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工变迁图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09:39
屈指算来,记者追踪拍摄农民工已26年了。26年来,中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壮阔、最为巨大、最为深刻的变化。这当中有不止一代农民工的汗水和心血。
亿万农民工走过怎样的道路?他们的生存状态是什么样的?他们有着怎样的憧憬、苦恼、艰辛、忧虑与快乐?许多城里人不一定了解,虽然农民工就在您的身边。26年,农民工自身,有的在变,有的没有变。
虽然我没能通过照片更全面,更深入的反应农民工,但确实记录了我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崇敬。——蒋铎摄影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08年2月22日。
北京。
春节过后,北京街头的常见的景象。怀揣梦想的农民工兄弟来了。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08年3月21日。
北京。
春潮。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12008年3月29日。
北京。
赶路。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08年9月21日。
北京。
终于到北京啦!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08年9月28日。
南昌。
行进中。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09年2月27日。
北京。
扛着行李的农民工从天安门前走过。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08年3月21日。
北京。
联系。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09年12月11日。
北京。
完工了。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09年12月30日。
北京。
转移。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10年3月2日。
北京西客站。
一位刚下车的农民工在张望着什么。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10年3月2日。
初到北京。
等待接头。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10年3月2日。
北京。
春节后民工潮中的新生代。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10年3月2日。
初到北京。
在车站等待接头的农民工。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10年3月2日。
初到北京城。
路在何方?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10年3月2日。
北京
“我到北京了”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10年3月2日。
北京西客站。
独来独往。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10年3月3日。
北京。
结队而行。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10年3月2日。
北京西站。
公交车不间断迎接来自全国各地、潮水般的农民工,秩序井然。
下载图片: http://vip.people.com.cn图片ID:123456

2010年3月14日。
北京。
一位冒雪赶往雇主家的家政服务员。

蒋铎,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曾任人民日报摄影组组长、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现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荣誉理事、学术研究部副主任。多次担任全国新闻摄影评选评委。1997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拍照片讲究真实、生动、自然。采访中自觉走新闻摄影的抓拍之路。结合实践写过《新闻摄影与解放思想》、《从乌干达干旱是否摆拍说起》等有关新闻摄影的文章。1994年出版《抓拍——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2003年11月获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授予的“特殊贡献奖”。2006年12月,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摄影家”。
第一章:庄稼人进工厂——制造业
第二章:吃的是草 奉献的是奶——建筑业
第三章:无所不在——服务业
第四章:谁来关注他们——下班后
第五章:艰辛与梦想——在路上
第六章:用工难 就业也难——找活儿
年轻农民建筑工的婚恋实在是没法解决的难题。
2010年4月10日晚6点多钟,我拍摄下班路上成群结队的建筑工。拍着拍着,突然发现队伍里有一对年轻工人,手牵着手走过来……他们俩走在前面,同事们(乡亲们)说说笑笑,或在他们的旁边,或在他们的身后,也带着喜气。他们来自四川汶川。姑娘19岁。
印象中,建筑工中无论钢筋工、架子工还是模槽工、瓦工,都比较危险,劳动强度也大,几乎全是纯爷们,没有女的。这样的牵手,简直难以想象。我的那份新奇、惊喜,难以形容。我努力抑制兴奋,静下心来,及时把这个瞬间抓到。可回家在电脑屏幕一看,清晰度差,噪点多,画质不怎么样。因为我用的是卡片机。6点多,太阳落山,光线已经很暗了。已经够难为这台卡片机了。还是怪我懒惰!这成为我心中的遗憾。能不能再去拍呢?
4月13日,我换了单反,提前一个小时又去那条路等。几百人的下班队伍,有没有他们?他们会不会休假?即便有,他们还会不会像那天那样牵手?如果他们没牵手,我绝对不能要求人家为我拍照而牵。再有,他们的前面,有没有人挡住?如果有人挡住,我也绝对不能让挡的人躲开。
我没抱太大的希望。看运气吧。
上次的拍摄是下午6点20分,现在时间早过了,仍没有见他们俩的踪影。
我正集中精神眼巴巴盯着前方的农民工,以至于当我的朋友、人民政协报记者俞宁出现在我身边,我竟没有注意到。属于邂逅。在我们寒暄之际,我的注意力仍然没有丝毫松懈。我影影绰绰发现远处,一对年轻人,牵手大步向我走来——没错,是他们,是他们。
依然没有遮挡。我连续按动快门。这对年轻人也没有因为有人拍照而松开手,他们显然在热恋中。他们幸福地笑着、大大方方从我面前走过(见图0406)……
这时是差10分钟7点,比上次整整晚了半个小时。如果过6点20我就撤退了,也就失去了这个瞬间。
我信“心诚则灵”,这回又应验了。
作为祝福,我准备放一张他们牵手、尺寸大些的照片送给他们,他们肯定高兴。
2010.4.14