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对《中国青年报》说点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6:45:28
在回忆中向《中国青年报》致敬04-07-20 00:19  发表于:《青年参考》 分类:未分类
很想对《中国青年报》说点什么,来源于看了教官的《我真想放下手里的活,为他们提提行李》一文和今天读到的两篇“冰点”文章之后。这两篇文章是我特别从一堆中青报中挑出来的,因为它们出自我喜欢的大报的两位女记者之手,一个是蔡平,一个是江菲。
江菲的《在理想面前崩溃》写了一个平凡无奇的小学教师,从实践理想到不断被现实否定的巨大的情感和心理落差,再到最后的那点让人回味无穷的感动。在看的时候,就想到报社一个和我很好的女编辑,在谈到她过去任职的中学班主任岗位时落寞无奈的表情。蔡平的《一本侵权书后的蹊跷》,从开头到结尾都充满悬念感,文章也不避讳地以“我”字衔接,穿插对白,可见作者过去以小说练笔的功力。这篇文章让我产生敬意的是其中透现的作者不惜余力释疑解惑的采访努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细节,并现场取证,在读者最需要她的时候,她总是在现场,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不得不对这样一个称职的记者产生敬意。文章值得称道的也还有结尾,人物的倔强的性格像个惊叹号在脑子里磨灭不去。读这篇文章,我想到了我采写过的鞠德源,曾经是想对他的书的退返进行追查的,也涉及出版社和印厂,最终却没有选择这个角度来做,我想,如果要做的话,蔡平捕捉细节的能力和对待采访的耐心都很值得我学习。
说到这两篇文章又想起一个叫《盲井》的片子来,前段时间找来看了,看到10分钟的时候就知道是个好片,看到20分钟的时候就知道是个我必须看完的好片,李扬改编自真人真事的矿工生活的记录故事片让我很吃了一惊。或许有些真相,你永远不可能知道,因为你生活在这个群类的外沿。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在想我做过的《一个农民工的意外死亡》的稿子,虽然我到现在都不怀疑那个民工的非正常死亡有家乡人做鬼的可能,但是这个片子确实让我看到了在对一些陌生族群的接触中,我们了解真相的难度。废话少说,撇去常识和偏见,在了解真相时,最大限度地捕捉细节,进入当事人的族类圈子,甚至改变说话、做事、思维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再跳出来,做回自己的记者面孔,或许是值得尝试的做法呢。
有点岔题。说《中国青年报》。那天给小娅老师递了自荐信和部分作品之后,就等她的回音。这是我第二次给这份报纸递自荐书和作品,第一次,发生在去年的3月吧,反正是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给的是王勤桦老师。小娅老师在第三天给了我答复,说我喜欢你身上的那种劲头,希望你能来报社工作,不愿你被别人挖走。她最后一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和我第一次自荐时被中青报拒绝洒泪离开时一样刻骨铭心。
我和朋友说,有了一年的工作经历,自己在职业道路上已经有了回旋余地和自信,但是总还是对《中国青年报》有一份诚惶诚恐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其他任何一家媒体身上都找不到。这里面,有自己对这份报纸出于职业态度的敬畏,有自己因为长时间身处她的边缘而产生的复杂的感情。
小娅老师给我的一个并不完全明确的答复,竟让我顿时似乎就看到了自己在这个职业内的希望,虽然我知道凭我这一年的努力,重新获得《中国青年报》的认可,并不是件太难的事情。但是在我和小娅老师的面谈中,她还是提到了那个曾经让我怎么努力都无法逾越的障碍:报社男女记者比例失调,急需更多男记者加盟。但是曾经被男记者和研究生学历挡在中青报大门之外的我,这一次却并没有败在这两道门槛脚下,如果不出意外,我一年期满之后就可以进入这个正在转型的主流大报,开始我新的职业生涯。
在给小娅老师的自荐信中,我说我要做李大同老师认同的“人”的新闻,要好好潜伏下来,向新闻业的前辈们求教,修炼自己,为5年后真正开放的新闻舆论环境做准备。我知道,如果当初我顺利地进入《中国青年报》,我可能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想法。就是说,我今天之所以还想进这家报社,和当初的想法并不一样。如果说当初的想进《中国青年报》,还夹杂着大报荣耀感和解决户口问题的庸俗想法的话,今天的想进《中国青年报》,则纯粹是为着一种职业操守、职业理想而来,是循着大师的脚步来的。这里面,当然也少不了几位圈内大虾的指点。
一年前流泪跑出中青报社时的心情历历在目。本来赶到报社,以为能得到一个面试的机会的,但是王勤桦老师告诉我名额已满,不能再面试了。当时我的眼泪就下来了,很糗地在我实习了大半年的地方哭出声来。王很认真地给我纸巾并告诉我说报社没有选择你,并不是说你能力不济。我很认真地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并且真的没有对自己丧失半点信心。
但是那天对自己的打击真的很大,因为我一直以为凭自己在报社半年的实习成绩和积累的人脉,进入报社工作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后来我找到一个麦当劳,好好地哭了个够,然后打电话给 taras。自此之后我就开始真正经历找工作的艰辛,这段经历我到现在都觉得宝贵。taras也说,你在找工作这段时间所遭受的挫折,比你顺利进入一家报社工作所得要多得多。他说得很对。
自《中国青年报》求职失败之后,我开始彻底转型,不再考虑户口编制之类的问题,目标直接指向成熟的市场化媒体。我去了《新闻周刊》实习,在得到编辑的首肯之后,我返校办理毕业手续。这段时间北京正是SARS最严重的时候。等我能够返回北京的时候,我被安排到《新闻周刊》的时政社会组实习,并在一周之后又被调回文化组,并在一个月后被告知杂志社今年不打算招毕业生。这个决定和《21世纪环球报道》倒台后大批记者流入《新闻周刊》有关,也和杂志社说不清的人事关系有关,客观一点,可能也和我在杂志社的表现不够突出有关。总之这是我第二次求职失败的经历,也是在编辑已经对我许诺将留给我一个职位之后的打击。离开这家杂志社的时候,我知道我以后不会再回来,因为为她工作了几个月,我并不开心,这和它有没有给我机会无关,但是我还是很感谢它对我的媒体商业包装感觉的启蒙。
这之后,我开始了撒网式的求职方式,印了无数的简历,给还算合意的媒体寄出,大多是采取直接争取面访的方式进行,效果似乎很不错。后来在《京华时报》的经济组也呆了一周,因为实在是对经济类报道提不起兴趣而放弃了。但是在我不惜体力地奔波和表现自己的过程中,我事实上积累了比现在多得多的人脉关系,到9月的时候,我已经可以在《了望东方周刊》、《青年参考》、《新京报》、《BIGSTAR明星周刊》、新浪网等单位中任选一家了。而我没有选择的几家单位的面试者,后来都成了我的朋友,一直和我保持联系,并一直观察我这一年在《青年参考》的工作情况,所以如果我现在从《青年参考》离开,去《了望东方周刊》、《新闻周刊》和《新京报》工作,也成了毫不费力的事情。
好象又岔题了,其实就是想说,在离开《中国青年报》一年之后,再看她的文章,还是想向它致敬,而且是真正有了比较之后的致敬。我就是想做个特别职业的新闻人,现在想想,除了《中国青年报》,好象没有更好的去处,那么还等什么,就厚着脸皮再自荐一把,即使她再用种种理由抛弃我,我也不再怨恨她,因为这求职的长长的一段经历,已经教会了我看待自己;而一年的工作经历,也让我不再有生存的危机,可以更从容地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
拒绝诱惑
[回复] [引用]引用地址:http://www.xici.net/u875814/d21112546.htm [复制链接]
02702336魔鬼异教徒 发表于:2004-7-21 3:02:17第2楼
也是向一种态度致敬,这种态度在中国实在是已经很少了,或者从来如此。
认真和职业的精神,并不需要社会一定得为你开辟出一个你所知道的最理想环境才得施展。如果我们不知道外面有更好的环境呢?我以为,那种苛责只是一种偷懒的借口和理由。
中国今天的环境倒是最易得考验和锤炼做新闻的做种精神,丰茂的草原上开出花来,谁都会的。真正的职业追求,正是吴澧说的,在悬崖上生花。这才叫牛逼。再加一句,螺蛳壳里做道场。
补充日期: 2004-07-21 03:03:29
《我真想放下手里的活,为他们提提行李》
前些时候,报社里请了卢跃刚、李大同来演讲,新同志的感慨万千自不必提,我和另一位老同事聊起自身职业经历的不足,竟都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允许,我们愿意放弃高一倍的薪水,到李大同手下当个小记者小编辑老老实实学习一年。——李大同和卢跃刚之摧残记者自尊心的说法,在我们耳朵里早已被夸张到令人头皮发紧的程度。今天中国的特殊时代可使新闻刚入门者在很短时间爬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位上,但一个胸有野心的人,实在该有扎扎实实锤炼基本功的经历,就我所知,真能算是锤炼基本功的地方,今天或许只有中国青年报。这不是说它现在可见的业务水准,而是其内在的文化和精神。
一定要在中国报纸中找一个“灰色贵妇人”,那该是中国青年报,这么多年折腾下来,新闻人比较纯正的职业骄傲感,在别处已彻底消失或从来不曾出现,但在这座大楼里的一些人身上还可时不时顽强显现一下。举一个或许未必恰当的小例子,今天普遍的一稿多投现象,事实上有其充分的理由不可加以道德责难,但我留意到,坚持绝不一稿多投的,似乎只有中青的李方和以前的少华。或许可以为他们列举出种种固守的理由,但我以为,心中自有一种不坠的默知默会的骄傲矜持,才是最根本原因,哪怕这报纸在许多读者看来早已没落。
这种没落过气贵族式的骄傲品质,我不好说它是一种气度,但说成是厚度下的平易、谦逊和低姿态总不为过,BBS上的诚恳即可为一面。李方且不去说他,以前BBS上活跃勤奋的大同、少华、刘健等人实在是态度老实认真的普通网民,而经常可有名字见报的杂文家时评家们偶尔幸临BBS,总不免拿着捏着端着成名成家的架势。冰天蓉儿在时评家们扎堆相互打躬作揖的SOHU星空评论的感慨很有道理:“你们这儿怎么透着一股子刺鼻的酸臭男人气?”
我不知道,这种差别是否还与中青有类乎BBS的抛掉客套直逼主题而去的交流传统有关,我以为它该是有这种传统的。我曾把李大同讨论业务的一些长文打印过不止一次,就为告诉同事,一家有真正业务交流氛围的报纸,它直接了当的业务交流争论,在认真、坦诚上可以达到怎样的高度,一家有光荣传统和厚度的报纸,它背后的基础何在。大同一篇万字长文《关于一组稿子,关于记者,关于新闻》是我最强烈推荐的文章。那是一篇特别能显现出追求职业精神的长文,但如果是发生在BBS上的一场砖战,我相信大同一定会与争论者从此结仇,因为它不加任何掩饰的语气实在是可以用刻薄和毒辣来形容。现在看,甚至会让我想起搞笑之挖苦打击李方来。
我一直不知道自尊心该被严重摧残的对象是谁,后来得知是刘健时,我实在是狠吃了一惊,刘健是这家报纸我接触最多也是在人品和知识上最令我尊敬的编辑,但我实在没这种心理准备,一个最简单的很小人的理由是,李大同的种种传奇故事,我全是从他那听来的。李大同再牛,但他有些傲慢得近乎无礼是吧,他有些倚老卖老的观念也会过时是吧,但我没从刘健那里听到一个“不”字。刘健身上令我暗中敬服的品质本不该与一家报纸联系上的,但那些值得我尊敬的同行,几乎全在这家报纸。
一位曾在中青有过短暂工作经历的哥们,MSN上的ID一度叫“总有一天我要成为叶研大哥那样的银”,我与他疯狂吹捧的偶像叶研从未交道,只在食堂吃饭时识得其人,如果人过四十为自己的长相负责之说可靠,我想至少叶研是位人格值得尊敬的人。而对这些人的尊敬之意会奇怪地表现为平淡,我想未必全是我个人性格的原因,我不记得曾向这些值得尊敬的前辈有过当面表达,而那位巨崇拜叶研的哥们据说也不曾当面表现的像个FANS。顺带说一句,那位哥们长得实在是一副吊儿郎当、专门“解构”神圣的流氓嘴脸。
现在,因一封被广泛流传的信,卢跃刚成了一个网上热门讨论的名字,他获得了无数赞美。而我因此尊敬他,仅愿意从一个报人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信念角度来看,就像尊敬一个认真对待骑士精神的骑士,尽管他要坚持的新闻理想或新闻伦理,从来是有限空间内不完全的东西,甚至是从来不曾真正存在过的幻觉。我无法认同那些将之附上更多政治意味的赞美期许,至少因为今天的中国,姿态更高更激烈的勇敢表态,在得失可预期的前提下实在无法教我有充分理由相信其诚实,而在我看,诚实是今天远比“正确”更宝贵更稀缺的品质。
那天食堂里与卢跃刚隔几排座位用眼光打了下招呼,我看他脸上现出孩童似的顽皮得意,我平静地看着那些牛人们在这里进进出出,突然想起叶研在《南极越冬琐记》一文中结尾的那句话:“我真想放下手里的活,为他们提提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