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国图简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25:17
2009年9月9日,中国国家图书馆迎来了百年诞辰。回顾历史,她的产生、成长、发展和壮大与中国一个世纪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紧密相连。从京师图书馆,到文津街北京图书馆,再到现代化的国家图书馆一、二期新馆,这一系列变化也见证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程。一个世纪以来,国家图书馆在引领和推动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搜集和保存中国文献典籍和世界,在传承文化、服务社会诸方面,承担了应有的历史重任,发挥了重要社会职能,使百年国图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殿堂。
一、京馆诞生 事业奠基(1909.9-1949.1)
1909年,清廷重臣张之洞执掌学部,奏请设立京师图书馆。9月9日清政府准学部之奏,建立京师图书馆,但未及开馆,清鼎已革,馆务筹备遂告中辍。民国政府成立后,京师图书馆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
任命江翰为京师图书馆馆长,继续筹备开馆。1912年8月27日,京师图书馆在广化寺开馆。
1913年2月,江翰调任,教育部任命社会教育司司长夏曾佑兼管京师图书馆。在夏曾佑不能莅馆主持馆务的情况下,京师图书馆的管理之责,由教育部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鲁迅担当。
广化寺馆舍狭隘潮湿,不宜存放图书,且地址偏僻不便阅览,1913年10月京师图书馆闭馆。1915年6月,教育部议定原国子监南学旧址为京师图书馆新址。由此,京师图书馆开始建立规章制度、接收典籍等相关筹备工作。1917年1月26日,正式开馆接待读者。
1925年10月22日,教育部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签订《合办国立京师图书馆契约》, 11月5日成立了以范源濂为委员长的国立京师图书馆委员会,任命梁启超、李四光为正副馆长。1926年10月,教育部通知将京师图书馆更名为国立京师图书馆,并对机构进行了调整,改图书、总务两部为总务、采访、编目三科,奠定了图书馆的业务基础。
1928年6月,南北统一,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北京改称北平。7月18日,国立京师图书馆奉大学院令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陈垣等5人组成国立北平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委员会选定中海居仁堂为平馆新址。
1929年1月10,国立北平图书馆在居仁堂举行开馆典礼。开馆后废除了购券阅览和周一闭馆的制度,长年开放。1929年国立北平图书馆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1926年自办的北平北海图书馆合组,仍名国立北平图书馆。同月,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举行第三次常会推举蔡元培、袁同礼为国立北平图书馆正副、馆长。
文津街馆舍建设,自1926年赎回用地至1931年6月落成历时五年。新馆的落成,不但在国内外图书馆界与建筑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改变了国立北平图书馆馆无定所的局面。此后,平馆的人才培养、馆藏建设、目录索引编纂、学术研究成就卓著,在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1931年6月25日,庄重典雅的文津街馆舍举行了开馆典礼,蔡元培馆长主持仪式,袁同礼副馆长致答辞。
正当国立北平图书馆蓬勃发展的时候,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山河,“九一八”事变之后,华北局势日趋危急,给图书馆事业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为国家珍贵典籍免遭不测,国立北平图书馆奉命将善本古籍装箱南运,并开始了艰辛曲折的馆务播迁。在抗战八年的艰苦岁月中,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务中心南移,在上海、长沙、昆明、香港、重庆设立办事处。 1939年4月,昆明办事处升格为馆本部。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坚持馆务,发展事业,负责监护南运藏品,继续搜集西南地区文献和抗战史料。
抗战胜利后,返回北平,恢复馆务。主要工作是对原有藏书进行清点和进行一定规模的藏书建设。
1949年1月,随着北平的和平解放,国立北平图书馆迎来新生。
二、平馆新生 稳步发展(1949.1-1966.5)
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人民政府接管了国立北平图书馆。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平图书馆移交文化部,更名北京图书馆。1951年3月27日,文化部批准了《改造北京图书馆方案》,首次明确了其方针、任务,使北京图书馆从为旧中国服务的文化机构,改变为服务广大人民的国家图书馆。
1953年4月,冯仲云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任馆长。
1955年,北图制定了十二年工作规划纲要(1956-1967)明确提出:“北京图书馆是我国的中心图书馆,是中外书刊及贵重善本书、手稿的国家总书库。今后应以种类齐全的巨大藏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特别要把大力配合发展科学研究工作当成重点,以便发挥本馆应有的作用”,第一次提出北京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岁月里,北京图书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明确办馆方针,调整了组织机构,多方补充馆藏,扩展馆舍书库,改进读者服务,举办展览讲座,编制联合目录,研制新分类法,在自身业务全面进步的同时,引领我国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
三、“文革”受创 艰难前进(1966.6-1976.10)
“文革”十年给我们党和国家乃至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也使中国图书馆事业经历了巨大的波折。1966年5月以后,北京图书馆的行政管理不能正常进行。从解放军工作队进入,直到“文革”后期,党委会被停止履行职权,工作队、军事管会、工宣队和革委会轮番掌握党政领导权,业务工作遭重创,广大读者被剥夺了阅读权利。
“文革”后期,北京图书馆在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注下,克服干扰,开始逐步恢复“文革”前的行政体制,逐步恢复工作秩序。1971年4月,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以后,北京图书馆就自身方针、任务问题进行调研,明确应以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科研部门、重点建设生产单位服务为主要任务,并适当开展一般的读者阅览服务。根据这一方针、任务的定位,北京图书馆排除各种阻力干扰,恢复了停止多年的读者服务工作,并重启分类法、汉语主题词表等基础业务研究工作,同时新馆建设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四、新馆落成 快速发展(1987.10-1998.12)
1987年10月6日,北京图书馆举行了隆重的新馆开馆仪式。新馆落成并投入使用,是北京图书馆向现代化迈进的标志,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新馆采用的消防中央控制系统和空调集中控制系统,书刊传送、音像视听设备,以及人性化的阅览环境,优化改善了开馆运行条件。在读者服务方面,除设置了开架为主的各类型阅览室外,还设置了闭架借阅、参考咨询和学术活动等服务设施。先进设备、设施的引进与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北京图书馆履行国家馆职能,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
1991年-1995年北京图书馆完成了电子计算机中、西、日、俄文联机采访、编目、检索系统的建设,基础业务和读者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同时,瞄准国际数字图书馆发展动态,开始跟踪、研发数字图书馆技术。
进入90年代,我国的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图书馆也面临着管理的改革问题。针对这种形式,北京图书馆于1992年至1997年在后勤、业务和人事方面推出了一些新的管理措施,进行了改革的探索。1998年又解放思想,从本馆的实际出发,更新思想观念,理清改革思路,明确改革内容,从管理机制入手,出台一系列的机构、干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加强了员工的职业意识、岗位责任感和服务观念;同时搞活了内部机制,逐渐形成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机制,营造了事业发展的环境;有效地发挥了图书馆在文化建设、社会教育中的作用,为国家推行事业单位深化改革,探索并提供了经验。
五、再建馆舍 持续发展(1998.12-2009.9)
1998年12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北京图书馆,发出“大兴勤奋学习之风”的号召。国家图书馆积极响应,广泛运用新技术,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界面,不断推出体现人文关怀与科技含量的服务新举措,着力研发非到馆读者的服务,体现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特征,各个服务层面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1999年实现了365天全天候开馆,推出扩大办证范围、简化入馆手续、增加服务网点等多项服务新举措,。1999年4月,国家图书馆第一家部委分馆的建立,标志着服务范围的扩大和为党政领导机关服务水平的提升。2002年1月,首期“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的举办,以及其他面向公众公益讲座的举办,为讲座品牌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1999年起,国家图书馆的网络建设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率先开通了千兆位馆域网,网络建设实现了重要突破。2003年,ALEPH500业务管理集成系统的平稳着陆,全面实现了采访、编目、加工、流通、连续出版物、规范控制、馆际互借等项业务的自动化管理。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图书馆转换机制。从2003年被列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以来,国家图书馆以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为内部机制改革,推行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建立了激励和约束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制度,激发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活力,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馆领导班子适时提出“三大发展战略”,支撑国家图书馆的事业持续发展。
2004年12月28日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数字图书馆工程举行隆重奠基仪式。2008年6月二期新馆落成,9月9日向读者开放。国家数字图书馆于2005年10月启动,初步完成了二期新馆开馆所需的数字资源建设、网络建设、软硬件采购与研制工作。2010年将完成国家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建设。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设,将传统与数字信息融为一体,为读者构建了完整的信息空间,标志着国家图书馆向数字化的重要转变,推动着国家图书馆向现代化、国际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