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日记——算是胡说八道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49:30

所谓的“新文化史”是自70年代后期首先在法国出现的史学研究流派,目前已发展为继“社会史”学派之后的西方史学主流。此流派的多种方法特色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从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艺术等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寻求对于历史中的主体———个人以及事件、观念等等研究对象的了解。文化史原指大文化,诸如艺术,音乐,宗教,学术等高级思想的产物。另外新文化也不同于以前的精英文化,与严肃、刻板的传统历史课题相比,新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大多视角独特,从喜怒哀乐、身体发肤,到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可以被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展开历史的演绎。似乎有些以点述面的意思。所以也有人形容新文化史即“俗”文化史。

 

但是,目前国内的史学界对于新文化史,在总体上还是处在介绍、学习和观察阶段,真正动手实践的并不多。倒是很多史学爱好者在引领国内的历史通俗化、历史文化化的趋势,对历史的解读和阐释也呈现出日益多元的趋势。但是由于史学爱好者们的水平参差不齐,也导致了作品的两级分化。

 

那么为什么真正的史学学家或者学者们少有去参与呢?这恐怕还是国人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作风有关。

 

从思想方面来说,中国人一直认为“行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以文人士子们宁愿围坐一圈煮酒论道,即使从喜怒哀乐、身体发肤,到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是每个人无法避开的世俗问题,但是若有人谈论这些,恐怕就会被冠上俗人的帽子,离开这个圈子了吧。其实这种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恐怕即使我们是旁观者,也会有一样的感觉。另外中国人其实等级观念还是很深的,即使现在我们不再使用等级这个字眼,取而代之的是“圈子”,可是这都是换汤不换药的自欺欺人。说实话,让城市里的人们遇见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的时候,即使我们再高声强调关心他们的或者亲切的称呼他们“兄弟”,可是有谁敢说内心里没有一丝丝的“优越感”,“站在高处悲悯的看待他们”。每个圈子在大家的心中有类似的等级划分,而且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而对于现代真正的文人士子来说,骨子里的“清高”就是有资格在这个圈子继续游戏的身份识别码。无论是真的“不食人间烟火”还是假装“出淤泥而不染”,至少避开世俗问题是不争的潜规则。

 

另一方面,从行为模式上来看,中国冒进、赌徒心理的人毕竟是少数,公认的观点是“那是年轻人的专利”,而对于那些史学学家或者学者们由于年龄和传统专业习惯的影响对于新进事物都是抱着审慎的态度在一边观望。“谋定而后动”也是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自律”的主训。

 

无论是哪种原因,结果就是,“新文化史”这种研究方法在中国,如果我们的史学学家或者学者们不能改变观念,也加入进来,恐怕在中国也将会成为“昙花一现”被淹没在年鉴学派和精英论围攻的漩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