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佐夫的惊世预言:中国的大萧条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48:45
佩佐夫的惊世预言:中国的大萧条
2004年11月22日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
作者克拉斯穆尔·佩佐夫,出生于保加利亚,现于从事研究于美国阿拉巴马州奥地利经济学米塞斯研究院
最近读完Rothbard的《美国的大萧条》(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一书后,我忍不住将美国喧嚣的20年代与今天中国火热的经济进行比较,并且不得不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一次大萧条,如同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所经历的。本文的目的在于表明一种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为什么大萧条会发生。为证实我的看法,我将在适当之处引用Rothbard的著作(第五版)。
在开始之前,我建议所有没有读过Rothbard《美国的大萧条》一书的读者都把这本书拿过来读一下。首先,这会是一次令人愉快的阅读,Rothbard的机智写作风格使得阅读这本书充满趣味。其次,该书的第一部分发展了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该理论对于理解信贷繁荣及之后不可避免的泡沫崩溃是不可或缺的。最后,该书的第二部分详细阐释了1920年代通货膨胀繁荣(Inflationary Boom)的出现和原因,提出了一个将之与今天中国经济政策比较的基础。
为着手进行我们的比较,我们需要以历史的眼光来检阅一个世界超级强权和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巨人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20年代,大不列颠是世界的超级强权,美国是正在崛起的巨人。于是,大不列颠独立地施行其经济政策,而美国以多少有些从属的形式调整它自己的政策。今天,美国是这个世界支配性的强权,中国是正在崛起的经济巨人。因此很自然的,美国独立地施展政策,而中国相应地调整其自身。
继续我们的比较分析,20世纪20年代不列颠帝国已经在衰落,军事上过度扩张,而为了给帝国的冒险埋单,不列颠求诸于货币贬值和持续的外贸和预算赤字政策。换言之,不列颠是一个储蓄不足、净负债的国家,而其他国家为其提供融资。而此时的美国贸易盈余,是一个净债权国。回过头来看,重要的一点是,当其他国家拧紧借贷的水龙头,并开始把资本抽返回国内时,不列颠帝国崩溃了。如今,美利坚帝国正在衰落,军事上过度扩张,并且以“经过历史检验的”(tried-and-true)货币贬值和无尽头的外贸和预算赤字方法来资助它过度扩张的帝国。换言之,美国是储蓄消耗殆尽的(savings-starved)的净债务国,而其他国家正在为其融资。同时,今天的中国贸易盈余,是一个净债权国。当其他的国家最终关闭对美国信贷的水龙头时,美利坚帝国也会崩溃吗?
根据Rothbard解释,大萧条的出现是因为繁荣建立在信贷扩张的基础上。Rothbard指出,“整个繁荣期内,我们看到货币供应增加了280亿美元,8年间(1921-1929)增加了61.8%。这等于每年平均7.7%的增长,通货膨胀幅度非常显著(93页)……整个货币扩张以信贷制造的产品——货币替代品的形式出现……20年代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是全部银行储备的增加。(102页)”换言之,20年代,美国经历了一次通货膨胀性信贷繁荣。这在繁荣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特别明显。此外,还出现了“对外国债券的投机高潮……这是直接反映了美国的信贷扩张,尤其是由信贷扩张产生的低利率。(130页)”为抑制繁荣,美联储徒劳地尝试向市场进行道德劝说,将信贷扩张仅限制于“合法的生意”。重要的是,消费价格通常保持平衡,甚至在这一时期时略微下降”(86页)。毫无疑问,稳定的消费价格让人们觉得经济大体稳定,大部分的专业经济人士因而并没有意识到,经济本质上并不健康。对他们来说,泡沫破裂来得很意外。
现在,以一种类似的形式,萧条的种子在中国种下了。经济学者欢呼中国的增长,许多人没有意识到中国正在经历一次通货膨胀性信贷扩张(inflationary credit boom),其规模让美国喧嚣的20年代相形见绌。根据官方的数据统计,2002年中国GDP增长8%,2003年的增长是8.5%,一些分析师相信这些数字是保守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网站,2001年一季度“货币及准货币供应”是11.89万亿元,2002年一季度是15.96万亿元,2003年一季度是19.05万亿元,而2004年一季度是22.51万亿元。换言之,2001、2002和2003货币供应增长分别为34.2%、19.3%和18.1%。因此,在过去三年间,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大约是美国在20年代的三倍。
这样,中国股市一路繁荣,房地产市场更如火如荼,也就不奇怪了。就像美国在20年代一样,中国以贸易盈余的美元购买美国的政府债券,为外国——主要是美国提供融资。一如美联储在20年代道德劝说的努力以破灭告终,中国政府今天也进行类似徒劳的尝试,希望通过把信贷投向那些需要的产业——即通常由于政治原因获得政府支持的产业,来遏制信贷的增长。而且,在当下繁荣的大部分阶段,中国的消费物价大多平稳甚至下降,而原材料产品的价格猛然上涨,这一点十分符合奥地利派的看法,高端产品——比如原材料——的价格相对于低端产品——比如消费品——的价格上升。这真的表明,信贷扩张已经进行了相当一段时间,而通货膨胀处于高级阶段,尽管现在还没有达到一种失控的状况。因此,中国今天的经济条件与美国的20年代令人瞩目的相似,而多年的信贷扩张预示着泡沫破灭在所难免。
在货币和出口政策方面的类似同样重要。20年代,英镑被高估,而且被小的国家用作储备货币。当不列颠在20年代执行通货膨胀政策,该国在向其它国家输出(lose)黄金,主要是美国。所以,“如果美国政府要使美国货币膨胀,大不列颠将不再向美国输出黄金(143页)。”使这一问题加剧的是,美国有意地刺激对外贷款(foreign lending),这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农场的出口,加剧了净出口的问题,并且加速了黄金流动的不平衡。“这(对外贷款)还使得美国的贸易没有建立在一个互惠和有益交换的稳固基础上,而是基于一种狂热的——后来被证明为不健康的——贷款刺激(promotion of loans)(139页)。“胡佛(总统)对于补贴对外贷款如此热心,以至他后来表示即使坏账也促进了美国出口,因而是一种提供救济和就业的便宜手段——这种便宜手段后来导致代价昂贵的赖账和金融灾难(141页)。”因此,下面的讨论将清楚表明,美国通货膨胀政策背后的根本原因是:(1)抑制大不列颠对美国的黄金流出(2) 刺激对外贷款,以及(3)有意刺激出口。
类似的,今天美元被高估,被用作世界的储备货币。美国执行其通货膨胀政策,正在向其它各国输出美元,主要是中国(和日本)。今天,中国的货币和出口政策与它的钉住美元政策挂钩。这样做的主要动机是,通过有意低估自己的货币,从而高估美元,中国人为地刺激其制造业出口。第二个动机是,通过买入过多的美元,并再投资于美国政策债券,中国充当了美国的对外借贷人。第三个动机,是这种对外借贷刺激美国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需求,使中国政府得以缓解其当下的失业问题。换言之,中国货币和出口政策背后的动机与美国在20年代时的一样:(1)支持高估的美元,(2)刺激对外贷款,(3)刺激自己的制造业出口。就像美国在20年代,中国的贸易不是建立在互惠和有益交换的基础上,而是在对外贷款的基础上。毫无疑问,大部分贷款将变得成本非常高,因为贷款将被以大大贬值了的美元偿还,这反过来将加剧中国银行业日益积累的金融灾难。
因此,很清楚,中国今天在滑向萧条的道路上。这次萧条的严重程度会如何,将关键取决于两方面的进展:首先,中国政府将在多长时间内追求通货膨胀的政策,第二,中国政府与泡沫破灭搏斗的顽强程度。通货膨胀扩展得越长,与破灭搏斗得越顽强,中国的萧条就越可能变成一次大萧条。还有,意识到美国在30年代的大萧条引发了世界范围的萧条是重要的,类似的,中国的萧条将引发美国的泡沫破灭,进而引发其它国家的衰退。
除非提前出现一场没有被预测到的波及全世界的银行、货币或者衍生产品危机,我确信,中国的泡沫破灭将会在2008年-2009年间某个时刻发生,因为一直到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举办前,中国政府将肯定会继续追求一种刺激经济的政策。到那时,通货膨胀将非常可能无法控制,可能现在已经处于失控的状况,而政府除了急踩刹车和采取收缩外毫无选择。1929年,(美国)扩张在7月份停止,股市在10月份崩溃,经济在1930年崩溃。因此,考虑到在信贷收缩与经济崩溃之间有大约半年的延宕期,基于我的奥运会时间点,我将崩溃确定在2009年。无可否认,这纯粹是我的猜测;自然的,崩溃可能更早或更晚发生。
尽管我把时间点定在2008年奥运会,但是Marc Faber相信,崩溃将更早发生。根据他的看法,美国将遇到一场实质性(meaningful)的衰退,这反过来将加剧在中国已经存在的制造业过剩。加上不断恶化的信贷问题,他认为中国将会在奥运会之前陷入衰退。换言之,Faber博士认为,一场美国衰退将会引发中国的萧条。的确,这非常可能是一个引发点,但即便如此,人们还需要观察中国政府让泡沫自行破灭,还是选择一条“粉身碎骨”的繁荣之路——不惜任何代价。
我们应该还要考虑另一个可能的崩溃引发点,即由于中国必须进口的资源,比如矿产品价格加速上涨,令贸易盈余变成贸易赤字。面对贸易赤字,中国可能决定通过出售美国政府债券来沽出盈余,或者中国可能抛弃钉住美元。两种情况都将令染恙在身的美国经济更形恶化,并反过来打击中国。
最后,崩溃可能由一场世界原油供应危机引发。石油供应如果不是已经下降的话,也已经接近临界点,而中东或者里海的局势不清将令石油供应急剧削减。从历史上看,石油短缺和伴随而来的石油价格上升总是引起衰退。如果石油危机发生,对石油日益增长的依赖将令中国无可避免地滑向衰退。
总而言之,以下几种情形可能会成为中国萧条的触发点:(1)一场世界范围的货币、银行或者衍生产品危机,(2)美国的一次衰退,(3)扼制通货膨胀的措施,(4)中国失去贸易盈余,还有,(5)一场石油供应危机。
不管是什么引发中国崩溃,都无疑将揭开一场全球范围衰退的序幕。正如美国从大萧条中脱身而成世界无敌的超级强权,中国也很有可能浴火而出,成为新的超级国家。
《全球财经观察》:你来过中国吗?
佩佐夫:我从未去过中国,但是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去中国看看。
《全球财经观察》:你是什么时间意识到中国今天与美国在1920年代相似的?
佩佐夫:我一直在通过主流媒体和其他途径跟踪中国经济,所以,当我在8月份读到罗思巴德(Rothbard)的著作时,我被美国在1920年代与中国今天的相似震动。更令我震动的是,过去美国所犯下的每一个重大错误,今天中国都在重复。更重要的是,这些在当时被认为正确的经济政策在中国今天也被认为是正确的。
《全球财经观察》:你是否与西方的经济学家、投资人或者中国的经济学家讨论过你的想法?他们的反应如何?
佩佐夫:我同一些人讨论过,主要是奥地利派的经济学家,而他们完全同意我文章的主题。
《全球财经观察》:你在文章当中总结了五个触发点,但是没有提到避免危机的可能办法。萧条是否无法避免?今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为经济降温,而看起来这些措施起了作用。
佩佐夫:萧条是无法避免的。政府没有办法避免危机。我们必须明白,萧条是过去犯下的错误的结果:这是错误投资的结果,是银行向企业提供那些最终被证明为无法收回和成本昂贵的优先贷款的结果,是存款减少和在繁荣时消耗资本的结果,是过度消耗再生成本很高的自然资源的结果,是当日渐升高的生产成本超出升高的消费价格时,利润危机无可避免地到来的结果。
软着陆根本不存在:要么就货币和信贷增长,经济繁荣;要么就货币和信贷停止增长,萧条来临。现在为经济降温的措施只是表面上起作用,但实际上这些措施对于减少信贷扩张没有起多少作用。
《全球财经观察》:中国政府可以怎样来避免萧条?
佩佐夫:中国政府没有办法避免萧条。但是,政府可以做很多帮助经济走向恢复。实际上,政府可能做的正确事情是:1、停止膨胀,2、减税,3、减少预算支出,4、允许差的银行破产,5、允许工资下降,6、允许商品价格下降,7、允许破产的公司清盘,8、鼓励存款,而不是消费。似乎政府采取了建议2,而违反了其它七条。因此,政府将会把萧条变成“大萧条”。而遵从八条建议将会使萧条短暂而迅速,经济能在不到一年里重新增长。
《全球财经观察》:你对中国的银行体系没有过多讨论。而许多人认为,如果中国经济有风险的话,银行体系可能是触发点。为什么?你如何评价中国的银行体系的问题和现在的改革?
佩佐夫:中国的银行问题众所周知。当我在说过量信贷增长时,我当然指加重了银行的问题。面对现实吧,信贷增长每年20%而无法找到盈利的投资。我在此预测一个更加严重的结果:这些和超出实际储蓄的信贷,将必定证明是亏损。在这个意义上,奥地利派的理论暗含假设,过量的信贷扩张注定了银行问题继续向前。关于中国银行业改革,我听到了许多,但是显然这都是些说辞,有实质意义的改革需要:1、降低信贷扩张,2、清算差的银行。关于第一点,我可以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字证明。第二点,我无法证明,我没有听到在中国有银行被清算的。这让我得出结论,银行业改革的两个要求都没有被满足,因此改革仍然全是说辞,而没有多少结果。
《全球财经观察》:为什么萧条爆发的时间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将一国经济的稳定置于一次运动会之上,是否合理?
佩佐夫:奥运会,对于中国事关威望。奥运会将向世界表明,中国是世界上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惟一大国。只有在奥运会之后,世界才真正明白中国的变化,中国才会获得世界上一般人的尊敬。因此,中国将会尽其所能保证繁荣继续,而这需要做一件事——保证信贷每年20%~30%的增长。
《全球财经观察》:你在文章最后结论说,中国将会作为一个超级大国浮现,如同美国那样。理由是什么?
佩佐夫:这是一个大国取代另一个领先的大国的模式。今天,美国是一个衰落的帝国。美国的帝国已经衰落有大概40年了。美国帝国即将倒塌,而必须有人站起来,推一把,使之发生。这是中国的使命所在。中国可以在它希望的时候做到这一步:中国要做的是卖掉他的以美元标价的资产,卖掉所持有的美元,把资本返回国内。但是,中国等待时间越长,积累越多,它令美国迅速而致命倒塌的机会就越大。
《全球财经观察》:如果中国出现萧条,对亚洲国家和其他国家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佩佐夫:世界经济将会由升而降进入一次萧条。
 
狗屁不通!
呵呵!
问几点.
1.中国有当时美国那样已经全范围达到和领先世界的先进技术水平吗?
2.中国有美国当时的雄厚的产业基础吗?
3.中国能不能建立起现代化的社会保障机制?
4.说中国崛起,美国要衰落?呵呵,中国有崛起的资本吗?
5.最主要的,60年代的事都发生过,那根本不能只有危机来形容,中国(原谅我这样形容)还不是没事(当然,现在会有会有事,就不一定了)?
美国的崛起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消耗中进行的,中国现在看起来还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以前觉得蛮玄的,现在看看也看懂了。就是在大的规律上加点自己的看法。
 
宋鸿兵《货币战争》的准确预言
2008-09-22  来源: 网易财经
2008年9月18日,上证综指盘中几近跌破1800点,两市总市值逼近12万亿元,这一数值较沪深两市总市值最高点——33.62万元亿缩水比例达60%多,损失市值额达20万亿元,仅中石油这一只股票市值就已损失5万亿元。现在,华尔街成了巴菲特所谓“裸泳者”的海滩,A股投资人成了宋鸿兵所谓被剪光了“羊毛”的可怜的赤裸的羔羊。
2007年8月的某一天,中信出版社的一位朋友在MSN上说要送我一本神奇的书,下午就快递到了,当天临睡前,我本是随便拿着翻翻的态度,结果这本书让我一下子着了谜,一夜给看完了。当时,中国股市正沉浸在黄金十年的快乐“癫疯”,全球经济一片欣欣向荣。
时光荏苒,财富如梦。今天,仅仅在这本书出版一年以后,一切,竞沿着这本书是预测的顺序发生了:房地美和房利美将在次债危机中首当其冲,随后是雷曼兄弟公司,然后是大摩。对照近一个月的财经新闻,你不能不佩服说,作者极其准确地解释和预言了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而这预言来临得如此快,就连很多具体时间和公司破产的顺序都在这本书中预言到了。
很荣幸,本书作者宋鸿兵先生,从去年9月8日起,曾先后几次到知钱俱乐部来和会员们交流。今天回顾起来,每一次来发表的看法,总是紧随其后地变成可怕的现实。
2007年9月8日,当时上证综指5277点,宋鸿兵说:“次贷危机将引发全球金融风暴,A股面临极大风险,中国股市处于危险边沿,建议投资人至少一半落袋为安,建议买点黄金。要防止在泡沫经济中被“剪羊毛”。他认为,如何能做到与泡沫共赢,最关键的是你得知道什么时候抽身,什么时候撤,别被人剪羊毛。这场货币战争是迟早会来的,现在关键是什么时候来。”当时,国内能看到的专家的观点,甚至那些外资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最多也只是认为次贷危机只有200亿美元的规模,无伤大雅。
2008年2月24日,上证综指已调整到4370点,这一天,宋鸿兵老师应邀第二次到知钱俱乐部来演讲,他说“次贷危机刚刚开始,A股调整远未结束。”我主持的时候问他,中国经济在继续高速发展,A股应该会与美脱钩吧。他说:“这次,美国一定会把我们拖下水,让大家体验一下危机和萧条。” 我正是相信中国的经济没有问题,认为股市只是调整而不是崩溃,所以从去年11月5日忍到今年4月,在3000点抄进去后赚了钱也没出,认为牛市还将继续,后来抄底的利润赔光小亏才出,现在才明白,中美不可能脱钩,从金融角度讲,中国的银行买了不少美国债券和金融产品,美国不见底,我们的金融股怎么涨?从实体经济角度,美国是中国的最大市场,美国经济不见底,中国的制造业怎么涨?
2008年6月7日,宋鸿兵老师第三次到俱乐部演讲,这一次,他认真地准备了PPT文件,由于他原来在房地美和房利美工作,他有大量的数据,他用《海啸》作为演讲的题目,他预言,6、7、8三个月是次贷危机暴发的高峰,美股将会进入快速下跌阶段,A股难以独善其身。他甚至语重心长地劝告投资人:“股市永远存在,要赚钱也不在乎这三个月啊。”
后来发生的一切,证明了他的看法。我个人不是经济学家,而且宋先生的书受到了很多著名人物的批评,我能读懂他的书,但读不懂许多批评他的文章。我只能通过自己的直觉和在知钱俱乐部的经验来判断,我认为他是对的,(不是说书中的每个章节都是对的),至少,每次到俱乐部来讲的都是对的,而同期的大部分人都是错的。
现在,资本主义的的美国政府出手了。美联储(Fed)宣布,将借给美国国际集团(AIG)多达850亿美元的应急资金,以换取由政府持有该公司79.9%的股权,并获得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AIG现有管理层将被撤换,将由政府任命新的高层管理人员。另外,美国政府还将对该公司的重大决策拥有否决权。
美国政府公布的更为巨额的救市方案细节终于在9月20日揭晓,包括动用7000亿美元购入“不流动”按揭证券,并将国债法定上限提升至11.3万亿美元,从而成为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最大型的救市方案,有专家估计救市成本更可能高达一万亿美元。伯南克向议员简介金融市况时,形容前景“灾难性”,在场议员无不讶异,鸦雀无声,情况维持了十秒。根据方案,美国政府将设新部门,专责收购“有毒”的按揭,帮助金融机构“去毒”,作用有如“垃圾筒”。
美国的这种救市,彻底否定了自己的立国精神,但它必须否定,历史在否定之否定中前行。美国总统布什表示,纳税人虽承担巨额金钱,但总比大规模失业、退休金尽失为好。
是到了开启新时代的时候了,自由资本主义的自由金融制度走到了死胡同,这种以人类的资本精英寡头金融资本家(《货币战争》中所描述的国际银行家)为所欲为的金融制度该寿终正寝了,无论是社会主义的中国还是资本主义的美国,以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的名义对金融行业进行彻底监管的时候很快就要来临,那些鼓吹一切向美国学习的的自由主义的论调,将和华尔街伤口的鲜血一样被历史风干为陈迹。
当我们看见彼岸坍塌的大厦,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即将终结,在《货币战争》的废墟上,现在是中国建立自己在全球金融和经济领域话语权的时候,宋鸿兵,这个一年多以来充满了争议的一本畅销书的作者,注定成为改变中国经济进程甚至世界经济秩序的一个人物。(文/知钱俱乐部总经理 向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