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抄习,所以抄越! - 左岸读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16:34

是的,我是个抄袭型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师

这点我毫不否认,如果某个产品模块我不会设计,我会毫不犹豫的拿我竞争对手的或者类似的产品来进行抄袭。然后把做出来的东西交给我的用户来做检验,最后修改与完善。

我的抄袭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1)求同

拿到某个需求之后进行分析,并与我脑袋中储存的我用过的我见过的产品进行比对,如果没有就去搜索。发现我现在做的产品和我之前用过的产品的相通点。

2)存异

认认真真的使用一次存在与我现在做的产品相通的产品,去看大家对他们产品的反应,以及我用我自己的观点和掌握的知识做出判断。看哪些是他们做的优秀的,哪些是他们做的不好的,哪些是对他们而言可行但是却不能放在我的产品上的。

比如,Gmail的邮件功能做的很强大,防spam模块也很赞,但是,类比这个去做电子商务网站的邮件系统,那就绝对是得不偿失了。

3)组合

研究完所有类似功能的产品之后,我会发现A家的未登录提示做的很赞、B家对于文案的优化很合人心、C家的信息架构很牛掰。然后我需要做的就是把A、B、C三家的优点做综合,然后分开抄袭。

是的,完全抄袭一家的产品是低级的抄袭,也是不认真的抄袭。

4)优化

也许D家的类似产品的创意很棒,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实在太烂了,用着超级不爽。我就会选择把他的创意抄袭来,然后进行优化。

比如,之前做电子商务平台商铺系统的时候,有个小站搞了个“邻家铺子”的小功能。但是,点击“邻家铺子”按钮的时候他只是对所有的店铺进行一个按顺序的在 新 页面打开而已。我觉得这个创意太牛掰了,但是这个设计太糟糕了。于是,我也做了个邻家铺子的模块,我把规则修改成从与当前用户浏览的该店铺的同类店铺中随 机打开一家进行展示,既达到了邻家的目的也做到了契合用户兴趣。

5)修正

当把这些抄袭来的东西进行拼装之后,属于我的抄袭作品就出来了。它看着像是披着A产品的皮,拿着B产品的刀,走着C产品的步子,还比D产品多戴了顶帽子。但是战斗力如何则是由我的用户说的算。

快速上线之后,通过后台流量的监测、用户的回馈、相关领导的意见等等就能知道这个组装出来的家伙是变形金刚还是坨泥巴了。这个时候你也知道问题点出在什么地方了,迅速做出判定,然后修改之。

概括来说,这就是我的产品设计迭代理论。个人觉得互联网的产品设计首先是个快速迭代的过程,其次是个不断的被抄袭、抄袭、再被抄袭这么一个大的迭代过程,整体来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而决定你是否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的条件是,你是否能“抄越”。因为抄习,所以抄越!

当然,不排除你是天才的产品设计师的可能,那么,如果你是个完全就只按照自己脑子里的设计想法去设计而不会参照任何其他人的产品的设计师,请,尽情的鄙视我吧,我完全真诚的接受你的鄙视!

附注:“抄越”一词我从我们团队的一个美女那听来的,后经bian和白鸦同学的演化就成了,“因为抄习,所以抄越!”

最后,用毕加索的一句话结尾:Good/Ba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Picasso

左岸.P.S:我支持原创,只有原创才有生命力;如果不能原创怎么办,那么就学习,借鉴并尊重原创者;我想,我们的学习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吧。这里再引用一篇“世界博览”中的文章——日本,模仿大国到创新强国,哎!虽然不喜欢日本,但某些地方他们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人们一直认为日本是创新型国家,实际上日本早年一直是善于模仿起家的。

2008年10月,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 哥尔摩隆重举行。看到获奖结果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在最重要的两个基础学科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名单上,竟然有4位日本科学家榜上有名。美籍日裔科学家南部阳 一郎、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日本科学家下村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个国家有4位科学家在同一年获奖,这在诺贝尔奖历史上,除美 国外,其他国家十分罕见。当日本上下为之雀跃之时,人们不禁又提起“日本民族究竟是一个擅长模仿的民族还是一个更擅长创新的民族”这个争论多年的问题。

应 该说,日本民族性格里,似乎先天总有一种“特有”的模仿能力。无论是古代日本积极寻求和模仿中国盛唐时期的先进社会文明和文化制度;还是近代打开国门,虚 心学习和模仿先进的欧美文明;还有现代凭借其高超的模仿技术学到了许多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先进国家的尖端技术和管理经验,都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模仿性格的 独特历史作用。

然而,日本民族在欣喜模仿带来的进步和成功的同时,始终没有放弃对创新的追求,而且,他们对创新的追求甚至超过对模仿的热 情和信心。在日本,无论是发明了改变世界饮食结构的小小方便面,还是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欢乐的卡拉OK;无论是善于二次发明的独特创新,还是连续多年申请 专利数量全球第一的可喜纪录,还有近年来日本诺贝尔获奖者人数逐年增加的现实,均是日本民族创新性格的具体体现。

在很长时期里人们一直认为日本只是一个极善于模仿并消化吸收的国家。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已经向世人证明,自己并不只是重视应用技术的国家,更是一个由模仿、改良转向了自主、创新的新型国家。

创新立国

2001 年3月,日本出台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该计划雄心勃勃地表示,要在半个世纪内拿下30个诺贝尔奖。就在当年10月日本科学家野依良志获得诺贝尔 化学奖后,日本政府更是踌躇满志地重申了这一目标。虽然近年来日本每年的财政预算都呈下降趋势,但是科技领域的预算不降反升,科研经费维持在国内生产总值 的3%以上,仅次于美国。21世纪的前5年,日本已经有4人获得诺贝尔奖。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日本也在努力追赶美国。1998年,日本科学家发现中微子 有静止质量;2001年,日本科学家找到了宇宙中存在“宇称不守恒”现象的有力证据;克隆牛技术基本达到实用化水平;开始研制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宇宙 模拟器”。此外,日本在纳米和新材料研究等领域也位于世界前列,并参与了国际空间站和人类基因组等重大国际合作科研计划。日本正积极在生物技术、生命科 学、信息通信、航空航天、机械、环境、材料和能源技术等各个领域扩张。

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就提出“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战略 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大力鼓励人们的创造发明。日本各地约有50多个发明协会,喜欢发明创新的人都可以加入。协会的“星期天发明学校”每月举行 聚会,大家畅谈发明设想,可行性发明将被推荐到企业和研究机构。日本已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目前拥有100万项各类专利,每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 织申请专利的数量居全球第一。

日本的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04年的统计显示,2003年各国根 据《专利合作条约》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1 10114件。其中,日本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占15.2%,共计16774件。13年来日本首次超过德国,居 第二位,第一位依然是美国。在2003年提交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前10位公司中,日本的松下公司居第三位,索尼公司居第五位。2005年日本的世界级 专利多达45万个,占当年世界级专利的l/3。日本人靠发明和技术创新申请专利,再靠专利创造财富。现在诸多国家的国民手中拿着佳能相机,家里看的是索尼 电视机,出去开的本田车,日本财富的积累与该国的整体创新能力有着密切关系。

独特的创新贡献

据说日本人对世界有两大贡献,一是发明了方便面,像美国的麦当劳和肯得基一样,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饮食节奏;二是发明了卡拉OK,让任何人,甚至五音不全的人都可以自信地像歌手一样舒展歌喉。

20 世纪,日本人发明的方便面可谓是最轰动全球的创新。方便面在日本被称为“即席中华面”,它的发明人为安藤百福。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冬夜,安藤在街上看 见一个卖汤面的摊子前面大摆长龙,人们期待一碗热乎乎的汤面的情景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所经营的产业不景气时,他想到了研制埋藏在心里多年的 “汤面”。在无资金、无技术、无人员的情况下,安藤独自一人盖起一间小屋,买来旧轧面机和大铁锅,开始了研制工作。安藤对汤面的目标为:吃不厌、好保存、 便宜、安全卫生。有一天,他看见妻子用油炸东西,恍然大悟,发明了“瞬间油热干燥法”。后来又有一次看见岳母煮鸡骨架汤下面,便想到用鸡汤给面条浸味。就 这样世界上第一袋方便面“快餐鸡汤面”问世了。

世界飞速发展,人们希望饮食越简便越好,方便面正好迎合了人们对便捷的需求。后来安藤创建 了日清食品公司,几年之间销售额达到43亿日元。2000年,全球消费的方便面高达463亿包,2001年日本方便面销售额为2455亿日元,2008年 全球消费方便面近500亿包,小小的方便面给世界带来了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

卡拉0K日文原意是“无人伴奏乐队”,它的发明者是日本人井 上大佑。井上从高中时代起就参加乐队,经常在一些夜总会演出。1970年的一天,有人要去外地出差,请他把自己的伴奏录在磁带上,客人非常满意。敏感的井 上由此产生了灵感,用一台汽车音响,加上扩音器、麦克风和一个投币100日元能运转5分钟的计数器,拼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卡拉OK机。卡拉OK机很快得到 了市场认可,据日本卡拉OK协会统计,卡拉OK最辉煌的时候,1.2亿日本国民里,消费者超过6000万人,年销售额达l60亿美元。上世纪80年代初, 日本公司大举投资海外,由此日本人发明的卡拉OK文化也开始风靡全世界。

1999年,《时代周刊》将井上大佑列为本世纪内给亚洲带来重大影响的20个人之一。该刊对他的评价是“毛泽东、甘地改变了亚洲的白天,井上大佑改变了亚洲的夜晚”。

善长二次发明

日 本人的创造发明不仅限于独创,而且还非常善于在模仿基础上的二次发明。在日本发明协会里有一则有趣的故事:中国的陶瓷世界知名,特别是景德镇的陶瓷更是精 品。早期的中国瓷器虽然精美,但在欧洲却销路不畅。聪明的日本人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经研究发现,原来中国的传统茶杯四周一样高,而欧洲人鼻子太大,用起 来不方便。于是日本人迅速改变茶杯的造型,把茶杯设计成斜口的,再从中国订货,尔后这种标明“日本产品”的茶杯转运到欧洲后马上开始畅销。

豆 腐是中国人从很早就发明的一种十分普及的大众食品,而且各地有各地的特色,风味各异,例如四川的麻婆豆腐,山东的家常豆腐和“豆腐宴”等。日本人对豆腐进 行了二次发明,不仅发明了营养和色香味毫不逊色的鸡蛋豆腐,还发明了制作豆腐的设备,甚至让中国人都开始开始消费日本的豆腐制品,购买日本的豆腐制作设 备。

“多刃刻刀”也是如此。二战结束后,日本人从美国士兵带来的巧克力的造型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可以多次使用的刻刀。即将刀片均匀地分割 成多节的分隔印,一旦一个刀尖使用到不锋利的时候,就可以掰掉这节,继续使用下一节,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刻刀的使用效果和寿命。而且刀把是固定的,可以大 大节省费用。一把刻刀等于十余把刻刀的使用寿命,不仅节约了能源,还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19世纪中叶,日本在开始翻译西方各类作品的过 程中,将从中国引进的汉字再利用,创造出了许多西方文明经典的汉字译语,这些译语可谓是二次创造的经典代表。1868年明治维新翻开了日本历史新的一页, 而汉字作为明治时期导入外来文化的主要工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作为西方文明的经典用语,像“社会”、“个人”、“近代”、“权利”、“自由”等 汉字译语就产生于明治时期,它们不仅推动了日本社会近代化的发展,后来还被输入到我国,促进并影响了我国近代社会思想意识的形成。

作为二 次发明最为典型的例子还属风靡日本的弹子游戏机(日语发音为“把金库”)。二战后从美国传来克郎球游戏时,是在平台上玩的。克郎球就是希腊的“科林斯”, 设有很多圆柱,钢珠在圆柱问转来转去地像进入迷宫一般。那钢珠就代表游戏者,穿梭于小柱子之间。这种游戏传人日本后,由于许多商贩们无法提供那么大的空 间,于是就把平台竖起来玩。游戏用的平台竖起来之后,陌生人之间就不用面对面了,这一点符合现代的趋势。这个不起眼的小游戏在日本形成了一个仅次于汽车和 钢铁的巨大产业。

此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和第一台数码照相机都是在美国诞生的,第一台扫描仪也产生于我国的台湾,然而,日本人经过模仿和消化后,掌握了许多实用的核心技术,并在数码相机、计算机和扫描仪领域后来居上,成为全球最大的数码相机、扫描仪的生产供应地。

创新意识的培养

早 在1885年4月18日,日本就制定并颁布了《专利法》。为了纪念这一天,从1955年起日本就将每年的4月18日确定为“发明日”。每年的这一天,日本 全国很多地方都要举办形式多样的发明展览会,并向发明创造者颁发奖状,媒体也花大力气宣传鼓励人们去开动脑筋,创造发明。从1960年开始,又将每年的4 月16日至22日确立为“科学技术周”,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日本的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从幼儿园开始就设有手工课;小学、初中经常组织学生到田间野外上课,观察植物花期、动物活动;高中阶段学生就开始接触一些小型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做实验。

日 本的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发明协会等机构也定期为学生举行发明展览和比赛。日本各地还有很多鼓励发明创造的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全国性机器人、航模等 比赛,从小热爱发明创新的孩子往往会伴随着奖励成长。类似天皇奖、总理大臣奖、内阁大臣奖、发明协会奖、全国发明奖这样的奖项数不胜数,既有奖给个人的, 也有奖给团队的,还有奖给组织者的。

日本各地都有科学博物馆,里面有很多供亲身体验和动手制作产品的项目。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对科技产生好奇心。民间人士也热心扶助发明创造,有一个名为“发明大国”的网站,受企业的委托募集个人的发明创造,在企业和个人之间牵线搭桥。

日 本电视台也鼓励青少年去创造发明,其中以连续举办多年的“变变变”节目尤其吸引人。这个节目主要是动员日本各地的青少年以个人、小组、集体、家庭等各种组 合形式,展示自己的创意发明。这个幽默风趣,观众当场打分的创意节目持续受到观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和家长的喜爱,创造了可喜的收视率。该系列节目引进我 国后,在当时也受到了广大青少年观众的广泛关注r和欢迎。认真总结和分析日本民族在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我国创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 现实意义。

也许您还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