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宠幸执著和单纯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4:22:18
刘忠范,1984~1993年在日本留学,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并作博士后。“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北京大学纳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化学院博导,国家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纳电子运算器材料的表征与性能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年轻时要多一些“单纯”,应有一段“迟钝”的时间  记者:从一个农村的孩子,到北京大学的知名教授,您觉得人生是不是很奇妙?

  刘忠范:我是幸运的。(笑)1962年冬,我出生在吉林九台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是乖小孩,听老师家长的话,爱读书。在学校我基本上都是第一名。

  当时没想过当科学家,就是特别好奇,爱瞎琢磨,只要在书上看到能作实验的,我都会去试。书上说茄子、辣椒喜欢听音乐,听了会长得又快又大。下了课,我就背着手风琴跑到自家地里作实验,拉给其中一块地听。忙了几天,也没发现那块地有啥不同……可能是我的手风琴拉得太臭,算不得音乐吧。为了弄清楚鸡、鸭、鹅、猪哪个对音乐更感兴趣,我也拉琴。鹅会跑过来听,好像和音乐有共鸣。猪没有反应,听一会儿就走开了。(笑)我对事物总有新鲜的好奇心,过了这么多年,我仍然保持着。

  我有耐心,能吃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般外国人评价中国人的一大优点,就是特别有忍耐力;而中国人当中,农村人相比城市人又更有忍耐力。我来自中国农村,故而特别有忍耐力。我不怕吃苦,遇到困难决不会退缩,认准了不轻言放弃。 记者:幸运之余,您有没有觉得科学家的生活也相对单调一些?

  刘忠范:的确,我的生活相对单调,甚至有些刻板。除了外出开会,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待着。不过,作科研真正入门后就如看侦探小说一样有趣,因为研究的是未知的东西,你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只能一步一步探索。某个设想会被证明,或者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那次我作一个很熟悉的光电化学实验,是在暗室操作,黑乎乎的,我扳反了开关,出现了奇怪的现象,我并没有扳回去了事,就此研究下去,结果一次实验失误,让我发现了一个新的电场异构化反应现象。

  我曾写过一段话,就贴在工作室的书柜窗上:“研究的乐趣,在于过程,而不在结果本身。因为过程当中隐藏着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和新的目标,这也是科学家们乐此不疲之奥秘。”所以别人可能坚持不住,我却坚持得住。

  记者:除了过程的乐趣,科学家们不是也把拿诺贝尔奖作为自己的理想?

  刘忠范:能拿到自然好。(笑)目前没有拿到诺贝尔奖,也很正常。不能说哪个民族更聪明。我们努力不够,积累不够。诺贝尔奖成果需持续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

  当年,我随光电化学家藤岛昭先生作研究,很为他的工作精神感动,年过半百仍扑在事业上。他家离学校有近两个小时的路,但他早上8点半必到办公室,晚上10点才离开。这两年他都是诺贝尔奖的热门候选者。不过现在,我们的很多科学家也有这种精神,像我自己,就是身体力行者,星期六我都待在办公室,这是我另一个家。

  中国这十年变化很大,研究条件、外部环境、人的素质和精神面貌,都越来越好,按现在这个状态再做10年或者20年,我相信,拿诺贝尔奖就是自然的事了。

上帝是公平的,如果加上时间的标尺

  记者:人们说事业和家庭是幸福的两个必要组件,您怎么看?

  刘忠范:那是自然。今天去科技部开会,在车上忽然发现春天来了,柳枝都绿了,当时就想周末陪家人去郊游。我看重亲情,这是生命里不可取代的。

  小时候家里很穷,不是农村一般意义上的穷,是特别穷,兄弟姐妹又多,但母亲坚持送我们读书……今年三八妇女节,我的母亲被邀请到长春电视台做嘉宾,讲我童年的故事。我本人对宣传一向低调,但那次电视台请我母亲做节目,我答应说服母亲参加。80岁的老母亲起初有些犹豫,但我一直鼓励她,这对她而言,意味着一种肯定,一种骄傲!后来,母亲从电视台回来,我问她:“上电视感觉如何?”她说:“感觉好啊!这辈子我都没有遗憾了……”

  我工作很忙,上课、出差、开会作研究,但只要在国内,每个星期都给父母打电话,问候平安。

  记者:那您现在是不是很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

  刘忠范:以前穷的时候,过年能吃上一顿大肉,就是幸福;当你越往上走,得到的越多,很多单纯的乐趣就失去了。物质上的满足,只能带来精神上的一时愉悦,不再为钱发愁,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就越高了。现在,当获得一个好的实验结果,当看到自己的学生不断进步,我都会感到欣慰。我觉得上帝是公平的,如果加上时间的标尺。只要认准目标,不懈地努力追求,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终会得到回报。

  搞研究的人喜欢数据:我们村就2000多人,文革后从家乡小学出来的大学生,我是第一个,到今天已经过百,而且有两个长江特聘教授。不过,家乡还是很穷,课桌校舍没法和城里比,回去看一次,难受一次。最近,我和几个朋友给小学捐了几十台电脑,当时孩子们都高兴得手舞足蹈。后来,有位学生家长来信说农村的小孩都不知道电脑,可是他的小孩今年知道了,不仅看到摸到,还能用上了。很感激,你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看信的时候,我很感动,这封信至今好好保存着。我特别支持希望工程,也资助了不少学生。可能是源于自己对儿时贫穷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几百块钱,或许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记者:从一个苦孩子走到今天,如果将您的人生分阶段看,哪个阶段最重要?

  刘忠范:我觉得我的人生挺简单,就是在做一件事情,小时候是读书学习,现在是读书研究,很难分为几个明显的阶段。生活条件是改善了,但生活本质没有变。如果要按年龄分,对我自己而言,我觉得哪个阶段都重要,有青春期的贫穷和挫折、奋斗和梦想,才有现在的进步、幸福以及平和。我一直认为,经历是人的财富,无论是成功的经历,还是失败的经历,都是如此。

  当然,每个阶段着重点不同。“任何事情,只要我专心去做,都能成功!”那是20岁的豪言壮语,是该激情尝试、勇于闯荡的年龄;到了30岁,应该知道“有所为”,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认准目标去努力,在人生某个特定的点上聚积能量;40岁,应该知道“有所不为”,能抵挡住诱惑,能把握住方向,才能作出点东西。

  我常对学生说,要做好学问,须从做人开始。一要正直,这是立身之本;二要有追求,这是提升之道。

  记者:现在您取得了一定成绩,地位也受人尊敬,这也算功成名就了。

  刘忠范:说不上成功,但我觉得很幸福,因为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多数人可能没有我这么幸运。从小到大我都喜欢化学,至今对化学不改初衷。喜欢就会全心去做,很单纯的,我从没想过去获取什么东西,但命运却因为你的这份执著和单纯而宠幸你--30年前,我一个穷孩子,哪里会想到有今天呢?不管外人怎么看,比较金钱或者地位,更让我满足的是,我在干喜欢的事情,其他的都是意外收获。


http://www.rwabc.com/diqurenwu/diqudanyirenwu.asp?p_name=刘忠范&people_id=1362&id=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