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宾揭秘:如果你要嫁人只能嫁给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38:34
2009-2-17 10:13:00 作者: 来源:文硕歌舞梦工场
从北京再往西行,就会到青海。这里是一片民歌的海洋。
1934年,新缰一部分哈萨尔克族迁居青海。当时,作曲家王洛宾随由丁玲任团长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欲往新疆开展工作。由于军阀盛世才没有给与积极配合,服务团去新疆无望只能滞留兰州,于是,王洛宾开始到民乐县哈萨克人当中采风。山村的风光不同于城市的景色,这里,群山巍峨,云雾飘渺,风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游逛,苍鹰展翅翱翔,从高高的蓝天上俯视着大地上的一切生命,尤其是朴素纯洁的民歌风味,与王洛宾的情趣一拍即合。在与哈萨克族歌手的多次接触中,他不仅熟悉了哈族的民歌音调,而且对哈萨克族的民族性格、生活习俗、历史状况也有了初步了解,记下了《流浪之歌》、《我等你到明天》、《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等一些民歌。
1938年—1939年又有一大批哈萨克族群众来到青海。王洛宾怀着年轻人的浪漫,于1939年春天来到青海西宁,再次与哈萨克族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他都沉浸在弘扬中华民歌的激情之中。当他听说当时迁居青海的哈萨克,有30多个人正在西宁,其中有几个是民间歌手和弹东不拉的能手,便通过关系约请他们每天到西宁北门外的“香水园”进行弹唱,每唱完一首歌,都给他带来新的惊喜。为准确体现歌曲的思想内容,王洛宾还特地请了一位通晓哈语的维吾尔族商人作翻译,(通过他还请了几位在西宁的维吾尔族人)用了三天半的时间,纪录了大约20多首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民歌。这样亲近少数民族的生活,一方面培养了他的感受力,丰富了他的想象力,同时也孕育了他的歌舞气质。1939年春天,他从纪录下来的民歌中整理出《玛依拉》、《达坂城》、《黄昏里的炊烟》、《都达尔和玛丽亚》、《暮色苍茫》等十几首来。
在收集过程中,他惊讶地发现,这些边远的牧区群众,竟然一点也没遥闻过外面世界正与日寇鏖战的枪炮之声。此时,一个真实的故事刚好传到王洛宾耳中:有一对蒙古族情侣,男的叫山道儿,女的叫曼莉,二人情深意长,志同道合,不遗余力地为抗日宣传而奔波。后来,一人不幸牺牲,临死前唯一的希望就是要爱人继续投身于抗日救国事业,永不停步。这个故事激发王洛宾若干想法,诱发他一片雄心,促使他从单纯的民歌采风中拔出来,萌生了以山道儿的故事为素材创作歌舞剧,在青海牧区宣传抗战的想法。
于是,王洛宾开始着手把歌舞感觉及其表现,联系爱情故事,对平日搜集的民歌加以改编和升华,除之前已完成的《我愿做个牧羊人》(《在那遥远的地方》)外,还有《草原舞曲》(《青春舞曲》)、《欢迎加入快乐集团》(《黄昏里的炊烟》)、《流浪之歌》、《奶子滚了》、《我们的阿依莎》、《我们是抗日远征军》、《猎人之歌》、《黎明之歌》、《流浪的哈萨克》、《爱子孙先要爱我们中华》、《炒面敬朋友》和《中国穆斯林进行曲》共13首歌曲。平心而论,这些歌虽然基本上都是哈族的民歌音调,歌词是稍加整理的原歌词和根据剧目的需要,创作填进去的新词,但经过王洛宾的改造,不仅剧情简约、集中、生动,而且,曲调既具有民族特色,而又自然流畅,歌词琅琅上口。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最初是1938年王洛宾在甘肃酒泉从一位新疆维族小商贩那里听记的,那时歌名叫《羊群里想念你的人》。后来王洛宾在西宁听到哈族歌手又唱到这首歌曲,王洛宾便与在酒泉的记谱对照,发现所唱的曲调基本相同,只是词句排列次序略有不同,于是,王洛宾将这首歌重新整理出四段歌词,定名为《草原情歌》。王洛宾在创作《沙漠之歌》时将《草原情歌》的第四段删去,用《我愿作个牧羊人》为歌名,写入了这部歌舞剧。
1939年秋,一部利用哈萨克族民歌音调写成的两幕抗日歌舞剧《沙漠之歌》终于诞生了。就这样,王洛宾以自己的直觉、情绪、印象,去捕捉少数民族歌舞海洋中所有的新奇,不放过哪怕是细微之极的感触,再把歌舞元素拆散、改组,加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生发成一个有声有色的歌舞境界。
歌舞剧《沙漠之歌》讲述的是:在西北的草原上,住着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哈萨克族部落。他们的游牧生活逍遥而浪漫,每逢刮风下雪,他们欢聚账房,弹起“冬不拉”,太阳一升起,又奔驰在茫茫的草原上,这就是当时他们所了解的人生意义。什么日寇对我国的侵咯,甚至连国家的观念都很淡薄、模糊。在这个背景下,青年李凯主动走近哈萨克牧民,向他们宣传抗战。最初,哈萨克族牧民怀疑他的目的,尽管李凯做了许多努力,宣传工作收效甚微。面对困难,李凯没有气馁,一如既往地向牧民们讲述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宣传抗战思想。当他观察到哈萨克族青年尔利和阿依莎这对情侣思想比较进步后,便想方设法地将他们争取过来,并通过他们向牧民宣传爱国思想。尔利和阿依莎也积极地帮助李凯做宣传工作。日久见人心,不久,哈萨克族头领和牧民都接受了李凯,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见时机成熟,李凯便向头领提议,将牧民集合起来,组成“抗日青年远征军”,上前线打日本人,头领允许,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联欢会,大家载歌载舞,草原上一片沸腾。一个黄昏,一支抗日远征军,在嘹亮的歌声中,离开了草原。王洛宾创作这部歌舞剧的目的有二:一是使哈萨克人看了,给他们一种国家观念,并启迪他们的抗日意识;其次是外地人看了,使他们知道在抗战的西北后方,还有一些同胞需要组织起来,拧成一根绳,共同抗日。
值得注意的特点:
1、这是我国继阎述诗1934年最后一部歌舞剧《风雨之夜》之后又一部著名的抗日题材歌舞剧,特别是反映少数民族哈萨克族,作为中华民族之一员,与内地人民同具爱国情怀,同仇敌忾抗日救国,十分难能可贵。
2、其切入的思想理念是,日本人欲灭我,要灭国灭教,我们哈萨克穆斯林必须救国才能救教,说理非常自然,具备极其特殊的地域生活气息,因而使本剧更带有历史的深度。
3、艺术特点是歌、舞、剧三位一体,加上王洛宾亲自主演,可以说是四位一体,体现了创作和制作者王洛宾深谙歌舞剧艺术特质的良好素养;其自觉地吸收少数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歌舞元素作为现代歌舞剧的重要表达方式,保证了剧本艺术形态的本土性和时代性,使艺术创新完好地实现。
4、音乐布局丰富、合理:有叙事的、抒情的独唱,也有歌舞性很强的合唱,还有进行曲,男女声及合唱的搭配都较合理,另有一首幽默诙谐的器乐舞曲,也使曲体呈现变化多姿;音乐素材多用哈萨克民歌,突出体现了地域和民族风格。
5、这部歌舞剧很注重以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突出人物。例如,李凯在宣传抗战思想初期,为了让牧民打消对自己的怀疑,取得一位哈萨克族老妈妈的认可,李凯特意换上哈萨克族牧民服装,利用自己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优势,主动与老妈妈闲话家常,帮她挑水、拾牛粪,使得这部歌舞剧生活气息浓厚,非常贴近牧民生活。
从1940年4月起,王洛宾作为创作、导演和主演,在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中,带领“青海儿童抗战剧团”一帮只有十三四岁的孩子们开始到郊外排练场进行排练。好在,孩子们非常刻苦,一丝不苟,每天认真试唱练跳,这树立了他对这部歌舞剧的极大信心;王洛宾若有空,也会与音乐老师周宜逵,一起教孩子们唱歌,一遍又一遍,要求孩子们达到歌声和谐、音准的要求,直到嗓子疼得发不出声来。歌舞剧中还有许多舞蹈场面和群众场面,王洛宾也亲力亲为,与儿童抗战剧团团长赵养天共同研究排练。
《沙漠之歌》排练好后,决定举行一场招待演出。当时除了西宁市一些少数民族干部前来观看外,还有一部分社会代表人士和学生,共有300人左右。由于剧中大部分歌曲采用哈萨克族的民间音调,剧情简单生动,歌词朗朗上口,又载歌载舞,一经演出就把观众抓住了,有些哈萨克族观众在台下也跟着歌起来、舞起来,气氛异常热烈。
之后,《沙漠之歌》先后在海晏、门源、刚察演出,每到一地,都会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与欢迎,热情的牧民主动送来了演出需要的少数民族服装,并且用长木头搭起架子,上面铺上木板作为舞台,更有甚者还将家里的毡拿来免费供剧团使用。1941年夏,《沙漠之歌》在海晏演出时,因受到剧情的强烈感染,当舞台上演到各族群众组成抗日青年远征军即将开赴前线时,台下有三四名少数民族青年跑到后台要求参军抗日,使得全体团员倍受鼓舞。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民族歌舞剧的探索时期。王洛宾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炼和升华少数民族歌舞元素和自己的叙事技巧,探索如何纳民族元素于歌舞剧,推歌舞剧于抗日,使二者浑然融为一体。这种对故事的思考构成了歌舞剧叙事者一种独特的叙述风格。这种探索,以虽小却意义非凡的歌舞剧《沙漠之歌》问世并公演为标志,可以说结出了硕果。说它小,是因为只有两幕;说意义重大,因为它是青海民族歌舞剧的先声,不仅仅唤醒了各族群众抗战意识,也催生出中国流传最广的音乐剧情歌。
也许,在王洛宾的歌舞剧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歌唱家赵启海。《我愿作个牧羊人》,以后被作者改名为《在那遥远的地方》,《草原舞曲》被改为《达坂城》,先是在青海、甘肃一带流传,以后又被赵启海在偶然中听到,极为欣赏,便将这支歌带到祖国的大西南四川等地。于是,这两首歌曲一夜间被大家接受,都将它作为最优秀的民间歌曲传唱着,一传十,十传百,在抗日大后方的知识青年中引发巨大轰动。在刊物登载以后,40年代初期又快速流向仰光、新加坡等地。
刚好,在国民党统治区,正大力倡导唱民歌,举行了一系列宣传爱国主义的进步活动。于是,王洛宾的民歌以其自然、纯洁、清新、本土乃至野性,成为各项活动的新欢。1946年4月,重庆青木关前国立音乐院为欢迎戴爱莲所举行的民唱演唱会,1947年冬至1948年春,作为反饥饿、反内战学生运动的一部分,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所举行的《新疆民歌》流动音乐会,歌唱家叶素、王恺庭都曾演唱过《在那遥远的地方》这支歌。百老汇经典《演艺船》中“大河之歌”演唱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黑人歌唱家罗伯逊,生前曾满怀激情地唱着这支歌,来表达他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国外有些音乐院校,将它看成是东方音乐的典型作品,而编入音乐院校的教材。20世纪50年代来我国访问的一些国际音乐舞蹈团体,也都用汉语向我国听众演绎过这支歌,使得歌舞剧插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成为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华语歌曲之一。
《沙漠之歌》是典型的王洛宾风格。尽管《沙漠之歌》中演唱的13首歌曲中除了《我愿做个牧羊人》和《草原舞曲》外,其他歌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但是,其歌舞之独特,旋律之灵动,情感之真切,给人们带来一种朴素健康的、向上进取的民族美学的追求与前所未有的惊喜和愉悦——民族派的特点,确实被王洛宾信手给拈了出来。由此可见,20世纪的民歌欣赏者(尤其是西方的欣赏者),对于20世纪以来的数以万计的民间歌曲无疑已历经沧桑, 处变不惊,然而,王洛宾的这两首歌舞剧歌曲却引起了不同凡响的震撼,甚至绝大多数人只知道《在那遥远的地方》和《达坂城》,而对《沙漠之歌》反到知之甚小。这是王洛宾的歌舞剧智慧在东西方世界几乎同时激起的回响与思索,这个过程现在还远没有结束,它所代表的精神—民族化、本土化,高扬爱国热情,与全面西化或戏曲化的某些作品形成鲜明的对照。正是籍着这种精神,不仅把王洛宾推上了西北歌舞剧的巅峰,而与上海、北京、重庆等地的大师们遥相辉映,也使《沙漠之歌》开始融入由《白毛女》主导的、势如江河奔腾的民族歌舞剧浪潮。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