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各朝书法概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8:31:53
先秦书法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文字起源很早。在传说中多把仓颉作为造字人,据说他“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充满神话色彩。现在所见到跟汉字起源有关的最早实物资料,是距今六千多年的半坡、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迹号陶文。
中国书法艺术只有在汉字发展到成熟阶段时才能产生,商代的文字已臻于成熟,已成为纪录语言的工具。从商代的甲骨文,金文中,可以看到在书写上已具有了用笔、结体和辛法三个方面的书法要素。
甲骨文是在龟甲和兽骨上用尖利的工具锲刻的,在甲骨上也可看到用类似毛笔书写的墨书和朱书文字。甲骨文并非商代文字的全部,那时候的文字也出现在铜器、陶器和玉石上等。晚商的青铜器上,铭文少则一两个字,多则几十个字,字数较多的如《戊嗣子影》、《宰甫卣》、《小臣缶方鼎》等,其特点是笔划尖峰,中肥,收笔处时有波磔。
如果说甲骨文为商代书法代表,金文则是两周书法的代表。金文发展到了两周,进入了最辉煌的阶段,其形体的多样化,被后世举为大篆的典范。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王室权利的衰落,诸侯列国的青铜器物增多,但与两周器相比,制作已经简陋,铭文内容减少,列国间金文也还相差不远,北发的晋国出现了尖颔肥腹,形似蚯蚓的文字,南方的吴越、楚等国的文字,在字体上常常见到用鸟形加以装饰的鸟书,笔划多加曲折和拖有尾巴。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有大量完整的墨迹,有字较多,如近年出土的盟书、帛书、竹木简牍等,都是研究此时书法极为引人注目的宝贵资料。
秦汉书法
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字变迁最为激烈的时期,这时期大篆经过简省而创造了小篆,隶书发展成熟,草书进入章草阶段,随着隶书和草书的发展,行书和楷书也在萌芽。更为重要的是,这时期“书法渐成艺事”,书法家也随之大量出现。
小篆在秦代用于官方文书、刻石、刻符等等。它形体长方,用笔圆转,结构匀称,笔势瘦劲而俊逸,体态典雅宽舒,是一种很美的书体。流传至今的秦代刻石小篆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等,相传均为李斯所书。秦代篆书还有权、量、诏版上的刻字,由于刀刻的局限,同时受民间书风的影响,风格比较质朴率直,笔画结构方折,无圆转流动的笔势,线条瘦硬,棱锋峭丽。秦代的墨迹,今天可见的有简书和帛书,从这些墨迹中可以窥见秦篆用笔的情况和技巧。
汉代基本上继承了秦代的制度,文字亦承秦代八体。但汉通行的文字有小篆、隶书和草书。小篆在汉代用于高级的官文书和重要仪典的书写,如天子策命诸侯王、柩铭等,此外还用于金石刻辞。隶书,多用于中级的官文书、一般经籍和碑刻的书写。草书,用于较低级的官文书和一般奏牍草稿。
西汉至今未发现巨碑大碣,刻石都比较小而书写草率,纯正的小篆仅见于《鲁北陛石题字》、《祝其卿坟坛》等石刻。东汉立碑风甚,隶书石碑亦随之出现。著名的篆书碑石有《开母石阙铭》、《少室石阙铭》、《袁安碑》、《祀三公碑》等。东汉碑额上的篆书是最具风采的汉篆。其或方圆结合,婀娜多姿,如《景君碑》额;或结体茂密,笔划浑厚,如《韩仁铭》额;或结构方整,笔划疏宕,如《郑固碑》额;或风格华丽,笔划流丽,如《孔宙碑》额;或体态奇肆,笔划矫健,如《张迁碑》额等等,皆各具面目,无一相似。两汉砖瓦文字,大都为篆书,以示庄重。
隶书的起源,可上溯到战国时期,秦代已普遍流行于民间,到西汉已达到成熟阶段,成为汉代的主要字体。
秦到西汉初期,是隶书的“古隶”时期,即篆隶嬗变时期。结构方圆相辅、疏密相承、用笔圆转的特征已消失,多用顿挫的直线,已见波势的雏形。到了西汉晚期,古隶已完成了过渡的使命,成为成熟期的隶书,其特点是点划的俯仰呼应的产生,笔势波挑姿态的确定,形体逐渐由长方趋向宽扁,由纵势转向横势。
汉简是汉代隶书最丰富的宝库,如居延出土的《尧典》、罗布淖尔出土的《论语·公冶长》等等都是整饬的隶书。汉代隶书墨迹还现于陶器、漆器诸物上的题字。最能代表汉隶成就的,应是东汉的碑刻隶书。
汉代碑刻流传至今的已有数百种之多,有的原石已佚,仅留拓本,如《华山碑》、《刘熊碑》等,有的仅存残石,但原石保存至好的也为数不少,这种碑刻上的书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字形方整,法度严谨,波磔分明的整饬隶书,另一类是书和刻都比较随意,法度不十分严谨,而有放纵自然意趣的隶书。
隶书到了汉末,由于过于讲求装饰性,挑脚都成了方棱形状,波势矫揉造作,结构板滞,往往千篇一律,缺乏生气,开始走下坡,到了魏晋,更是江河日下,这样,隶书的衰落,楷书取而代之成了必然趋势。
秦汉时期,书法艺术的另一重大成就是草书的发展。汉代的草书,多是隶书的简易、急速的写法,有人称这时的草书为“草隶”或“隶草”。东汉时期,草书逐渐出现波磔,后来称这种草书为“章草”。东汉是章草的繁盛时期,章草名家辈出,如杜度,崔瑷、崔寔、张芝等。章草书,过去仅见于摹本和刻帖,由于辗转相摹,已难见原貌,近代汉简大量出土,才显现出原来的面目。
秦汉时期,书法地位初立,书学尚未确立,所以学者对书法艺术尚未进入系统研究和探讨,书法理论处于初萌阶段,故流传于后世的书法论著多不可靠。
魏晋六朝书法
魏晋六朝的书法是各种书法交相发展的时期,隶书继续走汉末程式化的末路,楷书逐渐发展成熟,草书经章草时期发展为今草,行书在楷隶的递变中由发展到成熟。
魏晋六朝的书法大略可分为两个时期:魏、西晋为前期,东晋、南北朝为后期。魏晋的隶书为通行书体,当时碑碣都用隶书,《上等尊号碑》、《受禅表碑》均为曹丕称帝而立,是典型的官隶书,书体方正,气势庄严。这时民间流行的楷书逐渐发展完备,开始取代隶书。
楷书在这一时期得以发展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由于这是一个战乱的时代,减省隶书波磔、笔划的楷书,更便于消息的传递和军令的发布,而书法本身发展的规律是由繁到简的过程,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的。楷书的形成,是和隶书的相互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楷隶的递变,我们可从居延汉简、武威汉简、泰始五年简、晋人写《三国志》残卷等书迹中了解其全过程。
草书是这一时期的另一成就。草书到汉末流行愈来愈广,面貌也日益增多,这时就需要有一个标准的写法,这样,笔划带波磔的“章草”就应时而生。章草到了西晋时逐渐起了变化,开始向“今草”转化,即不带波磔的草书。由于隶书的衰颓、楷书的兴起,章草向今草转化成了必然的趋势。魏晋是章草和今草的交替时期,到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逐渐定型,今草删除章草的波磔,加强了用笔的使转变化,既有转折而笔势又连绵不断。由于结构、体势的变化,又富于流动而有韵致,使草书发展到更高更美的艺术水平。
行书产生于汉代,发展成熟于魏晋,行书成为一种书体,与楷书的产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钟繇善楷书,楷书“务从简易”即成行书,随着楷书架势、笔划顿挫的定型,行书也渐趋定型,时间大约是在东晋。行书经王羲之的创新,成为士大夫中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王羲之脱尽魏晋以来用笔滞重的写法,创造出俊逸、雄健、流畅的书风,从此,行书成为中国书法艺术重要书体之一,流传至今。
书法发展到东晋和南北朝,与绘画并列为艺术珍品,搜集珍藏法书成为时尚。当时书家对墨迹珍重备至,经常把玩。晋之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晋人书法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俗好清淡,风流相扇,志轻轩冕,情鹜皋壤,机务不以经心,翰墨可是假手,或品极于峰杪,或赏析于毫芒,至乃父子争胜,兄弟竞爽,殚精以赴,疲神靡辞,以此为书,宜其冠绝后古”(见《书林藻鉴》)。
魏晋六朝书论盛行,也促使了书法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流行至今的论著有:西晋卫恒《四体书势》、索靖《草书势》;北魏江式的《论书表》;南齐王僧虔的《笔意赞》、《论书》;梁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草书状》;陶弘景《论书法笺启》;袁昂《古今书评》;庾肩吾《书品》等。
在书法用具上,这一时期,造纸材料和技术发展,使纸得到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已取代竹木简和帛书。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有韦仲将的制笔方法,他选用兔毫和羊青毛,使其软硬相辅,用起来更得心应手。东晋时笔有“鼠须”、“鸡距”等种类,《笔经》传钟繇、王羲之皆用鼠须笔。
南北朝是楷书百花齐放的时期,楷书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到了东晋已逐渐成为通行的书体,南朝宋刻石大都运用楷书,北朝碑刻比南朝更为丰富,尤其墓志数量之多为前所未有,其书法也极为精彩。正是由于楷法尚未定型成矩,其体势以至笔法可任书法家自由发挥,不受成法所限,所以南北朝书法千变万化,琳琅满目,并不是偶然的。
魏晋六朝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时期,在复杂的历史时代中,发展完成了楷、草、行等书体,产生了像钟繇,王羲之那样伟大的书法家,创作出了光彩夺目、五色缤纷的书法作品,从而开拓了唐代书法的鼎盛局面。
隋唐书法
隋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虽然只有短短十七年,却上乘魏晋六朝因革发展的遗风,下开唐代逐调整趋向规范的新局。著名书法家有智永、智果、丁道护等人,欧阳询、虞世南历仕陈隋,严格说来也属于隋代书法家之列。智永闭阁学书三十年,秃笔成冢,所书《真草千字文》八百卷,分藏浙东诸寺庙,流传到北宋后期,宣和内府中存有七卷,南宋以来,仅一卷流传。沙孟海先生从字体结构上作出分类,阐述隋代真书承上启下的来龙去脉:第一,平正和美一路。从二王出来,以智永、丁道护为代表,下开虞世南、殷令名;第二,峻严方饰一路,从北魏出来,以《董美人》、《苏慈墓》为代表,下开欧阳询父子;第三,深厚圆劲一路,从北齐《泰山金刚经》、《文殊经碑》出来,以《曹植庙碑》、《章仇禹生造像》为代表,下开颜真卿;第四,秀朗细挺一路,结法也从北齐出来,运笔细挺,以《龙藏寺》为代表,下开褚遂良,二薛(薛稷、薛曜)。
唐代在我国历史上是统一强盛的帝国,文学艺术繁荣兴盛,书法也达到鼎盛时期。唐代书法以具有雄厚的民间基础,加之统治者提倡,官府社书学,使之成为专科。李世民本人也喜爱书法,曾拜虞世南为师,遍搜二王墨迹,潜心研究,故书法修养很高。《晋祠铭》、《温泉铭》即是他的手迹。欧阳询父子、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兄弟,是初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传世碑刻有《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碑》、《皇本诞碑》等,其子欧阳通有《道周碑》等,多是楷书,其书法妍紧技群,劲险刻厉,墨迹有《草书千文》残本,《行书千文》全本,《楚奠帖》等。
虞世南唐初与欧阳询地位相伯仲,评者谓“萧散洒落,真草惟命,如罗绮娇青,鹓鸿戏沼。”有《孔子庙堂碑》传世。
褚遂良源出于虞永兴,又进入王右军堂奥,故有“字里金生,引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之誉。
盛唐时期,通过欧、虞、褚诸家远追王羲之的势头依然连绵不绝,楷书虽难接踵初唐,但草书却有了新的发展。开元大书法家张旭在今草基础上发展而为“狂草”,使草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颜真卿一生勤于书艺,真行褚体传世也最多,“真卿真行书,锋绝剑催,惊飞逸势”,传世作品有《多宝塔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祀》、《颜礼勤碑》等,并有行草《祭侄文稿》、《自书告 》等等。
释怀素承颜氏而笔法源于张旭,今、狂草兼优,为张旭后草书又一大家,有“以狂继颠”之誉。
晚唐书法趋于盛极而衰的境况,只是柳公权本出于颜而能自出于新意,即以骨法为尚,如辕门列兵,森然环卫。有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传世。
唐代写经书法亦十分精良,虽信笔出之,但笔法精到,可见当时民间书法也是高手林立。
五代的书家和传统的作品寥若星辰,可提的人物有杨凝式,他对五代书法做出了特殊贡献,《唐讨外传》谓“凝式笔亦遒劲,师欧阳询、颜真卿加以纵逸”,草书天真烂漫,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传世作品有《神仙巨居法帖》、《韭花帖》、《夏热帖》等。
宋代书法
宋代书法,承唐继晋,上技五代,开创了一代新风。宋太宗时留意书法翰墨,购摹古先帝王名贤墨迹,命王菁菁刻工为十卷,以枣木镂刻之,是为《凉化秘阁法帖》。有了帖,便打破了现书必真迹的限制,同时打破了前人法度,专门注重意趣,强调主观表现,从而开辟了新的道路。
北宋书法家历来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代表。从他们的生活年代来看,自真宗朝到徽宗朝,经历了北宋的大部份,从书体看,行草、楷各体具备,四家既是同代人,又有先后,彼此相互影响,相互论评,各自都体现了“用意”的特色,发挥了各自的个性,体现了书法的意境、意趣。苏轼早期字《兰亭序》,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李邕等,擅长行、楷,而以行书最多。楷书有《柳州罗地庙碑》、《米乐亭记》,行书有《赤壁赋》、《黄州塞食帖》、《李白仙诗卷》等。黄庭坚草书优于行书。四家独黄庭坚以草书雄视当时,沈周称他“草圣”。《诸上座帖》、《李白忆旧游诗帖》是大草,中锋侧锋并用,笔法变化丰富。米芾学书勤奋,师承广泛,“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时人称“集古字”,《蜀寺帖》、《苕溪诗卷》达到了米芾行书最高成就。蔡襄一生仕途顺利,对书法尤其是楷书下功力很深。而从留下来的蔡襄墨迹看,其笔势最优,如他的行楷字《橙心堂纸帖》、《虚堂帖》、《山堂帖》、《大 帖》,行草《脚气帖》、《中间帖》、《扈从帖》,草书《入春帖》、《陶生帖》等,湿润婉转,韵味蕴藉。北宋影响较大的书法家还有薛绍 、蔡京、赵佶、文彦博、王安石、司马光等。
南宋的书法,行书成就比较高,赵构、张昂之、陆游、张孝祥、范成大、赵孟坚等,都是当时有影响的书法家。
综观宋代书法,尚意之风为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宋书不是简单否定唐人,也不是简单回归晋人,禅宗“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影响了宋人的书法观念,而诗人、词人的加入,又给书法注入了抒情意味。在强调意趣的前提下,宋代书法家重视自身的修养,胸次高,读书多,见识广,诗词、音乐方面的功力也为前人所不及。
元代书法
元代书法,追求复古模拟道路,并得到各帝王的支持。在元代复古等帖的风气之中,赵孟頫起着带头的作用。他的篆书法《石鼓》、《诅楚》,隶法梁鹄、钟繇,行书取法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则振兴章草。在他的影响下,元代书家如邓文原、鲜于枢、康里巎巎、方从义等人都爱章草,形成了一个章草复兴期,并一直延续到明代。赵孟頫小楷师法《黄庭经》、《乐毅论》,并形成自己的风格,自诩“欧褚以下不足论”,代表作有《闲邪公家传》、《道德经》、《灵宝经》、《致季博提举札》等。元初与赵孟頫鼎足的还有鲜于枢(代表作有《王安石杂诗卷》、《苏轼海棠诗卷》、《老子道德经》、《尺牍》等)、邓文原(代表作有《书清居院记》、《居庸赋》等)。他们学古功课,基本上离开了宋四家的尚意书风。
继元初之后,虞集在真草隶篆方面都有成就,作品有《诛蚊赋》、《何澄归庄图跋》、《不及入阁帖》等,柯九思专精楷书,学唐代欧阳询父子,作品有《读诛蚊赋诗》、《老人星赋》、《重题兰亭独孤本》等,元末杨维桢、康里巎巎、承旨、危素、亦有很高的造诣。杨维桢的作品有《张氏通波阡表》、《周上卿墓志铭》、《城南诗卷》等;康里巎巎作品有《李白诗卷》、《唐人六绝句》、《致彦中贤友札》、《述笔法卷》、《归去来辞》等;承旨的作品有《陈氏方寸楼记》等;元代大画家倪瓒从小楷分隶入手,参意晋人写经,故他的字具有荒率野逸的“倪迂”特色,作品有《致慎独有道诗札》、《客杭日记》等。
综观元代书法,较集中于行草,在书法学风上,讲求坚实的功底,使历史上冷落已久的章草和小楷,又重新昌盛起来,另外,元代出现了更多的书法与题画的结合,从而固定下中国文人画风中的诗书画一体的形式。元人的那种“自童时今,至于白首”,而“精一于中”的学书精神,造就了有元一代的书家和书风,其历史功绩不可忽视。
明代书法
明代书法是继宋、元帖学书法的又一发展阶段。明代历朝皇帝和外藩诸王大都爱好书法,因此丛帖汇刻之风尤甚。明代书法虽然承沿宋、元帖学之路,但并未故步自封,而是能在晋、唐、宋、元帖学基础上集其大成,并能鲜明地突出书者的个性,造成了明代书法分明的阶段性和典型化的个性。
明初书法以“三宋”(宋克、宋璲、宋广)“二沈”(沈度、沈粲)为代表,“三宋”是由元入明、主要活动在洪武年间的书家,“二沈”是盛行于永乐、宣德年间的台阁书法的代表人物。宋克擅长真、行、草诸体,尤以章草名噪于时,作品有草书《急就章》、《出师颂》、《月仪帖》、《豹奴帖》,行书《七言绝句》、《两来得书帖》等。宋璲的小篆被誉为明朝第一,传世作品很少,小楷仅有《跋〈周朗杜秋图〉》,草书有《敬覆帖》。宋广传世作品仅有草书一体,《风入松词》、《李白月下独酌诗》为其代表作。
台阁体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当时诏术四方善士写外制,又诏简尤善者于翰林写内制,故大批善书者被征入宫,如沈度、沈粲、陈登、朱孔易等人。主要职责是缮写诰敕、诏命、玉牒、册宝,以及宫殿的匾额、城坊等。产生了书法史上前所未有的台阁体和台阁书法家。台阁体书法,对有才华的书法家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束缚,有悖于帖学书法抒发性情的需要。但另一方面,由于朝廷的倡导,又促使了明代书法的繁荣。
从成化、弘治时期开始,明代书法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台阁体书法随着朝廷的而腐败日弛,已失去往日雍容遒丽的风范,表现为刻板僵化,渐渐失去艺术生命力;二是朝野书家普遍地意欲摆脱台阁体束缚,故又开始崇法魏晋法帖,以畅神适意、抒发个人情感为目的的书风重新在文人书法中兴盛。由此,明中期书法以成化、弘治时期为过渡,走向正德、嘉靖时期以吴门书法为主体的又一昌盛时期。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云:“天下法书归吾吴,而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征明、王贡士宠次之。”祝允明传世书法极多,工小楷、行、草,尤以狂草最显本色,如《李白歌风台》卷、《赤壁赋》卷等,挥毫落纸如行云流水,千变万化,奇宕潇洒。文征明善楷、行、草、隶诸体,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小楷书法,年九十仍能作蝇头小楷,人以为仙。《真赏斋铭并序》师法《乐毅论》、《黄庭经》,《归去来辞》师欧阳询,行草《七言律诗四首》卷师《圣教序》、智永等。王宠书学不如祝允明、文征明广博,而专务晋唐风韵。代表作有《宋陈子龄会试诗》、《五言律诗》、《张毕励志诗》等。
隆庆、万历年间至崇祯年间是明代书法发展的第三阶段。邢侗、张瑞图、董其昌、朱万钟、徐渭、赵宦光都是当时成就卓著者。其中最著名,影响力最大的要推董其昌。他的存世作品之多,为明代书家之冠,他曾说过:“吾书无所不临仿,最得意在小楷,而懒于拈笔,但以行草行世。”故作品以行草最多,以楷书为贵。徐渭在明代是很特殊的一位书家,袁宏道称其为“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不伦书法,而伦书神”。他擅行草,以狂草最见本色。他曾说:“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现其对己书之重视。明末的最后二位齐名的书家是黄道周和倪元璐,他们贴近碑书风格,有意识地把帖学书法变为阳刚之美的形态。
综观明代书法,可知已将宋元帖学书法演为繁盛之势,表现出时代性与个性的统一,产生了一大批集大成者。同时又有一股股潜在的艺术生命力,暗示着帖学书法盛极而衰的趋势。
清代书法
明清之交,书法界人才辈出,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朱耷造诣最卓,其次还有石涛、程邃等人,他们的真草、行书非但为清朝中后期所无,即使与明代书法极盛时期的祝允明、文征明一辈相比,亦不逊色。
清代学者研究小学、金石学,成绩斐然,超越前代,同时带动了篆刻学与各体书法。清代晚期新发现的大量文物,如字阳商代甲骨,敦煌汉晋木简和各代写经,都是过去人梦想不到的。嘉道以后,小学家,金石家大量涌现,著作繁富,使得这一时期的书法丰富多彩。著名篆书家有钱坫、洪亮吉、孙星衍;隶书家有桂馥、伊秉绶、陈鸿寿、何绍基;兼擅篆隶的名家有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等。最突出的是邓石如的篆书,它以李斯、李阳冰为基础,参法汉曹魏部分碑额笔意,自成一家面目。邓石如之后,学篆书者无不效法,号为“邓派”,直到如今。清人篆隶,确实超越了前代。亦有个别人涉猎金石文字,创别裁新体,如“扬州八怪”之中的金农,用扁笔刷字,后世称它是“漆书”。郑板桥自名“六分米书”,皆是唾弃世法,参杂篆隶,吸收金石气,自成面目。
清代盛行“北碑南帖”之说,此说创自阮元。他曾著《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两文,轰动一时。他认为历代书法可分南北两派,南派由钟繇、卫瓘传给王羲之、王献之、智永、虞世南等;北派由钟繇、卫瓘传给索靖、崔悦、欧阳询、褚遂良。并说,北派书家长于碑榜,南派书家长于启牍。清代中晚期,书法界刮起重碑抑帖之风,以致盲目迷信碑板,甚至对一些劣品也盲目崇拜。
生活在咸同年间的赵之谦,学问诗文不可一世,书画篆刻皆一流。其篆书刚健婀娜,翩翩欲飞,别有境界,真行书初师颜真卿,后专攻北碑,功夫极深,沈著生动,破觚为圆,是其独特本领。与他同时的李文田、陶浚宣等人均学北碑,但不逮赵之谦名隽浏亮。赵之谦曾刻一闲章文曰“汉后隋前有此人”,可见其自负。晚清除了赵之谦外,翁同和、吴大澄、康有为、梅洞鼎、李瑞清、沈增植等名家,亦各有专胜,为时人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