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道教史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3:15:29
《民国道教史实》2008-07-17 13:49

公元1912~1949年

  1912年 民國元年 上海籌備成立上海正一道教公會,會址地點設於火神廟,代理中國民國道教總會本部上海總機關部事務。初由小雲巢山房住持沈頌笙為會長,蕊珠宮住持康孟然為副會長,後由新閘大王廟住持李瑞珊為會長,火神廟住持丁助雲為副會長。李佳白等人電邀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到上海加入世界宗教會

;九月,張元旭應邀參加中外教務聯合會,除在尚賢堂演講道教源流,還在關帝廟宣傳成立中華民國道教總會以及中華民國道教會江西本部駐滬總機關部。上海白雲觀等十八所宮觀代表在北京發起成立道教會,草擬《道教會宣言書》、《道教會大綱》、《道教會要求民國政府承認條件》等文獻。

  1913年 民國2年 以天師張元旭為首的道教正一派代表,在上海舉行“中華民國道教總會”發起人會議,草擬了發起書,提出“昌明道教,以繼世道”的宗旨,並擬創辦學校、醫院、實業等,因未獲政府核准而未行。成都青羊宮劉教賓及鄰近州縣八大宮觀住持,聯合發起建立四川道教總分會。北京白雲觀方丈陳毓坤升壇傳戒,得戒徒凡三千餘人。湯靜謙從江西帶彭祖直空派七十八派字至北京白雲觀。日本破壞臺灣道教將神尊收集燃燒。

  1916年 民國5年 江西南昌府武甯縣太平山萬壽穆善清帶廣田,複授張元旭正一嗣教大真人,賜號“洪天應道真君”。

  西元一九一八年 民國七年 張元旭續補五十代至六十一代天師,名《補天師世家》。據日本丸井圭咎郎編、臺灣總督府出版的《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臺灣有道教廟現有道觀3062所。

  1919年 民國8年 武當山道總徐本善募修武當山宮觀神路。北京白雲觀方丈陳毓坤二度傳戒,來自二十餘省求戒弟子計412人。並舉行祈禱世界和平法會,北京火神廟正乙派譜系在原有二十字傳譜,續增二十字,合計四十字。張元旭在上海建醮,被推為“萬國道德會”名譽會長。日本收繳臺灣神像及家祠牌位。

  1920年 民國9年 張元旭在上海當選“五都會道教會”會長。

  1921年 民國10年 香港創建黃大仙觀。日本將臺灣道教徒全歸類佛教。

  1923年 民國12年 白雲觀陳明霖方丈為使全觀道眾渡過生活難關,發動各方,組織義演。

  1924年 民國13年 第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去世,其長子張恩溥嗣教,是為第六十三代天師。長沙大水,湖南省長趙恒惕,率官吏祭江神並至玉泉山祭陶淡、李育萬二真人。

  1925年 民國14年 泉州道士徐高迨自泉州移居新加坡,建立混元道壇。

  1926年 民國15年 北京白雲觀迎賓梁至祥彙抄成冊《諸真宗派總簿》。《道藏》涵芬樓影印本問世。又從中選出具有資格於學術研究的經書百餘種,印成《道藏舉要》。

  1927年 民國16年 北京白雲觀方丈陳明霖第三次開壇傳戒。戴本珩纂成《龍門正宗覺雲本支道統新傳》中國道教總會在上海成立,會址設於火神廟,後邊關帝殿,五本田租冊及歷代傳法印、劍等被收繳,張恩溥受難被禁於省農會。後難平,張恩溥被釋放,天師府仍複其職。日本燒毀臺灣道教神像謂送神歸天。

  1928年 民國17年 國民政府頒佈《神祠存廢標準》,除保留道教神祠有:伏羲、神農、黃帝、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三宮、風雨雷神、土地、灶神、岳飛、關聖帝君、呂祖等,廢除道教神祠有:日、月、火、五嶽、四瀆、龍王、城隍、文昌、財神、送子娘娘、瘟神、趙玄壇、狐仙等。畫符念咒的道教亦在廢除之列。劉名瑞弟子、南無派第二十一代傳人趙大悟(避塵)創千峰先天派,著有《性命法訣明指》。

  1930年 民國19年 香港創建蓬瀛仙館。

  1931年 民國20年 賀龍領軍進駐武當山,受到徐本善等武當道眾的支援。南無派第二十代傳人劉名瑞羽化,著有《敲驕洞章》(又名《鹽鐵籙》),《盤易》,《道源精微歌》,集為《盼蟾子道書三種》。

  1933年 民國22年 《揚善半月刊》由上海翼化堂善書局主人張竹銘醫師創辦發行。陳櫻甯、常遵先、汪伯英三人任主筆。

  1934年 民國23年 張恩溥與佛教高僧太虛等,在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長的贊助下,舉行“全國祈雨消災大會”。許地山著《道教史》上編,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行。

  1936年 民國25年 青城山成立“中華道教會灌縣分會”,天師洞住持彭椿仙任會長。陳櫻甯擬《中華道教會緣起》。上海成立“中華道教會”。

  1937年 民國26年 甘肅安西縣蘑菇臺子道院住持郭元亨道長,捐贈糧食、油鹽等幫助軍人李先念、程世才等。浙江杭州玉皇山福星觀紫東道人李理山、開放來洞,收容難民一千七百餘人,供給生活一年多。青城山道士易心瑩《寄玄照樓書》,《道教分宗表》公開發表。《揚善半月刊》停刊。

  1938年 民國27年 江蘇茅山道眾在惠心白道長領導下,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包括惠心白在內的數十名道士遭日寇殺害,茅山“三宮五院”歷代文件及建築,亦被日寇毀壞殆盡。國民黨第五戰區炮兵十六團將武當山太子坡以下宮觀內銅像送往重慶。

  1939年 民國28年 廣東羅浮山“五觀”道眾,支援東江縱隊,積極參加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爭。《仙道月報》月刊創辦發行,陳櫻甯等任主筆,張竹銘、汪伯英任編輯,上海翼化堂書局出版發行。

  1940年 民國29年 四川青城山常道觀住持彭椿仙,在抗戰期間于本廟每年生產項下提取若干收入,長期輔助應微抗日壯丁家屬,軍政當局獎以“急公好義”匾額。青城山建福宮,設“抗戰陳亡將士之靈位”以為祭悼。

  1941年 民國30年 《仙道月報》停刊。

  1942年 民國31年 上海特別市浦東道教同道聯誼會成立於浦東欽賜仰殿,道士鮑杏全、鮑璋濤任正、副主席,社會福利局工作人員唐雲卿任秘書,會址設在浦東路永廠田。籌備成立上海特別市道教會。

  1943年 民國32年 上海特別市道教會于上海市商會禮堂召開選舉大會,宣告成立。會址設于普安路蘭石裏二號,道士陳愛堂為負責人。

  1944年 民國33年 中華道教總會成立於上海白雲觀,以該觀為會址,後邊至清虛觀,上海桐杉宮住持全真派艾朗軒任理事長,清虛觀住持無宗派道長洪清和保安司徒廟住持,正一派彌補維新任副理事長,海上白雲觀住持,全真派劉永梓,桐柏宮知各,全真派周養正,都天廟住持,全真派王信德,紫陽宮坤道院住持,全真派陳鐵海,松靈道院正一派王朗泉,寧幫正一道士英福全為常務理事。中華道教總會上海特別市分會成立。張維新任理事長,王朗泉、南市道士曹梅生、浦東道士鮑杏全、寧幫道士郭秉剛為常務理事。

  1946年 民國35年 11月11日,北京白雲觀因內部嚴重衝突,以許信鶴為首的道眾,以整頓清規為由,將方丈安世霖、監院白全一活活燒死。第六三代天師張恩溥邀集上海道教界在三茅閣延真觀,舉行組織上海市道教會的發起會議。四川省道教會支部改組為四川省道教會。四川成都二仙庵舉行授戒儀典。四川青城山天師洞續輯《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文譜》。

  1947年 民國36年 上海市道教會正式成立。李理山任理事長,張維新、艾朗軒、王朗泉和洪清等人為常務監事,另有理、監事三十人。陳櫻甯起草《復興道教計劃書》。武當山道教會在周府庵成立,後因戰亂自行解散。江西貴溪龍虎山天師府舉行“授籙”儀典。

  1948年 民國37年 張恩溥為承襲道派奔勞,經新加坡往台灣,繼續進行道教活動。

  1949年 民國38年 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到達臺灣,暫住臺北覺修宮。陳國符著《道藏源流考》。香港創立青松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