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美对中国三大战争的新帝国主义本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36:38

郎咸平:美对中国三大战争的新帝国主义本质

2010年03月29日 09:34凤凰网财经【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9条

进入郎咸平专栏主页>>

郎咸平 著名经济学家

今天距离奥巴马同志上任已经一年多了,在这段时间内,这位黑人总统从访问中国时的甜言密语到今天到处挥舞大棒频频向中国发难,可以说的上是步步为营,机关算尽。

在奥巴马同志访问中国的时候,我曾经说过他给我们带了来了三大“礼物”,那就是:贸易大战、汇率大战、成本大战,可怕的是,到今天为止我所说的三个“礼物”,我们已经全部收到了。尽管我不希望预言成真,但预言最终还是变成了现实!

不该输的输了

就在奥巴马访华之前的头两个月,在一场不应该输的贸易争端中我们输了,而且是完败。我们选择了错误的代表、选择了错误的对手、更选择了错误而苍白的辩驳理由,我们输的是一败涂地,而后续的余波荡漾让我们难以承受。轮胎特保案是贸易大战的开始,这是美国工会提出的第七次特保案,前六次都被美国总统否决了,第七次竟然通过了,那太可怕了,通过的本身就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国家战略。在美国的运作之下,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印度立刻发起轮胎特保案,德国发起太阳能电磁反倾销案,欧美发起鞋类、铝箔、无缝钢管反倾销案,美国发起九寸钢管、输油管、磷酸盐等等反倾销案。今年1月份开始,美国又针对我们三项产品展开反倾销,第一个叫钻管,第二个金属网制造的托盘,还有电热毯,托盘和电热毯就是我们轻工工艺纺织和电子工业,美国已经开始制裁了。虽然我预测到美国会发起贸易大战,然而让我始料未及的是,这场大战来的会如此暴风雨般猛烈。

不该赢的赢了

我在几年前就曾经强烈呼吁人民币是不能升值的,人民币一旦升值,这个升值的脚步是停不下来的。尽管我说的完全正确,但是没有人听的。

我在2009年4、5月份我说按照我对美国的理解,我有30%的把握,美国将在年底对中国展开汇率大战。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12月份我们汇率仍然保持在6.82水平。12月31号美国派出他的头号马前卒,2008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在《纽约日报》发表对中国人的元旦祝词,标题是《2010年是中国的年》,副标题是《那是一个很糟糕的一年》。他说: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不升值,他用了句英文:中国剥削全世界。

伴随他的话,今年1月份中国首次超越德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当我们看到这个新闻是不是有些得意!这有什么得意的,我们都已经上当了,自己还蒙在鼓里。我们赢得了出口第一的美誉,却成了欧美等国借机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借口。在美国马前卒的一系列报道之后,欧美老百姓同仇敌忾,欧美各国领导把失业问题,尤其是金融海啸导致的失业问题居然一股脑地推到我们头上。到了1月20号,七大工业国通过媒体表示,2月5号的加拿大峰会,七大工业国将再次对人民币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我们的总理在两会上明确说人民币没有被低估,看到这个情况我对于我们领导人的压力非常同情,因为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去年年底我们顶住了压力,人民币汇率就是不升值。这次能不能顶得住压力,做什么选择我没有把握。因为人类历史上各个国家对一个国家的汇率如此之敌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1985年对付日本也不过是4个国家,这一次是全世界除了非洲以外的国家联合对付中国。你们可能不知道,11月13号,亚太经合组织当着我们与会国家领导人的面要求人民币升值,11月30号最后一个堡垒沦陷要求人民币升值。

各位要记住,汇率大战一定要配合资产泡沫化才有效果,不知道你们听我讲这句话,心中有没有一丝恐惧?我们有资产泡沫吗?不是有,而是很严重。

看到我节目的人都知道我还说一个成本大战,说到这个成本大战我觉得我没有必要讲太多,每一个人都有感受,铁矿砂的教训还在继续,尽管我们是主要消费国,但是谈判的话语权依然在对方。餐桌上的危机愈演愈烈,油、米、肉、菜、甚至自来水,这些与生活必需的物质已经成为别人控制我们的武器。外资已经渗入到吃穿住行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要撑控我们的每一个毛孔。如果美国人要发动成本大战,我们又有几成胜算?

通过三个“礼物”暴露了美国等国的彻头彻尾的帝国主义的本质,只不过他们换了一种全新的方式,由以前的船舰利炮变成了今天的资本侵略。这些国家通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手段来搞垮一个国家已经是屡试不爽,日本、越南、泰国、菲律宾已经成为他们的手下败将、一蹶不振。中国早已经成他们的目标,在条件已经具备的情况下,只是需要一个时机、一个理由。从我最早的呼呼人民币不要升值,到现在我们的领导人在公开场合发表人民币没有被低估来回应国际上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我们是可以看到希望的,我更希望我们能顶住压力,认清新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谢国忠:政府调控楼市像处理家庭纠纷 谁闹就向谁倾斜政策

2010年05月20日 10:22财经国家周刊【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57条

新崩溃还是新趋势——中国经济形势之辨

主持: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刘琳 殷俊

嘉宾:

陈 平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顾海兵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谢国忠 (独立经济学家)

张立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如同对其他许多经济现象的看法一样,对于中国经济的走势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预期。

随着中国率先恢复GDP的高速增长,在大多数人看好“中国模式”率先复苏的同时,对中国经济的质疑声也随之而来。特别是中国政府遏制房地产投机的政策引发股市下跌之后,从投资基金经理到投行分析师、经济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将“硬着陆”的所谓“新崩溃论”乘势再起。

在质疑者看来,当下的中国和房地产泡沫破灭前的日本一样,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巨大的资产泡沫、不良信贷,是内需的不足,是货币政策的两难和不完善的外汇制度,这些累积的风险终将爆发,导致“中国奇迹”的崩盘。

中国经济是否真的存在“崩溃”的可能?新“中国崩溃论”是杞人忧天、耸人听闻还是先见之明?是否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本刊特邀请了数位对中国经济增长有长期研究的经济学家,就此展开对话,期冀在思想的碰撞中为读者打开一扇观察中国经济的窗户。

崩溃还是持续发展?

《财经国家周刊》:你们如何看最近日益高涨的新“中国经济崩溃论”?是故意唱衰中国经济还是确实看到了深层次的问题?

谢国忠:国外的一些基金经理和媒体们往往会追求一种“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效应,探究其背后的深意可能发现——没有深意,只想引人注意。因为他们并不真正了解中国,也不了解真正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所以只能通过惊人之语来提高声音。

相反,一些已经在香港有十多年从业经验、专注于大陆市场的基金经理们的态度应该引起关注,因为他们了解大陆的行情。

但不管这些质疑者如何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经济的增长模式确实问题不小,这是事实。

张立群:之所以国际上有所谓“崩溃论”的声音,我认为是陷入了美国经济框架的思维方式。以房地产市场来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是有巨大的居住需求支撑的,而这些需求是由收入和储蓄提高所支持的。这与美国靠次级债支撑住房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房地产繁荣差别很大。

次贷危机以前美国房价大涨、楼市繁荣,是靠高杠杆来维持的,所以他们看到中国房地产市场也认为有泡沫。但国内外的经济增长所处阶段截然不同。

顾海兵:对海外的一些评论,不论是什么观点,都没必要过度反应。我们现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国内提出的许多问题都熟视无睹,对海外的议论却大惊小怪。

具体到所谓“中国经济崩溃”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衡量的指标是什么?从一些公认的经济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和当年的日本根本不具有可比性。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当年的日本已经是“发达后”,而中国还处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是不是存在房地产泡沫?当然有。但是中国还有巨大的人口,还有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空间,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本面都没有变化,相比之下资产泡沫的问题就不是主要的了。

我的基本判断是:中国经济没有崩溃,不会崩溃,但也不等于不存在严重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变成可持续的发展。

陈平:你去关注西方媒体或者学界的言论,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人说中国经济要崩溃了,这个不足为奇。

在2004年全球经济形势大好的时候,有一个奥地利学派的克拉斯穆尔·佩佐夫(Krassimir Petrov)写了一篇文章叫《中国大萧条》。这篇文章有意思的地方是,虽然预言中国经济会面临一个大萧条,但却认为大萧条后美国经济会衰落,中国会成为最大的经济体。

如今看来,这样的判断更有先见之明,就是全球金融危机是由美国引起的,却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事实上,中国的表现比他预言的更好。中国成功的一个经验,就是利用别人的失误,抓住自己的机会。

当然,我们也要从美国那里学到经验,不能让金融利益集团绑架决策,防止在房地产领域出现大的风险。<<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相关专题:

全民大讨论:中国房价泡沫破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