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如何面对无缘前十的尴尬[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42:08
清华北大如何面对无缘前十的尴尬[转帖]
北极熊在奋斗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 

12日公布的年度世界亚洲大学排名中,北大、清华分列第12位和第16位。香港大学蝉联排行榜第一。(5月13日 中国网)

其实,名落孙山的排名早在预料之中。在日前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多位校长开出时间表,中国要办出世界一流大学还需20年。不过,北大、清华无缘亚洲前十未必不是件好事,至少它是一帖清醒剂,让人们从津津乐道于名校实力中静下心来,认真审视反思百年名校为何竟然走不出亚洲?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如果从经济投入角度考量,中国的大学尤其是名校是不差钱的。众所周知,国外不少大学不可能从政府的财政中获得充足的资金来解决办学财政上的种种困境,大学校长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找米下锅。而在我国,政府舍得智力投资,大学的口袋里很有钱。可是,硬件条件的满足只是大学发展的一个方面。大学是整个社会的“思想库”,大学的精神底蕴和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比经费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同时应考虑到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新变化,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既保持和发扬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善于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取他山之石以攻玉。中国大学缺少的恰恰是学术独立、贡献社会的大学精神。

大学官僚化的体制成为公众诟病,是影响大学精神形成的主要障碍。 近期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在中国大学,“厅级干部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的现状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之争刺激着大学管理者与教育工作者对一官半职趋之若鹜,将原本用于学术和育人的精力、时间耽误在追求官位上,而且还滋生出抄袭学术论文、剽窃学术成果等学术腐败行为。显然,这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与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也是大学精神的一大败笔。

越是历史悠久的大学越具有自己千锤百炼的大学精神,但大学精神不仅是写在墙上的校训,而是能传递给全社会,使全体国民都为之振奋的一种精神力量与全新理念。在大学变得越来越功利的当下,提到名校,人们更多的想到不愁就业。名校学子有一份特殊的优越感,相比于其他一般高校毕业生而言,都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且能在官场、商场拥有更多出人头地的机会,以至于家长、学校、左邻右舍乃至当地政府都为出一个考取名校的大学生而欢呼雀跃,引为自豪。如果名校仅剩下一只金光闪闪的饭碗,大学精神何处找寻?

一些大学校园里有一条公式化的标语:“今天你以大学为荣,明天大学以你为荣”。当一批批大学校友容光焕发应邀回到母校参加校庆联谊活动、纷纷慷慨捐赠之时,引以为荣的除了天南海北校友的地位、身份、头衔和金钱之外,还应有什么?前几年有人提出,大学尤其是知名学府要担当起培养社会公益领袖的角色,确实很有道理。相对于官员和商人有明确的利益刺激,有成就感和源动力,而从事公益事业者的业绩很难衡量,他们需要更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常人所不及的毅力、韧性。这些品质既是“人才工厂”输出“优秀产品”的标识,也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然而,在大楼矗立,大师稀缺,官僚化大行其道的背景之下,大学能出色完成培养公益领袖的这一使命吗?在无缘亚洲前十的尴尬面前,北大清华等名校又该如何面对这一现实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