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读《名老中医之路》有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3:10:54

坚忍不拔的求医信念与毅力:这些名老中医大都出生于解放的战乱年代,为了学习中医,不惜千里求学或拜师,为了完成学业,在颠沛流漓、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中,起早贪黑,抓紧一切时间去自学或背书,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们这坚忍不拔的求学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普渡众生的慈悲心怀:这些名家在一生的求医行医过程中,始终怀着“普渡众生”的心愿,乐善好施,济危救贫,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普救“含灵之苦”做为自己终生的追求。

学习方法—学习中医首先是要背,背基础书,再有就是背《内经》,《金匮》,《伤寒》—《内经》的重要条文,《金匮》,《伤寒》的重要条文;其次要看书,四大经典要精,要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程度。其他医家的著作要做到博览群书。另外就是摘记,可以结合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专题摘要积累,主要的加以标志,散漫的贯以条理,怀疑的打上问号,领悟的作出分析,大胆地附上己见。另外还可以写心得笔记,把自己的收获,体会见解,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临床时要认真记录下病人的病情,用药,可资今后的分析;再次要会学,“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仅要学其他医生的独到方法,还要善于向病人学,久病成良医,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及用药都是很了解的,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再有也可以学西医的长处,不能固步自封,但也不能象现在某些中西医结合,以西药为主,中医作为点缀。

除了学习方法,老中医们给我的感动更是他们勤奋刻苦的精神,许多名老中医都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学习的,而我们现在学医的条件还算不错的,更应该勤奋努力,知难而上。

何老中医遇到买书难,读书难,解惑难。他自制许多纸卡片,把读书遇到惑分门别类地记下来,自以为是加上一些注释重复二三次注释,循序渐进,兼收并循。他教导要谦虚谨慎,知难而退,懒意一生,即为自弃,要不断迎着困难前进,强迫自己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他讲到为医顾难,而明医治病,较之常医倍难也,知其难,则医者固宜慎之又慎。故寄望今之名医,当心存仁义,博览群书,精通道艺,洞察阴阳,明知运气,药辩温凉,脉分表里,治用补泻,病审虚实,唯期博济,不计其利,不论贫富而济世治人。黄老前辈—澳洲中国中医药研究院院长,认为求学不止,奋斗不息,要自勉、自重、自律、自省。对于药疗实践过程,他认为要把关心、体贴、爱护病人放在首位,视病人之痛苦为亲人之痛苦,痛病人之所痛,急病人之所急,仁爱之心,修养职业道德。朱良春老中医,其治学经历为汲取众家之长,要有独立思考的判断力;更要注重实践,体贴病员,德才兼备,此乃合格医生。关于学术上:经典要读通原文,窥其全貌,熟读警句,掌握精髓,独立思考,兼参校注,更重要前后对照,融会贯通;《内经》是文简意博理奥趣深的经典,仲景学说是质朴严密充满辨证法思想,而温病学是伤害的延伸。关于疑难病他认为可辨可治,关键如何加强基础理论,并熟练掌握和临床实践的灵活运用,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济世活人,积善行德,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名老中医之路》中的诸多名家成功的路径不一,但其勤奋、认真、博学的身影为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不管任何学科,最重要的是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正如子贡所说:“夫子之墙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名老中医们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这条成功之路大概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的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要立志,践行,才享受。

中医学在此科学日新月异之文明时代诚非易事;要维持中医药学术,必须做到捐弃小我,进趋大同,切实以发扬医药为前提,公诸于社会。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医药学现在已进入了一个发展新时期,面对机遇与挑战,继承和发挥,科学发展。

最后以卡·马克思的话结束: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守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