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老子》《庄子》文化思想精华(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5 23:14:17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庄周和《庄子》。
2、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认识价值。
一、《庄子》所揭示的人生矛盾
二、《庄子》解决人生矛盾的方式
三、庄子的社会文化批判与社会理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庄子》解决人生矛盾的方式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
多媒体要点板书、同内容相关的图示,讨论。
四、教学内容
第三节 庄周和《庄子》
据《史记》记载,庄周是蒙县人,曾当过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今河南民权县县城东北30公里顺河集东3里的清莲寺村即庄子故里。按西汉的行政区划而言,庄子应该是战国时宋人。但朱熹说:“庄子自是楚人”(《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考证一下,朱熹之说也有一定的根据——庄子的祖国宋国,亡于公元前287年,齐、魏、楚三分其地。
庄子所生活的年代,就他所生活的宋国而言,政治之酷,十分骇人听闻。为此之故,他不肯同宋君合作。对那些替宋君卖力的人,他也加以讽刺。《列御寇》中写曹商替宋王使秦,得车百乘,回来向庄子夸耀,庄子讥他为舔痔。又有个不知名的宋人见宋王,宋王赐他车子十乘,向庄子夸耀。庄子将宋王比作沉睡的骊龙,提醒他:“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为齑粉夫!” 这是他对本国统治者不满的最直接的披露。庄子不肯与本国统治者合作,也不肯投奔他国,甚至他国来延聘他,他也不去。《列御寇》载:“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菽,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险恶的社会环境造成了庄子内心强烈的逆反情绪,促使他不愿同任何统治者合作,故“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庄子不做官,作为不事产业的士人,自然生活困难。《外物》记载他曾贷粟于监河侯,引出了那个“涸辙之鲋”的著名寓言。庄子朋友不多,可以稽考的只有惠施。惠施也是宋国人,在魏国为相,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但《秋水》记载惠施相梁,庄子往见之,有人放出谣言,说“庄子来,欲代子相”,惠施竟害怕到“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可见庄子即使在当时,其学问、能力、声望都是很大的。后来庄子主动去见他,以鵷雏自喻,惠施才消除疑虑。
外部环境的极度压抑,生活的穷困,使庄子对生死问题看得很透彻。庄子妻死,庄子鼓盆而歌,这是人所共知的故事。庄子临死时,弟子们打算厚葬他,他宣称:“吾以天地为棺椁,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弟子们说:“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说:“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列御寇》)看来他认为死后连安葬都没有必要。
《庄子》一书是庄子本人与弟子们言论的总汇。全书现存三十三篇,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相对而言,内篇的思想文风都比较一致,外、杂篇则多有出入。至于到底哪些是庄子自著,哪些是弟子们所著,学术界争论很大。大抵有两说:一说内七篇为庄子自著,外杂篇为弟子及门人所著。此说最传统,从者甚多。一说外、杂篇为庄子自著,内篇为庄子后学所著。持后一说最有代表性的是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的说法。两种说法,第一说更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可。但人们研究评价庄子时,无论内篇还是外杂篇,都是把《庄子》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
《庄子》对老子思想多有继承和发展,它集中体现在老子哲学的核心——“道”的继承和发展上。但庄子在继承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的思考和发展:
其一、老子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并非绝对的虚无,是针对着“无”的对立面“有”而言的。所以他在描写道的形象时,说它“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不管这象、物、精是什么,但“道”里包含着“有”却是不容置疑的。到了《庄子》,“无”成了绝对的虚无。在彻底的虚无面前,万事万物还有什么真实感和差别可言呢?他用这样的哲学方式否决了世上万物存在的一切差别性。
其二、老子的道主要强调生养万物的一面。在老子那里,道对万物只有好处。《庄子》的道则不同,他不仅强调道有生养万物的作用,而且也强调道有毁灭万物的作用。世间万物本来就是有成有毁的,《庄子》强调道成毁的双重作用,使道更具有客观规律的性质,其实质是强调毁灭的不可避免性。当它落实到人生论的时候,就是要求人们顺应客观规律,成则成,毁则毁,不要为之大动感情。
第四节  《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认识价值
老子开创了以“道”为核心范畴的思想体系,到战国时期广为传播,学者们纷纷受到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河上丈人开创了黄老学派,而庄周则把老子思想同他本人的思想结合起来,开创了老庄学派。两派大体同时形成,平行发展,并相互影响。虽同属道家,有很多共同点,但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黄老学派主要关注政治问题,由政治问题引发对社会文化问题和人生问题的探讨。老庄学派则以人生论为核心,由人生问题引向对社会文化问题的关注和探讨。
一、 《庄子》所揭示的人生矛盾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第一个对人生诸多矛盾有深刻认识和揭示的,当数庄子。《庄子》所揭示的人生矛盾有:
1、人与宇宙的矛盾。其核心是宇宙无穷,人生有限;宇宙多变,人生难测;生存环境恶劣,人生可悲。宇宙是什么。庄子给的定义是:“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庚桑楚》)宇指空间,宙指时间。庄子所理解的空间,具体指上下四方,又称六合。六合只表示六个方向,这六个方向是确定的,真实存在的,叫作真实。但这六个方向的每一个方向都是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这叫着无乎处。这揭示了空间的无限性。《庄子》中的时间,是指不断向前增长的存在。时间是无始无终的。“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有始也者。(《齐物论》)这就指出了时间的无穷性。把人放在六合这一空间来考虑,庄子得出的结论是:“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蚁穴)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洲,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马体乎。”(《秋水》)。按这个结论,人在无垠的空间当中,是十分渺小,微不足道的。更何况,人还有“死生存亡……饥渴寒暑” (《德充符》)等事变灾患,这就使人的生命变得更加脆弱,即使幸存苟活下来的,也“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盗跖》)
2、个体与社会的矛盾。人一出生到现实社会,就要受既成的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等各种关系的制约,一举一动都不得自由。庄子指出:“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人间世》)父子关系是血缘关系,它靠感情来维系;君臣关系是政治关系,它靠道义来制约。父子关系(放大即家庭关系)是从人的内部制约人,君臣关系(放大即社会政治关系)是从人的外部制约人,内外交攻,使人不敢有丝毫懈怠。还有封建法律的残酷、道德伦理的虚伪,使人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险恶、吉凶难测。
3、真理的相对性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的矛盾。古往今来,面对人类的生存困境,人们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企图改变或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但不幸的是,人们都执意坚持自己的观点而否定别人的观点,“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认识主体都有不同的是非结论:“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猿、猵狚以为雌,鯂与鱼游。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可见是非本身是没有定论的,“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那么争论就是徒费心机了。可是人们为了在争辩中取胜,“日以心斗”。耗尽了心血,这不是执迷不悟吗。(均见《齐物论》)更何况知识无穷而人生有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养生主》)。为什么追求知识是危险的呢?因为知识的追逐不仅使人的情感动荡不安,而且使人产生种种争强好胜的行为,导致人内外交困,生理失常。当然就危险了。
4、名利等人生切身问题与人的精神自由的矛盾。在世俗社会里,名对每个人都有直接关系,因为在“名”的后面相随的是实际利益和人的价值与尊严。为了名,人们汲汲奔波不顾一切。然而“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庄子举例说:以前关龙逢和比干修身立名以招抚百姓,结果同他们的君主发生了尖锐矛盾,以至招来杀身之祸,这就是“名是凶器”的典型例证。
人的一生就在这种重重困境中挣扎,劳劳碌碌地想摆脱困境,结果愈陷愈深,这就是人的悲剧,这也是庄周格外关注人生问题的一个原因。
二、《庄子》解决人生矛盾的方式
人生有限,这“限”就限在人只占有“过去”和“未来”之间一个极短暂的时段。人无法追溯过去,也无法占有未来,这就强调了人的现实性和现在性。对人生的认识,庄子哲学与基督教、佛教差异很大。基督教和佛教都强调人生下来就有罪,因而活着就是受罪,希望只在彼岸或天国。庄子虽然也承认人生充满苦难和不幸,或者说人生简直就是一场悲剧,但他却始终强调要把握好现实的人生,使自然赋予人的生命能有一个完整的过程,而不至于中途夭折。面临人生的种种困境,人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并且有得力的措施去解决。那么,《庄子》解决人生困境的措施是什么呢?
1、顺命:《庄子》对“命”的解释是“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达生》)他没有把“命”归结为神的预先安排,而只是说它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自然后果。主要包括:生死、恶疾、不测的灾祸以及其他人生无法解决的事。“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德充符》)这就是命,属于“命”的事,人力是无能为力的。于是庄子主张听天由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间世》)若命,就是顺命。《庄子》的顺命,同一般的盲目屈从命运又有所不同,他是有其哲学理论作根据的。这个哲学理论就是:人是万物之一,因而人在自然法则面前与万物等价,亦同样地要受自然法则的支配和主宰。世界是变动不居、变化无常的,人也只能顺应这种变化。因而《庄子》的“顺命”,又可以理解成一种“顺变”。
2、修道:“道”是什么?“道”乃是外在世界即所谓“宇宙”的客观自存性、无限性、永恒性及神异性。人对“宇宙”精神的领悟就是“得道”。而一旦“得道”,即人懂得了个体与“宇宙”存在精神上的一致性——即个体也具有客观自存性、自在自为性、无限性、永恒性及神异性,就会产生一种超越——超越现有种种矛盾困境的制约,而进入到一种与“宇宙”同一的境界中去。
《庄子》中有不少“得道“的寓言。《大宗师》的两则寓言比较典型:一则是女偊教卜梁倚学道,其过程是:“参(三)日而后能外天下……七日而后能外物,……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另一则是颜回“坐忘”的故事: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回忘礼乐矣。”……曰:“回坐忘矣。”仲尼蹙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我们把这两则寓言分别理出一条线索:
① 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如朝阳初启,豁然领悟)→见独(见“道”)→无古今(与时间同终始)→不死不生(永恒、绝对)
② 忘仁义→忘礼乐→坐忘(忘已)→同于大通(与“道“同一)
三、庄子的社会文化批判与社会理想
.庄子身处战国中期百家争鸣的社会环境,他一方面以相对主义的是非观,宣称辩论是徒耗心力的是非之争,标榜“大道不称,大辩不言”。(《齐物论》)一派心平气和,超然物外的态度。一方面又高擎“道”的大旗,对当时的所有学派及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判。为什么会如此?他自己说是“不得已”。这句话后来孟子说得更清楚:“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
1、庄子的社会文化批判。
庄子用来进行社会文化批判的标尺就是居于他整个思想体系核心的“道”。“道”是从老子那里继承过来的。但庄子的“道”重点张扬了老子的“归朴返真”的“自然”精神,并将它发展成一种“自然”人性论,同“全性葆真,贵生重死”的养生论融贯起来。
庄子的人性,是针对“自然”与人为的关系立论的。庄子认为道德是“人为”的东西,是违背“自然”的,要谈“人性”,首先就得排斥“人为”,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世俗所谓的“道德”。如果要“道德”的话,也只能要符合“自然”的道德。
万物具有了完具自足的“性”,就应当保住它,以保证自身的独立发展,完成自身生命的全过程。“性”的最大的敌人就是人为。一经人为,“性”就被扰得面目全非,甚至失去。万物一旦“失性”,也就一切都乱套了。所以要紧的是保住自身的“性”,不能让它受人为的侵害。能保住“性”,“道”所赋予的“真”、“朴”也就完整无缺了。所以维护自然本性、反对人为,是万物保证自身完善具足的最重要的原则。老子的全性葆真、贵生重死的养生论在这里得到了最符合逻辑的应用。
庄子的文化批判虽然十分广泛,但他的重点是对准当时的儒、墨、名、法诸家的。儒、墨、名、法诸家的共同特点是想用自己的理论来挽救当时日趋纷乱、崩溃的社会,重建新的社会文化体系,使社会复归于统一和有序。儒、墨都主张行仁义,通过呼唤人道主义来为现存的制度输血,以赢得人心的归附。名、法则主张核综名实、厉性罚赏,以激浊扬清,整肃人心,并从制度上保证社会的规范和有序。庄子认为这些都是行不通的、徒劳无益的。相反只能使人失去自己的自然之性,越来越陷入不可挽救的困境之中。
庄子否定儒、墨、名、法的理由之一,就是现实中实际执政的统治者都是“大盗”。随你发明了什么好东西,他们都会巧妙地据为己有,并用来奴役、剥夺别人。
庄子否定儒、墨、名、法的理由之二,就是认为他们这一套未必就能起到使人心归附或得到整肃的作用。
2、庄子的社会理想。
庄子在社会文化批判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为改变不合理的现实开出了一些药方:
其一、放弃现有的社会文化制度,重新回到符合“自然”之性的原始社会中去。用庄子的话说,叫作“反其性情而复其之初” 。(《缮性》)庄子理想的社会:人同禽兽相处,亲如一家。“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马蹄》)这种彻底的“绝圣弃智”,没有君子小人的差别;所有一切被称之“人为”的东西,也全消失得无影无踪。庄子认为,只有这样,人才能恢复“常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未始入于非人”,(《应帝王》)而自然界一切的“物”也才能恢复自己的“物性”,得以健全顺遂地长育,人性物性两全其美,这才叫作“全性葆真”。
其二、调整现有的道德文化体系,使之符合“自然”之性。儒家讲仁、义、礼、知(智)、信,称为“五常”。庄子也讲仁、义、礼、知、信,但要加上一个“至”字以示区别。如“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庚桑楚》)
其三、个体作自我调整,实现自我精神的完具与健全。庄子主张,每个个体都应作自我调整,使之符合自然之性,实现自我精神的完具与健全。
3、庄子的社会文化批判及理想建构的意义。
其一、庄子标举“自然”之性,他用这套理论来批判一切人为,矛头指向漫长历史积累起来的、在当时已根深蒂固的专制体制。他认为在这种体制下的统治者都是窃国大盗,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文化体系都具有虚伪性和垄断性。
其二、庄子要求社会全面放弃人为,回到原始氏族社会去,使人人成为“天放”之民。没有君子小人之分,人人“织而衣,耕而食”。每个都有人身自由,精神愉快。
其三、庄子的养神理论实际上是在严酷的现实面前退缩的产物。即在现实面前碰得焦头烂额、走投无路的人们,往往逃到精神的渊薮里去寻找安身立命的处所。
综上所述,虽然时隔两千多年,《庄子》一书的认识价值亦不容轻视。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鲁迅先生说过:“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他那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辛辣的讽刺笔调,生动逼真的描绘,灵活多样的句式,丰富的词汇,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也是很少能够与之伦比的。
作业题:
1、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