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称3年内不征房产税欲传递什么信号?-中国战略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13:29

官员称3年内不征房产税欲传递什么信号?

2010-05-25 15:40 来源: 评论 0 条 查看评论
【字体:大 中 小】 推荐给好友

  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黄汉权5月17日对记者明确表态:“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5月23日《城市晚报》)。

  我22日读到这条消息时就揣想,这条不无爆炸性的消息23日一定会占据地方媒体的显要位置。事实果不其然,23日一早,我发现消息上了地方网站首页和地方报纸头条。我不敢说官员称3年内不征房产

  税向地方官员和开发商传递了天大“利好”消息,更不敢谓其为开发商打气向地方政府鼓劲,但我敢说消息经地方媒体渲染放大,客观上产生了这一效用。老实说,我对官员于房市调控观望博弈节骨眼上发上述信号是存有悬虑的。

  耐人寻味的是,在物业税面临法律和技术障碍的情况下,房产税被越来越多的人士认为是击溃房价的最后一个杀手锏,却将开征细节传得有鼻子有眼睛,我把它看成是民意期望和调控诉求。殊不知,房产税征收也面临法律和技术两大难题。黄汉权告诉记者,这还只是表面原因,深层次原因则是征收房产税损害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作为税务人员,我认为前者并非“无法逾越”,换言之,“无法逾越”的障碍是后者而非前者,此其一;其二,黄职务为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其言“三年之内”依据何在如何计算出来的?表态是代表官方还是个人?理应向公众说明以消弭悬疑;其三,“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信号传导效应已然产生,一厢为青岛、北京、深圳等地方楼市调控细则为什么均没有涉及房产税做出了注解,另厢招致一些投资客公然叫嚣:“官员持有多套房产则是我们投资客不再担心房产税的天然屏障。”

  值得注意的是,“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似乎话外有话弦外有音,其与另一误读消息同时被官员澄清。5月17日,“新国十条”满月之际,一则关于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相关部委出台一项更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消息被媒体广泛传播。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近日接受采访时证实,“此消息纯属张冠李戴。”发改委的确是在制定一项房地产规划,但该规划只是“十二五”规划中一个常规规划,出台时间也在明年下半年。与“澄清误读”的少量篇幅相比,消息用了大量篇幅报道官员分析表态:央行研究局研究员邹平座表示:“提高(房地产项目资本金)比例是不可能的。”“短期内不会加息,加息取决于CPI走势,不取决于房地产。”“未来一段时间楼市调控将进入一个冷静期。”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认为,“轻易不会加息。”包括上述官员在内的更多业内人士表示,针对楼市的调控政策短时期内已没有新的政策可出(5月22日《华夏时报》)。呜呼哀哉!兜山转水绕来绕去,原来要传递的是“短期无政策”的信号!

  事实上,对现时房市现状和调控效用的研判,同是中央调控职能部门,国土资源部则传出不同信号。就到目前为止调控政策是否产生了一些效果问题,记者独家专访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张表示,一些大的一线城市房价,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压下来。调控措施一时还没有产生效果,因为最近几个月的数字还在上涨。比如一些大的一线城市房价,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压下来(5月21日《法制晚报》)。

  老实说,自4月中旬新一轮调控以来,开发商对房价态度依然坚挺,大多数新楼盘还未出现明显松动。经历近年数轮调控“屡涨屡调屡调屡涨”的江湖洗礼和实战考验,房地产商口气明显比既往强硬许多,“坚持一年没有问题”等言论屡现报端。开发商力挺房价到底在赌什么?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目前房地产开发商与调控政策已陷入深度博弈,部分开发商敢于力挺房价,赌的就是政策调整、房价报复性反弹以及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预期。而“国十条”颁布过月以来,除青岛、北京、深圳等地方楼市调控细则出台外,绝大部分地方政府仍然无所作为能拖则拖。与此同时,针对少数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采取惯用伎俩和非常手段参与调控博弈,有识之人士近日提醒:防止开发商“假摔”地方政府“假唱”和少数专家“吹黑哨”。

  理性而论,观望博弈期无疑是房地产调控处于十字路口的非常时期,各官员对调控效用评估及政策走向信号各说各话甚至截然相反,即便属一家之言也会由于其官方身份被合理想象成政策信号,既不利于民众对房市走向研判把握和理性因应,更不利于中央调控政策动态调整进而达到预期目的。值得警觉的是,不同信号不仅能带来不同未来预期,还会带来不同的即期市场反应。5月17日“国十条”满月之际,一则关于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相关部委出台一项更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消息,让房产股顷刻失色。当日A股暴跌136点,超过5%的一根长阴线更是创下A股市场今年以来最大跌幅。

  是否征收房产税应该由法律决定,而不是由官员决定“3年内不征”;假如没有权威准确的政策信号披露发布,我劝相关官员最好还是慎说少说不说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