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出生机:发动“人”的“引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8:16:59
学生从“不来”到“愿来”  教师从“想走”到“思变”托管出生机:发动“人”的“引擎”(附照片)上海师大附中附属龙华中学创新办学模式五年从弱走强回眸   
“双特”挂帅的效应:让优势产能
    龙华中学的托管有着明显的优势,上师大附中选派了强大的阵容,校长张正之、常务副校长贺亚丽,上海市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的身份“高威望”,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学识“高实力”,不仅“先天充足”,而且“后天有力”,表现出的专业领导能力和学术风范对学校改变面貌起到了奠基和引领作用。
    张正之校长办学有方  张校长是一位有着深邃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的资深校长,不仅有眼光、有思想,而且有策略、有方法。在龙华中学,张校长对学校的发展目标、突破点、实施途径等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思考和定位,在宏观上把握了学校的发展方向,起到了统领的作用,同时对如何充分利用和“嫁接”上师大附中优质资源作了创新的探索。在他的主持下,学校每周召开校务会、行政会,讨论学校重大改革事项和具体工作,富有成果。每学期召开一次教代会,讨论审议学校重大工作,真正体现了民主办学。
    常务副校长贺亚丽“教学里手”  来自上师大附中的贺亚丽,38岁就成为特级教师,自身业务水平高,是数学学科的领军人物,不仅成为教师的导师和榜样,而且在课程、教学等方面有着不同于普通教师的敏感度、判断力和把握能力,具备较高的课程领导力,可以说是“专家型校长”。她多年的年级组长、教导主任、分管教学副校长等经历,成为她进行学校管理的“财富资源”,使得她不论在宏观把握还是微观处理上,都表现出很高的心智。尤其是在张正之校长的指导下,她能准确理解张校长的理念和思路、要求,并且付诸为办学实践。贺亚丽为人正直,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不计较个人得失,真诚大气,人格魅力受到大家的首肯。在她的影响下,学校凝聚力强,团结和谐的风气好。
    启示:办学者的素质和能力,是托管产生能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让能者乐劳
    改变学校的面貌,首先要改变教师的心态。
    “全员聘任制”先行  承办之初,学校通过个别访谈、集体座谈、师生问卷、专家诊断、附中导师团听课等基础上,决定首先推行全员聘任制,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活力,以期改变教师的精神面貌,增强教师的信心。上师大附中的各位领导、专家组成的竞聘专家团队全程参与,区教育局有关领导大力支持,使全员聘任制稳健推行。
    学校进行全员逐级聘任,按管理有序、高效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调整,并形成竞聘上岗的机制,使得一部分岗位有两人以上同时竞聘的现象自然形成,形成主动积极上岗的氛围。在实施的过程中,既保证全员竞聘制的刚性与纪律性,又重视人性化的关怀。正是由于稳健推行全员聘任制,才使得原本想离开学校的一批高中教师在一年后全部留在了学校。老师们说:从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中,从学校发展的脉搏中,我们感受到了力量,看到了希望。全员聘任后,整个学校基本形成了努力向上、人心思定的状况,教工的精神状况良好。
    全员聘任制让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卞明敏老师,托管之初为大队辅导员,学校总体布局改变后,大队辅导员不再列为中层干部岗位。如今,她担任音体美教研组组长,并担任第二党小组组长。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在上师大美术教授指导下,她经过努力所开发的动漫课程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动漫拓展课教材,动漫特色也由此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之一。
    让教师重拾自信心  五年前,学校只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为什么会这样呢?经过调查发现,并不是教师业务水平不够格,而是普遍缺乏自信,没有勇气申报。为此,学校一改过去“教师自愿申报”的单一模式,聘请专家通过听课、科研指导、带教等形式,对教师业务水平进行评估和帮助,鼓励他们申报高一层级的职称,并尽可能创造条件。学校有一个专业发展非常有潜力的中年教师,可在职称评定申报时她担心拿不出像样的科研论文。学校领导了解后,主动找她谈心,并且与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有关老师联系,指导她如何做课题、写论文。后来,学校班子还委托科研负责人和人事干部,主动关心和督促各项申报工作的进展。后来,这位教师通过了高一级职称的评定。
    人文关怀,丰富教师的学校生活  学校精心设计、组织一些欢乐有趣的业余活动,开展富有积极意义的团队活动。如,文艺表演、集体旅游、个人才艺展示等,引导教师们以积极、主动、热情的态度和精神面貌,在工作中争先创优。学校每年年底的迎新会,无论是学生的艺术节展演,还是全体教工的自娱自乐,都是一道让大家期盼的辞旧迎新大餐。唐敏老师精心制作的一年来学校生活的精彩剪影,令人忍俊的照片,加上生动诙谐的旁白,使“我爱龙华我的家”变得如此亲切,如此温馨。
    启示:积极性调动和温馨营造,这是激发教师活力的两大因素。
   
激励学生的自主性:让学者勤学
    学生的改变,既是学校教育的结果,也是提升学校声誉的影响源。
    上师大附中提出要让学生“在德育上有体验的空间和时间,在课程上有选择的空间和时间,在课堂上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在课外有拓展的空间和时间”。学校秉承上师大附中“四个空间和时间”的理念,把育人目标定位在“培养自主发展、充分发展、全面发展的初中生”,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通过体验,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发展自我。
    建设一个“主渠道”  加强德育,学科教学成为德育的主渠道这几年来,学校已完成3个学科德育区级课题,一个市级德育课题的子课题《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家长家庭指导有效联动的实践研究》正在积极推进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整合德育资源,渗透德育,而学生则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以开放的自然的状态接受无痕德育。如:刘晨洁老师的《穷人》全校展示课,结束时结合“汶川地震”,充分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让学生受益匪浅;徐国香老师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获得2008上海市语文课堂教学与生命教育案例评比三等奖。
    依托一本“手册”  “航海手册”——创设学生立体形象自我展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空间和时间学校根据学生现状,借鉴师大附中成熟的“成长包”建设经验,积极推进以《航海手册》建设为中心的学生发展的综合评价实验改革。《航海手册》的建设,从细节上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关注学生的个性主体,关注学生的特长发展,关注学生的点滴生活、学习和活动经历,促进学生成为个性发展的社会人,使学生在不断自我修正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达到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围绕一条“主线”  创设学生在校园文化氛围中体验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学校学习上师大附中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以“走出去,请进来”形式,整合多种资源,努力构建能包容多元文化的校园文化。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前往上师大、上师大附中,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生物标本馆、荣誉室等文化场所,观摩表演,参与并体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熏陶和体验浓厚的校园文化的同时,影响其品质的形成。学生在感受中写道:“纂刻的艺术与魅力,博物馆尘封千年的洗礼,图书馆的书香与静谧,音乐厅中乐曲的流畅与悠扬……现在,我对这里又有了一些期待、一些憧憬、一些向往……”
    学校还充分发挥少先队、团支部、班级社团等组织的能动作用,开展志愿者、鼓号队、环保小组等学生社团活动和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校风检查、值周工作等主题活动,并由学生自己设计、组织,在实践体验中学做人、学做事,主动探寻知识、培养创意思维、自我管理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步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打造一个“平台”  班级博客——创设家校互动的空间和时间学校引导班级进行博客建设,旨在构建一个主要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家长等组成的平等、开放、多向、超时空的互动“虚拟共同体”,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家校沟通。有位学生说,班级博客成了初一(3)班全体师生以及家长的“第二个家”——
    一个网络上的“精神家园”:“最让我们喜欢的还是班级博客里的相册,在这里有我们每次活动的身影:我们的值周,我们的运动会,我们的小报,我们的秋游,我们的年级大会,我们的六一汇演……一切的美好回忆都在这里定格了。”
    启示:学生主体发展意识的增强,对他们的成长高质和发展加速会起到推进作用。
   
激活课堂的能动性:让智者生趣
    课堂是师生发展的主阵地,激活课堂就是提升师生的教育生命。
    学校提出“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志趣,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在活动中优化学生的人格构建”的教学理念,让身子“动”起来,让心眼“活”起来,让脑子“转”起来,让学生的身心融入到灵动的课堂,让课堂的气场汇聚学生的身心,使教学成为欢乐的生命的合唱。
    形成一批课程——在拓展型课程建设方面,依托上师大附中课程建设的成熟经验,开发拓展型课程,让学生在课程上有选择权目前,学校全力依托上师大、上师大附属中学、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并充分整合其他资源(如龙华街道、东方射击俱乐部和卡瑞特空手道馆等),现已有四大类拓展课程: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生活与技能类、体育与健康类,共计约20余门。上师大附中教师在龙华开设的拓展课往往最受学生欢迎,如陈云峰老师的《野外旅行与生存技能》、张晏老师的《人文系列讲座》,以及《空手道》、《跆拳道(初级、高级)》等。学校从上师大附中引进了学生自主选课的系统软件,学生可通过软件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让学生在课程上有选择权。
    尝试一种教学方式——在探究型课程的建设中,根据二期课改的理念,尝试了不同学科间课程统整学校依托徐汇区及上师大附中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学校政史地教研组为龙头,开展了政史地三门学科间的课程统整的研究实践活动,先后尝试了“韩国”、“奥运”、“神七”、“改革开放三十年”等政史地统整专题,以及“范进中举”等文史类统整专题,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拓展基础内涵,加强课程整合。由于几门学科的统整,使得学生在对某个专题进行了解的时候,打破了原先学科之间的壁垒,比较全面地对某个领域的知识进行了解,新颖的教学方式,不同教师各有所长的学科知识,让学生对这样的统整课十分期待。
    启示:课堂的生机往往在于师生对话交流的思想性和知识性及思维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