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的纪录片:故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16:27

关注纪录片的同学们,最近应该听说过《故宫》。该片历时两年完成,号称“中国迄今为止投资最大、制作最精细的一部‘国家级’纪录片”。
我只断续看过一、两集,感觉在这类历史题材的国内纪录片中,《故宫》在制作方面,的确算得上是最精致的一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摄影,大量的吊臂、推轨、斯坦尼康镜头出现在片中,而且,很多镜头的光影感觉捕捉得很好。突出的有两种搞法,一种是长时间的固定机位,拍摄光线变幻效果,后期快放。第二种是移动光源,这个光源当然是可控制的灯光。一般拍一幅画或一个物件,往往是摄影机在画里面或物件本身摇一下,变变焦,而这部片里是移动了照明灯光,方法简单,但产生了运动感,效果不错。
第二个方面,就是CG。每集都有不少动画的部分来表现摄影机不好实现的部分,虽然做得并不算细致,但还算过得去,这个部分自然是造成“投资大”的重要环节。
这些手段,在国外来看是相当平常的,不过对国内来说,也算是一个开始了,有点张艺谋大搞《英雄》的意思。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故宫前所未有地“打开了太和殿,打开了东西六宫,拿出了150万件藏品”,仍由拍摄,这才是纪录片《故宫》的真正价值。
可《故宫》的整体感觉,依然没有脱离国内此类题材的惯有操作方式。这是我一直觉得不爽的一点。

就说“解说词”吧,从头到尾,没完没了。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把画面全部关掉,听声音。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你不但能完全听懂,而且不会错过片子的主要信息量。可是,如果你把“解说词”关掉(不是关掉所有声音),只留画面和音乐、音效,你看得懂么?我相信没人能搞懂它在说些什么,全是无逻辑碎片,混乱得很。
有人说,这代表“文字稿”在这类纪录片中的至高无上位置。我同意,当一部纪录片,最重要的内容是靠文字来支撑的话,我相信没有必要去拍纪录片了。
还有人说,你不能这样剥离开来分析,解说词是和片子合一的。是合一,依我看,还不止合一这么简单,画面、音乐和音效,完全是依附于这篇“文字稿”,亦步亦趋,毫无自己的系统和生命力,是零乱的。从细节上看,每个镜头,或每几个镜头,都很漂亮,但它的价值,不过是为了生硬地对照“解说词”里的意思或意境。比如说到珍妃的生活,就拍棵树,树上的花,转啊转的飞啊飞的……这个镜头,基本上适用于解释所有“嫔妃”,所以是没有属于此片子的“生命力”。

其实这还不算最麻烦的,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有些“解说词”还十分喜欢“深入浅出”,就是讲故事。拍这类纪录片,最难表现的就是讲故事。你根本无法再现当时的环境、人物、动作、语气,但你偏偏还要表现出来,于是只好“摆拍”。解说词模仿着当时人的语气,画面随便找几个“临记”摆摆POSE,面孔一般都虚化掉,整个感觉就是不伦不类。《故宫》已经算这类片子里,摆拍得比较细致的,在场面调度上还动了不少心思,但这一部分仍然与其它的实拍部分显出了距离,融不到一块。假的,就是假的。
而且,本片的解说词也因为要突出这种“平易近人”性,很多语句也不严谨,经常就拽出一句“最什么什么”、“某皇帝一向……”“某某造成了……覆灭”“因为某些什么事……推动了整个时代”,貌似高瞻远瞩,实则比较操蛋,和我们学的历史教科书没什么两样。虽然解说词的存在,与纪录片的立项、制作环节有关,但往往也与某些“文字先行”的错误观念脱不开联系。
也许,还有人说,这是让纪录片“大众化”的最好手段,总得让人看得下去,有些矫情、有些造作、有些虚荣,都很正常。确实很正常,正常得有点过了,因为国内几乎所有这种题材的纪录片,毫无例外,全是这种面孔,全是一种搞法。历史题材倒底要怎么表现,是不是只有这种拍法?片子的纪录价值倒底体现在哪里?需要我们共同思考。
不要老被以往的思路套住,为什么国内所有拍到宫殿庙宇类型的片子,一定要拍一个“关大门、开大门”的镜头,这个俗套已经滥到天涯海角了,编导们,别搞门了~~~
《故宫》有一集,有一个镜头让我相当震撼。那是1903年,一个美国人拍下的故宫,那也是故宫第一次被纪录在胶片上。画面已经严重损坏,只能看到模模糊糊的摇镜下的故宫。
这个镜头,价值超过那一集里所有现在拍摄的镜头。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