为重,为此,不惜在局部作出最大的牺牲。
例如1947年夏,为配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陈毅、粟裕同志毫不犹豫地决定,留下部分部队,勉力支撑山东战场极为严峻的局面,奋力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同时带领华野主力兵团,克服重重困难,火速西进,外线出击,开创了与刘邓、陈谢三路大军逐鹿中原的伟大局面。作为战略区指挥员,粟裕同志令人钦佩之处还在于敢于和善于对关乎战争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及时向军委提出战略性建议。如解放战争初期,他建议依托解放区先在内线作战,对中央军委将原定的“外线出击,向南作战”的战略方针,转变为“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到外线”方针,起了重要作用;
1948年春,他建议粟兵团暂不过江,留在中原打大规模歼灭战,并以成功的作战实践迅速打开了中原战局,为中央军委定下与敌举行战略决战的决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1948年秋,他建议举行淮海战役,进而建议截断徐蚌线,歼敌主力于长江之北,从而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军事指挥员尤其是高级指挥员具有很强的战略意识,善于洞察变化中的形势,把握动态中的全局,是非常重要的。粟裕同志深有体会地说过:“作为军事指挥员应该懂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个指挥员对战略问题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有了清醒的头脑,才能运筹自如地指挥作战。”(迟浩田《粟大将军雄风长在指挥艺术历久常青——纪念粟裕逝世十周年》发于1994年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