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的弱智与教师的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34:57

        对于各类教材,我一直缺乏亲近感。总觉得像架光秃秃的梯子(维特根斯坦针对他的书《逻辑哲学论》声明:对于他的陈述,读者必须“在爬上楼梯之后再把梯子抛弃”),离了不行,攀起来又兴趣不浓。有时想,幸好未生在应试教育压倒一切的今天,否则就像我孩子一样,被教材与教辅淹没了。

        此处作一说明,本短文“教材”的含义是泛泛而指,请勿对号入座。当然优秀教材还是不少的,本文只是针对部分存在问题的教材而言的,可能是人文类教材占更多比重。

        教材更多的时候是扮演的百科全书式的全能的、不容置疑的主宰,更多的是“知识”的化身,而不是“智慧”的代表。我个人对于教材的有敬意、缺兴趣由来由久,我的教材往往多年之后还是非常整齐,不像有些同学因与教材长期亲密的接触,课本已接近和尚的百衲衣了。

        教材为什么在我的眼中缺智少趣呢?这个问题有普遍性吗?

        首先,往往是教材的强制性。陶行知先生上课时曾带进课堂一只母鸡,他掏出一把米,握住母鸡的身体,可是母鸡就是不吃米。他把手松开,母鸡在地上踱了几步后,就开始吃起米来。

        其次,教材的格式决定了它主要是为了反映知识领域共同语(类似于不同学者知识的交集),通常忽略了矛盾,反映了和谐。即便有些表述,也平铺直叙,甚至反话正说,让学子无法分辨(可能有点类似于鲁迅的“曲笔”,幼时学鲁迅文章,常觉得不知所云,不知所指)。教科书给你营造的往往是一幢富丽堂皇的建筑,通常不想让你发现存在的问题(至多提一些“大楼里有多少种灯”之类自矝性的问题)。有时即便存在漏洞,一触即溃,也硬用花纸糊上,并编造“请勿靠近”的美丽说辞。

       再次,......(省略)

       这仅是我个人对部分教材的感受,可能更强调了它的不足。与编者斗智斗勇,从教材中发现真问题的学子是我所便服的。

      教材之外的各类专著则有趣多了,它不是作为所有学子必须遵循的统一规范、信条,作者写起来自由,读者读起来也自由,体现了作者的独特思考,不时闪现着智慧的光芒。

       此处转到所谓“教师的智慧”了。有些学校纳闷,我用的是与名牌大学一样的教材(部分学校部分教材据称已直接使用原版教材,与国际接轨了),为什么学生表现赶不上其他学校呢?  

       俗语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我觉得老师的作用更多的是通过自身的积累,将自己对该学科的疑问与思考以及前辈学者对此学科的贡献与发现过程传达给学生,将学生内心的智慧激发出来。这似乎就是教师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