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谣》真是毛泽东所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4:33:51
《归国谣》似为毛泽东1917年游学时所作
2009年02月13日 09:00:43  来源:党的文献
《党的文献》2008年第5期刊载萧永义《十年未解天边月——漫议毛泽东手书〈归国谣〉著作权归属》一文,在臧克家考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判定《归国谣》一词著作权应属毛泽东,笔者深表赞同。反复玩味这首词并查阅相关资料后,笔者琢磨,此词可能为毛泽东1917年游学时所作。全词如下:
今宵月,直把天涯都照彻。清光不令青山失,清溪却向青滩泄。鸡声歇,马嘶人语长亭白。
1917年,毛泽东约同学萧瑜游学,有一段露宿野外、河边赏月的经历。笔者手头有《早年毛泽东》(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其中收有萧瑜《毛泽东和我的游学经历》,其第25章"沙滩上的一夜",对此有精彩生动的描述。文中写到,那年暑假两人相约游学,一天来到安化县境内一条不知名的河边,沙滩一望无际,二人坐在柔软的沙岸上欣赏明月。由于都没有带钱,毛泽东提议在沙滩上露宿一夜,得到萧的赞同。他们还有一段有趣的对话:
(毛泽东):"……这沙滩岂不也可以作很舒适的床吗?"
(萧瑜):"……蓝天要成为我们的帐幔了。"
"那棵老树就是我们的衣柜。"毛泽东一边拿起我们的包袱,一边说道,"现在且让我把我们的包袱,挂到我们今晚的衣柜中。"
"月亮不也正像一只大灯笼吗?"我(萧瑜)说道,"我们今天夜里就点着灯笼睡觉吧,好不好?"
这是这次游学中唯一的一次沙滩露宿,这一夜经历也成为萧文中最精彩的一章。"沙滩"给他留下极深的印象,以至于下一章的题目为"离开沙滩之后"。
"词以境界为最上"(王国维《人间词话》),然而这种境界不是凭空造出来的,必然是此情此景有所感悟而生发的,所谓"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王昌龄《诗格》)。就《归国谣》一词中所写月夜、青滩、清溪等景致分析,笔者发现与毛泽东这次沙滩露宿场景甚为契合。也许正是这次露宿,毛泽东看到明月清辉,心生感慨,产生创作冲动,才有了《归国谣》这一阕咏月词。
"沙滩"在词中成了"青滩",盖因"月亮照得异常明亮,宛如白昼",远处青山可见,而近处沙滩有如张若虚所谓"汀上白沙看不见"。清溪也不是向前流动,而是"却向青滩泄"。远处青山可见,近处"溪""滩"难分,都是月光作用。
两人赏月后各自睡去。据萧文所述,毛泽东睡得很熟,他一觉醒来"天已破晓,有人在附近走动",所以词中月光下景物描写后紧接着就是报晓的鸡声停下来,路上有人语马嘶声。"长亭白"即天亮了,"长亭"本为古时城外路旁供行人休息或送行话别的亭子,根据前边毛萧二人调侃的话语,毛泽东或许把天地作为临时休息场所"长亭"了。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有"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的提法,这是精通古文的毛泽东所熟悉的。
这首词以写月景胜,用词清丽、造句新奇,或许是毛泽东最早的词作,可看出他当时的填词水平已经相当高了。
此词为写实之作,没有政治深意。有人把它定为毛泽东1919年12月为驱张(敬尧)运动赴京所作,以求其政治含义,笔者以为实无根据。另有人认为"似乎为毛泽东于1918年三四月间所作",理由是毛泽东和蔡和森曾在此间沿洞庭湖南岸和东岸,游历了20天,这首词"当是写的毛泽东与蔡和森夜间行路所见景色与感受"。笔者以为,毛泽东与萧瑜1917年的游历,以"行乞"为目的,体验"叫化生活",又逢盛夏,更加有可能沙滩露宿,写就此词。
以上略考,聊备一说。〔丁正梁/黑龙江大学伊春职业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