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建筑布局有何讲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24:43
皇陵建筑布局有何讲究 从夏商开始,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历代帝王,不仅生前营建豪华、奢靡的官室,死后还须建造宏大的陵墓,希望继续享受世间的富贵荣华。当时,各个帝王陵墓多按照家族的血缘关系,实行“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埋葬制度,大致集中在相邻的某一地区。在各陵墓和附属建筑的周围还划分出一定的地带作为保护、控制的范围,称为陵区。陵区占地非常广阔,周长少则十数里,多则百余里,甚至数百里。各个朝代陵区的各种建筑物都有周密的规划布局,皇权至上以及皇家的显赫气势可以从陵园的分布、建筑格局上异常探刻地表现出来。那么这些布局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呢?

陵区的设置,根据已有的考古发现成果可知,最迟在盘庚迁殷之后即已出现,且一直延续至清代。陵区一般多选建在离王朝自身都城不远的环境优美的地方。初期的陵园,有的利用天然沟崖作屏障,多数则在陵的四周挖掘隍壕或夯筑围墙,或修造栅栏似的建筑。陵园一侧有门,园内除陵墓外,当时的附属建筑很少,甚至没有。历经春秋战国数百年时间,附属的陵寝类建筑才由少至多,与陵墓本身一起组成陵园。

到秦汉时期,陵墓及各种功能的附属建筑已构成一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秦汉以后,历代陵园、陵区的布局,各类建筑物的设置、结构、功能,陵墓的构筑形式,陪葬晶的种类、组合等各方面既有沿袭、继承传统的表现,又有发展变化的特点,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陵寝则不同程度地保留或揉合了本民族的葬俗。

陵园中空前绝后的宏伟作品当属秦始皇陵。这个陵园的布局既继承了秦国的陵寝制度,又吸收了关外六国陵寝建制的一些作法,规模超过了当时已往的各种陵寝的建制,设施更趋完备。总体上仿照都城宫殿的规划布局,充分体现了统一以后的中史集权制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与神圣威严。陵园周围有内外两重墙垣、内垣周长二点五公里,外垣周长六点三公里。外城墙垣四角设警卫用的角楼。根据当时以西为上的惯例,同时为了显示秦国雄踞西方,横扫东方关外六国,统一四海的威风,整个陵园坐西朝东。陵园内有庞大的寝殿、便殿、陪葬坑等,陵园以东有陪葬墓区和兵马俑坑。仅秦始皇陵园东侧的兵马俑坑即被国外称为又一个世界奇迹。其中,八千余个排列在陪葬坑中的陶制等身兵马俑,可谓一组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缩影。

像秦代陵园仿照咸阳都城一样,西汉陵园亦仿京城长安而建。陵园作方形,只有一重城,陵墓居陵园中央。诸陵方向都坐西朝东。在四面门阙中,东门和北门较宽大,和长安城宫廷门阙的建制一样。陪葬墓区也在陵墓前方。西汉初期,帝、后在一座陵园内异穴合葬。寝殿建在陵园内。从文帝开始,帝、后各建一座陵园,仿照生前宫室位置,帝陵在西,后陵在东。陵寝殿堂等建筑皆按制建于陵园围墙内外附近。至景帝时,在文帝霸陵旁边建庙,此后,陵制制度中的寝、庙皆建于陵园之内而一直延续至西汉末。

东汉时期,陵园布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明帝开始,陵园四周不设垣墙,代之以“行马”,即设置木制警戒设施。陵寝改为坐北朝南,和洛阳宫城方向一致。在废除陵旁立庙制度的同时,在陵墓前加建“石殿”,专供定期朝拜和祭祀大典之用,以加强墓祭功能.突出朝拜祭祀礼仪。另外,还在陵园或寝殿前加设神道石刻。这对唐、宋以后献殿、上宫、神道等的设置影响很大。尤其是神道上的石刻雕塑群,后来的设计者们有意把石刻、石雕尺度放大。进行艺术与心理上的夸张,当谒陵人在御道两侧庞大的雕刻群俯视下行进时,自然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地位的低下,使得整个陵园或陵区具有神圣、庄严与崇高的气势,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使人从中感受到皇帝的威严与高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限于国家的分裂割据与经济财力、物力的弱小,多数帝王不得不多把精力放在对权力的稳固与辖区的扩大上,被迫放弃了秦汉以来建筑豪华陵寝和厚葬的制度。北方政权的许多君主,由于担忧墓葬遭到盗掘,故或者采用本族葬俗,有些采用“潜埋”或隐墓的方式,不起坟丘,同时废除了陵寝的大规模建造,包括兴起于东汉的上陵礼仪。直至北魏孝文帝时期推行“汉化”政策,才·开始恢复了汉代的陵寝制度。从此,高大的坟丘,庞大的陵园包括石刻、石阙等又重新修建。东晋,南朝帝陵多因山为体,方向依山川形势而定,无俗成之规。厅堂的建筑与上陵礼仪亦多继承或恢复汉制。陵前的神道设置逐渐延长,两侧石刻日趋增多。

唐代是强大统一的王朝,皇帝陵寝不仅规模超过前代,而且布局、规划更为整齐、周密。从乾陵开始,陵园的平面布局全部模仿长安城的建制设计。陵园坐北朝南.四周筑以围墙,两面各辟一门。门的名称也如长安都城之制。陵园由南向北,进入南门朱雀门,陵园西南角为寝宫,正中墓前方为献殿,陵墓后面一段距离即北面围墙正中的北门即玄武门。陵园南门围墙以南,依次排列着三对土阙与幽长的神道。谒陵时即经土阙,土阙后沿神道两旁排列有许多石人、石马、石象或其他石雕动物等,走完神道,即是陵园南门。在土阀或神道以前、或其两侧分布着许许多多的陪葬墓。陪葬者多为皇子、公主、大臣、将相、妃嫔等。少数亲信大臣或宠妃也有陪葬于陵园之中的。整个布局效法都城长安,以南门为正门,以南北向为中轴线,东西对称,体现了南面而立,北面而朝的设计思想。同时,以皇陵为中心,突出了皇帝的居高临下及其在朝中的主导地位,唐代的这种陵园布局对后代皇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北宋陵园承唐制而稍有变化。把寝宫,即下宫从陵墓的前面西南部移到了陵墓的西北部-同时,由于北宋的陵园离都城开封较远,相对来说,其建陵时间又短,因此,陵园的规模与寝殿建筑等较之唐代稍逊一筹。南宋皇帝死后,为丁不忘先帝与旧仇,以便闩后归葬中原,因而只建临时性的陵墓,规模较小.建筑简单,既不设置陵台,又不陈列石刻群。陵墓前面所建的上宫和下宫,同样建筑、分布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元朝的葬俗较为特别,元代帝王电沿用蒙古族的“潜埋”习惯,隐墓不起坟,葬后让马群把地面踏平以不显痕迹.无陵号,更谈不上建筑陵园。

明清陵园的建筑、布局基本上沿用唐、宋的旧制,但在此基础上有所变革。其中主要是受都城北京宫殿建筑格局的影响,废除了原有的寝殿与寝宫分离的格局,把各类重点建筑集结在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上。陵园由方形改为长方形。其他附属建筑在陵园范围内呈东、西对称分布排列。

明、清两代皇帝陵园的整个分布格局都体现了前朝后寝的宫殿建筑模式,尤其是运用轴线方式来组织陵园中的空间建筑布局,最前面多运用掘起的两座小山作为整个陵区或主要陵园的人口,然后进入石牌坊,牌坊的中轴线正对着遥远的陵园山脉宅峰,其间依次布置长长的神道,且随着地势的升高,经陵园正门,第一二个庭院,进入主体建筑寝殿,然后进入第三个庭院,经方城,到达明楼和宝城、宝顶。这条中轴线少则数公里,多则十多公里,甚至达数十公里,其主体建筑都设置排列在这条中轴线上,其他附属建筑多于中轴线东、西两侧对称排列,使各类建筑都由中轴线连接成一体,贯穿南北,一气呵成;同时使它们显得井然有序,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宏伟庄严,使人们从中体验到皇室的威风与气派。

各代皇陵的墓室结构有何不同?

在我国古代葬俗中,从墓而不坟到高耸的坟丘出现,其间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自战国时期起,各国诸侯或君主死后,开始兴建规模大、坟堆很高的坟丘。且尊称其名为“陵”,意即高大如山陵。高耸的坟丘,是皇陵的专利,而历代帝王的陵墓,除了地面上的坟丘以外,还要在地下建造大型墓室,组成气派宏大的地下宫殿,显得极其壮观,憾人心魄。这些墓室的结构到底有多么复杂,各代的结构有哪些不同呢?位处河南安阳,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王陵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亚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墓室有的四面各有一条墓道,组成平面呈“亚字形”的墓;有的仅有一条墓道或对称的两条墓道分别组成“甲字形”或“中字形”的墓室平面。许多墓室规模很大,陪葬物很多,两周时期以及西汉前期的一些诸侯王陵墓的墓室,有的仍然保持这种商代以来的形制。战国时期的陵墓多在墓椁以外填充石灰、木炭、粘泥,甚至沙、石,进行夯筑,有些也在墓室内放置木炭等物,以利吸潮,保护墓室。墓室中多有数重棺、椁,显得豪华、壮观。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地下考古探测可知,秦始皇陵的地下部分显得更是异常华丽、气派非凡。地宫中有宫墙、角楼、棺椁、王殿、前殿、藏室、墓道和甬道等。另据文献记载,地宫中“以明月珠为日月,人色膏为灯烛,水银为大海,金银为凫雁,刻玉石为松柏”,即墓室穹顶上画着天文星图。下边是百川、五岳和九州的地理形势,用机械灌输水银,象征江河大海,川流不息,上面浮着金银制的野鸭。用龟油膏为灯烛,以示长明不灭。结合近年发掘出来的兵马俑军阵的陪葬坑及宫人、车马的殉葬坑,囊括天地、山川、争战、游宴、上朝等自然景物与生活场景,布局严谨;规模壮观的墓室及其陈设陪葬,活灵活现地表达出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及至高尤卜的权威,汉代皇陵的地下宫殿在结构、名称上多有变化。西汉中晚期,凿山为陵的墓室多为横穴式,并分为耳室、前室和后室等部分。竖穴式墓则改用砖和石料构筑墓室。根据现今考古发掘的西汉王陵墓所发现的陪葬器物推断可知,当时的大型墓葬,已摆脱了在棺椁中分成若干箱室以贮存陪葬晶的作法,而形制和结构完全仿照住宅的布局,将墓室分建成若干个房间。南、北耳室分别为车马房和仓库,前室为接待宾客的厅堂,后室为墓主的寝卧内室。这种墓室结构俨然为一座大型住宅的再现,起到了椁的作用,因而墓室内的葬具只有棺而无椁。至此,周代以来关于棺椁的礼制也渐趋废弃。

目前,在已发掘的汉代、尤其是东汉时期规格较高的砖结构墓葬中,多将当时盛行的壁画艺术引入墓室。墓室绘有彩色壁画,或有模印的画像砖。石结构的墓室则大多雕刻有画像。壁画的题材广泛,除了神灵怪兽、历史故事以外,主要是以类似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墓主生前生活的各种值得炫耀的场面。根据已发现的汉代地方官吏、将帅的墓室推测,皇陵的玄宫一定更加富丽堂皇,宏伟壮观。

汉代以后,砖石拱券或叠砌的墓继续被人们所应用,其形式、结构不断发展、变化。自南北朝开始,对进入墓室的修长隧道,即墓遭进行了结构变化处理,沿墓遭开凿通达地面的天井三四个,两侧配以耳室,象征大宅院的一进进的天井及配房,最后到达墓室。

至唐代时,皇陵墓室结构也大致保持丁南北朝时期的一些特点。唐代·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虽然是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乾陵的陪葬墓,但其墓室结构和平面布局是模仿帝王宫殿或皇陵地宫结构设计的。他的墓道共有六个过洞、七十天井、八个小龛,最后才·是前后两座墓室。在第一个过洞前的墓道两壁绘有城墙、阙楼、宫城、门楼及车骑仪仗,象征帝王都城、宫殿景象。第一天井与第二天井两壁绘有廊屋楹柱及列戟,列戟数目为两侧各十二杆,与史书中所载宫门、殷门制度相同,过洞顶部绘有天花彩画,墓室及后甬道的壁上绘有侍女图,从其手中所持器物判断,也与唐代宫廷随侍制度相一致。从整座墓室及其墓道来看,它正是唐代宫廷建筑的缩影。其规模自然也相当有气势,,

宋代皇陵墓室缺乏相应的考古材料,据某些不完全的史料记载,墓室结构和用材、壁画艺术等多承唐制。当时,以砖刻表现建筑形象者很多,其中心墓室的四壁刻镌为四合院落,四周的正房、厢房、倒座房的式样,柱、额、椽、瓦俱在。更有趣的是山西一带金元墓葬中尚有墓室内雕出戏台一座,上置戏剧偶人,供墓主在阴间享用。

明清以来砖石拱券技术应用较广,许多大型墓葬及帝王陵墓都是砖石券洞结构。皇陵的墓室规模更加宏大,用材更加考究,其布局也完全仿照四合院的形式。明定陵玄宫即由前室、中室、后室、耳室、甬道等部分组成,完全仿照宫殿的前朝、后寝、配殿和宫门建造,甚至每个殿(室)座的屋顶都照地面建筑形式制作出来,只是为了适应拱券的特点将前、中殿(室)改为垂直布置。

清代的陵墓地宫充分利用石材特点,在石壁表面、石门亡都雕满佛像、经文、神将等。从地下墓室的发展过程来看,越到后来,皇陵地宫中的象征性成分越少,而仿真的程度越显著,故到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规模宏大、蔚为壮观、名副其实的地下宫殿。(扯淡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