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作“寻乌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5:11:51
毛泽东作“寻乌调查”
古田会议后,红四军回师赣南,分兵发动群众,深入土地革命,在赣南逐步形成一块比较巩固的根据地。
193052日,红四军在寻乌红50团配合下攻克寻乌县城。6 日,成立了寻乌县苏维埃政府。随后,毛泽东率红四军前委机关从会昌到达寻乌,住在县城西井巷的天主堂。这时,闽粤赣边界敌军力量薄弱,战事较少。红四军各纵队已分布在寻乌、安远等县发动群众。毛泽东决定利用这一相对安定的环境,在寻乌作一次全面深入的社会调查。

  毛泽东的这次调查活动首先从了解寻乌县城的情况入手。到寻乌县城的第二天,他就带着一名警卫员,由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古柏领路,先绕县城四周城墙环视一圈,接着便穿行于城内大街小巷之间,与入城赶集的农民和摆摊设点的商贩交谈,还进入一些店铺向老板详细询问生意情况。经古柏介绍,毛泽东结识了原寻乌县商会会长郭友梅等人,开始得到许多城市商业情况。

  为详细了解寻乌的社会经济情况,毛泽东决定召开调查会。他与古柏一起商定了邀请前来参加调查会的各方面人员名单。为便于召开调查会,古柏安排毛泽东住进了县城南门外的马蹄岗天主教堂。调查会在楼上大厅里举行。经常到会的是郭友梅、范大明、赵镜清、刘亮凡等4人,其他还有6人间或到会。古柏既是调查会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又兼做毛泽东的“翻译”。

  毛泽东对这次调查活动作了充分的准备,事先列出了周密的调查提纲。调查会上,毛泽东像一名小学生,将参加调查会的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钱粮师爷等当成“可敬爱的先生”,恭恭敬敬地向他们请教。调查会开了十几天。白天开,晚上也开。毛泽东还带着工作人员到城郊的田间地头,一边帮助农民耕田插秧,一边做调查工作。最后,开了一个总结调查会,进行核实补充。这次调查,对寻乌县的地理环境、交通、经济、政治、各阶级的历史和现状等,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考察分析。不仅调查了农村,还调查了城镇,尤其调查了城镇的商业和手工业状况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和特点。这是毛泽东以前还没有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

  19311月上旬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一结束,毛泽东就在古柏的协助下,在宁都小布的龚家祠,将寻乌调查的笔记整理成题为《寻乌调查》,共五章三十九节,八万余字的调查报告。

  红色印迹:毛泽东作“寻乌调查”,为党在土地革命初期制定正确对待商业资产阶级和争取城市贫民群众的政策,确定土地分配中限制富农的“抽肥补瘦”的原则,提供了实际依据。(中共赣州市委党史办 阳振乐)转自:http://www.ganzhou.gov.cn/rdzt/gnds/hsda/200810/t20081019_15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