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之间的争斗,家长该如何面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35:20
前段时间宝宝被小朋友打伤了,这件事启发了她的暴力意识,也启发了我,开始关注孩子们之间的争斗以及作为家长该如何面对。
我把宝宝的这段经历写在博客里(),很多有想法的妈妈们都来帮我出主意,她们的很多建议都非常具体、实际,也经过了她们的宝宝在成长过程中的验证。同时我搜集了一些国外的资料、儿童心理专家的说法。我把这些整合在一起形成这篇日志。也许能为那些和我一样正在面临这个问题的妈妈们提供些参考。

宝宝打架的故事回放:
宝宝第一次和小朋友面对面“打架”是在她两岁十个月生日的前一天。
那天中午,我听见楼道里的叫声。出门抱她,她就不肯下来了。我把脸转过来,想正面对她,她贴着我的半边小脸露出来……那上面是一个红色的巴掌印和几个一看就知道是指甲挠出来的血道子。宝宝的眼泪一直没掉出来,很满、很晶莹,在眼睛里含着:“坏小朋友,挠宝宝……”
我大体上搞明白了。是迷宫屋。小宝宝们从不同的入口爬进去,在里面曲折前进,找到出口爬出来,有时候,就会有两个孩子在同一个通道里遭遇,面对面的,需要有一个人让行。宝宝以前被我教育的,就是让行的那个。我说过,宝宝个子大,要懂得让路给个子小的小朋友。宝宝很认真地答应过我。这次,宝宝乖乖让路,却还是被小朋友袭击了。
我们去玩儿的这个宝宝乐园,很多外国孩子、混血孩子以及家里很有钱的孩子,我听见过那些带孩子的阿姨和孩子的妈妈教育他们的小家伙:“过去,不要躲,打他!”我暗暗记下过被这样教育的孩子的长相,悄悄告诉宝宝的阿姨,要躲开这些孩子,他们比较凶猛。也有别的孩子妈妈告诉我,不能让宝宝太厚道,这样长大了会吃亏。
下午宝宝睡醒,我给她涂药,她说:“妈妈,明天宝打她,白头发的坏蛋!”我的手停在半空,看她信誓旦旦的表情。宝宝咧着嘴,一巴掌打在玩具跳跳虎的头上:“白头发的坏蛋!”
终于熬到给宝宝洗澡,脱掉她的裤子,又给我吃一惊,两条小腿上,至少有6块淤青,应该就是今天在迷宫屋里的遭遇——她遇见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啊?!
我安慰自己,孩子出去玩儿,哪儿有不磕磕碰碰的?但我真心疼。更难受的是,我一直希望孩子厚道、宽容、平和并且容易相处,也一直有意识这样教育她。如果我让她和那些孩子一样,“打他”、“撞她”、“不要躲”、“冲过去”,这个不满三岁已经99公分高的大个头儿娃娃还会带着伤回家吗?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种妈妈,认为把孩子教育成随时能出手伤害别人是一种成功?
那天之后,我找各种机会告诉宝宝,如果有小朋友打你,要呼救,叫大人帮忙,还要懂得躲闪,小朋友打你,要躲开,离他远一点,还有,不能挑衅,不能先侵犯别人,比如推翻小朋友搭好的积木、抢小朋友的玩具,这样的事情不能做……宝宝似懂非懂,却频频点头。最后,宝宝说:“妈妈,小朋友为什么要打宝宝?”
“可能,是宝宝挡住路了,或者,让小朋友玩儿的不方便了……”我边想边说,“恩,不管宝宝做错了什么,小朋友打宝宝是不对的,不管是谁,打人都是不对的,可以讲道理……”
宝宝不跟我说话了,转头对阿姨:“阿姨,我叫你,你去打,打小朋友,打死!”
宝宝没有“死”的概念,她以为“死”就是“倒”,“打死”就是“打倒”,把对方打得倒在地上不能起来。
我说:“阿姨不能打小朋友,阿姨会帮助宝宝离开坏小朋友……”
宝宝似乎是在思考。过了一小会儿,她说:“妈妈,谁打宝宝,阿姨就打他,打他妈妈,打死!”说完了从茶几底下拉出玩具箱子,端起冲锋枪,突突突扫射一圈,“打死!打小朋友和他妈妈!”
宝宝显然对呼救之类不感兴趣,她更向往暴力,在她自己被暴力所伤之后,她发现了暴力带来的快感和成就感。
从带着伤回来开始,宝宝总在“锻炼自己”,她用摔、抓、踢、顶、撞等等方式,把个子跟她差不多高的跳跳虎折磨多次,每次都在唠叨着:“打小朋友,打死,宝来了就把他打死……”用成人世界的话说,就是“要报仇”。她的暴力意识就这样被挨打这件小事轻易开发出来。

妈妈帮:过来人支招
网友雨阳高照:
其实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如果那个小孩确实很坏,一而再、再而三故意的去欺负人,或者别的各种方法都不行,那就需要暴力,以暴制暴,打消那个孩子的嚣张。
客观来看,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教会宝宝如何去和别人相处的机会。
咱们没有必要去说“你不要打人”这种话,告诉宝宝“你应该。。。”可能会更好。对于打架,没必要回避也没必要引导,大人淡化不提就行,过几天宝宝就自然会弱化。孩子的问题还是需要孩子自己解决,大人只能出主意,其实下次碰见那个男孩也许是好事,如果能很好的解决,那对宝宝的交往能力会有所提升。
网友白荷如云:
不要划分好小朋友坏小朋友,避免在宝宝心里不自觉地排斥一些人,她长大了自然知道好坏,怎么去选择交往方式。
小朋友打人并不一定出于敌意,有时候这是他们打招呼、交流的一种方式。宝宝有反抗心理也是自然本性流露,不如轻松面对,大人的反应会对小朋友对事情的判断起很大作用的。
我觉得,可以告诉宝宝被打的时候还手是允许的,要保护好自己,但不能主动打别人,宝宝当时可以反抗,但过后再去打他就不对了;其次,那个“白头发外国小孩”未必就是个坏蛋,宝宝要学会和不同的人交朋友,平常在交谈的时候不要老说那个小朋友不对,淡化这件事,大家放轻松。
网友木全:
宝宝只要出了家门,就在面对社会了,社会上什么都有,好的,不好的,宝宝都会经历到,你拦都拦不住。我们总是想去指导孩子什么,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对的,其实有些时候没必要,你要相信孩子天性中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她受伤害的时候,你抱着她安慰她,对她来说,最重要的是你的爱,孩子有了爱可以面对一切的。
我们从小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让他适应社会,长大更好的生存?是为了让他有个独立的人格、美好净化的心灵?孩子受到侵犯后本能就是反抗,强一点的孩子自然会以暴治暴,弱一点的孩子自知打不过,也会选择另一种渠道发泄,比如大哭,比如求助于大人,寻求安慰。
适度的反抗是必要的。要有前提,要让宝宝学会保护自己。要让宝宝明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不会主动去伤害别人,但也不代表别人可以一味地伤害我们,躲避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孩子们一起玩,磕磕碰碰难免,真遇到不讲理的孩子欺负我们的宝宝,家长要出面协调,在当场就给宝宝强大的心理优势,不要拿回家处理。
网友悠悠妈:
我家宝宝是男孩、性格温和、上亲子班是眼见着2次被别的孩子打。老师看到了、让打人的孩子的家长领着孩子来道歉、也就过去了。回到家我试着和宝宝说:"如果有人打你、不要怕、你也打他!" 、结果宝宝马上打我的脸、吓了我一跳、看来被打的事、在他的心里还是留下了印象、只能淡化了、以牙还牙的方式好像更加深了印象。
我的想法是:1.关于应不应该主动打人,大人的态度要坚决、明确,重复多少次都不为过。2. 当孩子受到“欺负”,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无论是不是造成伤害,首先都要抚慰他的委屈、不安等负面情绪,告诉他什么样的发泄是可以的,否则会影响到他以后处理类似事时的状态。3.至于宝宝的以暴制暴,当孩子情绪平复下来,一般不会太过纠缠,但我会给她讲除了暴力其他的“回敬”手段,比如,教她表达愤怒,大声说、甚至喊叫,这会让在场的大人知道,对打人的孩子也是一种威慑。至于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时,孩子是不是能“武力回敬”对方,我觉得也未尝不可,当然前提是基本上不造成伤害。说到底,孩子的价值观不可能是我们的复制,是要在与小朋友的互动、与周围其他人的互动中自己建立起来的。让她有机会体验,我们更多来观察和调试。
网友mier:
我是一位六岁男孩的妈妈,几年养孩子的经历告诉我,孩子纯净的心灵对所有的事情是一样对待的,他们没有大人世界的善恶与是非,也没有大人世界的道德观念,所有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仅仅是发生了一件事,高兴与否只是一时的情绪,大人不需要刻意加深孩子不高兴的印象。小孩子在一起玩儿肯定会有磕磕绊绊,如果是无意而为,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反击也好,找妈妈也好,过后就不要再提及;如果是大人教唆,那妈妈就要出面让那孩子知道宝宝是有人保护的。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安全感最重要的,不论来自自身还是妈妈。另外,多让宝宝与小朋友相处,她会找到自己合适的相处方式,既让自己愉快,又和小朋友融洽,这是孩子的天性。

专业心理学家解释“小孩打架”
专业的儿童心理学家把我们俗称的“小孩打架”叫做攻击性行为。
苏联心理学家霍姆伯格曾研究了12-24个月儿童的社会交往模式的发展情况,结果发现他所观察的12-16个月的婴儿相互之间的行为大约有一半可以看作是破坏性或冲突性的。因此,家长们对于宝宝时而表现出的打人、咬人、推、扔东西等攻击性行为不必要大惊小怪,更不必认定和宝宝的性格、人格相关。
家庭的情感气氛和教育方式对儿童攻击行为有极大的关系。愤怒和惩罚笼罩的家庭,容易制造出一个“失去控制”的儿童。身处沉重生活压力的家庭,而且父亲或者母亲富有攻击性,经常以暴力方式表达他们的情绪时,孩子很可能具有很高的攻击性。这样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会有不正确的认识,比如,他们认为攻击能有效减少别人对自己的挑逗、取笑,认为攻击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而自尊过强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弱小,所以会经常遭受失败,但他的自我高度膨胀而且很脆弱,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当某一行为的得不到理解时,就会很生气转而攻击他人。
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孩子行为的获得大多是“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大人的行为而自己进行模仿。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孩子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观看成年人打布娃娃的录像,另一组作为对照不观看任何录像。之后对两组儿童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观看过录像的孩子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明显高于另外一组。班杜拉还提出了看电视,尤其是包含暴力内容的电视节目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和强度也有很大的影响。电视节目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方式。含有暴力情节的节目使孩子放松了对攻击行为的抑制,使暴力合法化。因为在电视中的暴力行为有时受不到惩罚,因此孩子可能错误的理解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是合理且合法,不会被惩罚的。也因此降低了对暴力的敏感性。
在德国记者安德里亚·比朔夫的著作《教育者谬误手册中》,针对孩子间的争斗,综合了很多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的分析和建议。
德国教育专家弗兰茨·米勒认为,让孩子自己化解冲突,父母不要参与其中,只要在旁边公平观察就可以。如果孩子被打,家长应给予支持。家长教育孩子不应该欺负别人,也不能允许孩子受欺负。如果家长告诫那些小讨厌鬼,让他们收敛一点,注意自己的行为,对那些欺负别人的孩子也是有益的。
对于孩子被打,诸如“一会就没事了”这种话只能带来微弱的安慰,孩子需要感觉到人们把他的痛苦看得很重。说“我真想教训他一顿!”之类的气话也没用,孩子其实不希望采取这样的解决办法,因为家长通过这种方式剥夺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权利。首先,能让孩子把心中的话说出来,这样他们会感觉自己得到了理解。如果你能相信孩子讲述的一切,承认他的感觉,并且保留自己的评价和意见,这样做对孩子是很有帮助的。
有时尽管父母很理解孩子,但还是会有很多不恰当的做法。比如他们会说:“你也打他啊!”但弗兰茨·米勒在杂志《宝贝》中写道:“面对一个强者的攻击,一向友好的、讲礼貌的孩子是没有机会反击的”。她还提醒不要挑剔被打的孩子的软弱,如果父母真正关心孩子的性格,真正追求正确的教育方式,就应该好好关注一下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麦涛50多年前做出的论断:虽然孩子在被打之后会出现性格发展的阻碍,但真正原因却不是打架。孩子应该知道,不是自己错了,而是别人错了。因为打人的孩子还不理解社会中为人处事是有原则的,而这一点被打的孩子早就知道了。
米勒提出了一套值得尝试的和解方案,即打架的孩子必须为他的行为道歉并从而得到新的承认。孩子打人实际上是一种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如果家长忽视了这一点,就是家长的失职,对孩子改正错误也没有丝毫帮助。如果让打人的孩子承担责任,重新赢得别人的承认,这样会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并使他快乐。和解不仅有助于被打的孩子,也可以帮助打人的孩子摆脱羞耻感,增强自信心。正视着被打人的眼睛,说出“对不起”也是一种勇气,打人的孩子和被打的孩子都可以重新获得承认。打人的孩子可能不好意思这样做,如果他已经上学了的话,他也可以试着写信表示道歉。不管怎么样,父母如果能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共同寻找一个和解方法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