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教学法有那些独创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40:52
(2010-05-09 14:52:45)转载
标签:教育
竞争教学法有那些独创性
【摘要】竞争教学提升了层次教学,推进了小组教学,独创了编码教学,把零散的竞争课堂组织形式转变成系统的竞争课堂教学模式,重构师生文本关系,开始了学生自我主宰课堂的大革命。
【关键词】层次 小组 编码 竞争 革命
竞争教学法有那些独创性?这本来应该是专家们研究解答的问题,因为从2000年到现在,竞争教学虽不大名正言顺,毕竟也流传了那么多年。但在中国前乏专家,后多商者的情况下,我只能在这里来一番臭美。
一、竞争教学提升了层次教学
竞争教学传承了层次教学又高于层次教学。层次教学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但其极端做法是分重点班普通班或快班慢班。其通常做法是在班级教学中,教师确立难易不同的教学目标或设计浅深两种题型,对差生讲浅一点,要求低一点;对优生讲深一点,要求高一点。层次间是孤立脱节的,类似复式班教学。教学中显得有些不平等,容易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很多教师对层次教学谈虎色变,但学生存在的客观差异性却又是始终无法廻避的问题。竞争教学就是直面人生,为消除这种不平等而设计的一种立体教学模式。教师不设计问题,问题由学生提出,先从低层次开始再向高层次推进,把浅易问题让给低层次学生。弱势群体有优先发言权,低层次学生可以争夺高层次学生问题;高层次学生不能抢占低层次学生的问题。低层次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依次由中高层次学生参与解决。以低层推动高层,以高层带动低层,互制、互动、互进。层次间不再孤立脱节的,而是浑然一体。它改变了课堂教学中优生当主角,差生成点缀的现状,实现了优生与差生的真正平等。优生差生都最终走共同进步道路。
二、竞争教学推进了小组教学
小组教学源于西德。其做法通常是教师把学生分成五至六人一个小组。上课时,老师围绕所学课文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讨论结束后,推举出小组发言人在大班发言,进行更大范围的讨论。小组教学五至六人一个小组,分组固定死板,呈孤立状态,且易受班额大小所限。小组教学问题由老师提出,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竞争教学的小组组合或同质或异质,可分可合变化万端,永远赋有新意,符合学生的求新心理,可确保学生始终充满学习激情。上中下三层六个小组,组际间横向互动,纵向联动,浑然一体。小组间的上下互动与人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其间既有同一层次的知识横向流动过程,又有不同层次的知识纵向流动过程。在横向流动中,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扩大;在纵向流动中,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加深。竞争教学的小组是合作竞争,多方互动的。组内合作,组际竞争,最终的结局又是合作。各有所得,皆大欢喜。有编码轮序作保,不受班额大小所限。竞争教学问题由学生提出,让学生讨论解决,扩大了知识容量,加深了知识梯度。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究问题,自我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竞争教学独创了编码教学
竞争教学独创了编码教学,这在国外教育发展史上是从没有过的,是真正的中国式的独创。在竞争教学出现之前,所有的所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除成为历史陈迹的皇上或个体私塾子弟能真正享受到之外,在现代班级教学中都只能是一种幻想或一句空谈。顶多只能算是关注学生的群体差异,进行群材施教。放眼此前的所有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案例、教学实录,多是只见知识不见人。竞争教学的编码,既注重知识体系,又把更多的目光关注投向人,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竞争教学的编码尤如电脑的编程,教学中按序码进行,具化到每一个学生,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个体。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机会,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都有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的机会。这是真正的因材施教的开始。因为有优先发言权和争夺优生问题权,差生不再是课堂的点缀,不再是令人讨厌的包袱。他们同样是课堂最活跃的主角,成为一支推动优生奋进,跟着优生不断进步的力量。这对巩固普九成果,减少差生流失,普及义务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把零散的竞争课堂组织形式转变成系统的竞争课堂教学模式
自1951年美国人明茨进行瓶子竞争实验开始到1966年布朗宁个人竞争、团体竞争研究。竞争一直以来只作为零散的课堂组织形式而无法转变成系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尽管人们都预感到竞争的威力和活力,美国、日本先后提出要把自己的国民培养成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公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也认为竞争可以“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以及费孝通《在二十一世纪婴幼儿教育与发展国际会议上的讲话》也认为“具有刺激作用的竞争、具有促进作用合作和具有联合作用的团结这三方面协调起来”,才能培养出“善于在文化多样性的世界里能和平共处、并肩前进二十一世纪的人。”但把竞争引入课堂,使之成为一种系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原因就是无法解决竞争中相互拥挤推拉被卡的颈瓶,无法处理好竞争合作的关系。
分层分组编码的组合出现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为竞争进入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竞争最终由零散的课堂组织形式转变成系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终结了课堂教学中教师随意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抢答的竟赛形式,或精心设计一个议题让双方争论的辩论形式。
分层分组编码的有机组合,犹如划了大大小小的高速车道,确保了众多的车辆即使擦边而过,也不彼此相撞,所有的车辆都各行其道,所有的车道都畅通无阻。零作业,向45分钟要质量不再是一种奢望。舍去45分钟的充分利用,所谓课堂的高效只能是蜗牛的高效。至于说教育是慢艺术,艺术可以!要是慢,除非回到大古,不溶入迅猛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竞争教学现代科学交媾古代易理,西方竞争融合东方谦让,把东方谦让之道寓于竞争技的操作,在技的操作中体现道,真正做到了技与道的完美统一。合作竞争,谦让有序。至于有人担心竞争会带来不和谐,那完全是杞人忧天。
竞争教学的课堂教学中,高层次同学遇低层次同学,高层次让道;高编码同学遇低编码同学,高编码让招。低层次低编码可以争夺高层次高编码的问题,弱势群体弱势学生有优先发言权;高层次高编码不能抢占低层次低编码的问题,低层次解决不了的问题依次由中高层参与解决,真正的高手最后出招。以低层推动高层,以高层带动低层,互制、互动、互进,走共同进步道路。
从1951年伊始到2000年,诸君或许能从中窥见教育科研发展的艰难历程。每一教学方法诞生,每一教学模式的出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冠以校名地名人名或专捡政治术语,今天一模式,明天一模式,反映了我们国人急于求成,想由工业加工大国一下跃为教育教学模式生产大国的虚荣心理。谁不知道这些在世界上当推中国为最。
五、重构师生文本关系,开始了学生自我主宰课堂的大革命
建国之初,前苏联凯洛夫教学模式的传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授,独霸课堂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这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外各种教学模式的传入,教师问,学生答,引导演练充斥了中国课堂,各种各类的名师也粉墨登场。这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2000年,竞争教学法的出现,把中国教育推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中国教育从此掀开了的崭新的篇章。竞争教学的出现宣告了学生自我主宰课堂时代的开始,同时也宣告了名师走江湖卖膏药时代的即将结束。
竞争教学课堂的基本模式:引入(5)+竞争(30)+终结(10)。其主要特点:高效、立体﹑超量、快速,纵横互动、无限制﹑无作业、全自主﹑全开放。
竞争教学课堂别于以往课堂的最明显特征就是学生问,学生答,学生自我作主,自我展现,多方互动,全员参与。它延展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扩大了知识容量,加快了教学节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达成了教育教学的最高效。文本只是范本,问题或增或减,从何开始到何结束已不能按部就班。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30多分钟,课堂再也搬不动。想挟一技走江湖借别人的学生卖课已经不可能,因为它所要呈现的是自然。不过杜郎口和《教师报》的同仁挺聪明,成立培训基地来个四个月的临帖再破帖生成,以逸待劳。这就远比博白之问:如何搬动学生到别的地方去上课要有商业头脑得多。
竞争教学课堂全面开放,给学生自由展翅翱翔的空间。课外时间不留作业,让学生多读课外书,多自己练笔。教学中确立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采用分层次分阶段推进的立体教学模式。不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不用教师固定的设问限制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建立自然开放的教学体系,创设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不是讲给学生知,也不是带着学生走,而是看着学生走。学生迷惘时,抛砖引玉,偏离时,点拨调控。教师不当主角,也不当导演,只当总设计者。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创新、以达成不教自会的教学最高境界。
竞争教学法的出现,重构了师生文本关系,突现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把课堂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战场,拉开了课堂教学大革命的帷幕,开启了学生自我主宰课堂的新时代。
当然,竞争教学的发展不无艰难,出世不久便碰上玉林市教科所的“问题教学法”,而博白县内又“城头变幻大王旗”。2000年发往《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教学》等报刊的论文也石沉大海,因为其创立者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小人物。但竞争教学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冲击震撼中国教坛,因为它代表了素质教育强劲的发展方向,所以最终还是如星星之火燎遍整个中国。
这正好印证了陈博记者2002年5月11日在《玉林日报》对竞争教学法的预言《风物长宜放眼量》。当我们把目光拉回到那一刻再往后看,当今各大媒体爆炒,众多专家热捧的杜郎口神话、西峡革命以及正在亮剑中原的中国高效课堂九大模式等就未免有些显得滑稽。新教育生本教育MS-EEPO教育等等似乎也少了许多新意。
至于竞争教学法的其它美,我就不再晒了,免得诸君找不到手帕捂鼻--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