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奎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21:20

不论是在共产党里面的人物,还是国民党里面的人物,几乎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感情,有各自的性格,有理想和追求。他们之所以会对立、冲突,甚至会相互伤害,仅仅是因为他们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加入了不同的党派,相信了不同的主义。摒除他们的党派政治背景,他们每个人其实都和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张三李四毫无两样,有血有肉,有长有短,很难用好坏来区分。就连在向共和国60周年献礼的史诗巨片《建国大业》中,胜利的毛泽东和…
12:34
杨奎松:鲍罗廷如何让孙中山吸收中共党员
孙中山确实在委托鲍罗廷代为起草制定国民党的政纲及党章等重要文件。他也清楚鲍罗廷与共产党人之间的来往甚至举行会议。但是,整个政纲、党章的讨论和修改,很大程度上是由孙中山指定的委员会在负责,最后还要经孙中山亲自审定批准,所谓“俄人替我党订定之政纲政策,全为陈独秀之共产党所议定”,自然纯属子虚。因此,孙中山对此明白解释说:政纲草案等“为我请鲍罗廷所起,我加审定,原为英文,廖仲恺译为汉文,陈独秀并未…
15:40
贫富差距始于改革开放?关于建国后干部收入问答
毛泽东时代之所以没有在这方面发生严重问题,仅仅是因为那个时候多半搞的是计划经济,几乎没有商品经济生存的空间,很难形成权钱交易的环境。只要环境适合,就一定会出现问题。建国初为什么要搞“三反”运动?“文革”期间为什么盛行“走后门”?还不是存在着权钱交易或权利交易的问题?…
11:15
杨奎松:社会发展中的"阿凡达"困惑

杨奎松:这个问题太大,也复杂,我们今天讲的文明和进步,其实多半都是“现代”的。比较一下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弱肉强食的历史,卡梅隆的后现代史观其实很值得我们中国人欢迎。…
12:09
杨奎松:共产国际为中共提供财政援助考察
14:09
九一八事变后中间派知识分子救亡主张的变化
原题为《杨奎松:九一八事变后中间派知识分子救亡主张的异同与变化》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开始入侵中国东北,到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全面揭开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其间历经将近6年时间。在这…
14:11
杨奎松:抗战后初期国民党人反共心态素描
14:44
杨奎松:张学良的通共与蒋介石的置若罔闻
13:57
国民党究竟代表谁?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
11:19
杨奎松:重读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10:49
杨奎松:跳出成王败寇逻辑思考国民党的失败
10:45
杨奎松:有关张学良入党问题的探讨
14:37
杨奎松:情报战被神化 策反才是国军瓦解原因
16:46
杨奎松:孙中山与日本关系再研究
14:08
杨奎松:1946年国共四平之战及其幕后
14:50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09:51
杨奎松:皖南事变的发生、善后及结果
17:21
首页
<<上一页下一页>>
末页
专家介绍
杨奎松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男,1953年生于北京,籍贯重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及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史,主攻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对外关系史、中苏关系史、国共关系史及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