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有财便是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39:56

男子有财便是德

 

男子有财便是德,这个题目表达的观点当然不是绝对正确的,要“男子有财便是德”,那为富不仁者如黄世仁、贪财吝啬如葛朗台也都成有德之人了。笔者之所以还要用这个题目,一者,是因为这个题目跟中国流行的那句老话“女子无才便是德”十分般配,容易让人记住;二者,也是最主要的是,这个观点确实有很大一部分正确性,如果能够正确领会运用,是能够让人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
  男子有财便是德。从对家庭的小德来说,你无财,上不能瞻养父母,父母病而无药,何以尽为儿之孝?下不能养妻育儿,妻子寒而无衣,儿女学而无费,何以尽为夫、为父之责?不孝又不负责任,又怎称得上有德之人?所以说,在当今这个经济社会、消费时代,男子用正当方法积极敛财,也是一种美德,至少也是到了美德的门槛前。
  有人会说,人应该安贫乐道,象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唉,家贫至此,父母难养,则回之乐也,何其残忍也!孝悌未尽,则回之贤也何其有也!象陶渊明标榜士子清高,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最终沦落到为一餐米折腰,渊明真清高欤,假清高欤?一时之意气,使举家沦落随己乞食;一时之意气,将本可谋福与民之令位拱手让与别人,小义不能利家,大义不能利民,渊明何德之有?堂堂七尺男儿让举家老小随己乞食,则渊明田园之乐,真乐欤?假乐欤?!若是真乐,岂非残忍过甚?!孔子说,“事父母尽其力”,他们真尽其力了吗?
  再说了,古人得出“安贫乐道”观点的时代是农耕社会,那时候国家政策向来是重农抑商,如果你家里没有祖传的几亩地,想通过正当手段生财,几乎一点门路都没有,所以古人安贫乐道倒也无可厚非。现在不一样了,这是个经济社会、消费时代,只要付出努力,只要肯钻研,大都能获得财富。如果还在躺在安贫乐道、清高自许的梦里沉睡,做一些不切实际的梦,不想方设法养家糊口,虚度人生,无益家国社会,何德之有?
  男子有财便是德。从对国家社会的大德上来说。你在创造、集聚财富以及消费的同时,也为国家社会做出了贡献。最起码国家没有为养活你和你的家庭倒贴钱,最起码你家庭生活的美好与和谐为国富民强增光添彩。你有了财,当国家有难或周围人有难时,才有更多的能力来支援国家帮助别人,比如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比如向贫困白血病患儿献爱心等。不要心安理得地说自己没钱,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捐出的已足够,你为什么不通过努力多获得些财富,多献些爱心?
  当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富,自然无德可言。我们这里说的财,是通过正当手段,通过自己辛苦努力获得得财。这样拥有这样财富的男子,才是有德的男子。当然,也不能一门心思钻在钱眼里去,因为这世界的美德有很多种,如果仅偏执其中之一,美德就无美可言了,德也会转化为不德。我们这里说“男子有财便是德”,目的是纠正一些人固执的心态和世界观,同时呼唤人们面对财富树立积极良好的心态,如果让人从这一极端出来又掉到另一极端里去,那可不是作者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