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手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57:35
                   密教之手印极多,通常以十二合掌及四种拳为基本印,其十二合掌、四种拳如下。
  十二合掌:



第一坚实合掌,梵文宁尾拏(nivida):合掌,掌中坚相著,十指微离。
  第二虚心合掌,梵文三补咤(samputa):十指齐等,头相合,掌心微开。
  第三未敷莲合掌,梵文屈满罗(kudmala):如前,空掌内



第四初割莲合掌,梵文仆拏(bhagna):二地二空并相著,余六指散开,即八叶印也。
  第五显露合掌,梵文嗢多那惹(uttanaja):仰两掌相并,而向上。
  第六持水合掌,梵文阿陀罗(adhara):并两掌而仰,指头相著,稍屈合之,如掬水状,似饮食印也。



第七归命合掌,梵文钵罗拏摩(pranama):合掌,十指头相叉,以右加左,如金刚合掌也。

  第八反叉合掌,梵文微钵哩哆(viparita):以右手加左,反掌,以十指头相绞,亦以右手指加于左手指上。

  第九反背互相著合掌,梵文毗钵囉曳萨哆(Viparyasta):以右手仰左手上,以左手覆在右手下,略似定印



第十横拄指合掌,梵文啼哩曳(tiryak):仰二手掌,令二中指头相接。
  第十一覆手向下合掌,梵文阿驮囉(adhara):覆两掌,亦以二中指相接。
  第十二覆手合掌,梵文同于第十一:并覆两手,以二大指并而相接,十指头向外。

四种拳:



、莲华拳

  莲华拳又称为胎拳。常被用为胎藏部的印母。其印相是握头反指以下之四指,以大指压头指中节侧方。如《大日经疏》卷十三所说:“如常作拳法,大指竖之。”关于此莲华拳的代表意义,多指未敷之莲华。



2、金刚拳

  金刚拳,主要是被用于金刚顶部。《金刚顶经》中所说羯磨印,都是以此金刚拳为其基本。《大日经疏》说其印相为:“以空指在于掌中而拳之”,《金轮时处轨》说为:“以中指、无名指、小指握大指,以头指拄大指之背。”虽然因流派之不同,金刚拳的结法因而有异,但大多以《金轮时处轨》所说为准。

  《金刚顶经》说此金刚拳是“一切如为身语心金刚缚智印。”不空的《般若理趣释》则说:“身、口、意金刚合成名为拳。”两者都认为此金刚拳是表示一切如来身、语、意之三密活动的总持。



3、外缚拳

  在《大日经疏》卷十三中,称此为“指在外拳”,但一般只称为外缚。其印相是合叉二手成拳,十指外现。《金刚顶经》称它为金刚缚,并说此金刚缚是“二手如月形”,这是以外缚的掌中圆形表月轮。《金刚顶经》中的三昧耶印等,都是以此外缚拳为其印母。依《金刚顶经略出念诵经》所记载,为观脱出缠缚之月轮而修菩提心观时,须结此外缚印



4、内缚拳《大日经疏》称之为第二拳。其印相是十指交叉,十指均屈向掌中。

  上述的莲华拳、金刚拳、外缚拳、内缚拳等四类,若再加上忿怒拳、如来拳则成六拳。所谓的忿怒拳,是以无名指、中指握大拇指,竖头指与小指并稍屈如牙。所谓如来拳,是左手作莲华拳,右手作金刚拳,并以右手金刚拳握左手的大拇指。

在佛教的造像开始之后,常用印相来表示教义上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教义的解释愈趣复杂,佛像的造像也不断变化,而产生了不同的印相。一般常见的则有:



施无畏印:即右手曲肘朝前,舒五指,手掌向前,即布施无怖畏给与众生的意思,这是佛陀为了救济众生,使他们能够安心,所施予的印相。这种印相与说法时的印相相通用,如在经论中所说的举手说法,即是此印相。



转**印:两手置于胸前,右掌与左掌相反,左右诸指轻触之相。



触地印:即伸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又称为降魔印,这是佛陀成道时所结的印相。



禅定印:这是佛陀入於禅定时所结的手印,在膝上仰左手,并仰右手於其上,两拇指的指头相接



与愿印:即伸手掌向外,指端下垂的手相。这是佛菩萨为应众生的祈求,所作的印相,表示以普救众生的慈悲心施与的意思。



拳智印:这是阿弥陀佛如来的印相,即二手相叉,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手屈食指,拇指按在食指

上这些手印,是在密教发展成为大流时,已在佛教造像中常可见到的手印。这些常见的手印,一般是佛在不同的情况下,佛像所显的自然姿势。但是在密教的兴起下,手印的发展愈来愈复杂,并与佛菩萨等内证的境界相应,显现为诸尊的标帜,成为身、语、意三密中的身密。

  手印的显现和诸佛的愿力、时空因缘以及众生根器有关。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诞生时,所结的手印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而在菩提迦耶成道时,手印是降魔印、触地印。而在修苦行时也可说是身印,整个人非常削瘦,手结定印。

  降魔印是使一切妄动,属一切六大的妄动全部降伏,不但降伏外在世间也同时降伏内在身心,降伏内在五大的纷扰,也降伏外在山河大地的纷扰。佛陀成道前,内在六大和外在虚空法界的六大造成诸魔前来干扰,因为诸魔相应于一个意识体、一个作用的大力量,所以应缘现起来攻击佛陀。

  在因缘上是如此,在法性上可视为内在宇宙和外在宇宙力量的结合来攻击佛陀,所以佛陀要降魔得内证金刚心,身是金刚体,坐是金刚坐,法界被降伏后变为金刚法。

  另一常见的手印,则是转**印。当佛陀安住在本然法性之后,由于大悲心而转动**,所结说法印,全部的手指曲线是圆的,表示以最柔软的心来转动**,所以很自然地,佛陀是把法界中圆满的境界转动起来,而降魔印是把体性和外界降伏到不动状况。

  到最后佛陀涅槃时,则是结吉祥印,代表完全的休息,回归到法界体性。所以从先起的诞生印起,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之身印,贯穿十方三世,表成佛力量的开始。如此来观察佛的四个阶段,就能了解同样一尊佛在不同时空、不同因缘所显的不同特质,而佛陀的四种手印也代表了不同的阶段因缘。   此外,智拳印也是常见的手印。胎藏界的大日如来,他的手印是法界定印,代表法界的寂静相,一切在理上是平等的,因此以寂静相来显现。而金刚界的大日如来是智拳印,以智慧为力、以智为拳,代表其智慧上的力量,他以智慧观照理上平等的法界,并以独智来突显。但在内在上是不断回旋,从内到外,全体以智慧为根本力量,所以特别掌握到以智慧观照法界的现象。

  一个是理上的结印相,一个是事上完全的智慧彰显,他的智慧了知五大,完全了知的作用是绝对光明的作用。一个属于本觉,一个属于始觉;本觉是平等,始觉是光明和法界自相照应,所以是智慧独朗的状况。因此大日如来在不同的因缘当中显现他的特殊相:在法性的秘密当中,显现寂灭相;在缘起的秘密上,则显现大作用的力量、智慧的力量。

⊙结诵印言时的四处加持、五处加持
  
结诵印言时,有指定的所谓四处加持或五处加持,在次第中到处可见要在一定之处做加持的语句,而且指示的位置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护身法中,对莲华部三昧耶的结印说“真言三遍,做顶的右印”,其次在金刚部三昧耶也说“真言诵三遍做顶的左印”,即明确的指定一处。这里所说顶的左右,是相当于胎藏曼荼罗之三部描述的部位。即以中台八叶为中心,右方有莲华部观音院,左方有金刚部金刚手院。依此将莲华部与金刚部的三昧耶印配于左右。
  
四处是指心、额、喉、顶等四处。配以大日如来的内证智(四智)与四佛如下:



心:大圆镜智——阿閦如来
  额:平等性智——宝生如来
  喉:妙观察智——阿弥陀如来
  顶:成所作智——不空成就如来 /
  加持此四处,行者观想自身成为大

五处是指额、右肩、左肩、心、喉五处,出于《八字文殊仪轨》。加持五处,行者观想自身具足五佛,即身成佛。五处



额——大日如来
  右肩——宝生佛
  左肩——不空成就佛
  心——阿閦佛
  喉——阿弥陀佛 

除了四处与五处加持之外,还有所谓七处,即在道场观主尊与七处,其代表意义如下:



左膝——莲华部─┐
  坛上——佛 部─┼ 胎藏界三部
  右膝——金刚部─┘
  心——金刚部——┐
  额——宝 部——┼
  喉——莲华部——┼佛部——金刚界五部
  顶——羯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