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可信性初探-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03:20
新闻可信性初探
(2002-07-19 06:06:02)
“真实的新闻不一定全可信,可信的新闻不一定全真实”,这话听起来有点蹊跷,但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确实存在。1980年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钱被风刮跑以后》(通讯)写得具体、生动、现场感很强,不仅读者信,连资深评委也信,但它是假的。无独有偶,美国《华盛顿邮报》的黑人记者珍尼特·库克面壁虚构的《吉米的遭遇》获得了美国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与此相反,我们的一些报道,特别是先进典型的报道,因报道的绝对化、片面性等原因,而使读者心生疑窦,不相信。
“真实性”与可信性相背离的情况说明,两者并非完全等同的概念。
真实,是指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结果以及人物的思想、语言、行为等等都必须与客观现实相符合,不能“合理想象”,也不能夸大缩小。可信则是指受众的一种心理活动。受众认为报道是真实的,符合社会生活实际,就认为可信,反之,就认为报道不可信。判断新闻的真实与否,其标准是新闻事实的独特的客观存在,而判断新闻是否可信,却因受众个人的阅历、经验、知识水平、道德修养而异。
一般情况下,真实和可信是统一的,但也有矛盾的时候,于是便出现“有人感到他们读到、看到、听到的新闻报道,就像某些广告一样是不可信的”情况(引文见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所著《新闻报道与写作》第139页)
影响新闻可信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新闻内容的真实程度,也有受众的心理状况和知识水平。应该指出,新闻要素的选择、运用和新闻写作的表现技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受众的分析、判断,是记者编辑惟一能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影响受众心理的地方,本文将重点就这方面进行探讨。
用事实说话,用事实去向受众宣传,引导受众接受新闻传播者企图宣传的观点,这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规律,也是新闻从业人员所熟知的行业常识。但是如何运用事实,选择事实,这里面就大有文章了。经验丰富的记者,在采访完成后,他所考虑的是写什么,怎样写才能确切无误地报道事实,让受众一目了然,深信不疑。一般说来,在写作上,他们比较注意事实的准确性、事实的具体可感性、事实的完整性、事实的权威性,以此来争取受众的完全信任。
事实的准确性
所谓事实的准确性,是指事实要具体、实在、确切,不容半点模糊,更不用说臆想虚构了。喜真厌假,既是受众求真心理的反映,也是受众自尊心的表现,“大跃进”和“十年浩动”时代硬把“假、大、空”的东西塞给受众,是对受众自尊心的极大伤害。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至今对类似报道仍深恶痛绝,某种对新闻传媒的怀疑心理仍然潜藏着。而记者在表述时用想象代替事实,早在50年代对黄继光英雄事迹的报道中就出现过。作者用了很多篇幅去描写黄继光牺牲前的心理活动,兴许,这种内心活动也有过,但它是不在场的记者无法了解到的事实。凭想象去描写,是无法取信于受众的。尽管记者不可能每件事都在现场亲历目睹,但它笔下的新闻要写确实的,有根有据的,实实在在的事实,力求做到每一个事实都有出处,这样才会减少读者的怀疑,增加新闻的可信性。
注重事实的准确性,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掌握好分寸,不要过头。对人物的褒贬,对工作的评价,都要准确贴切,不能说好,就惟恐说得不多,说坏,就惟恐问题说得不严重。成绩说过了头,就成了吹捧,问题说过了头,就会失真。在我们的报道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写英雄人物,就必定要追根溯源,从其青年、少年,甚至幼年时“搜寻”到“英雄”的影子,颇有点“查三代”的味道。这样的结果,一则文章写得太长,不符合新闻“真、短、快、活、强”的要求,不符合“精品”的要求,二是令人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从而使新闻的可信性大打折扣。
在新闻报道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不恰当的比较,以群体的“落后”烘托个人的先进,以前任的“无能”反衬现任的“魄力”。这些都会引起受众对新闻报道的不信任感。美国柯达公司首席执行官2000年在中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话的艺术很值得我们学习,在被问到柯达胶卷在中国的市场占有量超过富士达到第一时,他说,柯达并不是打败了富士,而是柯达的质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2000年5月30日《羊城晚报》的一篇消息《蹬呀刨呀,终于看到了可爱的天空》,读后令人觉得非常真实可信,其中有这么一段:“船沉得太快了!离沉船已有4天多时间了,但王船长提起遭难的那一刻,眼中还流露出恐惧:什么找电台发求救信号呀,遇难时同伴们互帮互助呀,这些在电影中常见的镜头,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基本上来不及‘上演’。我们只是本能地逃生,那一刻只感到身上身下都有人,但不知道那是谁;甚至在被救上来时,还不知道那水是凉是热,水味是咸是淡……”这一段描述,船长讲得真,记者也敢于真的报道(笔者在此绝无认为在危难关头救危扶困是假报道的意思,相反,笔者认为救危扶困是崇高的、应该大力提倡的人性美)。正是一篇篇令读者觉得真实的报道,才能增强受众对媒体的信赖程度。事实的具体可感性
目前有些新闻缺乏可信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叙述太概括、太抽象、太笼统,读者看到了后印象不具体,很模糊,真实感不强。新闻写得越具体,就越能使人信服。虽然我们不赞同“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资产阶级新闻学观点,但“异常”毕竟是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之一。“异常”出新闻,但“异常”的新闻事件和人物又往往令人难以想象和确信。要消除人们的疑虑,就必须有具体的叙述和描写。如1972年长沙马王堆古墓发掘后,发现一具2100多年来保存完整的女尸,这在当时科学尚不发达的年代,堪称奇迹。也正因为奇,就容易引起人们的疑问:尸体究竟完整到什么程度?尸体是用什么方法保存下来的?记者正是揣摸到读者的这种心理,在报道中对读者关心也易引起怀疑的地方,如尸体的完好程度、墓穴结构等一一叙述清楚,使反常的事物变得真实可信了。
细节,是构成具体可感的重要因素。由于新闻报道要力求短,因此抓细节就更显重要,要借助于对细节的描写,去寻找舍繁取简的表现途径。如人物新闻,我们无须长篇大论地塑造人物丰满的形象,有一两个好细节,就能画龙点睛地揭示出人的精神面貌乃至性格特点。人物新闻要抓细节,事件新闻也同样要抓细节,老军事记者阎吾在《战后谅山》中抓取的“日历”细节,便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作,它具体地、令人信服地说明了敌人的失败及失败时的惊慌失措。事实的完整性
记者不仅要及时、准确地报道事实,而且在新闻中要交待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事物的意义和影响,注重事实的完整性。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来说,新闻中有了充分的背景材料,不仅增强可读性,也有助于释疑解惑,“完整的背景”,被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列为构成新闻可信的基本成份。
任何事件都有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在新闻中不一定每篇都要写这些背景,但是,一篇好新闻,往往不能没有背景的交待。有了它,就能说明新闻事实所以发生的具体条件和独特原因。前因后果交待不充分或不适当,事实叙述不完整,就会使读者不知所云而不相信。1980年7月,《工人日报》对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事故作了完整的报道,认真交待了背景,不仅报道渤海二号翻沉,还详细报道了翻沉的原因、经过,以及翻沉后的处理。这一系列的事实就清楚地说明了“渤二”的翻沉是官僚主义、瞎指挥造成的严重事故。读者读了这样的报道,怀疑自然也就消除了。
经过20年的新闻改革,我们的记者、编辑已经比较注重背景材料的运用了,类似“文革”期间靠虚张声势的发议论来阐述事件意义的报道已很少见了,但一些事实不完整的新闻还时有所见,在省、市好新闻评选中,就常有一些很好的报道因缺乏必要的背景材料而受到质疑,受到影响。事实的权威性
增强新闻的可信性,需要我们善于选择和运用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信的事实。事件的当事人、目击者提供的事实,具有权威性,专家对事件的评价、经得起客观事实验证的统计数字,具有权威性。因为忽视事实的权威性,而在报道上出纰漏,甚至“误导”,这样的教训是不少的,尤其是在科学报道上。如曾经鼓噪一时的“水变油”报道、某建筑工人的所谓“船舶推进新理论”的报道,还有气功师“瓶中取药”的本事曾都被我们新闻界一再鼓吹,而我国的科技界却始终持否定态度,甚至与新闻界针锋相对,但一些传媒对权威的意见却充耳不闻,以致造成不好的影响及严重的经济损失。1996年《南方周末》第626期分别对以上两起科技骗局作了报道,详尽地揭露骗局的真相。报道中的事实是极具权威性的,看了这样的报道,自然令人深信不疑。
笔者曾参加过几届市里新闻奖评选工作,亲眼见到有些写得不错的报道因为缺乏权威性而与好新闻擦肩而过的遗憾事。记得有篇科技人物新闻,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文字简练流畅生动,本已顺利入选,后评委们仔细推敲,产生疑问,不得不把它从获奖作品中撤下来,问题就出在文中对科技成果评价的权威性上,有关“评价”的两段文字是这样的:“她发明的高产高效多功能植物营养液,在最近召开的第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被科技界专家评价为‘比杂交水稻意义更为广泛的一项科技成果。’”“北京农学院一位教授说:‘这一发明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是继杂交水稻后的又一次绿色革命。’”如此重大意义的成果,如果作者在文中引用国家权威部门或有名有姓的权威专家的评价,而不是笼统的“科技界专家评价为”、“一位教授说”,那么这篇新闻的可信性将无可挑剔,自然,也就不会在新闻奖评选中名落孙山了。
(作者单位:珠海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