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在太空听到不明声音 似有人在外敲打飞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51:47
2010年05月30日 14:06长沙晚报 【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92条

展览现场的神舟飞船等令市民大开眼界。

逃生塔上的两个“喇叭”引起了观展小朋友的兴趣。本组图片均为石祯专 邱晓峰摄影报道
本报讯(记者 李杜)“真过瘾,神舟飞船和航天英雄都来了,我亲眼看到了!”一名航天迷昨日兴奋地说。名满天下的神舟号飞船和英雄“驾驶员”昨日成为星城万众瞩目的焦点。
上午10时,在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两位曾遨游太空的宇航员——“神五”航天英雄杨利伟、“神六”英雄航天员聂海胜,与副省长刘力伟等共同为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实物展全国巡展首站长沙展开幕剪彩。副市长何寄华主持开幕式。杨利伟、聂海胜一行受到省委书记、省长周强,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等亲切会见。
记者在开幕式现场看到,由武警、学生、农民工子女组成的方阵,把最动情的欢呼和掌声献给这两位圆华夏千年飞天梦的“超级男生”和同行团队。
据省科技厅总工程师姜郁文介绍,本次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实物展全国巡展,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政治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主办,旨在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科技知识。全国巡展首站长沙展,由长沙市人民政府、湖南省科技厅联合举办,是迄今在长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展品最全的航天科普展。
在长沙与昔日太空“战友”再度相逢,杨利伟深情难抑。他边走边看,在飞船实物展台,甚至为省市领导和参观市民即兴讲解,让观众陡生与英雄同舱共飞天的遐想。
组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展出的神舟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主降落伞、舱外航天服、舱内航天服、舱外航天服手套、航天员在太空的工作手册、救生设备,以及太空食品、太空种子等,都曾是“货真价实”的太空旅行者。同时展出的图片和影像资料,生动再现了中国载人航天飞船动人心魄的太空之旅。
据悉,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实物展首站长沙展将于6月15日闭幕,观众需购票入场。成人票价50元/人,学生票价40元/人,老人和残疾人可凭证免费参观。

杨利伟
近日,由我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耗时两年写成的自传《天地九重》上市。在这部书中,杨利伟首次披露在太空飞行时所经历的惊险瞬间、看到的美景以及遭遇的谜团。他怀着敬畏的心情感叹说,“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我仅像一粒尘埃”。
奇景:1天内看14次日出
“地球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得无可比拟!”杨利伟在书中回忆在太空中俯瞰地球第一眼时的感受:“以前不理解文学描写中“美得让人窒息”是什么情形,而此时我真的是屏住呼吸,心里激动得不得了。”
他在书中描绘说:“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她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上的仙女缓缓飞行。”而随着飞船的飞行,地球也会呈现着不同的景观,“她的形象使得所有的地图苍白简单,也使所有的地球仪呆板无趣。”
杨利伟说,自己乘坐的飞船每90分钟左右,就可以目睹一次日出和日落的循环。“飞船一共绕地球飞行了14周,我看了14次日出与日落。”由于飞船的速度比较快,太阳的出现和落下,就如火球一般飞跃而出、飞跃而下。
谜团:奇怪的敲打声
杨利伟在书中给大家留下了一个谜团,那就是来自太空的神秘敲击声。而这种敲击声,后来乘坐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的航天员也听到了。杨利伟回忆说,不管白天还是黑夜,这个声音毫无规律,不知什么时候就响几声。
它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而仿佛是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杨利伟表示,自己无法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是更像拿一个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有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杨利伟一次又一次听,但杨利伟却总觉得听着不像。
调查
你认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的不明敲击声是什么原因
据杨利伟描述,不管白天黑夜,这个声音毫无规律,不知什么时候就响几声。仿佛是谁在外面拿一个木头锤子敲飞船的船体。“咚……咚咚……咚……”。你认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的这种不明声音是什么原因?
外星人的恶作剧
过于寂静的飞船舱内航天员产生的幻听
飞船遭遇了微型太空垃圾撞击
飞船因不断在阳面和阴面循环飞行(90分钟1次),壳体热胀冷缩产生的正常挤压声音
其他原因
我不知道
用户信息
年龄:
18岁以下 19-30岁 31-40岁 41-50岁 50岁以上
学历:
中学及中学以下 大学专科 大学本科 硕士 博士

聂海胜
本报讯(记者 李杜)昨起开通的长沙——“太空”一日游,成为星城当日最火爆的游玩线路。上午10时30分,记者随首批游客步入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观看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实物展,现场所见堪称火爆。据组委会统计,前往参观展览的市民首日已逾万人,且覆盖男女老幼各个人群。
飞船主伞可罩住整个展馆
一楼展厅摆放的航天飞行实物和模型多为庞然大物,除了留有太空考验痕迹的神舟号返回舱,以及尺寸比实物缩小一半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模型,最抢眼的当属红白相间的飞船返回降落伞主伞。
来自洞井小学的五年级女生石姹和她的小伙伴,围着现场讲解的志愿者姐姐葛增兴问东问西,她们得知这“把”伞有1200平方米大,是60多名工人花了3个月手工缝制成的后,个个惊讶地张大嘴巴。1200平方米有多大?一个扎羊角辫的女孩从人群中探头追问。志愿者小葛告诉她,可以严严实实罩住整个展馆。
太空配餐蛮合湖南人口味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都吃什么食物?位于展馆二楼的航天食品展区透露了个中秘密。一些主妇和好美食的孩子,趴在玻璃“柜台”上,逐一阅读真空包装食品袋所附的文字说明,凭想象还原一份份“大餐”。
记者好奇地一探究竟,所见都是什锦炒饭、八宝饭、蘑菇浓汤、榨菜、麻辣烧烤牛肉、速溶芒果汁等地球上的“家常便饭”,以及一些甜品和莲蓉月饼。一位中年妇女看过后兴奋地告诉随行女伴,“太空食品蛮合湖南人口味”。
长郡小子现场成“明星”
互动式航天模拟训练“基地”是全场最受孩子欢迎的展区。记者在现场看到,众多小学生在“主动式秋千”外围排起长队,大多数学生能顺利通过这个二维旋转训练器的“考验”。与之毗邻的多维滚环,吸引了大批中学生和成人一试身手。长郡中学高二男生刘学,在挑战这一颇有难度的体能测试中,以连续全方位旋转10分多钟,且落地后步履稳健、神智清醒,一度成为记者当场围堵的“体验之星”。
太空吧的听力和视力测试,也是合格航天员必过之关。一学生在完成视力测试后把他的“发现”告诉记者:航天员看物体的专注度和持续时间,要明显强于普通人。

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航天飞船绕地球14圈,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他在《天地九重》一书中回忆了太空飞行中的惊险瞬间。
昨日见到杨利伟和聂海胜的人都说,原来“太空人”和太空一样,既神秘又亲切。
在航天英雄杨利伟和英雄航天员聂海胜短暂停留的各个地方,无论是在院子里,还是在楼梯间,他们都成了人们争相追逐的明星,尤其是长沙的孩子们,很早就拿着本子、相机守候在航天员可能经过的路上。最终,有两名幸运的小女孩拿到了航天员的签名,她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还在写有航天员姓名的本子上亲了又亲。
对于“太空人”、对于太空,我们有太多的好奇。这些好奇的背后,是我们无法割舍对广袤的宇宙和大自然探索的情结与欲望。
航天员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好奇市民:张剑飞,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
好奇动因:1987年,我参观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当我看到“阿波罗”登月所用的11号登月舱时,我感到非常震惊。那个博物馆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宽银幕立体电影院,它有一幅5层楼高、33米宽的银幕,我现在还记得那部影片的名字,还有它带给我的巨大震撼,仿佛让人走进无穷尽的灿烂苍穹。
我最近又在北京的科技馆里看了一部电影,讲一个要征服阿尔卑斯山的人,在攀登的过程中牺牲了,但40年后,他的儿子再次向阿尔卑斯山迈进。无论是对宇宙的探索,还是对大自然的探索,我觉得都是一件十分伟大的事情。
它能激起人们心中的激情,尤其是爱国主义热情。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实物展的首站选在我们长沙,肯定会受到长沙市民的欢迎。
好奇提问:如果把航天员比喻成一部机器的话,我们知道他身上的任何一个零部件都不能出问题。我想知道我们航天员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哪里?
航天员杨利伟解答:从飞行的角度来看,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实验,积累的飞行经验还是比较多的。但依然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失重状态下对人生理的挑战。
人在失重的状态下,生存最长的时间是438天,这是俄罗斯一个医生创造的纪录。这么长的失重状态,一般情况下他回到正常环境下肯定站不起来了,但这个医生下来时站起来了。在失重状态的438天里,他通过坚持不懈的运动和一些药物的辅助,创造了奇迹。

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航天飞船绕地球14圈,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他在《天地九重》一书中回忆了太空飞行中的惊险瞬间。
目前我们的地面不能营造失重环境,至少还不能通过物理方法实现。但大型运输机飞抛物线的时候,会出现短暂的失重环境,一个抛物线能出现25秒的失重现象。
为了防止和抵抗航天员“空间运动病”的发生,我们目前是用药物和针剂的办法来预防。而中国参与的“火星—500”实验,也是希望通过实验来积累更多解决这个问题的经验。
太空飞行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好奇市民:李言章,9岁,大同二小三年级学生。
好奇动因: 航天员叔叔是我心中的偶像!每次电视上出现航天员的画面,我就不让爸爸妈妈换台。我们班上有很多同学跟我一样,理想是长大后成为像杨利伟、聂海胜叔叔那样的航天员。
我听说两位航天员叔叔来长沙就非常想见见他们,因为在电视上他们戴着宇航员的帽子,我想看看他们不穿太空衣时是什么样子。我还想问问他们在太空见到外星人没有,在太空害不害怕。
好奇提问:聂海胜叔叔,你们在太空中飞行,是怎么吃饭、喝水、睡觉呢?太空生活会不会很有趣?
航天员聂海胜解答:呵呵,在这里,我先要代表所有的航天员,祝我们湖南的小朋友儿童节快乐,健康成长。我想告诉小朋友们,太空真的是非常奇妙的,太空生活也很有趣。
比如吃饭,我们会吃一些饼干之类的食物,并且吃饭不能张嘴,一张嘴,食物的碎末就会飘出来。特别是吃一些粘稠的东西,我们必须小心地、慢慢地吃;喝水的话,会有一根引水管放在嘴里,打开开关后再挤压,用力吸水,吸完关掉开关后,我们才能将管子从嘴里拔出来。
如果水到处飘,就可能被你的鼻孔吸进去,呛到你;或者沾到仪器上,造成短路或者生锈;睡觉的话,我们的手脚必须固定在睡袋里,否则人就会飘走。
如果宇航员叔叔在飞行舱里想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不用一步一步走过去,我只要轻轻一蹬、一点,就可以很快飘过去了。我希望长沙的小朋友们好好学习,将来也亲自到太空去体验这种奇妙的生活。

这是杨利伟拍摄的作品。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期间,用数码相机拍了100多张照片。
普通中国人何时可以太空旅行?
好奇市民:陈鉴,27岁,湖南卫视记者。
好奇动因:去年有部很火的电影,叫《2012》。当我观看那部电影的时候,看到巨大的方舟即将带着人类驶向未知的未来时,我深有感触:电影中,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只有部分人能坐上方舟。但方舟是要造福全人类的,所有人都应该享受到上船的权利。
现实生活中,人类一直没有停止对更广袤的生存空间的探索。现在,全世界大概有400人已经上过太空。作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自主能力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我们国家的普通人,什么时候能够坐上飞船在太空自由翱翔呢?
好奇提问:我想请问杨利伟先生,我国距离输送普通公民,也就是普通游客到太空去,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航天员杨利伟解答:从世界现有的技术来说,输送普通的、健康的老百姓到太空去旅行已经不是问题。大家也知道,在国外,已经有不少人愿意花几千万美元到太空中飞行。他们这种飞行,是建立在国外很多航天器已经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技术上的考验,拥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基础上的。
目前我们还处于一个技术上不断突破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在按部就班,逐步开展科学实验。这些实验,现在还都是由我们职业的航天员去完成,现阶段还需要我们的职业航天员去冒险,去进行各种实验突破。
在这里,我想介绍下,航天员其实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指令长,他相当于飞机的机长,充当飞行任务的指挥作用;二是工程师,他要对飞船的机械维护负责;三是载荷专家,这部分包括飞船医生、教师,还有游客。
我想,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随着我们空间站的建立,今后我们也会从不同的人群中去选拔航天员,去执行空间的科学实验,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包括我们最普通的老百姓,他将来也可以带着自己的想法和他的实验项目去飞行。
当然,普通老百姓去飞行,首先也要进行身体检查,并且要经过半年以上的培训才能飞上太空。

这是聂海胜拍摄的作品,他说,在太空拍照很不容易,得用胳膊支在某个固定物上来支撑身体。拍摄的时候,常常是一只手拿摄像机,另一只手拿照相机,而双脚往往飘在空中。在神舟六号上,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航天员共拍摄了300多张照片

这是聂海胜拍摄的作品,他说,在太空拍照很不容易,得用胳膊支在某个固定物上来支撑身体。拍摄的时候,常常是一只手拿摄像机,另一只手拿照相机,而双脚往往飘在空中。在神舟六号上,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航天员共拍摄了300多张照片

这是费俊龙拍摄的神六飞船的太阳能帆板。

这是费俊龙拍摄的作品,照片中的褐色部分是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这是聂海胜拍摄的作品,他说这是他看到的地球最美的画面。

“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

儿时的杨利伟

翱翔蓝天


2003年10月15日5时30分,身着银灰色太空服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向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报告,请示出征。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1992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十多年来,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的不懈奋斗,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