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这个“静”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34:27
黄飞小明 2009-11-04 06:10
 过了那么久的暖秋,突地来了一个寒流,四周变得安静起来。路上没有一点响声,连家里的黑狗“嘎嘎”也倦缩在漆黑的走廊里不吱声了。这夜实在是太安静了,安静得竟无丝毫的睡意,也就静静地享受着这秋里第一个寒潮带来的灵感,敲起键盘来了。
  
  接着,一个人自言自语地说:这样安静的夜晚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假如就这样睡着了,又怎能去享受这份惬意!在这样安静的夜里,这世界就属于我一个人了,真是属于我了。我可以放声大叫了。因为这个静谧的夜,我的脑海应该是地球上最大的“海”,里面装满了我要的一切一切。比如,人类啊,宇宙啊,天地啊!还有朋友、家人,阳光、果实……如此安静,让我欣喜,我欢喜这样的安静。
  
  似乎有点忘了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喜欢嘈杂了,而且是越来越不喜欢。既不喜欢也就讨厌周围一切的声音,就连房间里的电视机也让它休息了一年多了。可能真的该添一点可以蔑视一切的长毛绒玩具了,不为别的,就为了吸附那些奉承拍马、官腔十足、喋喋不休、自我膨胀的乌七八糟的声音。
  
  自古以来,“静”字就为案上之极品。一个偶然的机会上茅山,在朋友的怂恿下让老道长看相。我是从不相信这些的,便故意不吱声,考验一下老道长是否大家说的那样“神”。就半分钟,道长送了一个“静”字,静字下面又附上了“顾左右而言”几个小字。回想起来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始修炼“静”的。掐指算来也已有七八年了,几乎是与义务教育读完化的同等时间。至今那个几个字还静静地躺在我的笔记本里。时不时地拿出来“晒晒”,让它积蓄点能量。曾一度时间思量,老道长为什么不送我“宁静致远”,却将“静”单独列出,又诠释为“顾左右而言”?看来老道长真是有点神,那双锐眼能穿透一张装得漠无表情的脸皮下面存在的意识。记得那天从茅山回来的路上,脑子里似乎就那么几个字在转悠,“静——顾左右而言”,转得人有点烦。也是平日里把自己估得太高,甚至埋怨老道长如此无情地“薄”自己的面子。一个“静”字,几乎为我下了“俗”的定义,画了一个“张狂”的圈圈,明知自己还不属于这种类型,却还是一下子摧毁了我心中储存着的一团傲气,反复回忆什么时候不顾左右而言了?想得有些痛苦,也有些迷惘。
  
  也许老道长的这个“静”字份量太重了,以至于从茅山回来后就在脑海的角落里狠狠地挖了个“地窑”,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拼命把以前的噪音、嘈杂往“地窑”里扔。只是非一个“扔”字就了得的,岂不是扔了旧的又添新的,“静”仍然在挣扎。于是,悟出这也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一日晨起,心血来潮顺手拿起床头柜上的“名言大辞典”,无意翻阅有关“静”的名言,却见陆游诗句:“人静鱼自跃,风定荷更香。”归入自然景物中“鱼”一类,分明写的是“静”的崇高,如何并入自然界了。然而,再仔细思考,把“静”归入自然亦无可非议。这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也因而能够在其中生长。静观世态,在纷纷扰扰中给自己留一汪清水。道教中“清、静、和、寂、祥”之让“清者自清,静如处子,和顺端正,寂灭无为,祥风时雨。”静又何不为自然也。
  
  这短短两句诗恍若一阵清风,把积聚很久的浮尘抹得一干而净。从那天起,我为自己校准了键音,开始了“静”的旅程。学着把哈哈大笑改成了微笑,一则可以变得斯文些,二则亦可以少生笑纹。再不在酒桌上张扬跋扈,唯我是才。学着面对电脑倾诉,把胸中的淤积写在屏显上,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一篇篇,满满的、密密的布在白色中。之后又常常一遍又一遍地从上到下默读这些文字,毫不厌倦地以对这些文字嚼了又嚼,仿佛品尝秋色油画般的,把自个儿的灵魂深深藏匿在这斑澜的秋林中,让这飘然落下的秋叶,拂去心中的嘈杂。然而,更多的是对周围事情的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回复到生命的根源——那个明智的虚静状态。且将权利和野心放弃,把欲求看作是和人冲突的危机。
  
  其实,老道长给我写的这个“静”字很飘逸。这么多年来我始终在琢磨着这个“静”字。直至前段时期,忽然感慨,“静”是一种觉悟,一点深渊,一段放下疲惫的瞬间,不用去刻意追寻,一切会在流水中形成的。
  
  读懂了“静”字,人生就全然不偏颇了。这夜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