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涮”经济学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32:57
“开涮”经济学家

钱文荣 

    

    一、千万别和经济学家“过招”?
    1、经济学家有只“看不见的手”
    如果有朋友问我,哪一句话可以当成是经济学的口号?我可以不假思索地说“看不见的手”。此外,还有个选择,就是“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看不见的手”这句话大概每种情况都可以派上用场,不用也不会出什么大大的问题;而后面这句“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在每次开始分析时,都得加上这句话,如此方得以明哲保身。经济学家常把“看不见的手”挂在嘴上,至于那只看不见的手是哪里多出来的,为何看不见,恐怕没有太多经济学家愿意细说分明。
    下面是一则调侃所谓经济学家的笑话:
    一群武校的学生要毕业了。老师告诫他们:“学成以后千万不能和经济学家过招,因为他们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只要有经济学家抛出那一只“看不见的手”的高论,我认为大概101%的人都不懂他在讲什么,至于多出来的一人是谁呢?想必就是他自己!于是乎,就有好事者放出了这么一则揶揄经济学家“不知其所以然”的笑话。
    经济学家是一种不知他自己“所言何物”的人。而且,当你和他谈事情的时候,他会让你感到不管怎样你永远都是“错”的。
    为什么自己也不明白说的是什么呢?这种情况离奇到一个人可以同时持有两种不同且对立的意见,而这两种意见,理论上都可以成立。经济学就是这么包容,可以让十个开会的经济学家发表十一种意见,其中一人可以一前一后发表相反的看法,这可比持不同意见的人同时得到诺贝尔奖还厉害。但是,更狠的还在后头,还有个笑话是这么形容经济学家是如何诞生的:
    上帝和撒旦是竞争的对手,每一天,他们都在彼此较劲和竞争。第一天,万能的上帝创造了太阳,于是撒旦就创造了灼伤。第二天,上帝创造了性,随后撒旦就创造了人类的婚姻。第三天,上帝创造了一位经济学家,但是,撒旦却陷入了沉思当中。撒旦想了好久之后,最后创造了另外一位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当然不是上帝和撒旦创造的,这个笑话大抵只是好事者拿来揶揄经济学家张嘴必提的“竞争”理论。
    2.用“完全竞争市场”破“神功”
    到底“看不见的手”和“竞争”传达了什么经济学含义呢?二者都是经济学常用的术语。“看不见的手”出于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之口。经济学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叫做市场的价格机制。经济学理论认为,供需双方会在市场里面自由互动,进而产生均衡的结果,充分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
    其实,我认为所谓“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在经济体系里有一种市场叫做“完全竞争市场”,在这个市场里不需要人为操作,生产资源就会得到有效的利用。
    那什么是完全竞争市场呢?有一种市场我觉得很像,就是我常去逛的NOVA的3C卖场(台湾最大的连锁电脑卖场)。在这里,有很多小店面销售各式各样的电脑商品,每家门口都直接贴上各种电脑零配件的价格,而且价格可以随时调整。商场里有太多的消费者和店面,所以任何一个消费者或者店面根本无法影响商品价格,这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第一个条件。
    在卖场里,几乎所有店面都销售一样的商品,商品可以说都是同质的,买方根本不用太伤脑筋去想到底要买谁的产品,这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第二个条件。
    在卖场里,每个卖家的价格都是公开透明的,消费者只需拿个纸笔就可以记下哪家卖的产品最便宜,而且所有的价格几乎都是一致的。这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第三个条件。
    至于第四个条件,卖家有没有进入与退出门槛呢?基本上是没有的。只要一有店家退出,马上就会补进新的店家。
    看起来,找出那一只“看不见的手”和完全竞争市场—点都不难,按图索骥就可以,所以经济学家根本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和盖世神功。如果我是大陆那位武术教练,我就会嘱咐这些学生,下一回当你遇到经济学家时,他如果使出“看不见的手”这一招式时,请记得回他这个市场不是“完全竞争市场”,那么,他的这项密招铁定当场破功。切记!切记!
    二、多少个经济学家才可以换掉一根坏灯管?
    1.不同学派经济学家方法不一
    要是家里的日光灯不亮了,你该怎么办?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有什么难的,换灯管呗!但政府单位里的经济学家可不这么想。他们会建议我付钱请外面的水电工帮我修理,要额外付他一笔维修费才对,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扩大就业,也会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要是每个人都自己换灯管,水电工的就业机会大概会少很多,GDP也会下降不少。所以,就有经济学家建议应该把家庭事务的服务计入GDP,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充分表达一个国家的生产状况。
    至于经济学家怎么换灯管呢?有一则笑话是这么形容的。
    要多少个经济学家才能把一根坏掉的灯管换掉?
    答:八个!一个把灯管装上,剩下七个人负责保持灯管周围的环境(条件)不变。
    问:要多少个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根坏掉的灯管换掉?
    答:一个也不用!要是灯管坏了,市场机制自然会把它更换。
    问:要多少个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根坏掉的灯管换掉?
    答:那就要看当时的工资如何了。
    问:要多少个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根坏掉的灯管换掉?
    答:越多越好!因为这样便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就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
    问:上帝为何创造经济学家?
    答:因为有经济学家做对比,天气预报便显得准确多了!
    这未免太小看经济学家了吧?但是,“阴谋”还没结束,有人又补充了如下内容:
    假如有1000名经济学家去处理换灯管的问题,当中就会有10个理论经济学家,这10个人当中,每个人对换灯管的方法都会有不同的主张。至于剩下的990个实证经济学家,他们就会努力地去检验之前那10个理论经济学家中,哪一个人的理论是正确的。但是,到了最后,所有人都还是在黑暗之中。因为灯管依然没有被换上……
    为什么一个换灯管的事件,经济学家的做法就有这么多种呢?这本来就是经济学的特色,学派很多,各持己见,甚至针锋相对,只是好事者以换灯管的事件来讽喻经济学家经常一事无成。当然,这只是一种偏见,毕竟,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一事无成的。
    2、“经济学家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上则笑话里面提到,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机制自然会把灯管换掉,这当然是过分夸张的说法。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相信市场机制跟自由竞争,反对任何形式的干预,也反对计划经济和凯恩斯主义。当然,市场机制不会自己把坏掉的灯管换掉,但自由竞争是芝加哥学派的信仰。有好事者就说,既然市场只要自由竞争就好,还要经济学家做什么呢?
    学生问堂上教授说:“既然市场机制是万能的,那么我们还要经济学家做什么?”
    老师回答说:“正因为经济学家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而这是市场机制所做不到的。”
    上面这则笑话,实在够狠!竟敢揶揄经济学家有快乐的效用!
    而换灯管的问题到了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手中,马上变成是“工资”问题,这也挺合情合理的。假设经济学家不会换灯管(他们会说,经济学家对于换灯管这件事没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假设在有两个人生产的场合里,只要某一个人生产某件商品的机会成本小于另外那个人,则享有“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我们可以知道专业分工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那么只要经济学家愿意出较高的工资,自然会有水电工人来修理灯管,还可以就此增加就业机会,提高GDP水平。
    凯恩斯学派则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越多经济学家来修灯管,一定会使总需求曲线右移(意即总需求增加)。诚然,这也是种夸张的讲法。然而事实上,我们可以看见政府可能透过扩大就业方案来降低失业率,因此,一条水沟派数十个人来清理也就见怪不怪。
    至于为何上帝要创造经济学家呢?这个问题我恐怕无法回答,到目前为止,我还不知道经济学是否已经跨入神学的领域,但我还是认为一个好的经济学家绝对不是拿来娱乐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