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继伟:升官到正部 联汇做掌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14:24
楼继伟:升官到正部 联汇做掌门     2007年03月12日    香港商报
原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调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外间猜测此举可能是为其掌舵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铺路。
楼继伟的任职或意味着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即将浮出水面,也同时意味着该公司将在高于财政部和央行等现有职能部门的层面上运作。中国万亿美元汇储的管理和投资将迎来全新格局。
去年11月汇储破万亿美元引起的哗然之声尤在耳边,1月起就传闻作为对策抬出的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脚步渐近,而作为该公司掌舵人大热人选的财政部原副部长楼继伟于上周二突然调任国务院副秘书长,让人有理由相信传闻将迅速变成事实。
昨天,据知情人士透露,暂定名为‘联汇公司’的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将于年内成立,之所为定名为‘联汇’,主要是仿效当年‘联办’的思路。联汇公司将在央行、外汇局、财政部等多部门的协调下组建。
楼继伟是组建‘联汇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的的消息,昨天亦得到了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证实。由出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的楼继伟负责组建,有利于从国务院层面来协调部门利益。
有分析人士称,楼继伟此后将有可能担任联汇公司董事长,未来联汇公司总经理的人选将很可能出自央行或者外汇局。
猜想一:
为什么是楼继伟?
外汇储备近年来的持续高速增长给央行的货币政策带来巨大压力,外汇占款不断增高,境内货币环境宽松,进一步刺激了流动性过剩。而同时,外汇投资渠道单一、收益率偏低、缺乏战略投资思路也成为外汇投资饱受诟病的主要因素。‘外汇储备’四个字成为2006年国人最关注的金融语汇,也成为考验执政者智慧的一大难题。
今年1月,五年一遇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总指出,要‘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据称,会上中央曾对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和中央汇金事务做过研究讨论。由于事关重大,因此对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的掌门人可谓精挑细选,合乎条件的人并不多见。而业内人士说,楼继伟的登场并不让人十分意外。
刚过56岁的楼是社科院数量经济系的研究生,当过兵,做过工人,搞过研究。最近20年,楼从上海体改办副主任到原国家体改委宏观司司长,再到贵州省副省长,直至此前的财政部副部长,成为中国官员中不多的涉猎过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和经济职能部门的学者型官员。楼继伟长期保持对宏观经济运行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关注,他将自己的思考写成《摆脱我国目前通胀困扰的思路选择》、《中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改革问题》、《管住货币,改善调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与国债市场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中财政的重要性》等文,颇有学者风范。
楼继伟的这些特征也正是与他同时被传出可能出任国家投资公司掌门人的建行董事长郭树清的特征。据传,国家还有可能成立一个专司国有资产投资和管理的国家投资公司,执掌对内投资。楼、郭二人的经历相似,他们都曾在宏观经济部门任职,都有地方工作经历,都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操盘手,又都是严谨的学者型官员。尽管此消息上周被郭树清否认,但由此可以部分看出中央的用人之道。
猜想二:
行政机构还是现代公司?
既然独立于现有的汇储管理和投资机构外管局之外,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自然希望和市场走得更近。而由国务院副秘书长领衔的这样一家公司,应该比被央行、财政部和外管局多头管理的中央汇金更易协调和运作。
市场一度传闻楼继伟要出任中央汇金董事长,由此将中央汇金转型为国家投资公司,兼具对内对外投资。而楼的升任表明,与其在中央汇金复杂的公司治理结构上修修补补,不如更高层面地齐心协力以统领各部门。楼继伟的高位任职,似乎表明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将全面吸取中央汇金公司治理结构的教训。中央汇金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几乎全部是由财政部、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局委派的司局级豪华阵容组成。而外管局本身就是央行的代管机构,因此央行无论在董事会还是监事会都有决定性的权力,而财政部也在董事、监事中拥有多个席位。这就造成组织结构的重叠与扭曲。同时,目前金融系统的人事权分属中央、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中央汇金难以行使出资人的权力。而如果楼以正部级身份代表国务院执掌公司,则境况又会有一番新天地,无论董事会内部,还是人事任免权方面,楼的工作都将更加畅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向本报表示,新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还包括可以接纳多少真正来自投资界的外部董事,新公司投资后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入股公司的独立运作。以政府投资公司的楷模新加坡淡马锡公司为例,其现有9位董事中只有2006年7月从达能亚太区主席位置加盟的伊斯雷尔(Simon Israel)和公司CEO何晶两位是执行董事。同时,淡马锡一般不参与旗下企业的商务运营决策,其管理层只占了主要旗下企业董事会董事总体的4%。这些都是现代企业制度所倡导的独立、分权与合作。经济学科班出身的楼继伟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关键是‘中央的决心有多大’。
楼继伟面临的另一难题是:人才。一位投行人士向本报表示,国家外汇投资的效率不高,这是行内人都知道的事情。资料显示,中国所有外汇储备多为美元资产,包括持有3500亿美元美国国库券,其收益率约在3.5%左右,与美国的基金业10.5%的平均收益率相距甚远。该人士称,近年来,外管局已加强了对专业投资人士的培训,很多人受过国际化训练,‘关键是怎样形成有效的机制,真正发挥人才的能力’。此外,政府派出的董事如果主要是缺乏投资管理经验和能力的官员,董事会容易沦为政府部门利益平衡的场所,公司的发展则令人担忧。
猜想三:
淡马锡还是GIC?
与楼继伟一并成为传闻焦点的郭树清在上周否认任职可能时还发表了对外汇投资的个人看法,他认为外汇投资的运用可厘定几条基本原则:第一不能在国内使用;第二应以金融资产为主;第三应首先考虑安全性。
‘外汇储备可以去买一些债券或者股票,但不能直接去办企业’。这个说法听起来与着名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定位很像。
GIC与淡马锡同为新加坡外汇投资机构。
前者主要做证券资产投资,也包括少量房地产投资,流动性强;后者则主要进行战略性产业投资,投资以中长线为主,从早期集中于国内的石油化工、航空、电信等行业,到近年拓展到海外,尤其是中国等新兴市场。
二者均已成为全球政府投资机构的楷模。
上周,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两会’期间向记者透露,(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的范围‘起码汇金公司现有投资的金融股份要占一部分,还有一些战略领域会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一说法不禁让人联想起,金融工作会议后,市场上颇为流行的关于即将成立‘主内’的国家投资公司和‘主外’的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之说。吴晓灵所言,与国家投资公司的功能颇似。当时多位学者都表示,将内外投资混为一体远不如分开处理更有利于管理和操作,当然,国家投资公司可以从中央汇金转型而来。在尘埃未落定之前,并不能肯定此次动作是否只成立一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赴新加坡访问,对淡马锡模式赞赏有嘉,在去年年底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还提及此事。作为半壁金融国资出资方的中央汇金,伴随其转型呼声而来的是金融国资委行政机构设想的磨灭,也同时意味着向国家投资公司靠拢的可能性。
而无论GIC还是淡马锡,它们可以放手去拼的一大因素就是与新加坡金管局间的明确分工。后者承担汇储管理和金融稳定的职责,而前两者则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
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无论向哪个楷模看齐,都要具备这个先决条件。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十分赞成将外汇储备按汇率管理功能和投资功能分开,他认为,这样一是直接减少了官方外汇储备数量,既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也有利于维护人民币的相对稳定;二是有利于提高投资的专业化程度,用于汇率管理功能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国际金融市场,其首要目标是保持流动性而非赢利,而用于投资功能的外汇可进行长期性投资,并将赢利性作为主要目标。
猜想四:
拨款还是发债?
在国内,对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而言,目前唯一有参照意义的公司就是中央汇金。
中央汇金诞生于2003年12月,最初的使命就是向国有银行注资以帮助其完成改革并实现上市。外管局当时对中央汇金注资的解释是,用外汇储备向试点银行注资不是财政拨款,而是一种资本金投入,汇金代表国家行使出资人职能。因此,中央汇金的资金由国家转拨过来。
据知情人士透露,联汇公司目前已经确定首批将发行相当于2000亿-2500亿美元的人民币债券,然后向央行购买相应额度的外汇进行投资,购汇额度相当于目前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20%-25%,并且此后的外汇管理额度将逐步扩大。联汇公司的首批投资对象为类似于中海油等的能源型企业,投资方式为长期战略投资。不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称外汇投资的规模目前仍未确定。
中国社科院金融发展研究室主任易宪容向本报表示,为了切断外汇与本币的联系,控制流动性,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最好的获得资金的办法就是发行人民币债券,再向央行购买外汇并投资于海外。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副经理研究员赵庆明也表示,如果由央行划拨,央行在货币政策上仍要受制于外汇占款的持续性增长,且公司不易有成本控制概念。而通过发债购买外汇资金,不仅切断外汇储备增长与外汇占款之间的联系,恢复和保持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还能够使其资产与负债相匹配,容易形成成本控制的概念,能够更合理地评价它的投资水平和投资能力,促使其提高收益。
而全国人大代表、人大财经委委员陆百甫则认为,设立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来运用汇储,只是治标的办法,而治本的办法是调整进出口的贸易结构,使得国际收支保持平衡,减少贸易摩擦。将由以前的以量取胜变为以质取胜。他表示,在贸易战略上国务院也已表态要作出大调整,未来将重在提高级次。
楼继伟简历
1968年2月到1973年2月南海舰队4009部队战士
1973年2月到1978年2月首钢总控室、北京自动化研究所工人
1978年2月到1982年2月清华大学电脑系本科生
1982年2月到1984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系研究生
1984年12月到1988年4月国办研究室主任科员、副组长(副处级)
1988年4月到1988年9月社科院成本价格室主任(正处)
1988年10月到1992年2月上海体改办副主任
1992年2月到1995年7月国家体改委宏观司司长
1995年9月到1998年3月贵州省副省长
1998年4月至2007年3月财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2007年3月6日国务院副秘书长(正部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